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海道绿色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北海道大学共同开发用基因操作导入马铃薯卷叶病毒的外壳蛋白的马铃薯,在实验室内确认重组马铃薯有抗病毒性。另外,还导入 Y 病毒的外壳蛋白,并用点印迹法成功地检测到基因的重组。该公司在5月26~28日于盛冈市召开的日本植物病理学会发表了这种详细的报告。两种病毒都是使日本马铃薯农户头痛的主要病毒。推进抑制由于病毒感染,而产量减少和省农药化等。无论如何  相似文献   

2.
用获自病人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H8205株感染Vero-E6细胞的培养液,感染1日龄小白鼠,自第3代起,感染鼠出现规律发病,潜伏期13~18天,个体瘦小,后肢麻痹,最后死亡。病理检查感染鼠脑有典型病毒性脑炎改变,免疫荧光及酶标抗体染色证实脏器中存在特异性抗原,血内有特异性抗体,感染鼠的血,尿及脏器悬液经Vero-E6细胞培养出病毒。电镜检查脑神经原细胞高尔基氏器内有病毒颗粒。实验结果说明1日龄小白鼠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敏感的,可以作为该病毒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美国IDEC Pharmacenticals公司1月16日宣布,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2月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临床试验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艾滋病。艾滋病的致病病毒(HIV)在感染于标的CD4细胞时通过病毒的表面抗原上的特定部位而结合。进入临床试验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到HIV上的部位抑制感染。该公司1991年12月申请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4.
不同途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 对日本沼虾的致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沼虾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但其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易感性尚不明确。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感染试验和荧光定量PCR(qPCR)等方法,研究了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WSSV的易感性、感染发病率以及WSSV在其体内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日本沼虾是WSSV的自然宿主,上海市附近省份地区120个样本的自然携带率为8.33%。日本沼虾可以通过注射、摄食、浸泡途径感染WSSV,10 d内累计感染率均为100%,累计死亡率分别为100%、75%和0%。其中注射途径感染日本沼虾,感染后5 d肌肉病毒含量达到感染后1 d的1 000倍,8 d死亡率达100%。用注射WSSV感染日本沼虾死亡率来测量病毒致死日本沼虾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2.71×10~5病毒粒子/μL能使日本沼虾死亡率达到50%以上。在养殖生产中,日本沼虾可以通过摄食感染WSSV的病虾或死虾而感染WSSV,也能通过浸泡在含WSSV的水体中而感染,并因此成为一种传播媒介,从而影响了WSSV的迅速传播与致病。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为检测登革病毒抗原的直接免疫荧光法。将标记荧光素的抗IV型登革病毒的免疫腹水IgG抗体,滴加到感染了该病毒原型株的新生小白鼠脑印片和白纹伊蚊细胞系盖玻片培养上进行结合,都观察到特异的荧光。而未经感染或感染了其它型别登革病毒或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新生小自鼠脑印片上,均未观察到特异的荧光。这种特异的荧光能被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阻断或抑制。在吸过感染了该病毒的小白鼠血的饲养的部份雌性白纹伊蚊头压片上,观察到特异的荧光,而在未吸过感染血的雌性白纹伊蚊头压片上,都未观察到特异的荧光。在流行区捕得的21只雌性白纹伊蚊中8只的头压片和82只中5只的涎腺、胃和卵巢压片中的细胞浆内观察到IV型登革病毒抗原的特异性荧光。而用此法对非流行区饲养的雌性白纹伊蚊的各种压片中都未观察到特异荧光。  相似文献   

