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2015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药物研究和植物化学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赵承嘏先生诞辰130周年.应中国科学院建议,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展了赵承嘏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研究.系统整理了赵承嘏先生的生平材料,参阅了之前高怡生、翁尊尧、谢海洲、嵇汝运、谢毓元、吴文达等先生撰写的回忆文章,采访了与赵承嘏先生一起工作过的谢毓元、丁光生、胥彬、金国章、周韵丽、余鸿勋等先生以及赵先生的儿子赵体平先生,走访了赵先生的出生地江苏省江阴市,并查阅  相似文献   

2.
正《生命科学》首任主编池志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月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池先生走了,《生命科学》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成员感到万分悲痛。池志强先生是我国神经药理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在抗放射损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950年代,他的副博士论文证明,由中国科学家研发的二巯基丁二酸钠较前苏联科学家研发的二巯基丙基磺酸钠对血吸虫病治疗锑剂吐酒石的治疗指数高一倍,让导师刮目相看。1960年代,他主要从事防治电离辐射损伤的药物研究,是防护辐射损伤特种药物研究和6003国防科研大协作组的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缅怀冯德培先生胡旭初(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敬爱的老师、冯德培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生前不仅是位一代杰出的生理学家,而且还是我们生理科学刊物的创办人和发展者。早先,他曾任本刊《生理学报》主编有年。其后,为了支持上海生理研究所创办英文出版的《中国生...  相似文献   

4.
深切悼念冯德培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办公室20003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冯德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4月10日在上海逝世,终年88岁。冯德培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生理学家和神经生物学家,是中国生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微生物学家王大耜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2年 8月 1 3日不幸逝世 ,享年 79岁。王大耜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微生物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王大耜先生一直从事工业微生物学和细菌分类学研究 ,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和国家发明奖 ,1 977年出版《细菌分类基础》专著。王大耜先生在任《微生物学报》编委期间 ,审阅了大量稿件 ,他知识渊博 ,谦虚谨慎 ,为《微生物学报》的办刊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王大耜先…  相似文献   

6.
知名植物生理学家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余叔文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10月 14日逝世 ,享年 78岁。余叔文先生曾任《植物生理学报》副主编和《植物生理学通讯》常务编辑 ,1979年为筹备《通讯》复刊做了大量工作。两刊同仁对余先生逝世 ,谨致深切哀悼余叔文先生逝世  相似文献   

7.
沉痛悼念沈淑敏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编委会顾问、原《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主编沈淑敏先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于1996年11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遵照沈淑敏先生生前...  相似文献   

8.
庄之模先生 ,浙江嘉兴人 ,1918年 5月 31日出生于甘肃兰州 ,2 0 0 1年 8月19日 19点 4 3分不幸因病逝世于北京北大医院 ,享年 83岁。庄之模先生 194 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生物系。新中国成立后 ,他致力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工作达 4 0年之久。庄之模先生先后主编了高中《生物学》(上下册 ) ,初中《生物学》(上下册 ) ,以及《教学参考资料》和《中学生物教师手册》等。《核桃》一书则是他的直接为农业科技服务的应用性著作。庄先生晚年在北京教育学院生物学系任教 ,为北京市教师讲授《生物进化论》,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继续编写和编审生物学教…  相似文献   

9.
忆冯德培先生领导生理学报工作徐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1949年全国解放后,冯先生就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生理学杂志》的复刊筹备工作,并从1952年起先后兼任了该刊(改为《生理学报》继续出版)总主编、主任兼生理主编以及主编等职,直至1985年辞去,...  相似文献   

10.
为庆贺名誉理事长邹承鲁先生 80华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专约了几篇稿件 ,分别刊登在学会刊物《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和《生命的化学》上。本刊现发表其中的 4篇 ,是分别由许根俊院士、施蕴渝院士、杜雨苍先生和王恩多先生撰写的。他们都是直接得到邹先生教诲的学生。他们通过亲身经历 ,细致入微地回忆邹先生作为一位出众的科学家 ,对我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学科发展的贡献。阅读这几篇文章 ,邹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不脱离科学研究第一线、为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 ,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优良…  相似文献   

