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口服“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黄疸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制剂"金双歧”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7例新生儿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加用"金双歧”口服.结果2组的黄疸消退的时间分别为(4.0±2.0)d,(5.5±2.5)d(P<0.01).第5天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别为(45.6±17.34)μmol/L、(82.5±32.6)μmol/L(P<0.01).结论[HTSS〗金双歧对新生儿黄疸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菌群改变及抗体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及机体免疫反应。方法 :采用梯度稀释法进行菌群分析 ,同时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IgG、IgM、IgA。 结果 :发现服用培菲康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期菌群与正常人相比 ,肠杆菌 (8 82± 0 6 9,P <0 0 5 )、肠球菌 (7 73± 0 2 1,P <0 0 1)及小梭菌 (6 6 8± 0 78,P <0 0 1)的数量显著增加 ,而双歧杆菌 (6 89± 0 34,P <0 0 1)和乳杆菌 (6 95± 0 5 2 ,P <0 0 1)的数量明显下降 ,且缓解期与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拟杆菌 (7 2 6± 0 0 3,P <0 0 5 )及双歧杆菌 (7 5 9± 0 34,P <0 0 1)较急性期明显上升 ,小梭菌 (6 13± 0 6 6 ,P <0 0 1)明显下降。未服用培菲康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期菌群中服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肠杆菌 (8 77± 0 89,P <0 0 1)和肠球菌 (7 75± 0 38,P <0 0 1) ,小俊菌 (6 6 4± 0 4 3,P <0 0 1)明显增加 ,而双歧杆菌 (6 98± 0 2 5 ,P <0 0 1)和乳杆菌 (6 83±0 6 2 ,P <0 0 1)明显下降。治疗后肠杆菌 (8 93± 0 6 0 ,P <0 0 1) ,肠球菌 (7 6 1± 0 39) ,小梭菌 (6 6 8±0 72 ) ,有所下降 ,双歧杆菌 (7 12± 0 35 )和乳酸杆菌 (6 6 8± 0 72 )有所上升 ,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从两组用药前后的  相似文献   

3.
鸡红细胞免疫吸附性能与白细胞数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钧  晏利圣 《生物学杂志》2005,22(2):30-31,29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G3b Receptor Rosette,G3bRR)和复合物花环(Immu Complex Rosette,ICR)试验证实鸡红细胞表面存在补体C3b受体(C3bR),表明红细胞免疫系统RCIS(Red Cell Immune System)的概念适用于这种动物;并且通过对鸡的白细胞的计数,证明了红细胞免疫吸附性能与白细胞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便秘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老年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构成特点。方法 :通过活菌定量培养计数法 ,动态观察 3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粪菌群的变化规律 ,并与 32例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 :老年性便秘组每克粪便的活菌数(x± s)分别为 :大肠埃希菌 9.90± 1.4 9,肠球菌 7.81± 2 .6 8,乳酸杆菌 7.2 7± 1.0 1,双歧杆菌 6 .6 8± 1.2 9,类杆菌 6 .92± 0 .91,梭杆菌 10 .0 5± 1.2 1。老年健康组每克粪便各类活菌数 (x± s)分别是 :大肠埃希菌8.6 1± 2 .2 9,肠球菌 7.5 4± 2 .5 2 ,乳酸杆菌 8.2 2± 0 .6 3,双歧杆菌 9.86± 0 .4 4 ,类杆菌 9.4 1± 0 .35 ,梭杆菌7.73± 1.32。两组比较 ,老年性便秘组肠杆菌显著增高 (P<0 .0 5 ) ,梭杆菌非常显著性增高 (P<0 .0 1) ;类杆菌和双歧杆菌非常显著性减低 (均 P<0 .0 1) ;乳酸杆菌显著性减低 (P<0 .0 5 )。结论 :老年性便秘病人肠道菌群正常结构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主要表现在以双歧杆菌为主的有益菌数量非常显著性减低 ,腐败梭菌等条件致病菌数量呈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增高。  相似文献   

5.
