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0年1月22日,享有世界性声誉的英国<皇家学会会B辑>以专辑的形式发表了基于中国化石材料的20篇古生物学论文.  相似文献   

2.
动物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是生命史上重要的演化创新事件。为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特组织主题为“动物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论文专辑。作为专辑序言, 本文概述了动物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领域的科学意义和当前研究趋势, 并简要介绍了本专辑的内容。专辑包含了来自13个研究单位共42位作者的12篇论文, 包括特约综述论文1篇和研究论文11篇。专辑不仅评述了相关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也展示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取得的部分新进展。这些进展涉及华南和华北数个特异埋藏化石库, 比如埃迪卡拉纪石板滩生物群、寒武纪宽川铺生物群和寒武纪凯里生物群等, 并涵盖了海绵动物、刺细胞动物、腕足动物、三叶虫和双瓣壳类节肢动物以及分类位置尚不明确的疑难动物化石等诸多类群。  相似文献   

3.
Science Press,Beijing,2 0 03序第三届现生和化石轮藻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1 6日至 1 9日在中国南京召开 ,来自世界各地的 30余位轮藻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期的《微体古生物学报》专辑即为这次轮藻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轮藻国际学术讨论会每四年召开一次 ,第一、第二届国际学术讨论会分别在欧洲 (法国 )和美洲 (美国 )召开 ,会议宗旨在于促进轮藻植物多学科交叉研究及加强各国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本专辑收录的论文源于南京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交流的系列学术报告 ,这些报告集中反映了各国学者对现生和化石轮藻植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  相似文献   

4.
1960年春,我们到湖北省的清江地区调查洞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调查了18处。在洞穴的堆积里,我们找到了哺乳类的牙齿化石,但数量不多。洞里大部分的化石,都被当地农民作为一种中药——“龙骨”挖掘完了。我们根据当地药材收购站的线索,对重要的化石地点作了复查;证实了大部分的化石种类,和我们所调查的相同。为了对这个地区的化石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我们把自己  相似文献   

5.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主要由砂质和泥质灰岩、叠层石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组成,含有著名的“淮南生物群”的重要分子。研究采用浸解法在该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疑源类化石,它们以球形亚类为主,在组合面貌上继承了其下伏刘老碑组的疑源类组合特征。但化石个体较大,多细胞植物碎片含量明显增加,化石在不同层位的分布不均匀是九里桥组疑源类组合的显著特征。另外在该组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疑源类化石如:Bailikania diligena,?Lomentunella vagtinata Hermann。文中还对九里桥组的凝源类组合与宏体化石、叠层石礁体的发育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专辑是第 7届国际化石藻类学术讨论会的产物。该次会议于 1 999年 1 0月 1 3 - 1 7日在南京召开。前 6届学术讨论会相继在德国爱尔兰根 (1 975 ) ,法国巴黎 (1 979) ,美国丹佛 (1 983 ) ,英国卡的夫(1 987) ,意大利卡普里 (1 991 )和土耳其安卡拉(1 995 )召开。本次会议除了学术报告会以外 ,还安排了会前会后地质旅行 ,会前旅行参观山东济南崮山中寒武统张夏组标准剖面的钙质微生物礁 ,会后参观广西桂林泥盆纪生物礁及藻类和微生物组合。本专辑收录了 1 2篇论文。虽然大部分论文著者都在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 ,但后来著者在本专辑中发表的论…  相似文献   

7.
据M·泰罗在《自然》杂志1987年第325期刊登的文章揭示:在英国英格兰中部的勒斯特博物馆地下仓库里保管着最近从该馆地下采石场里发掘出的鱼龙化石。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就连鱼龙的皮肤、腱、肌肉和结合组织等软组织也保存得十分完好。保留下来的软组织是颈部、前肢和尾巴的基础部分等。通常,这种组织在形成化石之前就被细菌或真菌分解掉了,很难形成化石。这次发掘的化石好象是这些微生物排出的磷酸钙沉积而成的。作为鱼龙的化石来说,座落在联邦德国南部的霍尔茨明登化石群上的博物馆的标本名扬四海。在这里,可以看到鱼龙母体和体内胎儿的化石(鱼龙是卵胎生动物)。这次勒斯特的发现对于研究鱼龙如何起动  相似文献   

8.
主编的话     
<正>今年是《生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90周年。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和学报编委会决定编辑出版一期"庆祝《生理学报》创刊90周年"学术专辑,邀请学界资深院士、学报前任主编和本届编委会的编委为专辑撰稿。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学报的约稿得到这些被邀请人的积极响应,使本期专辑得以如期出版。在此,我谨向各位撰稿人致以衷心的谢意。在本期专辑里,我们发表了杨雄里、韩济生和陈宜张三位院士以及姚泰、朱培闳和赵志奇三位前任主  相似文献   

9.
1956年夏季,湖北省通山县大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員們,在距大地村半华里的山洞里发現了熊和羚羊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得悉后,就派遣了一个野外工作队前往化石产地进行了調查和試掘。現将这个化石产地的洞穴及化石观察情况,簡略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化石》2004,(1):18-18
一年前的这个季节 ,我幸运地成了您———《化石》读者的一名公仆。在这 36 0多天里 ,为了咱们的《化石》 ,我和我的编委、编辑同事们“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结果 ,我们从广大读者朋友那里收获了莫大的欣慰。一封封充满关爱的来信和无数个带着朴实的各地方言的电话 ,让《化石》一年四季都沐浴在春风里。在这里我要说声道歉 ,因为编辑部人手太少 ,我们做不到给每一位热心读者都写回信。此刻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编委和编辑们向所有的读者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吧。在这过去的一年里 ,《化石》杂志有了自己的会员组织 ,会员们开始享…  相似文献   