11.
《化石》2009,(2)
1939年,杨钟健先生在研究命名许氏禄丰龙之后,欣然写下了《题许氏禄丰龙再造像》诗两首书。法家窦黎明先生挥毫书丹,印录于此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2.
寡聚脱氧核苷酸d(CCGTACGG)质子共振谱线归属和溶液物象表征王萍,石根斌,宋国强,陈凯先,嵇汝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031)关键词寡聚脱氧核苷酸;2DNMR;溶液构象石蒜内铵是一种新型DNA嵌合剂,它可以显著改变DNA螺旋的构象。...  相似文献   

13.
徐科 《生理学报》2007,59(6):730-732
冯德培先生是世界知名的肌肉、神经和突触生理学家,为我国生理学界赢得了殊荣。在日本投降前的1944年,在大后方的重庆就有由冯德培先生(以后简称先生)负责创建的生理研究所前身——医学所筹备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医学所筹备处迁来上海。据先生说,在上海解放前夕,他在竺可桢先生的率领下想方设法拒绝迁往台湾,在上海迎接了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先生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所长。  相似文献   

14.
2018 年5 月19 日是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和《兽类学报》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个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创建者、著名兽类学家和动物生态学家、我国兽类生态学和啮齿动物生态学的主要开创者与奠基人夏武平先生诞辰100 周年。夏先生在推动我国兽类学和动物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啮齿动物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夏武平先生于1981 年倡导成立了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创办了《兽类学报》,并任首届理事长和首任主编。《兽类学报》现已成为我国哺乳动物学家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她见证了我国兽类学的发展和我国兽类学工作者的成长。     夏先生于2009 年仙逝。为了纪念他为中国兽类学和动物生态学做出的贡献,《兽类学报》曾设立纪念专栏,并特别刊发了他的最后一篇论文“动物分类学工作之我见”。在夏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兽类学报》再次特设纪念专栏。这次邀请了《兽类学报》第三和第四届主编、兽类学分会第五届理事长王祖望先生,夏武平先生的同事、助手、《兽类学报》第五和第六届副主编钟文勤先生,《兽类学报》第五届主编、兽类学分会第六和第七届理事长张知彬研究员,兽类学分会第八届理事长魏辅文院士,原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站长、兽类学报第五、第六、第七届副主编赵新全研究员,夏武平先生的学生、《兽类学报》第六届副主编、兽类学分会第八届副理事长蒋志刚研究员,以及《兽类学报》现任主编、兽类学分会副理事长王德华研究员等撰写纪念文章。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从不同的侧面,缅怀夏先生的为学、为人和为师,重温夏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贡献和学术精神。夏先生是我国动物学和生态学界的楷模,他的思想和精神将勉励后人,继续对我国动物学界和生态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6):1211-121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洪春先生因病于2007年11月1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王洪春先生曾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环境生理专业委员会召集人,长期从事植物环境生物学研究,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数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19日是《兽类学报》和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的创始人、我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和兽类学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武平教授九十华诞,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庆祝夏武平先生九十华诞座谈会”,并于7月在青海西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研讨会”上召开了“夏武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专题会议.在两次会议上,夏先生的同事、朋友和学生都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夏先生为人、为学、为师的动人事迹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7.
徐京华先生于2003年1月23日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80岁。徐京华先生于1922年生于上海,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科学事业和革命工作。他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4年他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随后在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参与神经肌肉的生理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现代生物工程奠基者、卓越的生化工程教育家,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化工程研究所所长俞俊棠先生,于2013年12月9日8时5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俞俊棠先生1929年12月生于浙江杭州,1947年在上海中国中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同大学化工系。在大学学习期间,俞俊棠先生积极参加革命,于1949年春加入了当时的上海地下学生组织新民联,同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9.
本刊原编委、副主编叶济宇先生因病于2007年11月1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1岁。叶济宇先生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曾先后从事过植物放射生物学和光合作用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参与撰写专著数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土生导师、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婢螨学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动物分类学报》主编、《蛛形学报幅佳编、帅国动物志》常务编委、俯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编委,曾任《昆虫知识》编委,九三学社社员邓国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11月26目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邓国藩先生于1920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市,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1947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人北平研究院工作,后在动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和研究室主任。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积极参加祖国建设,对科学事业无限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