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膜技术纯化菊花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膜分离技术分离纯化菊花黄酮的工艺,以菊花总黄酮纯度和操作过程稳定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膜分离技术对菊花提取液进行处理,对膜的规格、溶液温度、操作压力和操作时间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选择孔径0.5μm无机陶瓷膜,在溶液温度50℃、操作压力0.25 MPa条件下,微滤180 min能达到较好地除杂和澄清的效果;选择截留分子量为8×103的超滤膜,在溶液温度40℃、操作压力1.6 MPa条件下,超滤120 min,总黄酮纯度为19.81%。采用膜技术纯化菊花总黄酮的工艺操作简单,纯化效果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滤膜从加纳籽中分离纯化5-羟基色氨酸的相关膜工艺条件及参数,并筛选出适合的聚砜超滤膜。研究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50 K的超滤膜分离纯化5-羟基色氨酸的效果要优于截留分子量分别为10 K和100 K的超滤膜。超滤膜分离纯化5-羟基色氨酸优化工艺条件:操作压力0.10 MPa、操作温度35℃、料液质量浓度1.141 mg/m L、p H值7.0,在此条件下5-羟基色氨酸转移率为83.5%,纯度可达90.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滤膜从加纳籽中分离纯化5-羟基色氨酸的相关膜工艺条件及参数,并筛选出适合的聚砜超滤膜。研究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50 K的超滤膜分离纯化5-羟基色氨酸的效果要优于截留分子量分别为10 K和100 K的超滤膜。超滤膜分离纯化5-羟基色氨酸优化工艺条件:操作压力0.10 MPa、操作温度35℃、料液质量浓度1.141 mg/m L、p H值7.0,在此条件下5-羟基色氨酸转移率为83.5%,纯度可达90.5%。  相似文献   

4.
探讨采用超滤膜分离纯化绞股蓝总皂苷的工艺。以固形物得率和绞股蓝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对操作压力、溶液温度和膜的规格等因素进行优选。发现最佳工艺条件为选择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104的超滤膜,在溶液温度40℃、操作压力2.0×106Pa条件下纯化效果较好;所选择的超滤膜纯化绞股蓝皂苷的工艺操作简单可靠,所得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化香树果序为原料药材,采用陶瓷膜分离设备结合乙醇回流法提取化香树果序多酚成分,提取温度77℃,溶剂浓度55%,液料比14 m L/g,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率为3. 02%。通过考察样品浓度、膜孔径及压力,以透过率为指标,得到最大透过率为37. 2%,最佳分离条件为浓度1 g/L,压力0. 8 MPa,膜孔径300KD。在多酚超滤过程中,控制温度24℃,压力0. 8 MPa的情况下,其传质系数k为12. 93 mm/h;膜面平衡浓度Cg为1. 84 g/L;多酚超滤膜阻力Rm为0. 016 1(h·MPa)/mm;浓度极化阻力为0. 005 7·Δp;且多酚超滤膜通量(Jv)与超滤压差(Δp)服从:Jv=Δp/0. 016 1+0. 005 7;超滤膜面浓度(Cm)与Δp服从:Cm=Cbexp12. 93/1(Δp/0. 016 1+0. 033Δp)。结果表明采用陶瓷膜分离多酚成分,透过率高,且膜分离过程符合传质动力学方程,为后续试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峰  肖科  王翔  高玮  王莹  兰珂 《生物学杂志》2011,28(2):95-97
为了给人工红细胞的研究提供较高纯度和浓度的血红蛋白,采用超滤膜分离的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在一定超滤条件,从新鲜猪血中分离纯化得到猪血红蛋白。并应用SDS-PAGE凝胶电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纯化后的血红蛋白进行了鉴定分析。经分析,优化的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0.05Mpa、料液温度12℃;在此条件下分离纯化的猪血红蛋白,纯度达到了99%以上,浓度较纯化前提高了近20倍。  相似文献   

7.
正交实验优选八角茴香油的超/亚临界CO_2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16(45)正交实验优选最佳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优选最佳的亚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以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作为考查指标,以各实验方案所得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作为茴香油质量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亚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7 MPa、萃取温度为22 ℃、解析压力Ⅰ为7 MPa、解析温度Ⅰ为30 ℃、解析压力Ⅱ为5 MPa、解析温度Ⅱ为25 ℃,萃取时间为2.0 h,在此条件下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可达12%以上,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可达91.2178%.采用亚临界CO2萃取,即保持了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高品质和天然芳香的优点,又能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和成产成本,更有利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明确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我们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方法: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Ⅰ压力、分离Ⅰ温度等因素对薯蓣皂苷元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薯蓣皂苷元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超临界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分离Ⅰ压力13 MPa,分离Ⅰ温度40℃。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薯蓣皂苷元工艺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提取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甘草地上部分(茎叶)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压力、萃取时间、温度及CO2流量对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总黄酮提取率和含量为指标,系统的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40-60目原料,80%乙醇为夹带剂,萃取时间:1.5 h;萃取压力:30.0 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10 kg.h-1;分离压力:5.8 MPa;分离温度:40℃。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率2.09%,含量5.42%,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纯度高的特点,为规模化生产甘草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双黄连胶囊的制粒工艺条件。方法:以水分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浸膏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喷雾压力、蠕动泵转速四因素对颗粒的影响。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1.10、进风温度90℃、喷雾压力0.4MPa、蠕动泵转速200r/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