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制剂“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以找出能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新方法。方法将52例新生儿黄疸病例随机分为“金双歧”治疗观察组3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金双歧”片剂口服。结果“金双歧”治疗观察组25例显效,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常规治疗对照组15例显效,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5%,2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8,P>0.05)。但治疗后,“金双歧”治疗观察组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为(2.5±0.5)d,常规治疗对照组为(3.6±0.2)d,治疗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t=9.17,P<0.01);“金双歧”治疗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5±0.6)d,常规治疗对照组为(5.2±0.85)d,治疗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t=8.5,P<0.01)。结论双歧杆菌制剂“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可迅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缩短治疗时间,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苯系物暴露对工人精子染色体的损伤 ,用 4条DNA探针与间期精子核染色体进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 ,同时检测精子 1号、18号染色体数目畸变和 1号染色体结构畸变 (末端缺失与重复 )。作业车间空气中苯的时间加权浓度 (TWA)为 4 2 2 9mg m3,高于国家卫生标准 (6mg m3)。暴露组工人尿粘糠酸 (ttMA)高于对照组。共计数15例暴露组工人 14 4 2 82条精子 ,14例对照组工人 135 937条精子 ,杂交效率为 99 85 %。非整倍体测定结果 :暴露组精子 1号、18号染色体双体率 (分别为 0 0 88%± 0 0 4 1% ,0 0 87%± 0 0 4 9% )显著高于对照组 1号、18号双体率(0 0 4 5 %± 0 0 2 4 % ,0 0 5 3%± 0 0 2 8% ) ;暴露组 1号、18号染色体缺体率分别为 (0 11%± 0 0 5 9% ,0 0 75 %±0 0 35 % )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数值 (0 0 4 8%± 0 0 18% ,0 0 4 5 %± 0 0 2 4 % ) ;而二倍体精子率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结构畸变测定结果 :暴露组 1号染色体的末端重复率、末端缺失率 (分别为 0 16 %± 0 0 37% ,0 14 %± 0 0 5 3% )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 (分别为 0 0 82 %± 0 0 2 3% ,0 0 6 9%± 0 0 2 8% ) ;暴露组 1号染色体着丝粒重复率及着丝粒缺失率(0 10 %± 0 0 35 % ,0 10 %± 0 0 4 1% )显著性高于对  相似文献   

7.
应用HCVC (pC)和HCVCE1E2 (pCE1E2 )重组体转染真核细胞并且通过肌注免疫BALB/C小鼠 ,对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行检测。所用的 pC和 pCE1E2 均可在真核细胞内表达出特异性HCVC蛋白 ;肌注DNA免疫后均可诱导出BALB/C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抗体反应的A值 :pC组为 0 .358± 0 .0 96 ,pCE1E2 组为 0 .4 15± 0 .12 7;CTL活力 pC组为 18.6 5%± 5.72 % ,pCE1E2 组为 2 0 .0 7%± 11.11% ;通过免疫鼠荷瘤检测体内CTL反应 ,可观察到免疫组鼠发瘤时间滞后 ,发瘤部位减少和存活时间延长。在开发和研制HCV疫苗的过程中 ,DNA免疫是在快速构建、评价和筛选免疫原方面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药物滥用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光环(RBC-ICR)、粘附增强因子活性(RFER)及抑制因子活性(RFIR),观察了50例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者RBC-C3bRR、RFER明显下降(P<0.01),而RBC-ICR、RFIR则明显升高(P<0.01)。本文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四爪陆龟血细胞形态学参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四爪陆龟的血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 ,并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及其细胞核的大小和面积、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渗透脆性等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 1 )四爪陆龟红细胞含量平均值为 62 ( 5 2~ 83 )万个 mm3 血液 ;( 2 )红细胞的平均长度为 ( 1 6 70± 1 2 5 ) μm ,范围 1 5 60~ 1 7 5 2 μm ;( 3 )红细胞宽度为 ( 9 5 3± 0 92 ) μm ,范围 7 2 0~ 1 0 8μm ;( 4 )红细胞核长度为 ( 5 5 9± 0 5 9) μm ,范围 4 80~ 6 48μm ;( 5 )红细胞核宽度为 ( 3 65± 0 5 6) μm ,范围 2 64~ 4 5 6μm ;( 6)血红蛋白含量为 ( 7 3 0± 0 66)g 1 0 0ml血液 ( 6 5 0~8 5 0 ) ;( 7)红细胞渗透脆性 ,开始溶血浓度为 0 2 4%NaCl溶液 ,完全溶血浓度为 0 1 6%NaCl溶液 ;( 8)红细胞平均大小 (长径×短径 )为 ( 1 6 70× 9 5 3 ) μm2 ;( 9)白细胞平均值 0 5 6( 0 42~ 0 70 )万 mm3 ,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大小为 ( 1 2 0 8± 1 86) μm ,嗜酸性粒细胞大小为 ( 9 2 5± 2 3 ) μm ,嗜碱性粒细胞大小为 ( 8 75±0 2 3 ) μm ,单核细胞大小为 ( 1 1 40± 1 0 6) μm ,淋巴细胞大小为 ( 7 5 0± 2 1 ) μm ,凝血细胞大小为 ( 4 2 0±1 40 ) μm。