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的体外生物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的体外生物拮抗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琼脂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MIC)研究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拮抗作用,并讨论pH、加热对拮抗作用的影响。结果发酵果蔬汁及其处理物(加热、不同pH)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丹皮酚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作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丹皮酚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结构和活性的影响。方法梯度法测定丹皮酚对变形链球菌的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小杀菌浓度);体外构建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模型,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丹皮酚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作用后形态结构的影响并进行红绿荧光定量分析其活性变化。结果丹皮酚对变形链球菌的MIC为6.25mg/mL,MBC为25mg/m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丹皮酚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作用后其生物膜结构变稀疏,细菌链变短,生物膜活性也随丹皮酚浓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结论丹皮酚对变形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结构及其活性均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针对实验室自行从内蒙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两株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BB-2和B.longum BB-3,对其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进行了评价。【方法】采用健康SPF级BALB/c小鼠,每组10只,空白组灌胃无菌脱脂乳,阳性对照组灌胃含有商业菌株BB-12的无菌脱脂乳,处理组同样以无菌脱脂乳为溶液,灌胃含有不同剂量的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 BB-2或B.longum BB-3,测定细胞免疫(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脾淋巴细胞增殖MTT显色反应、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体液免疫(绵羊红细胞免疫后的血清溶血素活性),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指标。【结果】表明BB-2和BB-3两株双歧杆菌均能够增强DTH反应。双歧杆菌组小鼠的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也有提高,同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血清溶血素水平也高于对照组,菌株处理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也有提高。剂量效应不显著,其中低剂量浓度(102-6cfu/m L)即可发挥作用。【结论】证明双歧杆菌BB-2和BB-3能够促进小鼠先天性免疫力和获得性免疫力的提高。本研究的开展对开发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功能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体外对STM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休外双歧杆菌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拮抗作用,方法将两歧双歧杆菌STM混合培养。观察STM生长情况。结果STM和B.bifidum混合培养与STM单独培养对照相比较,菌量明显降低。结论B.bifidum在体外对STM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参多糖对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党参多糖体外对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生长的影响。方法每隔12 h采用分光光度法测600 nm细菌培养液A值,气相色谱法测培养48 h后的双歧杆菌培养液中乙酸含量。结果党参多糖体外对大肠埃希菌没有促进或抑制生长的作用,对双歧杆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在中药作用下,双歧杆菌代谢的乙酸含量与其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党参多糖能够通过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从而增加乙酸的代谢,增强双歧杆菌的定植抗力,对肠道一些致病菌发挥生物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变异链球菌密度感应信号系统相关基因ComD基因缺失前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成熟初期的变化情况,探讨ComD基因对变异链球菌形成菌斑生物膜的影响,从而为防治龋病提供实验依据和新方法。方法分别构建标准菌和缺陷菌在离体模型上的培养模型,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两个实验组在6 h、12 h、24 h三个不同时间点的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在三个不同时间点观察生物膜形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培养6 h和12 h两种菌株形成生物膜无明显差异,培养24 h后发现ComD缺陷菌形成的生物膜中细菌定植较少且生物膜孔隙大而疏松。结论与标准菌株相比,ComD基因缺陷的变异链球菌在成熟初期生物膜表型有明显缺陷,因此ComD基因可以作为防治龋病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罗伊乳杆菌对变形链球菌的拮抗作用,初步了解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方法利用罗伊乳杆菌无菌上清液,应用双层平板打孔法测定其抑菌效果,再通过滤纸片抑菌法对罗伊乳杆菌发酵的酸乳制品与普通酸乳制品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作用进行比较,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分析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结果罗伊乳杆菌有显著抑菌活性(P〈0.05),仅罗伊乳杆菌的发酵乳样品对变性链球菌产生直径为6.3mm抑菌圈,80%饱和硫酸铵沉淀的细菌素抑菌活力最强,蛋白酶K处理后无明显抑菌圈。结论本研究证明了罗伊乳杆菌的代谢产物以及罗伊乳杆菌发酵的酸奶制品对致龋菌变形链球菌有着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96孔微量板液体微量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观察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抑制情况。盖玻片上形成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模型,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原花青素和对照试剂N-乙酰半胱氨酸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比较强。原花青素在终浓度为2~5mg/mL,N-乙酰半胱氨酸在终浓度为7.5~75mg/mL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均有明显的影响。N-乙酰半胱氨酸明显减少了生物膜的多糖,而原花青素明显减少了生物膜的蛋白。结论原花青素和对照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不同的抗生物膜机制,原花青素对生物膜蛋白影响更多一些,而N-乙酰半胱氨酸对生物膜多糖的影响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椰子油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观察其对生物膜活性、产酸及粘附的影响,探讨其在口腔中防龋的作用。方法采用96孔微量板液体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得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建立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模型,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扫描生物膜,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24 h后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其次测定处理后各组培养基上清液的终末pH值。最后通过玻璃棒粘附试验计算出不同浓度药物作用48 h后对生物膜粘附的影响。结果椰子油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对变形链球菌的MIC为3.13%。CLSM观察24 h后生物膜内活菌比例逐渐下降,死菌逐渐增多。培养基上清液的终末pH值随椰子油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且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变形链球菌的粘附率随椰子油浓度增高而降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椰子油对变形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其生物膜的活性、产酸及粘附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厚朴酚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致龋毒力因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厚朴酚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抑菌效果,并初步了解厚朴酚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产酸、耐酸、胞外多糖形成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等相关致龋毒力因子的转录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厚朴酚防龋的药理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建立变形链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药物浓度作用后效果,并进行红绿荧光定量分析;根据GenBank基因库查询ffh、gtfD、pdp等基因序列并设计引物,进行RT-PCR.结果 CLSM观察厚朴酚作用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后可使膜内活菌比例明显下降;RT-PCR结果表明毒力因子ffh、gtfD、pdp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结论 厚朴酚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致龋毒力因子ffh、gtfD、pdp的转录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