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月隐 《蛇志》2017,(3):363-364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校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复常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且血脂四项指标水平改善幅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事件,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护理服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赖江卉 《蛇志》2017,(2):182-183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采用急诊系统干预方案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120例,按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干预方案进行救治,观察组采用急诊系统干预方案进行救治,比较两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救治后苏醒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急诊救治总有效率达91.7%,高于对照组的71.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后苏醒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救治期间发生不良事件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8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采用急诊系统干预方案实施救治,能促使患者短时间内苏醒,维持血糖稳定,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陆倩 《蛇志》2017,(2):218-220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接诊救治行溶栓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院前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诊救治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时间和转运入院时间、护理干预后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善幅度以及患者院前急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时间和转运入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善幅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时间,降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0.45%,对照组为11.9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原发性痛风的疗效明显优于别嘌呤醇,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别嘌呤醇相当。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4.2%,对照组为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维生素D水平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孕24~28周)142例,采用连续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学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血钙(Ca2+),计算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作比较。结果:25-OH-D不同水平组FBG、HbA1c、TSH、血清Ca2+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水平与FPG、HbA1c、TSH水平呈负相关,与Ca2+水平呈正相关;不同水平组FT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甲状腺、维生素D、血清Ca2+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FPG、餐后2 h血糖、HbA1c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T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SH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4升高程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钙(C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钙(Ca2+)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巨大儿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恢复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介入插管化疗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血糖控制方面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更平稳,不易出现波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可减少患者介入插管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了解降糖治疗的疗效,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价值,确定其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地位。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予常规的指尖血糖监测,观察组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清糖化白蛋白及餐后2h血糖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清糖化白蛋白及餐后2h血糖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血糖检测。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158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8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显著减少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不良事件,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4)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下腹疼痛、腰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同时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保证良好妊娠结局,提高胎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20,(3)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联合虎符铜砭刮痧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12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同时采用糖尿病护理常规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疗法(取耳穴:内分泌、皮质下、迷走神经、胰、神门、交感)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静脉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Toronto临床系统评分(TCSS)、神经传导速度(NCV)评分[包括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TCSS、MNCV、SNCV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PG、2h-PG、TCSS、MNCV、SNCV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2h-PG、TCSS、MNCV、SNCV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耳穴疗法联合虎符铜砭刮痧对调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神经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确切,能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9,(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包括心电监护、遵医嘱使用药物、给予氧气吸入及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住院及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11.5±2.16 vs 13.4±2.96)天、护理质量评分更高(96.89±2.41 vs 89.98±3.88)分、护理满意度也更高(96.54±2.30 vs 90.52±3.0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9%vs 17.3%)及护理投诉发生率(1.9%vs 15.4%)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贾广文 《蛇志》2017,(3):297-29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TC、TG、HDL-C、CR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C、TG、HDL-C、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谭彩萍 《蛇志》2017,(3):378-379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饮食、运动、生活等一系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配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C及TG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高血脂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4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post prandial plasma, P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细胞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脂联素(adiponec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aradhension molecule-1, ICAM-1)、胱抑素C (cystatin C, Cys-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O、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MMP-9、ICAM-1、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对饮食、运动、用药、心理方面的依从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方面的依从性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状况、心理状况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我们的研究初步得出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控制患者血压、血糖、MMP-9、ICAM-1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1%和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10.94%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8,(1)
目的观察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观察患者血糖指标、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肺部感染治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控制,治疗组的血糖指标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肺部感染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使用,血糖达标迅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感染治愈率,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