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世松(Pinus taed L)界南方松中最重要的针叶树种之一,在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和林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关火炬松未成熟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的研究报道不多,其成熟合子胚的愈伤组织器官发生未见报道。本文以取自湖南省邵阳市林场的火炬松成熟种胚为外植体,在诱导其愈伤组织器官发生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BA浓度,基本培养基(TE)浓度和不同碳源等对愈伤组织上不定芽的发生和发育的影响,优化了火炬松离体再生的培养条件,为火炬松的无性繁殖技术应用于实验生产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浓度条件下,4mg/LBA培养基上的不定芽诱导频率和每个胚上的芽平均数最高,分别是76.3%和3.4。火炬松器官发生愈伤组织(Fig.1)上的不定芽形成于愈伤组织表面(Fig.2)。不定芽的发生常不同步(Fig.3)。不定芽在低浓度BA(1-2mg/L)条件下发育较好(Fig.4),在高浓度BA(8-16mg/L)条件下发育减慢(Fig.5),在1mg/LBA条件下伸长生长较快(Fig.6);不同浓度基本培养基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基本培养基浓度为1.25TE时,不定芽诱导频率(73.5%);不同浓度基本培养基的实验结果表明。池基本培养基浓度为0.5或0.75TE时,不定芽基部易形成愈伤组织(Fig.7)。在1.5TE培养基上,不定芽瘦弱且发育缓慢(Fig.8);不同碳源的实验结果表明,以2%的葡萄为碳源时,不定芽的诱导频率和每个胚上的芽平均数均最高,分别是83.7%和5.8。由此可见,4mg/LBA,1.25TE基本培养基和2%葡萄糖可能是构成火炬松成熟合子胚离体高效无性快速繁殖体系的决定性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侧肠锡叶吸虫的精子发生和中期染色体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透射电镜详细研究寄生在牛瘤胃中的同盘科侧肠锡叶吸虫的精子发生、精子形成及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分裂中期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发现侧肠锡叶吸虫精子发生,形成过程和形态与过去研究过的多数吸虫种类相同,不同处仅在中央间体最外侧一对条带是由颗粒组成。该吸虫染色体为染色质纤维反复折叠形成的多级螺旋围中央轴区缠绕而成。染色质纤维直径为107 ̄179A,其组成的环长0.43 ̄0.50μm,染色体的整体形态,基  相似文献   

3.
探究果蝇FADD(Fas-associateddeathdomain-containingprotein)淀粉样蛋白纤维的形成及对IMD(Immune deficiency)信号通路中信号传递的影响,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昆虫先天免疫信号通路中的调节机制,为其他物种的免疫调控提供参考。通过原核表达纯化dFADD蛋白、硫黄素T结合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鉴定dFADD在体外纤维的形成;通过构建dFADD真核表达载体,SDD-AGE检测、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等探究dFADD在果蝇S2细胞内纤维聚合物的形成;构建dFADD结构域突变体,检测纤维形成的关键结构域及对IMD信号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dFADD在体外和细胞水平上都能聚合形成淀粉样蛋白纤维聚合物;纤维的形成是由dFADD的DED (Death-effector domain)结构域决定的,当DED结构域缺失时,dFADD以单体形式存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检测结果显示,dFADD只有形成纤维时,才能诱导下游抗菌肽的表达,表明纤维形成是IMD信号传递的关键。本研究揭示了dFADD通过形成淀粉样蛋白纤维参与IMD信号通路中介导IMD与Dredd级联传导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对淀粉样蛋白纤维不仅在哺乳动物,也在昆虫的免疫信号通路中传递信号这一保守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为达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eC)的靶向化疗,该研究通过酰胺化反应和配位偶联技术制备叶酸(folicacid,FA)分子靶向载川页铂(cisplatin,CDDP)羧甲基-β-环糊精(carboxymethyl-β-cyclodextrin,CM—β—CD)纳米复合物(FA-CM—β—CD—CDDP),采用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OPDA)比色法检测复合物中CDDP含量,紫外分光光谱检测F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物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复合物粒径大小。荧光显微镜观察NPC叶酸受体(folatereceptor,FR)阳性HNE-1细胞及FR阴性CNE-2细胞对偶联FITC的复合物的吞噬及OPDA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DDP的浓度。通过MTT法、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合物对HNE-1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物中偶联的FA和CDDP浓度分别为340gg/mL和2mg/mL,CDDP包封率达20.00%,复合物粒径均匀且大小为157.8nm。HNE-1细胞内见较多FITC,细胞内CDDP浓度为6.24ng/mL,而CNE-2细胞内FITC较少,细胞内CDDP浓度仅约2.01ng/mL。HNE-1生长抑制率在24h明显高于对照组(CM—β—CD—CDDP),其IC50(4.80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97μg/mL),但当所载的CDDP终浓度达到16.00μg/mL时,两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作用48h两组抑制率无明显差异。在24h,当复合物的CDDP终浓度为1.00μg/mL时,HNE—1的集落形成率为33.21%,明显低于对照组(52.27%)。当复合物的CDDP终浓度为0.25μg/mL和1.00μg/mL时,HNE-1的凋亡率分别达12.65%和22.35%,明显高于对照组(6.91%和14.21%)。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的FA—CM—β—CD.cDDP纳米复合物能够靶向抑制FR阳性的NPC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具有抑菌性与成膜性。将壳聚糖辐照降解得到的一系列不同粘均分子量产物进行涂膜草莓保鲜,研究涂膜液中壳聚糖粘均分子量、浓度、pH值、有机酸、明胶含量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并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w/v)7.0×10^4Da壳聚糖、1%(v/v)醋酸、pH5、添加明胶0.5%的涂膜配方具有最好的保鲜效果;在常温(20℃、湿度80%~90%)下可以延长贮藏期2d;低温(3℃-4℃、湿度80%-90%)下可以延长贮藏期3d。  相似文献   

6.
