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合欢属是豆科,含羞草亚科,Ingeae族的一个中等大的属,全世界不下15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南半球热带,亚热带为主。国产合欢属27种,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  相似文献   

2.
合欢属(Albizia Durazz.)约150种,产亚洲、非洲、大洋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中国产15种;又引进5种。落叶乔木、灌木、稀藤本;二回羽状复叶,有些种小叶夜间闭合,喻意合欢;雄蕊多数,花丝基部稍合生;荚果扁平,不裂。本属资源综合利用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荨麻科是一个世界广布的科,分布于南北半球的热带与温带,约47属,1300余种植物。常为草本,有时为灌木,稀为乔木,多具有刺毛。楼梯草族(Elatostemeae)是荨麻科内一个物种丰富且变异范围很大的类群,包括6个属。冷水花属(Pilea)是本族第一大属,约400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本族第二大属,即楼梯草属(Elatostema),全球约350种,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亚的中国是该属的主要分布区,东起日本,西至喜马  相似文献   

4.
应用RM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兰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属是兰科兰族萼足兰亚族的一个属。全世界约有兰属植物7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向南到澳大利亚北部。根据Du Puv&Cribb分类系统,我国有49种兰属植物和一些变种,产于秦岭以南各省。我国兰花的市场交易额巨大。这是由于兰属植物不仅具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棕榈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棕榈科是一个泛热带分布的科,共有198属,约2670种,下分6亚科,14族。贝叶棕族是最原始的族,低地榈族则最进化。本科植物在世界上的分布可划分为13个区,其中以印度-马来西区和新热带区的属、种最多。中国只有16属和85种,没有特有属。这些种大部分属热带亚洲分布,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关系非常密切。关于棕榈科起源地问题,有西冈瓦纳起源和劳亚起源之说。根据化石记录和形态特征的分析,棕榈科很可能于早白垩纪  相似文献   

6.
苦苣苔亚科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苦苣苔亚科是苦苣苔科中较大的类群, 共有4族, 79属, 约1770种, 广布于亚洲、非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以及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和澳大利亚东北部,仅一种间断分布于中、南美洲。热带亚洲为该亚科的分布及多样化中心。本文概述了苦苣苔亚科各族、属的分布状况,对属的分布类型进行了分析,对该类群原始性状以及 4个族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讨论。根据大岩桐亚科及苦苣苔亚科在新、旧热带的替代分布及其共同起源原理,推测苦苣苔科起源时间有可能追溯到中白垩纪。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国产合欢属Albizia 15种及棋子豆属Cylindrokelupha的叶结构观察,发现此两属叶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区别,是较好的属间区别性状,表现在合欢属(3)4级以上脉至盲脉完全被厚壁的维管柱鞘细胞深深包埋,为包埋脉,且这些包埋脉宽度相等,不逐级递减,不易辨别,多分枝;网眼较小,发育不完善,不易辨别;而棋子豆属则表现为4级以上脉逐级递减,不为较厚的厚壁细胞的维管柱鞘细胞包埋,易于辨别,网眼接近中等大小,易辨。此外,还提供了国产合欢属15种,棋子豆属8种叶结构分析的基础资料,并就其在分类上的意义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孟向东 《昆虫知识》1992,29(5):271-272
<正> 合欢豆象 Bruchidius terrenus(Sharp)又名三带豆象,属豆象科,多型豆象属。该虫是合欢种子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记载国内分布在辽宁、河北、陕西、北京、河南、台湾和山东;国外分布在日本。寄主为台湾相思和合欢种子。在山东普遍危害合欢 Al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种子。在滨州市、沾化县、惠民县和博兴县有虫株率为100%,种子被害率40~95%。  相似文献   