11.
曾鹞  曾广春 《化石》2012,(4):47-47
在2012年的国庆8天长假里我们的女儿有了很珍贵的记忆,作为唯一的南方小队员,曾鹞带着好奇与期盼的心情踏上了由郭老师带队,《化石》杂志主办的国庆化石之旅,和北京、天津等地的北方小朋友们一同开始了广西化石的探寻。刚进入队伍便立刻感受到了北方小朋友对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对鄂尔多斯盆地里57井等钻孔共计49个三叠系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样品进行了微体、超微化石的直接观察与研究.发现了6种形态的微体、超微化石,其中有3种超微化石仅在很少的样品中见到,化石数量呈现剧烈变化的特征,记录了在相似古地理环境下一个或多个物种短暂勃发与消亡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湖...  相似文献   

13.
具有研究价值的化石,人们总以为只能在荒山野岭中寻觅,其实并不尽然。对于细心观察的科学家来说,在博物馆里也同样能发现因种种情况而遗漏的珍贵化石。最近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博物馆里,解剖学家雅伦·霍加和地质学家马田·比福特,在该馆近万件化石碎块中发现了一具被称为“普罗康索尔”猿的骸骨。他们通过与  相似文献   

14.
幻龙王国     
王金元 《化石》1992,(2):16-17
幻龙是一类生活在海洋里的水生爬行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最早发现于欧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幻龙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在五个省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发现了至少有10余个种属的化石。在这些化石点中,含化石最多、最丰富、最完整的要数贵州了。目前在贵州发现的幻龙化石点居全国之首。其中最著名的是黔西南州的兴义地区。这里的贵州龙化石之丰富,个体保存之完整、在世界上实属罕见,可称得上是幻龙的王国。  相似文献   

15.
<正>十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在这样一个层林尽染的收获的季节里,南方丝绸之路化石考察也正式开启了它的野外之旅。这是继2016年3月11日"南方丝绸之路化石论坛"在四川自贡召开并正式启动"南方丝绸之路化石科考"活动以来,第一次进行重要化石场地和化石点的现场考察和资料收集工作。丝绸之路化石论坛和科学考察活动是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倡导和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古  相似文献   

16.
残酷的总是接近如此脆弱的人类大约二百八十万年前,阿法种似乎从发现的化石记录上消失了。同时,在南部非洲,尽管塔昂幼儿也许很小,但是非洲种从大约三百万到二百万年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占据了主导地位。除塔昂地点外,在其他两个洞穴地点斯特克方丹和马卡潘斯加特也发现了非洲种的化石。在斯特克方丹,科学地发掘化石开始于1936年。在过去的20年里,由菲利普·托拜厄斯领导下,不断地发掘。自从洞顶的所有部分被破坏殆尽以后,侵蚀已经很久了。爆破和发掘使之成为面积很大开阔的坑。钢制的窄道越过这些坑,使人们能够清楚地观察里面的情景。在化石运往威特沃特斯兰德前一周,我发现阿拉·尤梅斯统计发掘出的化石。他从上衣袋里掏出一颗保存极佳的人科牙齿,这是他在此前几天发现的。  相似文献   

17.
正你喜欢恐龙吗?你见过恐龙吗?为什么恐龙会消失啊?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咦?这个琥珀里为啥有三只蚊子呀……带着这些问题,1月17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定慧里小学一年级一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化石科普课——话说琥珀。当然了,这也是《化石》杂志推出的"化石四季"科普系列的一场活动,由2016年第四期《化石》杂志的作者之一,《琥珀解码》一书的作者、《北京观赏石》杂志主编浅草女士为小学生们主讲。  相似文献   

18.
化石辨析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会提到化石、“活化石”和孑遗生物三个名词术语。这三个名词术语有相似之处,教材里又未着重区别它们,学生变往含糊不清。笔者曾读了《什么叫“活化石”》(载85年第10期《生物学通报》,作者李建中)一文,总有言未尽意之感。本文试在李文的基础上充实一些必要的内容,使其更具体、明确一些,也许对教师完满地解答学生的疑问有所帮助。化石,从字面上讲就是古生物化为石质的意思。一般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里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据此,一般说的化石有三类:遗体化石、遗物化石和遗迹化石。1934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猿人骨胳,1965年发现的云南元谋人牙齿,还有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关于宋延州永宁关“竹笋”化石考辨记实。据现在的延水关地形、地层和所采集的植物化石,作者肯定北宋进步的政治家、杰出的科学家沈括论述“竹笋”化石的正确方面,兼谈他在古生物学上的历史贡献,反映了宋朝时期儒法两条政治思想路线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火的化石     
火能成为化石吗? 能,当然能!这不怪了,熊熊的火焰怎能变成“化石”呢? 火焰本身虽不能变成化石,然而标志着远古时代“火”确实存在的东西,譬如烧过的兽骨、石块、木炭、灰烬,甚至人工取火的工具、引火物等这类埋在地层里的东西,都可称为“遗迹化石”。现在我们就根据与人类用火活动有关的遗迹化石来追溯人类用火的历史,探索一番人对火的驾驭过程,及其在人类早期历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