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红松伐根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在红松伐根分解的过程中土壤动物的动态变化,以阔叶红松林建群树种红松的伐根为研究对象,选取14a跨度的红松伐根分解的残留物,分离出其中的大型土壤动物、中小型土壤动物,鉴定种类,统计计数。结果表明随分解时间增加,土壤动物的类群和个体数逐渐增加,在伐根分解10年时达到峰值,随后减少;在伐根的地上部分,土壤动物的类群和个体数最多,随伐根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的类群和个体数逐渐减少,在伐根的最深部分很少有土壤动物活动。  相似文献   

2.
1954年夏季,中国科学院为了介绍我国重要动物,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人民对认识祖国动物日益增长的要求,成立了中国动物图谱编辑委员会,负责组织推动有关动物图谱的各项工作。 图谱的取材,有四项标准:(1)国内有经济关系的种类;(2)国内常见的种类;(3)国内著名的特产种类;  相似文献   

3.
+Gz加速度负荷作用于人体,主要引起血液由头部向下体转移的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而使脑血容量降低,使视网膜和脑细胞缺血,引起黑视乃至意识丧失。对因+Gz加速度负荷引起动物头部血压降低,脑组织血流降低早有报道,但尚未见动物脑血容量动态变化规律的报告。我们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标记家兔血液,测量在不同+Gz加速度作用下的兔脑血容量动态变化曲钱(以下简称脑血容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拟合,为动物加速度耐力的研究,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农药对土壤动物毒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有机磷农药对土壤动物毒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动物对农药毒性反应敏感,4种有机磷农药处理组的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动物种类的减少主要是常见种和稀有种类,动物数量变化则主要是优势类群的数量消长,毒性毒理试验表明,农药对大型土壤动物蚯蚓有明显致死效应,并对蚯蚓,鞘翅目幼虫和等足类鼠妇虫等大型动物的呼吸强度有显著抑制作用,其呼吸代谢强度随着农药处理浓度增加与染毒历时的延长而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多样性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5~1996年对黄河三角洲9个代表性样区,进行了土壤动物定性、定量调查,并对古代、近代、现代黄河三角洲3个代表性样区开展了土壤动物周年调查,研究了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和季节变化,以及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黄河三角洲共鉴定出土壤动物38种,土壤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因三个三角洲成土年龄不同而存在差异,土壤动物多样性以夏季为丰富。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与单纯度呈负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6.
土壤原生动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指示生物,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与其他土壤动物相比更独特的优势.研究它们的群落结构、数量及多样性动态变化,可以很好地评价和监测自然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简要概述了土壤原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原生动物的生物指示物优势、土壤原生动物对环境因子响应和污染指示作用及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土壤原生动物在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现状和动态变化,分别于2015年11月、2016年2月、5月和8月在三门湾海域用阿氏拖网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经鉴定,大型底栖动物有119种,主要类群为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占种类总数的79%。大型底栖动物全年优势种为细螯虾、长额超刺糠虾和六丝钝尾虾虎鱼,不同季节优势种的变化明显,种类差异性较大。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0.025 g·m-2和0.07 ind·m-2。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各季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2.21~3.18,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3.25~3.7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3~0.79。ABC曲线分析显示,在春季和冬季,群落受到中等程度干扰;而在夏季和秋季,群落受到轻微扰动。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水深、温度、盐度和pH值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最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毒蛇咬伤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景新  林天辅 《蛇志》1998,10(3):6-7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根据32年共收治各类型毒蛇咬伤患者60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期毒蛇咬伤的动态变化。结果毒蛇的种类、毒蛇咬伤的多发季节、受伤人群的分布数量和死亡率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动向和规律。结论毒蛇咬伤的种类和患者不断增多,多发季节明显改变,死亡率明显下降,受伤人群形成了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9.
食根动物是植物的主要危害者,植物与食根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食根动物与异质性土壤、根系的关系,以及食根动物对植物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食根动物与根系生物量的变化、再生能力、存活,植物化学物质与其他有机体之间的作用机理和食根动物对植物生理、种群动态、植物结构的影响.建议加强对植物控制食根动物取食时采取的对策、食根动物改变生态系统C、N循环的机制以及植物寄生性线虫存在的生态系统养分的动态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动物寄生线虫种类很多,有不少种类严重地危害人畜的健康,对医学和农业都有密切关系。研究寄生线虫可以帮助我們了解各种寄生线虫的种类、分布及其对人畜的危害情况,借此作出防治措施,逐漸予以消灭,以增进人畜的健康。检查动物寄生线虫的检查,通常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1.完全剖检法在准备剖检动物以前,先仔細观  相似文献   

11.
The genus Farrodes was recently revised, and two species groups were delimited: Farrodes caribbianus and Farrodes bimaculatus. In that paper the species of the F. caribbianus species group were described or redescribed. In the F. bimaculatus species group eight undescribed species were treated but not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se new species of the F. bimaculatus species group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and a key for the separation of all the species known from male imagines in this group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应用PCR—SSCP快速鉴定结构分枝杆菌复合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的权象多态性(SSCP)技术分析结构分枝杆菌和非结构分枝杆菌临床株的16S rDNA基因。60例临床标本中,20例为阳性,与传统方法比较无差异。其中分型:18例为结核支杆菌,2例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感染。20例阴性标本中,PCR-SSCP又检查出5例阳性。20例对照标本中,3种传统方法与PCR-SSCP法均检测为阴性。全部试验3d执行结果。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3.
马立名  殷秀琴 《蛛形学报》2011,20(2):119-122
在长岭草原共采到中气门螨9科15属20种。优势种为胸前下盾螨Hypoaspis praesternalis Willmann,1949,螨数和分布生境数最多,常见种有10种,稀有种为9种。在调查的20个生境中,羊草杂类草生境螨数和螨种数最多,碱茅生境没有采到螨,其余18个生境都采到不同数量的螨。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四川鞍子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区系特征,2016年6—7月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该区域的蚂蚁区系.结果显示:共采集蚂蚁6亚科32属62种;在世界动物地理界中,分布于东洋界的共32属,东洋界分布种最多(62种),新热带界种最少(3种);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西南区种最多(62种),蒙新区种最少(4种);在种的...  相似文献   

