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细菌     
细菌的分布细菌是单细胞的、肉眼看不到的、用简单分裂法进行繁殖的微生物.广布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里:土壤、空气和水里有它们;一切物体的表面,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口腔中、肠道里也有它们;压力极大的海底深渊、温度很高的温泉中、以及盐块上不只还是有它们,而且还可以发现它们在这些地方繁殖得挺好呢? 细菌之所以在自然界中能有如此广泛的分布,和它  相似文献   

2.
幻想星球     
正怪物事务所大拇哥来揭示谜底啦!2020年第3期的1号怪物是海鬣蜥。这种动物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唯一在海中觅食的鬣蜥。跟鳄鱼等变温动物一样,它们在活动之前,需要在阳光下温暖自己的身体。这时候,它们一般趴在岸边嶙峋的岩石上,看起来就像来自史前时代的恐龙。2号怪物是向定隐丛海葵,也叫拿破仑地毯海葵。它们常常栖息在珊瑚礁或海底的岩石缝中,一般独居,有时也和小丑鱼及清洁虾共生。  相似文献   

3.
在现今的海洋里,腕足类寥寥无几。海边偶而可以看到躲在泥沙里过日子的舌形贝,这些样子很象一颗颗长在海底里的豆芽,所以人们也称它海豆芽。在较深的海底,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少量穿孔贝和小嘴贝类腕足类,真可谓漂零凋落,濒于灭绝的边缘。可是谁能想到在那过去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它们曾繁盛一时,在地球上几乎到处都能找到这类动物化石呢?!研究这类化石,对于了  相似文献   

4.
许多考古学家在发掘海底沉船或古代海底建筑时,发现在海水淹没的木船船体或建筑物中的石灰石或大理石圆柱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小孔或通道。乍一看,它们仿佛是古代艺人巧匠的艺术珍品。但是,当我们仔细地对这些沉船或石柱进行观察后,即可看到这些圆孔或通道里生活着许多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各种“虫子”,有的身披“盔甲”,有的手持“盾牌”。原来,木船和石柱上那些奇怪的洞穴和弯曲的管道,就是这些“虫子”们雕刻的作品。这些“虫子”究竟是什么动物呢?它们又是怎样雕凿木船和石柱的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海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海胆类的生活习性海胆类属于棘皮动物门,世界各海中都产,尤以印度太平洋区域内最多;我国的广东、海南岛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因为接近这个区域,所以种类也比北方为多.海胆类是营底栖生活的动物,从沿岸到5,000米深的海底都有它们分布.它们对于海水盐度的高低很敏感,靠近江河入海处和盐度低的海中分布很少,或者完全没有. 正形海胆类绝大多数生活在有岩礁的海底,它们多隐伏在岩石缝中或石块下边.此外珊瑚礁也是很多种正形海胆喜欢栖息的地方.有些海胆还能在石块中凿穴而居,我国海南岛产的斜长海胆(Echinometra Mathaei oblonga)可作为这方面的代表,它能利用牙齿时时磨擦  相似文献   

6.
《生命世界》2009,(4):81-81
科学家最近在西澳大利亚的鲨鱼湾发现,一些宽吻海豚在水底觅食时会将一块海绵体吸附于它们的鼻尖之上,用来保护它们不受海底泥沙的伤害。首先,它们会寻找一块合适的海绵体,这比其他不用这种方式觅食的海豚要多花费很多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在海底待的时间越长,同海洋哺乳动物间的默契便越加深厚。剥缓缓靠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悄无声息地与它们建立起信任关系。当然,学会读懂它们发出的信号也相当重要。动物在展开攻击之前,一定会有所预警。  相似文献   

8.
深海火山口附近生物的再生张明庆,黄玉珏编译1989年美国科学家在海底扩张地区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墨西哥西岸附近,10°N的太平洋海底存在着大量活跃的热泉,它们维持着有机体群落。这些有机体群落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乐部及21°N附近的群落很相似。但是这一地区与...  相似文献   

9.
苔藓动物俗称苔藓虫、海席子、苔虫。在分类上因其肛门在触手冠之外,属于外肛动物门,是真体腔动物。出现于早奥陶世,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现存三类:环口类、栉口类和唇口类。其中以唇口类最多。全世界共有化石种10000种,现生的有5000种左右,绝大部分为海产。我国约有700种,多在沿海,潮间带也有不少,6000米的深海底也产,是海洋底栖生物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们是鱼类(特别是底栖鱼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现象同地球磁场或地球磁学有什么关系。海洋上测得的地磁场和海底岩石磁性为什么会强弱起伏,甚至海底岩石也随深度而改变方向呢?现代地球磁学的研究表明,地磁场是随时间和空间改变的。从地球内部喷出高温的岩浆在地面冷却时便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而留下剩磁,岩石剩磁的方向便反映了它们冷却形成岩石时的地磁场方向,好像磁录音录像带一样记录下当时地磁场的情况。因此从陆地和海洋的岩石磁性的变化,便可了解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大陆和海洋的演变和分布情况,由此证实了大陆漂移、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竹蛏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蟶科(Solenidae)的种类,大部分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生活于潮间带至四百余米的浅海,少数种类适于生活在海水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或有少许淡水注入的内湾,在泥沙质海底上掘穴定居。依靠足部的运动,它们可以在洞穴中上升和下降,也有些种类可利用足部强大的肌肉急遽伸缩作短距离射出状的游泳。  相似文献   

