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评价直接免疫荧光染色(DF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免疫层析试验(GICA)4种方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实验诊断符合率。方法同时采用DFA、PCR、ELISA和GICA4种方法检测临床泌尿生殖道样本CT感染标志物。2种及2种以上方法结果阳性判为真阳性,仅有1种方法结果阳性或全部方法结果阴性则判为真阴性。分别计算4种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以及各方法之间的Kappa值。结果 223份临床泌尿生殖道标本中阳性32例,阴性191例。DFA、PCR、ELISA、GICA 4种方法的敏感度依次为93.7%、96.8%、90.6%和28.1%,特异性为98.9%、98.9%、98.4%和100%,阳性预测值为93.7%、93.9%、90.6%和100%,阴性预测值为98.9%、99.4%、98.4%和89.2%;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0.964、0.945和0.641。前3种方法之间Kappa值0.82~0.95,与GI-CA法之间Kappa值均小于0.5。结论 DFA法、ELISA法、PCR法作为临床CT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是较理想的方法;GICA法因灵敏度低且ROC曲线下面积仅0.641,作为实验诊断方法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延安市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及其特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FQ-PCR)对388例临床确诊的NGU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同时作Uu DNA和CT DNA检测。结果 388例NGU患者阳性检出率为62.11%,其中Uu、CT和混合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20%、21.13%和17.78%。不同性别在不同病原体感染中有所差异,总体上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Uu单一感染中,女性感染率远高于男性,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T单一感染中,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感染情况显示,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其中31~40岁年龄段阳性病例数最多。结论本地区NGU患者Uu的感染率稍高于CT,女性在性活跃期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慢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用以指导临床正确治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380例慢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PCR检测。结果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2.9%,其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3.4×105copies/ml,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16.6%,其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5.8×104copies/ml,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合并感染的阳性率为12.6%。结论PCR技术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的优点,是目前快速诊断慢性阴道炎患者Uu、Ct感染状况的可靠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美满霉素在临床妇科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1 521例患者进行宫颈分泌物的培养检查.方法:共有80名患者被诊断出宫颈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并参与接受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治疗.结果:在接受美满霉素或强力霉素治疗的10 d后,所有沙眼衣原体的患者培养均为阴性,80%以上的支原体培养为阴性.即在治疗后的第11天到12周之间进行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培养.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在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中,在治疗结果上基本相同.美满霉素在妇科症状缓解方面较强力霉素略显优势.在观察中,有妇科症状的妇女几乎50%都与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有关.结论:对于一些具有一个以上性伴侣的患者,在没有妇科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建议进行常规的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分析。采集380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多形核白细胞数检测和荧光PCR。结果显示,216例男性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5个者占92.59%,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62例,阳性率为28.70%;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病奈瑟菌感染30例,合并感染率为13.89%。164例女性患者中,87例宫颈管内多形核白细胞数≥10个(占53.05%),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33例(占20.12%)。结果提示,性病门诊开展实时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和控制沙眼衣原体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且评价其检测成本等因素,为基层医院快速、准确诊断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学院附属医院2010---2012年确诊为肺结核病的98例患者标本用抗酸染色涂片法、血清学胶体金法以及聚合酶联链式反应(PCR)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7.3%,76.5%和79.5%。结论:综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建议基层医院联合使用抗酸涂片染色法和血清学胶体金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并对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0例,无菌采集宫颈分泌物,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共检出解脲支原体(Uu)290例(42.6%),人型支原体(Mh)53例(7.8%),两者混合感染(Uu+Mh)76例(11.2%),沙眼衣原体(Ct)感染58例(8.5%)。Uu感染在20~4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P〈0.05),Mh、Uu+Mh和Ct在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染性结果显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慢性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应重视宫颈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防治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有益于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女性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炎症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致病作用和临床特征,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诊治的目的。方法:对妇科门诊683例初诊为女性急性或慢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M)培养和鉴定,及其所致生殖道炎症患者的临床特性、表现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683例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检测结果,确诊由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M)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共计249例,占36.5%(249/683),沙眼衣原体感染者87例(12.7%),解脲支原体感染者205例(30.0%),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合并感染者43例(6.3%),淋球菌感染31例(4.5%),其中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球菌感染者22例,解脲支原体合并淋球菌感染者5例。结论:在诊断女性生殖道炎症时,由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不容忽视,尽管由这两种病原体所致炎症在临床表现上不具有明显的特征,但特定的病原学检查能非常有效地做出早期诊断,结合特异的防治能使本病彻底治愈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检测,以了解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中UU/CT的混合感染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以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为主诉,拟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女性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同时取宫颈管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UU、CT.结果 在90例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患者中,UU阳性71例占78.89%,CT阳性14例占15.56%(其中11例同时存在UU阳性,占78.57%),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1.2%和7.2%)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存在合并UU和(或)CT感染,有必要进行常规的检查,以便正确使用有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结合临床分析医院性病门诊具有泌尿生殖道刺激症状及异常分泌物患者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门诊283例患者标本作NG、CT、UU检测,其中UU、CT采用新型快速试剂盒检测;NG检测采用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可疑者再用培养法确证.结果 三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62.19%(176/283),单一感染占39.22%(111/283),混合感染占22.97%(65/283),混合感染中以CT+ UU感染(13.07%)为主;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9.65%和66.07%,患者年龄集中在21 ~40岁,以31 ~40岁组阳性病例数最多(35.34%);职业分布:病例数最多的是无业人员(45.58%),其次为工人、干部.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和淋病(G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64%和15.54%.结论 NGU和GU的的感染以性成熟期患者为主,NGU发病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