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 型、 型糖尿病以及透析患者各 10例进行 CH- 1双歧杆菌制剂服用试验。并对前述患者服用 CH - 1双歧杆菌制剂的肠内细菌群和肠内腐败物质以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0 .84± 0 .75 )‰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7.2 5± 7.4 9)‰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磷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8.14± 0 .37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6 .0 9±0 .4 9(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2 .4 0±3.18)‰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5 .5 6± 7.4 8)‰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7.99± 1.15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5 .93± 0 .17(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透析患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0 .6 78± 0 .92 )‰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7.0 8± 6 .95 )‰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8.33± 0 .5 0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5 .96± 0 .4 4 (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服用 CH- 1双歧杆菌制剂后粪便中腐败物质含量的变化 ,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 CH- 1双歧杆菌制剂后 ,氨由 82 3± 76 .2 (μg/ g)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4 71± 73.0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枝杆菌L型血行感染与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溶血离心培养法和滴片法检测血液中的分枝杆菌L型,常规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R)、血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和抑制率(RFIR).结果:TBL( )与TBL(-)肺癌患者相比,C3bRR和ICRR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TBL( )肺癌与TBL(-)肺癌患者相比,ESR增快更为显著.TBL(-)较TBL( )之RFER值的降低更为明显.RFIR差异未见有显著性.结论:分枝杆菌L型血行感染影响肺癌患者血沉和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肺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75)和B组(n=75),A组予以开胸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B组予以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肺功能、红细胞免疫、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FEV1/FVC均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d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肿瘤红细胞花环率(TRR)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可有效改善围术期各项指标,减轻对机体肺功能、红细胞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南院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300例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B组(50例,在A组基础上联用金双歧治疗)、C组(50例,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治疗)、D组(50例,在C组基础上联用金双歧治疗)、E组(50例,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和四环素治疗)、F组(50例,在E组基础上联用金双歧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D、E和F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按PP分析分别为81.4%、95.7%、82.2%、95.8%、97.9%和97.9%,而各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按ITT分析分别为70.0%、88.0%、74.0%、92.0%、92.0%和94.0%,A组和B组,C组和D组H.pylori根除率的PP分析和ITT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根除率的PP分析和ITT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E和F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0.2%、10.9%、31.1%、10.4%、53.2%和22.9%,其中A组和B组,C组和D组,E组和F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可推荐用于H.pylori感染患者的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4.
