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劳美荣  廖红珍  叶颜凤 《蛇志》2017,(2):222-22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以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康复的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2、24、36、48、72h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能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加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高龄人群中髋关节骨折或坏死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该类疾 病的方法主要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但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出现衰退,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探讨流程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护理工作提供参 考。方法:选择我科2010 年12 月至2013 年6 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 位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 模式和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出现,髋关节 功能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取流程管理模式对高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的82例行手术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压、术后引流及髋关节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为(93.25±4.51),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2.76±3.8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创伤较小,远期生活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掌握疾病与自我保健知识率、WOMAC评分及再住院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掌握疾病与自我保健知识率分别为96.67%、93.33%、93.33%,均高于对照组的73.33%、63.33%、63.33%(χ~2=29.400、19.267、19.267,P0.05);WOMAC评分、再住院率分别为(52.70±15.53)分、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90±18.42)分、16.67%(t=2.402,P0.05;χ~2=35.267,P0.05)。结论中医辩证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4月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入选实验组,2000年1月-2004年12月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怠者入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系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固术期康复训练程序.结果: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按Charnley标准评分,优良率80%;对照组优良率为6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行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和61.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 81.7%,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同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张丽娟 《蛇志》2016,(2):191-19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健康知识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健康知识评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我院的骨科患者共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并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结论: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管理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下肢肿胀发生率、DVT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为7.69%、DVT发生率为2.56%、护理满意度为97.43%,对照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为20.51、DVT发生率为12.82%、护理满意率为79.49%,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能有效减轻下肢肿胀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经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L2-4椎体骨密度、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Harri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L2-4椎体骨密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经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其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临床路径在脑出血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出血病人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病人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脑出血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讨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148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74例86眼患者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设为对照组。另外74例86眼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教育后知识测试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1,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满意度较好,能够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手术及康复起到良好的作用,在临床上应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高龄人群中髋关节骨折或坏死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该类疾病的方法主要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但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出现衰退,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探讨流程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位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模式和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出现,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流程管理模式对高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文星  江金如 《蛇志》2016,(4):483-484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健康教育认知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率比较,观察组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胆结石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率,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需求,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原广西医科大学西院心内科拟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200例为实验组,选择东院心内科同期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治疗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即从患者入院第1天起至出院的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介入诊疗患者在通过救护车转送完成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四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和健康教育,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丽  杨洁  邱艳梅 《蛇志》2016,(3):335-33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1%,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4.1%,基本技能掌握率为91.2%,满意度为97.1%,心理改善状况为88.2%,并发症发生率为5.9%,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疼痛率及翻修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3.6±19.3)min,术中出血量为(432.1±32.7)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10.2)min、(201.3±30.1)m 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Harris评分分别为91.43%,(91.13±5.0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14%、(80.15±4.7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翻修率分别为20.00%、0.00%,低于对照组的22.85%、5.7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疼痛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均能起到有效的治疗,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对疼痛较为敏感和活动较多的老年患者而言,宜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何云梅 《蛇志》2014,(3):313-3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6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90.91%的患者掌握白内障相关知识,7.58%的患者基本掌握,观察组患者对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相比传统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