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抢救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重度脑出血患者,根据自愿原则,40例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抢救治疗为观察组,其余40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疤痕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短、颈部伤疤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抢救重症脑出血合并呼吸道梗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愈合快且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鼓室组和静脉组,鼓室组采用鼓室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静脉组采用静脉滴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鼓室组的总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静脉组的55.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鼓室组和静脉组伴发全身疾病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5.56%和36.00%,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5.5877,P=0.016)。结论:鼓室注射给药较静脉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更好的疗效,特别对于伴有糖尿病、高血脂等的中老年患者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将121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观察组62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于局麻前将气管插管拔出至门齿18~20cm处,观察组在经皮扩张完气管前壁后将气管插管全部拔出。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意外脱出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扩张气管前壁后拔出气管插管更有利于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两性霉素B治疗ICU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微泵静脉给药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性霉素B的临床有效率77.55%,真菌清除率75.51%.不良反应包括寒战发热(9.18%)、皮疹(4.08%)、静脉炎(1.02%)、恶心呕吐(6.12%)、低钾血症(16.32%)、肝损害(1.02%)和肾损害(4.08%).结论 国产两性霉素B对于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确定,采用持续微泵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和静脉给药对全麻苏醒期患者镇静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于我院在气管内全麻下完成泌尿外科、腹部外科并预计于术后可以迅速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63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和B组(n=32),A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静脉给药,B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呛咳反应。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HR、SBP、DBP均低于A组(P<0.05)。两组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组内及组间镇静-躁动评分(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10 min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高于拔管时,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插管时、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与静脉给药相比,全麻苏醒期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经气管内给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可减轻血流波动,降低插管时、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成3组,分别给予中药下腹部热敷、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和妇平胶囊口服的方法,并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效果.结果:中药下腹部热敷给药组临床有效率94.32%、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组有效率73.08%、妇平胶囊口服有效率76.92%;中药热敷给药组临床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从远期效果看中药热敷组复发率为4.08%、直肠给药组复发率为5.26%、口服给药组复发率为17.5%;中药热敷和直肠给药组远期效果相对于口服给药组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口服给药组.结论:中药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和临床远期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浅全麻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全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术毕符合拔管条件时拔除气管导管,试验组手术结束时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病人于浅麻醉状态,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达6~8ml/kg,呼吸频率大于12次/min,脱氧10minSpO2在95%以上,PetCO2在正常范围,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拔除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3min、5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组内比较,与T1时刻比较,试验组T2、T3、T4时刻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2、T3、T4时刻的MAP、HR高于T1时刻(P<0.05).组间比较,T1时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时刻的MAP、HR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不良记忆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O2<96%的发生例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浅全麻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不良记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应用氨茶碱,首剂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5 mg/kg,每12 h给药1次;治疗组加用纳洛酮10 μg/(kg·h),每8h或12 h给药1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P<0.05).结论 氨茶碱与纳洛酮联合应用优于单纯用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温针结合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温针加电针治疗,对照组运用单纯电针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5%,对照组为73.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结合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效果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和口服不同给药途径对小儿腹泻的疗效影响.方法:对2008年2月~2011年5月间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的腹泻患儿资料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0.6%,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儿总住院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口服给药途径,保留灌肠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