6.
<正> 日本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至1986年9月达21名(血友病患者11名,男性同性恋者10名),迄今尚未见到由输血引起AIDS患者发生的报告。日赤 血液中心发表了对供血者90万份检品进行筛选的结果,有6名为AIDS病毒抗体阳性。这意味着日本也可因输血引起AIDS病毒的感染,当务之急是紧急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经不同途径感染不同日龄ICR小鼠后的感染状况,了解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特点,为了解EV71小鼠感染机制和模型制备提供实验信息和技术支撑。方法分别通过口腔途径、颅腔途径、肌肉途径及腹腔途径感染1日龄、7日龄及3~4周龄SPF级ICR小鼠,定期安乐动物,采集各器官组织进行病原学诊断,确定EV71病毒感染情况;同时建立一步RT-PCR、病毒分离、IFA及IEA等方法。结果经腹腔途径感染成年鼠出现竖毛、弓背、消瘦症状,其他各途径感染小鼠感染后未见竖毛、弓背、觅食减少、体重减轻、精神呆滞及神经系统症状。颅腔注射3~4周龄ICR小鼠能在脑组织检测到病毒RNA,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1日龄乳鼠能在肌肉组织和肠道检测到病毒RNA,其中,肌肉组织病毒分离可检测到活病毒。本研究同时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适合EV71的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结论临床分离的EV71毒株通过口腔接种、颅腔、肌肉、腹腔注射途径感染1日龄、7日龄及3~4周龄SPF级ICR小鼠的疾病程度和病毒检出不同,ICR乳鼠及成年鼠可作为该病毒感染机制、病毒体内分布等基础研究,但用作EV71动物模型应用,感染程度尚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8.
采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活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病毒抗原、RT-PCR扩增病毒基因片段和PCR产物测序等方法,对实验感染的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和来亨鸡血液样本中的西尼罗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接种实验感染蚊虫研磨液和来亨鸡血液样本的C6/36细胞出现细胞融合、空泡形成的病变效应; 用西尼罗病毒抗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感染病毒的细胞呈现黄绿色荧光,为阳性反应; 采用3对不同引物的RT- PCR体系扩增分别出现预期的408 bp、498 bp和559 bp的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证实扩增序列与实验所用毒株相应的基因序列基本相同。从而证实实验感染三带喙库蚊和来亨鸡体血液内的西尼罗病毒与实验感染所用的西尼罗病毒Chin-01株一致。  相似文献   

9.
据已有的报导,EHF病毒引起易感动物个体感染,无论是经破损皮肤感染,还是虫媒叮咬感染,均以皮肤、粘膜遭破坏为前提。为了探讨EHF病毒可否通过胃以下消化道引起感染,我们选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并设计了一种既能防止EHF病毒从口腔进入非消化道,又能防止实验中形成气溶胶感染的实验攻毒方法。本实验共做三批,使用动物29只,攻毒后72%出现棕褐色稀便和肛门水肿,41%出现一过性发烧。经抗EHF V-McAb检测,79%在肺组织中可检出EHF病毒抗原.实验结果表明:在豚鼠胃肠道粘膜完整的情况下,使其胃肠道暴露于EHF病毒亦可引起感染;从而为证明食入被EHF病毒污染的食物而引起EHF的传播途径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麻疹疫苗生产用毒株沪191增殖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延长麻疹病毒生产中感染的基质细胞培养时间并连续收获病毒,获得麻疹病毒生产的动力学曲线;通过工艺放大阶段的病毒增殖动力学研究,提高麻疹病毒产量。采用直接接种和间接接种法,接种不同感染量(MOI)的病毒,将转瓶培养单次收获改为转瓶培养多次收获,滴定整个培养期间每次收获液的病毒滴度,观察感染的细胞培养维持状况并计算病毒产量。结果表明,直接接种病毒培养期为20~25d,共收获病毒14~17次;间接接种病毒培养期24d,共收获病毒29次。通过延长感染细胞培养时间和连续收获病毒,获得病毒繁殖的动力学曲线。通过麻疹毒株的增殖动力学研究获得了麻疹疫苗生产毒株沪191增殖动力学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后的再活化可引起带状疱疹,其潜伏感染与再活化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文综述了该病毒潜伏感染和再活化的实验模型新进展,并概述了从这些实验模型中所获得的最新知识。  相似文献   

12.
日本脑炎病毒(JEV)为黄病毒属成员,可引起日本脑炎,也称流行性乙型脑炎。该病在我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有流行,具有发病急,病程凶险,病死率高和后遗症严重等特点。目前对该病尚无可靠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主,采用疫苗预防接种仍是控制该病流行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当前使用的疫苗为由感染的鼠脑或培养细胞制备的灭活疫苗。该疫苗为控制日本脑炎的流行起了很  相似文献   