硫丹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有机氯农药硫丹对小鼠(Mus musculus)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设计了体内、外两组实验。体内实验: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灌胃硫丹的量依次为:0、0.4、1.6、6.4mg/(kg·d)。灌胃25d后,取血测定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体外实验:将9只小鼠的红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硫丹在体外培养,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溶剂丙酮组和4个不同浓度硫丹组,其6组实验所用硫丹的量依次为:0、0、5、10、20、40μg/ml。体外培养2h后,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结果表明,在活体实验中,随着硫丹浓度的增加,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atio of C3b rosetting,C3bRR)明显下降,依硫丹灌胃浓度由低到高,其C3bRR依次为7.78%、6.80%、4.96%、4.33%;而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atio of immune complexes rosetting,ICRR)随着硫丹浓度升高而升高,分别为6.69%、6.31%、7.86%、9.42%。红细胞促NK细胞活性的功能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硫丹6.4mg/(kg·d)组小鼠红细胞对T淋巴细胞免疫粘附促进能力较其他3组明显降低。血浆中红细胞天然免疫促进因子活性在1.6mg/(kg·d)组和6.4mg/(kg·d)组较0mg/(kg·d)组明显降低。与溶剂丙酮组相比,血浆中红细胞天然免疫抑制因子活性在0.4mg/(kg·d)组明显下降,而在6.4mg/(kg·d)组却明显升高。离体红细胞经硫丹处理后其C3bRR显著降低,4个硫丹处理组依其浓度由低到高,C3bRR依次为:6.14%、5.56%、5.06%、4.44%;而ICRR却显著升高,分别为6.69%、6.31%、7.86%、9.42%。这表明,硫丹能抑制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和红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正向调节功能,降低血浆中红细胞天然免疫促进因子活性,而对抑制因子活性影响比较复杂,低剂量时起抑制作用,而高剂量时能促进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住低练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血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名女子游泳运动员进行2周高住低练,训练前、训练期间及恢复1周分别测试红细胞黏附功能、白细胞计数指标。结果:训练期间运动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明显下降(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明显上升(P<0.05),恢复1周后指标回归正常;白细胞、粒细胞在训练期总体上呈显著性下降(P<0.05),训练结束1周后恢复;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训练期间总体趋势是下降,训练结束1周后仍未恢复。结论:红细胞和粒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下降快,恢复快,但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恢复较慢,运动员对本次训练基本适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寒冷刺激,部分睡眠剥夺,以及部分睡眠剥夺的基础上再给予寒冷刺激等处理对小鼠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n=6):对照组、寒冷组、不完全睡眠剥夺组和不完全睡眠剥夺加寒冷组。寒冷组每天给予(10±2)℃的低温处理4h,不完全睡眠剥夺组每天18:00至次日9:00剥夺睡眠,不完全睡眠剥夺加寒冷组在每天睡眠剥夺的基础上再给予4h寒冷刺激。连续处理4d后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沉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寒冷刺激可使小鼠血液中淋巴细胞含量(P〈0.05)以及百分比(P〈0.01)显著增加;部分睡眠剥夺可使小鼠血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P〈0.05)及百分比(P〈0.01)明显降低。不完全睡眠剥夺加寒冷刺激处理后与其它三组相比小鼠血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血沉率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部分睡眠剥夺会抑制机体免疫能力,在部分剥夺睡眠的基础上再给予寒冷刺激则将进一步抑制机体免疫能力并使血沉率加快,降低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单纯的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相比,观察组的IgA、IgG、IgM、CRP、ESR明显降低(P0.05)。两组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能有效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指标和血清白介素 -6(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到 2021年 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 9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 4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均治疗 3 d。观察两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M、IgG和 IgA]、心肌酶指标[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清 IL-6、CRP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1.30%(42/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IgM、IgG、Ig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LDH、CK、CK-M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IL-6、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可提高免疫力,减轻心肌损伤,降低血清 IL-6、CRP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薏米黄酒对机体免疫和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首先对模型组和给药组注射环磷酰胺造模,0.15 ml/d/只,连续3d,第4d开始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3 ml/d/只,给药组灌胃薏米黄酒0.3 ml/d/只,连续灌胃14d。第1、4、18d对各组小鼠称重;第18d处死小鼠解剖取脾脏、胸腺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取肠道内容物做肠道微生物培养。结果:薏米黄酒与小鼠的体重变化无关;给药组脾脏系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系数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乳酸菌数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数量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薏米黄酒对机体免疫和肠道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三组:NP(长春瑞滨+顺铂)组45例、GP(吉西他滨+顺铂)组43例、TP(紫杉醇+顺铂)组42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检测患者的骨髓抑制及免疫水平。结果:三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骨髓抑制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GP组、TP组、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TP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化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免疫功能抑制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GP组、TP组、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组患者血小板下降更明显,TP组白细胞下降更为明显,NP组对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抑制较缓和,更适于老年人,因此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患者骨髓状况、免疫功能情况及年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