12.
正在科幻电影的怪兽宇宙中,最著名的两大超级怪兽肯定是哥斯拉和金刚。它俩一个隐居在海底深处,一个住在骷髅岛。对于人类来说,它们亦正亦邪,愤怒时可以毁天灭地,而在外星怪兽入侵地球时,它们却像地球上的两尊守护神,帮助人类抵御灭顶之灾。如果哥斯拉和全刚打起来,大家认为,究竟谁更厉害呢?  相似文献   

13.
任真 《生命世界》2002,(3):46-47
在南大西洋和太平洋中,捕捞金枪鱼的渔船船长们常常会跟踪海底深处的原木。同样,在离加利福尼亚海岸不远的地方,另一些船长也正在用声纳寻找沉在海底一堆堆的木头。为什么人们总在关注着海底枯木的踪迹呢?原来经科学家证实:海底枯木可为细菌、蠕虫、贝类以至于市场上出售的鱼类等提供足够的养分和居住的场所。近年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那些已经枯死的和正在腐败的树木,不仅在河流和海洋中,而且在茂密的森林里也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森林里的蝙蝠等动物对枯木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人们对其现有的了解,河流中的鲑鱼等动物也依靠原木作为…  相似文献   

14.
已知在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浩瀚的海洋占据了70%以上的地表面积。海洋也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摇蓝。据推测,某些海洋生态系诸如珊瑚或深海底的生物多样性,可超过陆地热带雨林。很多海洋动物诸如无脊椎动物都具有柔软的身体,而且营固着生活。这些海洋生物为维持生存,在进化长河中具备了化学防御能力。它们可以自我合成,或从海洋微生物包括微动物和微植物中获得毒性化合物,从而通过麻痹和毒杀,  相似文献   

15.
自孩提时代起,我就特别爱看有关海底世界的影视、文学、摄影作品,神秘的海底世界一直对我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但我看到的几乎都是诸如澳大利亚、密克罗尼西亚、马尔代夫、斐济、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海底世界,反映我国海底世界的作品寥寥无几。由此我产生了拍摄我国的海底世界,向人们展示富饶美丽的中国海洋的强烈愿望。 如同我国拥有众多秀美的名山大川一样,我国也拥有令人神往的海底世界。在我国四大边缘海中,南海的海底世界最为壮观。南海海域辽阔,横跨热带和亚热带,拥有海底世界最瑰丽的景观——丰富的珊瑚礁资源。尤为难得的是,南海大部分海域的海水清澈透明,能见度极好,且常年水  相似文献   

16.
冲绳海槽海底黑烟囱中微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冲绳海槽海底黑烟囱样品进行研究,发现了大量的微生物化石,它们保留了完好的形态,主要有四种不同类型的丝状体,可能是硫或者铁氧化化能自养细菌和真菌。这些化石微生物的鉴别基于大小、形状、细胞分裂、群落聚集等物理标志。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不仅依存于海底热液活动,同时在热液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雪震袖鱼     
正如果将鳍条包含在内,这种鱼类最长可达80厘米。它们成年后生活在上千米的深海,平时行为矜持优雅,安静地漂浮在水层中,之后轻甩"舞袖"缓慢旋转下降,直到沉入幽暗的海底。  相似文献   

18.
海啸问答     
《生命世界》2005,(1):17-17
什么是地震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由于海底地形急剧地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海水先向突然变形低洼的地方涌去,随后翻回海面,形成一种特别长的大浪,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它在开阔的深水大洋中运动时,速度特别快,可达每小时七八百公里,但这时波涛并不特别汹涌,因为波峰之间距离非常大,起落变化就不明显了,只是到了滨  相似文献   

19.
封面说明     
封面说明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大榕树,其茎上能生出数十条根,这些根从几米、十几米高的茎于上腾空而下,构成了一大生物奇观──独木成林。又由于这种根的大部分生长在地面以上的空气中,所以它们又被叫做“气生根”。它们的生理作用是支持和吸收,所以它们也叫“支持根”。...  相似文献   

20.
仓库害虫数量变动是仓库 害虫生态学上的重要问题,研 究此问题,以便弄清仓虫数量变动与内在和外在因素间关系的规律性,这无疑会对仓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就作者一些肤浅了解介绍如下。 一、仓虫数量变动与增殖能力、行为和 自热的关系 研究仓虫数量的变动,在种群密度很大的时候比较容易进行。与高密度同时俱来的不适合影响有拥挤、种内竞争、食物缺乏、天敌和病害的侵袭、引起扩散、生长期中死亡的增加、成虫体形的减小、寿命精短、产卵数减少、卵损失的增加以及幼虫因相互竞争而受损失等等。 首先应该指出,仓虫增殖能力的大小,是影响种群密度的关键,增殖能力很大的仓虫,在适合的环境下,不久就会繁殖很多后代,种群密度因而大增;增殖能力小的仓虫,在同样环境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繁殖起来,所以它们平时的密度都很小。即同一种仓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增殖能力也各有不同。可参考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