9.
国产合欢属和棋子豆属的叶结构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航  陈介 《云南植物研究》1991,13(3):241-253
本文通过对国产合欢属Albizia 15种及棋子豆属Cylindrokelupha的叶结构观察,发现此两属叶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区别,是较好的属间区别性状,表现在合欢属(3)4级以上脉至盲脉完全被厚壁的维管柱鞘细胞深深包埋,为包埋脉,且这些包埋脉宽度相等,不逐级递减,不易辨别,多分枝;网眼较小,发育不完善,不易辨别;而棋子豆属则表现为4级以上脉逐级递减,不为较厚的厚壁细胞的维管柱鞘细胞包埋,易于辨别,网眼接近中等大小,易辨。此外,还提供了国产合欢属15种,棋子豆属8种叶结构分析的基础资料,并就其在分类上的意义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万带兰属(Vanda Jones)是于1795年由W.Jones建立的。全世界共约有60种,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印度往东,我国南部,东南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以及菲律宾、所罗门群岛等太平洋岛屿均有分布。本属的大多数种类花色鲜艳、花较大而花期长,是很有价值的观赏花卉。经选种及育种作为切花生产、畅销国际市场。因此对这个属进行整理研究、不但有学术意义而且还有较大的经济意义。我国万带兰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北纬20°以南的区域,其中云南是分布最集中的省份(见图1)。过去对于国产的万带兰属植物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种类比较混乱。我们自1975年以来,对本属的国产种类进行采集调查、栽培对比,查阅大量文献标本,证实我国万带兰属植物共有14个种和一个变种。现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赤车属Pellionia Gaud。是荨麻科冷水花族Trib.Prorideae中的一个属,约有7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到亚洲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一些岛屿,在我国约有17种,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胡椒属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椒属(Piper)为胡椒科(Piperaceae)重要的泛热带组成成分,约有1 000 ~2 000个植物种类,中国是其天然分布的北缘.本文对我国产胡椒属植物区系地理进行了分析,揭示其区系特征、物种起源和散布途径等.结果表明:云南是我国胡椒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地,并以此为中心向我国东部和北部扩散,物种数量逐渐减少.各省胡椒属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大致可被聚为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和台湾地区3大分支.在区系成分上,国产胡椒属植物中的中国特有比例最高,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只有个别种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我国胡椒属区系与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及爪哇群岛存在一定联系,但并不紧密.分析认为,云南是胡椒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或分化中心之一,而中国台湾岛种类主要由菲律宾群岛等传入并分化.本结果对于研究该属系统分类和起源演化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秦岭兰科一新记录属——全唇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唇兰属(Myrmechis Bl.)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鸟巢兰族(Neottieae)斑叶兰亚族(Goodyerinae),属的模式种M.gracilis(B1.)B1.分布于亚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日本、锡金、印度尼西亚[4,2]。该属植物有7种,均为陆生小草本。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叶很小。  相似文献   

14.
安息香科的系统位置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息香科为柿目的一成员,包括11个属,为一自然的分类群.它与山茶科很接近,并可能是从它的祖先类群演化而来的.本文分析其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认为子房上位,花冠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为花冠裂片两倍,花序圆锥花序为原始性状,而子房下位.花冠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与花冠裂片的同数,花序少花或单花为进化性状.安息香属为本科最大的属,形态变异多样化,既具有最原始性状,为本科原始类群代表,同时又有较多进化性状.其他各属可能是以它作为基干演化而来.从分析各属的分布区类型,本科有7属分布于热带地区,但仅有3属真正分布于热带,其余4属分布于亚热带或其边缘地区.因此,安息香科基本上是一个热带科,但不典型,它可能是从古热带山区的亚热带地区演化而来的.根据全科的属和种的统计,有11属,150余种,间断分布于欧亚和美洲两大陆块上,亚洲有10属,57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在这一地区,以我国秦岭和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及华西南种类最丰富,包括有最原始类群和系统演化各阶段类群;热带南美洲有2属83种,这一带种类虽丰富,但仅2属及缺乏原始类群.因此,我们称东亚为安息香科的分布和分化中心,而热带南美洲为第二分布中心.根据化石记载结合本科现代分布格局,我们  相似文献   