13.
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体内增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SV),对淡水克氏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两种淡水蟹(中华绒螯蟹、长江华溪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除淡水克氏螯虾之外,其它受试的虾蟹均不能感染WSSV。克氏螯虾3个不同剂量级感染至12d平均死亡率为94%。从发病或死亡个体采集血淋巴,经电镜负染色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靶细胞组织病理均与从中国对虾中分离的WSSV相似或相同。同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可靠性。克氏螯虾重复感染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研究WSSV的一种理想的病毒体内增殖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用蚀斑法滴定病毒是确定感染病毒颗粒存在数量的一种较准确方法。本实验表明,痘苗病毒吸附4h后仍有大量病毒粒子未能吸附到细胞单层,进而测定出病毒接种量、维持液加量和所测病毒滴度间具有一种互为消长的非线性相关性。因而设计了几种检测方法,其准确性均优于常规痘苗病毒蚀斑测定法。利用装配有Mathematic软件包的计算机在痘苗病毒接种量、维持液加量和所测病毒滴度间建立了曲线拟合模型和曲面拟合模型。通过曲线拟合模型推断病毒感染滴度为常规法滴定值的近5倍。  相似文献   

15.
<正> 绪言 每年5-10月台湾日本乙型脑炎(JE)病毒在人群中都发生感染。而且动物间病毒动物流行病周期发生在同一时期,如同亚洲其它地区一样,侵袭猪和蚊子,附带也感染鸟和人。台湾病毒主要媒介蚊子是三带喙库  相似文献   

16.
日生研7月31日得到农林水产省认可,即重组猪伪狂犬病诊断用抗原的制造适合“农林水产领域等重组体的利用方针”。 日生研1985年开始销售使用ELISA的伪狂犬病诊断药。但是,目前趋向使用更简便的凝集反应的诊断药。日生研今后打算开发使用重组gⅡ蛋白的简易诊断法。还会有新伪狂犬病诊断药上市。 日生研申请的是猪伪狂犬病病毒gⅡ蛋白。gⅡ蛋白是构成病毒粒子的膜糖蛋白。感染时诱导伪狂犬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证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浓度范围,测试动物对病毒的适应性,明确该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性。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选出4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分别用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静脉感染实验猴,使用流氏细胞术、血常规、病毒分离、DNA-PCR和RT-PCR等方法确定实验猴是否被感染,以及感染后恒河猴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猴的血浆病毒载量、病毒分离结果、CD4+/CD8+比值和CD4+T细胞数等证实,4.8×105 copies/mL以上浓度的SHIV-KB9病毒液能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有效病毒浓度范围,确定了SHIV-KB9病毒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学、免疫学的测定指标,成功的建立了SHIV-KB9/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日本烟草产业公司关于加工来育种研究所开发的日本酒酿造用的基因重组低蛋白水稻“500万石”的非封闭式实验6月14日获得科学技术会议生命科学部会重组DNA技术分会的认可,并开始了非封闭式实验。预计年内结束非封闭式实验,年内进行隔离试验田实验。  相似文献   

19.
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体内增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SV),对淡水克氏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两种淡水蟹(中华绒螯蟹、长江华溪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除淡水克氏螯虾之外,其它受试的虾蟹均不能感染WSSV.克氏螯虾3个不同剂量组感染至12 d,平均死亡率为94%.从发病或死亡个体采集血淋巴,经电镜负染色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靶细胞组织病理均与从中国对虾中分离的WSSV相似或相同.同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可靠性.克氏螯虾重复感染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研究WSSV的一种理想的病毒体内增殖模型.  相似文献   

20.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8):5601-5604
《微生物与感染》:研究首次证实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产生机制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微生物与感染》(Microbes and infec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最新成果,首次揭示了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的产生机制,及其在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中被caspase剪切的特性。日本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以鸟类和猪作为主要宿主,经由蚊虫叮咬传播,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人群后可在儿童体内引发严重的脑炎。该病毒在亚洲流行较广,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和人类旅游活动范围的扩大,它随蚊虫以及旅游者携带传播的几率逐渐升高。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