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10株放线菌;利用24孔板液体筛选模型,筛选出具有抗线虫活性的放线菌菌株HA10401。该菌株发酵液在稀释20倍和40倍时,抗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8.2%和52.6%。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HA10401与链霉菌属菌株Strept omyces variabilis同源性最高(99.8%),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同一分支内,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方面也基本一致,因此,鉴定菌株HA10401为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 es variabilis)。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其抗根结线虫活性,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CPE-MTT方法筛选从海漆叶部分离到的具有抗H1N1病毒活性的内生放线菌,对活性较强的菌株HA12207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并对其16S r 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A12207发酵液稀释20倍后对H1N1病毒的抑制率达到76.5%,HA12207与Tsukamurella tyrosinosolvens IMMIBD-1397T(YI2246)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最为接近,与其16S r DNA序列相似性为99.9%,且在发育树上聚为一个分支。因此将菌株HA12207鉴定为T.tyrosinosolvens,其发酵液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1N1病毒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海南、湛江等海洋环境样品中分离到256株放线菌,运用松材线虫筛选模型进行杀线虫活性菌株的筛选,得到23株对线虫有较高校正击倒率的放线菌。其中菌株HA07011的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线虫校正击倒率仍达到68.9%,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根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的对比分析,将HA07011归为链霉菌属。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采自海南、湛江等海域的海绵样品进行放线菌选择性分离,采用其发酵液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方法:用含50μg/mL重铬酸钾为抑制剂的海水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分离培养海绵放线菌;以MTT法进行菌株的抗肿瘤活性筛选;通过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HA01184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海水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用于海绵放线菌分离培养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从海绵样品中共分离得到放线菌165株,细胞毒活性达80%以上的阳性菌株有10株,其中菌株HA01184的发酵液细胞毒活性为90%。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HA01184归于链霉菌属,可能是来自海洋环境的一个潜在新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CPE和MTT方法对分离自红树林土壤样品的211株放线菌进行抗H1N1病毒活性筛选,获得28株活性菌株,其中菌株HA10211发酵液稀释20倍时对H1N1病毒的抑制率达到92.2%。菌株HA1021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Isoptericola chiayiensis 06182M-1T具有最高同源性(99.3%),在发育树上聚为同一个分支,二者DNA-DNA杂交率为83.2%。依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系统发育分析和DNA-DNA杂交结果,鉴定菌株HA10211为嘉义白蚁菌(Isoptericola chiayiensis)。  相似文献   

6.
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底泥中分离到206株放线菌。利用24孔板法进行抗线虫活性筛选,获得根结线虫拮抗菌HAlll66。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Nocardiopsis trehalosi VKM Ac-942^T相似性最高(98.3%),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二者DNA—DNA杂交率38.8%。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也表现出一定差异。基于表型与分子特征,鉴定菌株HA11166为Nocardiopsis属新种,命名为东寨港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dongzhaigangensis sp. nov. )。  相似文献   

7.
鹦歌岭是位于海南省乐东县的原始热带雨林,从鹦歌岭土壤中分离与筛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放线菌。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以MRSA作为受试菌株,测试抗菌活性,对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采用滤纸片法,测定菌株发酵粗提液对MRSA抑菌活性,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粗提液的活性物质。从鹦歌岭土壤中共分离到168株放线菌,其中10株具有较强的抗MRSA活性,发酵液粗提物抑菌圈直径在8 mm-25 mm之间;16S rDNA序列比对发现,10株菌均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相似性达99%以上,初步确定是链霉菌属的放线菌。通过对比10株菌发酵液HPLC指纹图谱,发现菌株7、5和9-1的发酵液次级代谢产物丰富,活性测试表明,10株放线菌对MRSA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亚低温条件下抗线虫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菌株。【方法】采用线虫击倒率测定、室内耐低温测定、拮抗测试和盆栽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功能菌株的筛选;采用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相结合的多相分类技术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根结线虫多发的设施黄瓜和番茄病土中分离出细菌和放线菌297株;经对根结线虫击倒率的初步筛选,得到校正击倒率大于70%的活性菌株9株;通过复筛获得1株在亚低温条件下同时具有防线虫、防土传病原菌病、促生特性的生防菌株S205;菌株S205被鉴定为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结论】获得一株在亚低温条件下同时具有抗线虫活性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生防菌株S205,该研究对解决亚低温条件下根结线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株北里孢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松材线虫的致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鉴定出对松材线虫杀灭活性较高的放线菌菌株,并确定生防菌株的毒力因子。【方法】采用平板活性测试及代谢杀虫活性检测方法进行筛选,采用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进行鉴定。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稳定性分析后,利用醇沉、萃取、层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出杀虫毒力因子。【结果】从河南南阳宝天曼的腐木及枯枝落叶样品中共分离获得了79株放线菌,从中筛选出对松材线虫有灭活作用的放线菌6株,其中分离株C620菌株对松材线虫的灭活性最高:该菌株的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48、60 h后线虫的死亡率分别达到60.0%、81.5%。结合该菌株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结果将其归为北里孢菌属中的一个种,菌株编号Kitasatospora sp.strain C620。该菌株的发酵液中杀线虫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耐储藏性均较强,在中性偏碱性环境较稳定;经pH纸电泳层析初步确定该物质属于碱性水溶性物质。对菌株C620发酵液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为1-苯基-3-(2-吡啶)-5-吡唑啉酮。【结论】获得一株松材线虫高效生防菌Kitasatospora sp.strain C620,其活性物质为1-苯基-3-(2-吡啶)-5-吡唑啉酮。  相似文献   

