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年代Plpberger等人揭开了心电信号计算机处理的新篇章。目前,心电信号的计算机处理大致可分成两类。一是心电图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诊断系统;另一类是心律失常的计算机监护系统(包括Holter系统)。这些计算机处理系统一般含有电极系统、模拟处理部分、数字处理部分、分类诊断部分和终端外设等,见图1所示。一、电极系统常用的体表电极系统有标准12导联系统,正交导联系统如Frank导联系统等。在计算机处理心电信号时,要根据对心电信号的处理要求以及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来决定采  相似文献   

2.
张芳  何涛  罗园柳  阮红 《蛇志》2012,24(2):230-231
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由于心电基础知识理论性强,过于抽象,教学内容多,学时短而影响教学效果。作者对近年来临床心电图教学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纳龙心电信息系统与微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出诊救治需行心电图检查的100例患者使用车载心电图机进行12或18导联心电图检查,并经微信上传至相关微信群及纳龙心电信息系统将12导联心电图传输至院内中央服务器,记录应用微信及纳龙心电信息系统传输心电图信息的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75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占比75%;83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及心电图改变,占比83%。微信与纳龙心电信息系统传输心电图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纳龙心电信息系统传输心电图信息时间较微信短,心电图信息保存时间较微信长,心电图信息辨识度较微信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应用纳龙心电信息系统较微信更能适应院外条件,可较好的完成院外至院内的信息传输,院内接受到信息的辨识度为100%,且接收及时,可作为院内急诊医生对院前患者病情判断及提供救治指导的依据,使患者获得理想的院外治疗,缩短救治时间,促进院外与院内无缝对接完成。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从1903年Einthoven第一次记录下人体的心电图至今已近一百年。这期间心电信号的分析处理取得了长足进展,已由对常规心电图的自动分析发展到体表多导心电图的描记及其逆向求解以及心电图中微小电位变化(如希氏束图、晚电位、高频变化等)的分析。近年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成为心电信号处理中又一个前沿热点。 HRV是指连续心跳间瞬时心率的微小涨落或逐拍心跳R-R间期的微小涨落。人们发现,健康人的心率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非恒定不变,而是有起伏的。心率变异过小反而  相似文献   

5.
自从1895年Einthoven首次记录到人体心电图100年来,特别是50年代半导体电子器件问世以来,人们从时间(如24小时Holter系统)、空间(如体表心电标测)、精度(如希氏束电位)以及自动分析识别等多方面发展了心电检测技术。七十年代末出现、八十年代兴起而现在方兴未艾的心室晚电位门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VLP)研究正是人们从检测精度方面对心电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心电向量图(VCG)与心电图(ECG)两者同是用以检测心电活动的,只是两者的表达形式有所不同。由于VCG具有能表达心电活动的相位变化等优点,故可以用以补充ECG诊断的某些不足。但另一方面,由于既往VCG检测仪器在图形显示、记录等技术问题等原因,使VCG的实际应用还远不如ECG广泛。VCG微机分析系统的研制成功,使VCG能从根本上克服了既往的技术性障碍,从而为充分发挥其优越作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个细胞动作电位计算心电:若干异常仿真心电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构造的心脏电生理模型及提出的基于单细胞动作电位计算心电图的算法,介绍异常心电活动的描述方式及对若干异常心电图的仿真结果,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以及房室旁路,并对这些心电图的 产生机制进行说明,算法及仿真结果表明,细胞间的跨缝隙连结电位差是产生场点电热进而产生各种心电图波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早在1905年,Einthoxen等人就利用电话线进行心电图传输实验,但真正实用的通过电话线传输心电图等信号的商品装置直到近几年才出现。但这种装置只能在病人有自觉意识有能力完成心电记录和人工拨通电话等操作,或是由旁人完成这些操作的基础上才能将信息传给急救中心或120台。实际上这种设备更适用于捕捉偶发性的心电异常等作为一种诊断手段,而不是用于监护。众所周  相似文献   