15.
PERUMALLA, C. J., PETERSON, C. A. & ENSTONE, D. E., 1990. A survey of angiosperm species to detect hypodermal Casparian bands. I. Roots with a uniseriate hypodermis and epidermis. Roots of 181 species from 53 families were surveyed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of Casparian bands in hypodermal layers. For six species, inconclusive data were obtained. The roots of the remaining 175 speci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on the basis of this survey. In the first, a hypodermis is absent (12 species): no wall modif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outer cortex and this region was permeable to the apoplastic dye Cellufluor. In the second, a hypodermis is present, but a hypodermal Casparian band is absent (seven species). In roots of six species, no wall modificat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hypodermis; the one remaining species had lignified phi thickenings which were permeable to Cellufluor. In the third, both a hypodermis and a hypodermal Casparian band are present (156 species). These Casparian bands consisted of suberin deposits throughout the width of the anticlinal walls of the hypodermis. The tangential walls of the hypodermis were also suberized, indicating that suberin lamellae were probably also present. Hypodermal Casparian bands were found in roots of hydrophytic, mesophytic and xerophytic species and in members of primitive as well as advanced families.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these bands (in 89% of the species surveyed) suggests that they were present in the type ancestral to the flowering plants and that this feature has been retained by many species in this group. The epidermal cell walls of the majority of species examined were suberized but were permeable to Cellufluor.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库姆塔格沙漠南缘植被进行实地调查,对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其群落组成进行研究,并选取11个影响物种丰富度的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利用PCA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探讨气候、地形因子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区共有植物15科32属38种,植物群落种类匮乏,物种组成单一,植物生活型主要以灌木、多年生草本为主,占所有物种的80%以上;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植物群落组成明显受到水热条件的制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水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水分、能量共同制约了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二者的共同解释率为44.3%。此外,地形因子对研究区物种丰富度也存在一定影响,能进一步提高环境因子对物种丰富度的解释率。总之,库姆塔格南缘物种组成单一、物种丰富度格局受到水热条件的共同制约,同时地形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7年春季和夏季调查了康定市大渡河和立曲河水系鱼类多样性及分布,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评估康定市鱼类多样性状况及主要威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康定市域内共分布鱼类45种(亚种),隶属于3目8科22属,其中8种为外来种,37种为自然分布的土著鱼类。组成上以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的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和条鳅科Nemacheilidae为主,占土著鱼类总物种数的78.37%。珍稀濒危鱼类共14种,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鱼类。中国特有种25种。为加强康定市鱼类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建议加强流域层面的鱼类本底调查,建立重点物种栖息地保护区域,加强保护宣传,规范放生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龙底自然保护区油料植物组成与资源特点。结果表明:(1)油料植物107科281属477种,其中精油植物131种,樟科(7属27种)、芸香科(6属21种)、唇形科(11属17种)等11个科为优势科,以木本植物为主,占73.38%。(2)以种子种皮为主要含油部位的植物占71.47%,植物含油量>20.0%的有211种,>50.0%的43种;油脂脂肪酸含量>70.0%的有7科11种,亚油酸含量>70.0%的有12科20种。(3)在精油植物中,57种植物含精油量>1.0%,13种>4.0%。龙底自然保护区内油料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富油植物资源种类较多,是油料植物富集之地,具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引种高等植物构建半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是修复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的湖泊湿地的重要方法之一.以2011-2012年滇池湖滨区26个样点128个样方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1960-1970年的研究资料,探讨了人为活动对滇池湖滨区高等植物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 2012年在滇池湖滨区共发现湿地高等植物88科299种,其中本土植物181种,外来植物118种(包括32种入侵物种);在42种水生植物中,13种为外来植物(包括2种入侵物种).与1960-1970年资料相比,新记录植物232种、已消失植物43种.其中,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分别减少了2种、2种和5种,挺水植物增加了8种.目前共有14个植物群落类型,新出现了以大薸、喜旱莲子草等外来植物为优势种的群落类型,而以海菜花、苦草等本土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已消失.在引种高等植物修复退化湖泊湿地时,应科学合理地选配植物物种,以免人工引发湿地退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8月,调查了新疆伊犁河湿地及其周边夏季鸟类,共记录到16目36科96种,种群数量为3110只,水鸟占优势,共57种.其中复候鸟52种、留鸟33种、旅鸟11种;在85种繁殖鸟中,古北界52种、东洋界8种、广布种25种,分别占总种数的61.18%、9.41%、29.41%.有国家I、Ⅱ级保护鸟类13种,新疆特有种或亚种17种.鸟类生态分布显示,下游三道河一伊犁河大桥地段拥有较丰富的鸟类种群.通过调查,提出了一些鸟类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