15.
秦岭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秦岭蕨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森林分布格局是一致的,垂直分布以太白山分为4个带谱,其中以海拔800—2600米带谱内的,蕨类属种最多,约占秦岭总种数的32%。在秦岭77属中,属于热带、亚热带的属有36属,约占秦岭总属数的46.9%,其中有17个属每属仅有1种,其余每属有2—3种,均分布于秦岭南坡,这说明秦岭南坡是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分布的北缘。通过秦岭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分析,说明秦岭蕨类植物属于喜马拉雅、中国西南到日本的蕨类植物区系,以耳蕨与鳞毛蕨为特色,称谓“耳蕨—鳞毛蕨区系”。  相似文献   

16.
刘炳仑 《化石》1995,(1):9-11
棕榈科花粉萌发孔的演化趋向与其化石花粉刘炳仑棕榈科(Palmae)属单子叶植物,共约217属,25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22属,72种,主产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温带地区很少见。因而,一般都把它视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指示植物。在棕...  相似文献   

17.
李秉滔 《植物研究》1984,4(1):118-122
球兰属植物是比较著名的阴生观赏植物。该属全世界有200多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各岛。我国产24种,3变种,2变型,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阴生肉质、多浆植物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栽作观赏和药用。  相似文献   

18.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成华  汤敬杉   《广西植物》1991,11(2):141-145
倭竹族隶于禾本科之竹亚科。本族计有10属约15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季风带的印度、越南、中国及日本等国,我国产8属约120种,占该族全部属种的80%。其中唐竹属、短穗竹属、筇竹属、八月竹属等均为我国所特产,唐竹属1种早期引入日本栽培,倭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刚竹属等也主要分布于我国,只有少数种分布于其它国家,业平竹属和阴阳竹属为日本特产。 刚竹属计有70种之多,我国产50种以上,是本族中种类最多的属,其中有许多种类分布广、适应能力强,用途多、产量大。是重要的植物资源.尤其是毛竹,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栽培竹种。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和鉴别竹类植物.了解竹类植物的演化关系。使竹类植物的系统安排更加合理都是有益的。倭竹族的花序属于假花序.与真花序相比较属于原始类型。本族中花序轴反复分枝.具有极多小穗的短穗竹属,业平竹属等是比较原始的,大节竹属、唐竹属的花序简化、花序轴不分枝或仅有少数分枝,含小穗数很少是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兜兰属植物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英强   《广西植物》2000,20(4):289-294
分析了国产兜兰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兜兰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趋势与生态地理环境的关系。国产兜兰野生种共有 18种 ,主要分布于热带过渡地区 (南亚热带 ) ,主产西南各省区 ;大多数种类生长于石灰岩山地 ,多为半附生兰 ,呈丛生生长 ,另一部分生长于酸性砂岩面的腐叶土上 ,多为地生兰 ,呈单株生长或分蘖状散生 ;大部分兜兰分布于较高海拔地区 ;国产兜兰属中最原始的短瓣亚属绝大部分种类仅分布在滇东南地区与贵州、广西连成一片的岩溶地貌的石灰岩地区 ,而兜兰属中较进化的兜兰亚属大部分种类在本区皆有分布。以上说明滇东南的石灰岩地区可能是兜兰属的起源中心和演化中心 ,中国的南亚热带地区是兜兰属植物的生态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20.
新足螨属是一个不大的属,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个别种类可在温带地区找到。至今全世界共报道22个种和变种。其中分布在亚洲的最多,约占总数的一半,计12个种;非洲次之,有6个种和1个变种;欧洲最少,仅有3个种。在我国记载过的有两个种,即N.emodioides Krantz(西藏)和N.vanderhammeni Krantz(福建)。本文根据1974年在云南采得的材料记述一个新种和一个新纪录。至此,新足螨属已知的种类共有23个种和变种,而在我国已记录的共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