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精神科工娱疗管理中存在的职业风险因素,并探讨其产生的危害。方法:对我院精神科工娱疗管理中存在的职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护士人身伤害的主要原因为暴力攻击和噪音危害,造成心理伤害风险因素,安全无法保障,工作压力大、学习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等。结论:要降低精神科护士的执业风险,除了度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之外还应当提升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给予更多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和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在2014年的工作中实施应对措施,对比2013年和2014年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2014年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电灼伤、压疮、标本遗失等,通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化操作可有效预防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3.
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工作,对病人恢复与治疗具有特别的意义,细致、专业的护理可以增强病人治疗效果。内科护理中心血管护理时要面对很多风险,若想提高护理质量,就要寻找、分析所有不安全因素,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与整改的策略,为病人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本文分析内科护理中心血管护理,探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着重分析防范与控制风险的策略,以期增强护理质量,完善护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在护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并且根据所分析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并对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在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院方不安全因素三个方面。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风险主要来源于院方、护理人员和患者自身,其中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在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时要注意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规范护理人员记录护理过程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予以老年慢性心衰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病人中,随机抽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仅进行传统护理,而观察组则是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所选两组病人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观察组中病人,其在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老年慢性心酸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其不仅对病人不良情绪与睡眠存在极大改善作用,还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生活高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生活高危因素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验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和生活高危因素量表对219例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生活高危因素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结果:女性患MCI风险高于男性(P=0.03);文盲组患MCI风险高于小学组,小学组高于初中及以上组(P=0.00);农民组患MCI风险高于工人组,工人组高于管理人员组(P=0.01);农村居民患MCI风险高于城市居民(P=0.01);运动影响MCI发病,不运动组患MCI风险高于运动组(P=0.00),运动频率<4次/周高于运动频率≥4次/周(P=0.00),运动年数≤10年组高于运动>10年组(P=0.01);业余爱好影响MCI发病,无业余爱好组患MCI风险高于有业余爱好组(P=0.00),业余爱好史≤10年组高于业余爱好史>10组(P=0.00)。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饮酒、喝茶等不同年数及频率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午休及不同午休频率和不同每晚睡眠时间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运动时间及频率、业余爱好时间等因素与老年MCI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衰弱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老年医学中心住院的181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评估患者临床特征和合并症情况,采用国际老年营养学会提出的简易虚弱问卷(FRAIL)评估患者的衰弱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108)和非衰弱组(n=73)。采用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3个月随访,分析衰弱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有181例患者纳入研究,随访率100%,其中衰弱患者108例(59.67%)。随访期两组患者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等随访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衰弱是老年ACS患者短期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风险因素(OR=3.286,4.976,4.346;P=0.032,0.022,0.012)。结论:衰弱是老年ACS患者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等短期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工娱疗是促进病人病情恢复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具体是指在病人治疗期间安排病人参加工作、娱乐及劳动,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治疗情绪,但是由于工娱疗活动的自由性及宽松性,易导致病人出走,造成一系列的医疗麻烦,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给医院的良好形象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工娱疗期间病人出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十分的重要,该工作内容也是我院精神科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工娱疗活动期间病人发生出走的规律、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特选择了2004-2014年开展工娱疗活动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整理完毕,具体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致下呼吸道感染麻醉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03例老年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对其中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麻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下呼吸道感染麻醉相关影响因素有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指征不完全、拔管延迟(3 h)、麻醉时间长(3 h)等(P0.05)。而与患者插管途径、插管方式、拔管延迟(3 h)无关(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致下呼吸道感染麻醉相关影响因素较大,临床上要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精神科的50例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管理理念,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再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比较两组护士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是(96.4±2.6)分,对照组是(81.4±2.6)分,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合格率以及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分别是8%、96%、100%,对照组分别是20%、84%、80%,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杨启英 《蛇志》2014,(1):61-6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确保老年患者医疗安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16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采用常规护理的208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老年防跌倒知识掌握程度及跌倒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跌倒知识知晓率为87.5%,发生跌倒1例,发生率为0.46%;对照组跌倒知识知晓率为34.62%,发生跌倒26例,跌倒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确保老年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体检的160例新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20例健康个体,所有个体均未接受治疗,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同时测量身高、腰围、体重、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肌酐(Cr)等指标,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baPWV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同血压分级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之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合并冠心病、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baPWV值显著高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史(P0.01)、冠心病史(P0.01)、糖尿病史(P0.01)、年龄(P0.01)、腰围(P0.01)、血压(P0.01)、HDL-C(P0.01)、TC(P0.01)、FBS(P0.01)、LDL-C(P0.01)、Cr(P0.01)是baPWV升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的动脉僵硬增高,常见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同样影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僵硬度。  相似文献   

13.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及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2].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病人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3].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及护理工作日趋复杂,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医院接受诊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不安全风险[4].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是现代护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和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收治的4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68例患者发生跌倒,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7.0%),发现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视听力障碍、认知能力障碍等是常见易引起患者跌倒的因素,经总结分析得出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为三种: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结论:患者自身疾病、年龄、药物是引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应对这三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以降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保护患者安全,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无陪护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半结构化、面对面、深度访谈方法采访11位内科无陪护老年病人,之后依据Claizzit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结果:无陪护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需求涉及病室、护理人员、陪护人员三方面。结论:无陪护老年病人住院期间有着其特殊需求,无陪护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因素及陪护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无统一管理等,所以除了医院在护理工作中针对这类病人给予一些特殊照护外,呼吁政府建立规范的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机构,为广大患者提供正规、专业化的陪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原因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老年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包括手术与麻醉时间、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急性精神障碍与多种因素相关。与全身麻醉以及术后不良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他原因包括年龄、术前合并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术后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关键,患者信赖的医护人员以及亲友的安慰交流有防治效果。结论:老年病人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治疗康复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方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生活品质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GQOL-74)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估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极大的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肿瘤病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寻求解决办法。方法:对本院部分住院老年肿瘤病人发放老年抑郁量表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老年肿瘤病人发生抑郁的几率远大于一般人群。结论: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只关注躯体疾病是不够的,应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除了医护人员外,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朋友、社会团体等其他社会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产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产科患者及家属100例、护士23名行护理不安全因素调查,进行归类分析,循证进行改进,对比2012-2013年相关指标。结果:患方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诉率前四位分别为:环境与设施条件不足34.00%、医患沟通32.00%、环境设施存在缺陷30.00%、自我护理能力不足27.00%,护士则为医患沟通86.96%、产妇及其家属依从性低65.22%、医院相关管理未落实47.83%与产妇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低47.83%;经循证改进,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例次率3.56%、不良妊娠结局率1.70%低于2012年8.04%、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方缺乏安全感,对医院硬软件水平不信任,加之部分护士可能存在工作态度欠佳现象,医患沟通效用较低,致患方不依从、自我护理能力不足,两者是产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医院应注重培养护士职业素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提升健康教育质量、促医嘱落实,从而全面提高孕产妇住院期间护理质量,规避风险因素,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神经内科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以前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然后在3月进行合理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把神经内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当成评价指标,对比实行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变化。结果:实行合理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以后,患者出现意外事件的概率由15%减少至5%,同时护理满意率由91%增加至98%,和实行之前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实行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能明显地预防并降低病人安全风险,使医护患关系得以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