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芦荟抗氧化作用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DPPH·法对一年、四年生的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两年生的皂质芦荟及一年生组织培养库拉索芦荟的粉末及鲜汁乙醇提取液的抗氧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芦荟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芦荟鲜汁的抗氧化作用比粉末强,同一品种芦荟生长期长的抗氧化作用比生长期短的抗氧化作用强,组织培养库拉索芦荟的抗氧作用与库拉索芦荟的抗氧化作用相当,在测定的样品中皂质芦荟的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芦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改进朴泰浩,赵成顺,安基哲,尹昌连,金永日(延边特产研究所,和龙市西城农业推广站,和龙市龙门乡政府)我们从1993年6月开始,对芦荟(Aloearborescens.Mill),进行组织培养,已经完成了外植体的接种、丛生芽的...  相似文献   

3.
腐植酸在芦荟组培和快繁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应华 《生物技术》2002,12(3):36-37
用库拉索芦荟的茎顶端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以探讨腐植酸对芦荟 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30mg/L的腐植酸能提早腋芽的萌动,提高腋芽的出芽率和增殖系数50%,促进组培苗的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提示腐植酸在植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芦荟腋芽的组织培养及其驯化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荟腋芽的组织培养及其驯化栽培金松男,金今松(延边农学院133400)芦荟属(Aloe)是原产非洲热带的百合科多年生肉质的常绿草本植物。后来作为药用和观赏植物而传到世界各地。近年来,芦荟又作为当今保健食品及美容化妆品的一颗新星而跻身于国际超级市场上,...  相似文献   

5.
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某些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继红 《植物学通报》2001,18(5):623-626
对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 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证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是中华芦荟快繁的一条有效途径,可用组培苗来代替正常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6.
芦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芦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朴泰浩,安基哲,金今松,张松子,金永日(延边特产研究所)(延边农学院)(延边林业学校)(和龙市龙门乡政府)芦荟(AloearborescensMill),是百合科芦荟属常绿草本植物。原产地为东南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南海岸地区。...  相似文献   

7.
由继红 《植物学报》2001,18(5):623-626
对中华芦荟(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证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是中华芦荟快繁的一条有效途径,可用组培苗来代替正常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8.
从外植体和培养基的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的使用、组培条件、褐化和玻璃化的控制等方面,综述近几年芦荟组织培养研究的进展,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芦荟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春  王仁雷 《生物学通报》2001,36(7):F003-F003
芦荟 ,系百合科芦荟属 ,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据文献报道 ,世界野生芦荟品种大约 30 0多个 ,原产分布在非洲大陆 2 50个品种以上 ,另外还有自然变异和人工杂交 2 0 0多个品种。研究发现芦荟的化学成分达16 0种之多 ,有效成分达到 72种。药理活性极其广泛 ,具有免疫功能 ,能抗辐射、抗癌、抗炎、保肝等作用。芦荟所具有的医疗、美容、保健、食用、观赏等多种功能 ,早被世人所公认。近年来 ,芦荟系列产品正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 ,芦荟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很大。芦荟苗的繁殖可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及组织培养等方法。但由于芦…  相似文献   

10.
以库拉索芦荟(Aloe vera)组培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海水对芦荟进行盐胁迫驯化培养.结果显示:(1)在50%海水处理的组培植株性状分离最明显,且有部分芦荟苗生长旺盛;盐胁迫驯化前芦荟(库拉索)与盐胁迫驯化后芦荟('南盐1号')的组培苗在分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库拉索芦荟的芽分化率、平均分芽数、心叶生长速率及生根系数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比例海水处理下的'南盐1号';'南盐1号'芦荟苗在0~20%海水条件下组培时,芦荟分化率随着海水浓度的加大而降低,而30%海水组培处理时芦荟芽增长数上升至淡水组培水平,且平均心叶数增加速率最大,根生长变化特征与其芽分化生长基本一致.(2)移栽入圃后用50%天然海水灌溉时,'南盐1号'芦荟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正常,而库拉索芦荟则盐胁迫症状明显;经一年大田海水灌溉比较试验发现,'南盐1号'的地上部与根部的鲜重在淡水灌溉下与库拉索芦荟没有差异,而在30%和60%比例的海水灌溉下均显著高于库拉索芦荟;用30%的海水灌溉培养下,'南盐1号'地上部产量与淡水灌溉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而库拉索芦荟的地上部产量却比淡水处理降低15%~20%.研究表明,通过海水组织培养能筛选出芦荟耐盐株系,且其耐盐分化株系筛选的最适浓度为50%海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