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发育早期细胞壁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术、电镜多糖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壁荧光染色以及香豆素抑制细胞壁再生等方法,对细叶黄芪(Astragalusm elilotoides var.tenuis)叶肉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及其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培养24 小时的原生质体表面产生一些突起小泡,有时可见少量纤维组分的形成。培养3 天时这种纤维组分明显增多。至5 天时可清楚看到再生壁是由纤维和颗粒构成。六亚甲四胺银染色证明它们都是由多糖组分组成的。另外,培养36 小时的原生质体有相互粘连的现象。电镜观察、荧光染色及香豆素处理的研究表明粘连与再生壁的形成有关。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对原生质体再生壁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氧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第2代MSC,分别在常氧和3%氧浓度下培养,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骨桥蛋白(OPN)、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l)、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结果:2种氧浓度下MSC的形态无明显差异,但3%氧浓度下MSC集落形成能力增强。常氧下MSC中Cbfal和BMPmRNA的表达高于3%氧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OPN和VEGFmRNA的表达虽高于3%氧浓度,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氧浓度对MSC的形态没有明显影响,但增强其增殖能力,抑制其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 Aβ)与神经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发病的重要事件,但不同寡聚形式的Aβ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差异仍缺乏直接比较。本文通过膜天平、透射电子显微镜、Thioflavin T(ThT)和细胞毒性实验等方法,检测Aβ42单体、ADDL、原纤维等形式的β-淀粉样蛋白与磷脂膜的作用方式,分析不同形式淀粉样蛋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1)单层膜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Aβ42单体和寡聚体插膜能力存在差异,Aβ42单体能插入磷脂单层膜内,而Aβ42 ADDL不具备插膜能力;(2)透射电镜和ThT荧光检测,定性定量地分析出不同聚集形式的Aβ42具有不同的纤维化能力,Aβ42单体纤维化能力最强,而Aβ42原纤维的纤维化能力次之,Aβ42ADDL很难形成纤维;(3)Aβ42单体细胞毒性较弱,而Aβ42 ADDL和原纤维的细胞毒性较强。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磷脂膜存在的条件下,Aβ42单体可以插入膜内并迅速形成无毒性的Aβ42纤维,因此,细胞毒性较弱。而ADDL及原纤维不能插入膜内,纤维化能力较弱,从而以寡聚体的形式发挥细胞毒性。将单体、ADDL及原纤维形式的Aβ42与细胞膜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将为Aβ42在AD中的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各种寡聚体入胞的方式及毒性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蛋白激酶与阿尔采末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典型病症之一是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老年斑,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神经原纤维缠结(NFT)是其大脑主要的病理学特征。动物在学习和记忆行为实验时记忆的获得与保持以及海马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诱生均与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呈明显的正相关,蛋白激酶可能通过信号转导途径调节β-淀粉样蛋白的前体蛋白剪切代城Aβ,tau蛋白的磷酸化是NFT形成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添加5%(V/V)浓度的正庚烷、正辛烷、正癸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等烷烃溶剂对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YPl的生长及产胞外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5%(v/v)浓度的各种烷烃瘩剂对YPl蛋白酶的稳定性及菌体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正庚烷、正辛烷、正癸烷等溶剂显著抑制YPl产蛋白酶,而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能提高YPI产蛋白酶1倍以上。发酵液中十四烷的浓度(1%-8%,V/V与蛋白酶的活力呈正相关性,添加十四烷后发酵过程中蛋白酶活力的显著增加出现在菌体生长的对数后期。培养过程中添加十四烷能导致YPl菌体形态显著变小。首次报道了烷烃溶剂对极端微生物产蛋白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