10.
镰刀菌(Fusarium spp.)和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都是植物的重要病原物,这两种病原物在寄主植物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互作关系,可导致严重的植物土传病害。为探寻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害具有高效防治作用的优良菌株,本研究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靶标病菌,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多年种植番茄的设施大棚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到一株抑菌效果较好的生防细菌菌株TMQ-KSL-1,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该菌株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及发酵上清液对根结线虫卵孵化率以及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死亡率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分析其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MQ-KSL-1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其发酵液和发酵上清液处理48 h线虫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94.76%和90.72%;处理24 h番茄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7.37%;菌株TMQ-KSL-1发酵液100倍稀释液、200倍稀释液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害防治效果分别为59.54%和12.14%,且100倍液处理防效与阿维菌素500倍液处理防效(6...  相似文献   

11.
一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放线菌ACMA006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好的抑菌效果, 但对人正常细胞毒性较弱。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产生可溶性色素;基质菌丝在培养早期出现横隔, 随后发生断裂;最适生长温度为28°C。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菌株ACMA006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成员, 与该属的合格发表种卡伍尔链霉菌华盛顿亚种(S.cavourensis subsp. washingtonensis)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 同源性达100%, 但在部分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初步确定ACMA006属于卡伍尔链霉菌华盛顿亚种的一个海洋变种。  相似文献   

12.
对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到的放线菌菌株1356进行分类学和抗菌活性的研究。采用多相分类法,对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 S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为链霉菌属的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其序列与灰色产色链霉菌的同源性最高;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对番茄叶霉、白色念珠菌、小麦根腐菌等17种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放线菌1356菌株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而对细菌无作用;初步确定其为链霉菌属灰色产色链霉菌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13.
Morphological and chemotaxo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actinomycete strain S582 isolated from the gut of a termite (Speculitermes sp.) in Pathum Thani Province, Thailand, clearly demonstrated that this strain is a member of the genus Saccharopolyspora.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for the strain supported the assignment of the strain to the genus Saccharopolyspora. The similarity value of sequences between this strain and the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Saccharopolyspora endophytica was 99.5%. The DNA G+C content was 70.2 mol%. DNA-DNA hybridization results (53.3%) and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indicated that strain S582(T) wa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hylogenetically closest relatives. Based on these genotypic and phenotypic data, strain S582(T) should be a new species in the genus Saccharopolyspora and the name Saccharopolyspora pathumthaniensis sp. nov. is proposed for the strain. The type strain is S582(T) (=NBRC 104112(T) =BCC 28624(T)).  相似文献   

14.
获得稳定产纳豆激酶菌株,为高酶活纳豆激酶产生菌的改造奠定基础.取各来源纳豆,用平板梯度稀释法分离菌株,测定菌株酶活,利用16S rDNA鉴定产酶菌株,凝胶过滤法纯化纳豆激酶并SDS-PAGE检测分析.成功获得稳定产酶芽胞杆菌Bacillus sp.ZLK08,16S rDNA分析表明其与GenBank中序列同源率达到99%,液体发酵表明酶活达到2.5 FU/mL,经纯化,SDS-PAGE表明纳豆激酶分子量为28.46 ku.分离出的Bacillus sp.ZLK08菌株能稳定产纳豆激酶且具有较高酶活.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相似穿孔线虫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其寄主范围广,危害具有毁灭性,已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潜在威胁。由于目前大多化学杀线剂毒性较高,筛选获得对相似穿孔线虫具有拮抗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对线虫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广泛从染病香蕉植株根际采集土壤样本,运用等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株;采用摇瓶发酵法制备拮抗菌株上清液和发酵液。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盆栽试验,筛选出对相似穿孔线虫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并通过16S rDNA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获得5株对相似穿孔线虫具有较理想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其中,菌株HD-86的作用效果最好,其发酵上清液处理24 h后的相似穿孔线虫死亡率达100%。盆栽试验表明,菌株HD-86发酵液处理42和70 d后对相似穿孔线虫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7.34%和90.51%,均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结论与意义】菌株HD-86对相似穿孔线虫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将其鉴定为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本研究可为相似穿孔线虫生防制剂的研发和病害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