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20 0 4年5月4日上午,刘思职院士诞辰1 0 0周年纪念座谈会及纪念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楼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韩启德院士和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前理事长邹承鲁院士为铜像揭幕.北京大学统战部和医学部领导、刘思职院士生前同事、好友和学生1 0 0多人参加.刘思职院士纪念铜像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他生前的学生们、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发起并赞助,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敬立.刘思职教授是我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上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2.
20 0 4年 5月 4日 ,刘思职院士诞辰 10 0周年及纪念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韩启德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前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前理事长、北京大学校友邹承鲁院士亲临 ,为座落在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3.
<正>2004年5月4日,刘思职院士诞辰100周年及纪念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韩启德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前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前理事长、北京大学校友邹承鲁院士亲临,为座落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楼  相似文献   

4.
<正>刘思职教授1942年开始执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以后多次更名),曾任生物化学科(教研组、室、系,以下简称“北医生化”)主任。他于1956年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被评为我国第一批一级教授。刘思职于1983年8月去世,享年79岁。刘思职从事教学多年,桃李遍天下。他主持编写的教材在当时生化界几乎人手一册,对我国生物化学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刘思职曾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在我国生理和生物化学界享有崇高的声望。  相似文献   

5.
<正>刘思职教授1904年3月15日生于福建仙游,1925年留学美国西南大学化学系,1929年获博士学位。1930年到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讲师。刘思职教授从1942年起就职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并长期担任生化科(组、室、系)主任。今年是刘思职教授诞辰120周年,我们曾有幸从师于刘思职教授,深感他对我国生物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贡献,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对我们此后科研教学工作都产生了及其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生物化学名词的编撰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刚胜利时,当时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科刘思职教授组织部分教授在北京北海公园讨论生化名词的中文稿编写工作,但此事遭到燕京大学外籍教授的反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术环境发生巨大改变。1950年初,刘思职教授又和其他几位教授继续开展生物化学名词的编译工作。1952年刘思职教授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由卫生部印发全国医学院校,统一了全国的生物化学中文名词。1955年此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以后编写生物化学教材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生物化学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一、北医生化引我进入生物化学1947年我由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恰逢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科任教的师姐李玉瑞赴美深造。使我有机会进入北医生化科,开始了我热爱的生物化学的一生。当时生化科主任刘思职教授原来就曾在北大化学系教过我们。科内核心团队是由协和医学院生化  相似文献   

8.
张迺蘅先生承袭我国生化前辈刘思职院士(1904~1983)、张昌颖教授(1906~2006)事业,是北医生物化学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在刘思职主编《生物化学大纲》(1954年)、张昌颖主编《生物化学》(1978年)基础上,主编了长学制医学生特色教材《生物化学》(1995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带头在国内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在基因工程和癌转移相关基因鉴定方面有突出成绩。张先生为北医教育、人才培养,以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事业发展辛勤工作了半个多世纪,无私奉献,桃李满天下,是新中国成立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界享有盛名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是我们敬重的前辈,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黄汲清(1 90 4 - 1 995 )地质学家。四川仁寿县人。1 92 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 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UniversityofNenchatel)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黄汲清是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毕生倾力于中国的地质事业,其科学活动涉及地球科学的众多领域,尤其在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地层学、区域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方面功绩卓著。2 0世纪2 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他对秦岭、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开拓性考察和研究后撰写的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奠定了中国二…  相似文献   

10.
人和首届所长陈焕镛教授的功绩,塑立铜像纪念,于1996年12月2日在华南植物园召开庆祝建国40周年暨陈焕镛院士铜像揭幕仪式大会。接着在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隆重举行其铜像揭幕式。同时颁发《陈焕镛纪念文集》;展出陈焕镛主编和撰写的著作、论文、手稿及其采集的重要标本、照片和各种荣誉证书等材料,以供仰鉴。参加铜像揭幕仪式的有:中科院及广东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传风勤、彭统序、何能波、王屏山。张志远、倪志耀;有关高校、科学界知名人士和生前好友吴征税、贺善安、李树刚、张宏达、莫熙穆、傅家瑞、徐燕千、郭俊彦、黄成就、贾…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化学》2007,27(6):577-577
11月12日,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应睐院士百年诞辰及纪念铜像揭幕仪式在岳阳路320号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 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应睐基金会、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2.
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北京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刘思职教授。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学者、生物化学家、教育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的逝世是中国生化界的一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良师和益友。刘思职教授是福建省仙游县人,生于1904年3月15日,1983年8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79岁。刘教授于  相似文献   

13.
20 0 4第三届“生命之春”高科与资本论坛于2 0 0 4年5月1 3~1 5日在大连举行。2 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苏黎士联邦高等理工学校分子生物学教授科特·伍斯里奇院士与国内外1 1位院士和几十位专家学者,围绕生命科学、生物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生物技术中的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生理科学界1991、1993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续)张树政生物化学家。汉族。1922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曾在北京大学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科任助教。建国后,曾任重工业部综合工业试验所...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的生命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翟中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100871)翟中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江苏溧阳人,1930年8月出生。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一年后被选送苏联留学。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为缅怀著名园艺学家李来荣教授毕生对我国园艺事业以及对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科研交流和友谊作出的杰出贡献,由福建农林大学和新西兰校友会共同敬立的李来荣铜像,于2017年10月20日在福建农林大学博学楼前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图1、图2)。李来荣铜像的碑文:李来荣(1908—1992),福建南安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著名园艺学家、教育家,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新西兰皇家学会荣誉院士、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院长、福建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8月13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参加会议的来宾有王琳芳院士、童坦君院士、王志新院士和孙志贤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编委共48人。  相似文献   

18.
<正>刘思职男1904年3月15日生于福建仙游; 1983年8月18日卒于北京。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长。刘思职教授出身于书香门第,有兄弟6人,排行第二。父亲为学堂教师,后供职于清朝史部任小吏,中学时代,其父已病逝。妻陈琼瑛勤劳贤惠育三女一子,均在医  相似文献   

19.
<正>童坦君院士讣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童坦君院士意外摔倒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5日上午9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88岁。童坦君院士,1934年8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九三学社社员。1964年7月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历任本专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12月至1981年8月期间作为教育部公派52名我国首批访美学者之一赴美留学。  相似文献   

20.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是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公开发行的双月刊科学期刊。广西大学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启发博士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朱玉贤博士和海南省热带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