9.
心脏性猝死是一个严重的公共问题.如果能对其进行早期救治,抢救的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经过心血管医生的多年来的探索,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以日趋成熟.本文阐述通过心电图的一些新指标对心脏性猝死进行预测.而将心电图分为静息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虽然静息心电图能为预测心脏性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但由于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低,目前常用动态心电图的相应指标.动态心电图可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信息,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和参数,例如心率变异性、窦性心律震荡、T波电交替及心率减速力等.心率减速力的能对迷走神经张力的高低进行定量评估,是预测心脏性猝死一种动态心电新指标.现在仍没有任何单一指标能够准确预测SCD的发生.研究表明心电图可以提供有价值信息,我们已经在心电图预测SCD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目前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问题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要叙述了正常狗的心电图研究的进展及其研究方法,阐明了正常狗心电图的特征,叙述了狗的心率、心电轴和心电图各波的波形、时间、电压等正常数值的范围,同时还指明了影响正常狗心电图的各种有关因素,为某些医学基础的实验研究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家庭心电图监护网络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健康监护(Home Health Care),简称HHC。因为所监护的首先是心电,所以亦称经电话传送心电图监测(Transtelephonic Electrocardographic Monitoring),简称TEM。早在1906年,Einboven就描述了通过一根电话线传送心电图(ECG)信号。直到70年代国外才开始将TEM应用于临床。TEM可谓“心电电话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应用心电记录仪将心电信号记录并转换成声频,随时随地能通过电话将其传送至监测中心,再经调制解调器转换成心电信号。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缺血和再灌流时频域心电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域心电图(FCG)运用控制论的概念,用微机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把心电的时间域信号转换成频率域信号,从而在频率域,时差域和幅值域中进行多参量的综合分析,故具有信息量丰富等特点。为了评价FGG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本实验观察了阻断动物冠状动脉后FCG的变化,并与心电图(ECG)及缺血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变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为简化心脏保健技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治疗和监测病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新近研发出PageWriter TC70十六导联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方式,进行12导联等同步记录,以及长时间节律导联记录和周期记录。在记录常规心电图中,可自动完成节律导联的1分钟波形记录。另外,该仪器除了能进行实时记录心电波形外,还可通过“回顾”键,记录按此键之前lO秒的心电波形,让使用者能有选择地记录清晰、稳定的心电波形。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对乙草胺胁迫条件下蟾蜍Bufo gargarizans的心率和心电活动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乙草胺处理浓度的增大,蟾蜍的心率减慢,心电图中P波、R波和T波的电压峰值降低,而P-R间期、QRS期和Q-T间期的时值延长.乙草胺胁迫条件下,蟾蜍心率与心电图的各项指标有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乙草胺的喷施对蟾蜍心电活动周期和机械活动周期均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1903年Einthoven采用弦线式电流计开创了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记录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心电学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极大的发展。其中动态心电图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动态心电图(dynamic or ambulatory ECG,DCG)是Holter在1949年首创,用一个重达31.9kg的发射器背在患者身上,把心电信号发射传送到接受器,再描出心  相似文献   

16.
临床数据表明,与传统心电信号相比,高频心电信号在心肌梗塞、房室纤颤、心肌缺血、心肌炎、心室肥大、室性心动过速等患者中表现出高的敏感性,但不具有特异性。与传统心电信号研究相比,高频心电信号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分析总结了高频心电信号的临床意义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传统心电信号分析采用的方法,提出扩展高频心电信号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利用心电图(ECG)进行临床生理疾病诊断,提高心电信号的自动分析准确度.介绍了一种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特性以及多分辨率特性对心电信号进行处理的算法.方法:使用定位准确.计算简便的二阶微分Mart小波使用多孔算法来对ECG中QRS波群进行标定.结果:将算法应用到MIT/BIH国际标准心电数据库进行仿真.结论:通过仿真证明,该算法能够很精确地定位QRS波群,为心电信号的后续研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动态心电图分析过程中,确定RR间期,对于分析心电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上,实际检测的记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很多的干扰,由于这些干扰信息的存在,使得准确定位RR间期变得非常困难。本课题拟在干扰情况下,提取心电表达的最大信息,达到准确定位RR间期的目的。方法:本研究运用自相关模式数据处理方法有效地提升了主峰、次峰强度间的差别,从而为更好地判断RR间期以及埋藏在噪音之中的QRS波信息提供了可能的方法。结果:我们用了自相关模式数据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以下信息:(1)对于干扰小的心电信息,主峰与次峰间的强度比值由2.7倍提升到7.7倍。(2)对于干扰大的心电信息,即那些主峰已经被现有Holter处理软件及医生人工判断都认为不可以使用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主峰强度明显小于次峰强度(主峰/次峰1),经过我们的方法处理后,可以使主峰强度与次峰强度之比提升到1.5(主峰/次峰1.5),从而使得RR间期可以进行清晰分辨。结论:在心电信息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它的RR间期很难判断,运用本研究使用的自相关模式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提升动态心电图中主峰与次峰的强度比值,提高人工判断RR间期的准确性。所以,基于自相关模式的动态心电图RR间期数据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动态心电图分析过程中,确定RR间期,对于分析心电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上,实际检测的记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很多的干扰,由于这些干扰信息的存在,使得准确定位RR间期变得非常困难。本课题拟在干扰情况下,提取心电表达的最大信息,达到准确定位RR间期的目的。方法:本研究运用自相关模式数据处理方法有效地提升了主峰、次峰强度间的差别,从而为更好地判断RR间期以及埋藏在噪音之中的QRS波信息提供了可能的方法。结果:我们用了自相关模式数据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以下信息:(1)对于干扰小的心电信息,主峰与次峰间的强度比值由2.7倍提升到7.7倍。(2)对于干扰大的心电信息,即那些主峰已经被现有Holter处理软件及医生人工判断都认为不可以使用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主峰强度明显小于次峰强度(主峰/次峰〈1),经过我们的方法处理后,可以使主峰强度与次峰强度之比提升到1.5(主峰/次峰〉1.5),从而使得RR间期可以进行清晰分辨。结论:在心电信息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它的RR间期很难判断,运用本研究使用的自相关模式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提升动态心电图中主峰与次峰的强度比值,提高人工判断RR间期的准确性。所以,基于自相关模式的动态心电图RR间期数据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心电图是心脏病诊断中普遍使用的重要工具。当前诊断主要依据心电波形的宏观改变,比如ST段增高与降低,出现大Q波,T波倒置等。因而灵敏度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反映诸如小面积心肌缺血造成的微小心电改变;满足不了更高的诊断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这项技术的水平一直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