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植物学报》2014,(5):641
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and Genetic Resources of Rubber Tree,Ministry of Agriculture,P.R.China)(以下简称实验室),其前身是1993年1月经农业部批准组建的热带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1996年更名为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8  相似文献   

2.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在海南省儋县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内,拟于1989年基本建成。由该研究院、学院院长黄宗道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李宝健(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郑学勤(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为实验室副主任;陈章良副教授(北京大学兼本院)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主要承担热带作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技术产业开发三项任务,必要时还可进行热带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生理通讯》2009,28(3):80-82
根据科学技术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09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要求,2009年山西省科技活动周定于5月16日-22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的重点实验室中唯一的医学方向的重点实验室,为了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规定,本实验室在科技活动周一周的时间里对中小学生、同行业的单位和社会其他各界友人进行了开放。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理学通讯》编辑部:贵刊1988年第2期中的一篇研究报告“蓝花毛蔓豆种子的抑制物质(简报)”,作者是云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陈建白。该作者曾于1988年在去南热带作物学会、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云南热作科技》第4期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兰花毛蔓豆种子休眠的初研研究”,对比细读上述两篇文章,发现除了题目不同,并显然将“蓝花”误为“兰花”外,其它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报》2012,(2):I0001-I0001
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原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12月,主体学科定位是面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植物科学的前沿问题,利用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和现代组学手段,系统研究植物细胞分化、器官发生、逆境适应的分子机理,从基因、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点实验室从1984年开始国家计委着眼于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在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用以加强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迄今为止,完全由我国投资建设了8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93年新建的几个实验室正在审批中...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报》2012,(2):196
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原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12月,主体学科定位是面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植物科学的前沿问题,利用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和现代组学手段,系统研  相似文献   

8.
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是 1 997年 1月根据国家科委、农业部有关指示精神 ,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 ,1 999年 1 2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挂牌 ,依托单位为宁夏农林科学院 ,实验室主任由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留法博士许兴研究员兼任。1 实验室研究方向与特色重点实验室以植物生物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为主 ,并进行农业生物技术成果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研究。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和生物工程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 1 )结合抗性植物育种工作 ,对宁夏特有抗逆植物资…  相似文献   

9.
《植物学通报》2004,21(6):i001-i00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由原“光合作用基础研究开放实验室”和“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开放实验室”整合而成。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合作用高效转能的分子机理及蛋白质组学、植物对环境信号应答的功能基因组学和植物次生代谢分子调控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生化分析等技术平台,拥有基因芯片工作站、蛋白质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设备。现有15个研究组,科研人员80余人,博士后、研究生和流动人员约16…  相似文献   

10.
《植物学通报》2004,21(5):638-638
责任编辑:孙冬花一、实验室概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由原“光合作用基础研究开放实验室”和“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开放实验室”整合而成。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合作用高效转能的分子机理及蛋白质组学、植物对环境信号应答的功能基因组学和植物次生代谢分子调控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生化分析等技术平台,拥有基因芯片工作站、蛋白质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设备。现有15个研究组,科研人员80余人,博…  相似文献   

11.
陈章良是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最年轻的教授,现在担任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章良教授于1961年2月3日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现已改为市)。1978年8月至1982年7月在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专业学习,得学士学位。1983年8月至1987年1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及生物医学部学习,获博士学位,其间,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任  相似文献   

12.
栽培生理是作物栽培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生理学和作物栽培学的连接点,即把作物栽培技术建立在可靠的生理基础上的学科。1978年我们编写了《水稻栽培生理》一书。在这本书里,特别应用了我国植物生理学工作者开展的水稻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我国水稻栽培中影响产量的一些重要生产问题,如烂秧死苗,不良温度对水稻开花结实的影响,水稻品种的合理利用,群体光能利用和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灌水等。普遍反映较好。为什么此书能受到读者欢迎?主要是由于它反映了我国植物生理学工作者在解放后水稻生理研究的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无论是品种、栽培条件,对生产问题的针对性都较强,因此读者感到实用和说  相似文献   

13.
李振声 《遗传》2001,23(1):41-41
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 培育磷高效小麦品种的遗传学与生理学基础@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磷高效;;小麦;;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郏宝红 《植物学报》2020,55(4):531-531
正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植物生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其中的知识要点,才能打好专业基础。因此,如何把握植物生理学的教学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是培养好植物生理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条件。由杜广平和赵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的《植物与植物生理》一书,既是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基础教材,也是农林专业科技工作者与爱好者的参考读物。该书主要介绍了  相似文献   

15.
<正>由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主办的"工业生物催化前沿-清华论坛"近日在清华大学举办。本次论坛以"科技、产业与政府之声"为主题,旨在展示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基础研究最新进展,加强与产业界的协  相似文献   

16.
安捷伦科技公司与澳门科技大学近日联合成立液相色谱/质谱联合实验室,将国际一流的液相色谱/质谱领先科技引入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传统中医药研究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注入活力,共同为中国中医药创新研究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科学技术的储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国家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装备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各部委、省市也相继建立了一批重点(开放)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受到了国家多个渠道的支持;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代表了我国在相应领域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西北植物学报》2023,(4):F0003-F0003
山仓,1933年1月生于山东龙口,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学副博士学位。历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会主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委会主任,《Pedosphere》名誉主编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生命科学》2005,17(1):98-98
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战创伤基础研究实验室、烧伤研究实验室、复合伤研究实验室三个全军开放(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03年5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行列,依托单位为第三军医大学,主管部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报》2015,(1):I0001-I0001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在潘瑞炽、莫熙穆和郭宝江等老一辈植物学家半个多世纪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于1996年成立的,并于1997年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的验收。实验室在植物生理研究方面有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潘瑞炽教授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从1958年至今已经发行到第7版,在全国广泛使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