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主要综述了以转基因动物技术、动物克隆技术和基因打靶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动物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进展,阐述了其在家畜和家禽的遗传性状和品种改良,扩大优良畜种数量、保护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功能基因研究,实现基因表达调控,生产药用蛋白和再造人类器官等方面的诱人前景。为促进这一技术的尽快产业化和直接服务人类的生产生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优良的动物品种或品系,特别是家畜家禽,不论是地方的、进口的或新育成的品种或品系,一旦因杂交而丧失其原有基因库中基因的配套,就很难予以恢复。因此对于原始的优良品种或品系的保存,是育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保存祖国的动物资源,必须注意动物品种的保存。 珍贵的野生动物,如象、大熊猫、金丝猴等,也是祖  相似文献   

3.
亲交在家畜家禽育种工作中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它能使遗传性稳定,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在亲交育种中,怎样避免产生不良后果而只表现良好的效果,便成为家畜育种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里谈谈亲交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亲交为什么会造成品种退化和防止亲交退化的方法。 (一)亲交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家畜家禽多次的近亲繁殖,往往使后代生活能力降低,繁殖力衰退,产仔数减少,生长发育受到阻碍;使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我国对家畜育种、家畜疾病、家畜饲养等各方面都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例如以石油酵母作饲料,饲养猪、鸭、鸡等家畜家禽的研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些研究中,为了确定家畜品种在遗传结构上的变异情况,对作为遗传物质的基础染色体进行观察和分析,需要有简便易行的制备染色体的方法和熟悉正常动物的染色体组型。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 自人成为农牧民以来,就不断地试图改良牲畜品种和生产率,这本来是生存所要求,而现今是商业上所迫切需要的。传统的培养方法是以选择具有所需要特性的动物为基础,一段时间来,此法受到人工受精和相关参数统计分析技术应用的帮助而得到改进。尽管传统方法有效而且是成功的,但就其本质来说,仍然是逐渐前进的。近来经济和消费者的要求表明家畜生产率和品种都需要量变。例如,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这次新揭晓的活动计划有助于将来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家畜品种。FAO为确实保存地球动物资源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西方技术和家畜品种的引进,第三世界各国的当地品种正在濒临危机。 FAO以当地家畜品种及系统为对象进行大规模天然资源调查,对濒临危机且重要的品种计划建立冷冻保存精子和胚的机构。将来,利用DNA技术分析这些家畜的特性,并进行品种改良。将这些情报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德国Hannover大学对这项计划给予协助。FAO还决定为保护与遗传资源有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染色体(High Resolution chromosome HRC)是指通过某种处理,获得有丝分裂早期染色体分裂相,早期染色体较中中期染色体长,显带后可以得到更多更细的带纹,从而提高人们对染色体的分辨力.Yuns, J. J(1976)首先以氨甲喋呤使细胞同步化法,建立了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技术.随之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人类高分辨染色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近几年,关于家畜和实验动物的高分辨染色体研究陆续亦有一些报道,但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依然有限.本文试图就家畜和实验动物高分辨染色体研究的方法、进展以及意义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剖学是动物学中一门古老的分科。由于医学实践的需要很早就建立了人体解剖学。在这一基础之上动物解剖学也随之兴起。到本世纪30—40年代除人体解剖学更为完备以外,在家畜家禽方面,常用的实验动物方面,比较解剖学方面,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为动物学各个分科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人们于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生物科学已进入分子水平时代,大体解剖学既已完备,有无必要再加研究值得考虑。解剖学是研究动物有机体结构的科学,它是动物学、农业及医学一切分科的基础,在我国,自己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居龙和 《生物学通报》2006,41(1):15-16,F0004
家犬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也是人类最忠实的伴侣动物。家犬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 犬科-犬属-家犬种。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林奈把家犬从诸多野生犬属动物中分列出来,单作为一个种,命名为“家犬”(Canis familiaris),家犬成为家畜中唯一单独称种的家畜。  相似文献   

10.
谷峰 《生物技术通报》2020,(3):I0002-I0003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利用其聪明才智,推动着科学在不断的进步。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获得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渔猎和采摘自然果蔬。但是在特殊的季节,如酷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以及阴雨连绵的雨季,获取食物将会成为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祖先在思考,是否可以将果实种子播种作为作物(今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作物),这样栽培后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是否可以将野生的动物驯化为家畜和家禽(今天以猪/马/牛/羊、鸡/鸭/鹅为代表的食品动物)。  相似文献   

11.
张富春 《动物学杂志》1996,31(1):54-57,48
家畜附植过程中的局部免疫保护机理张富春(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94)关键词家畜,附植,局部免疫保护家畜繁殖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生产力的高低,母畜的繁殖障碍如胚胎的早期死亡和流产严重地影响着畜群的增殖和改良。已确定妊娠会因胚胎突然死亡而中...  相似文献   

12.
常见的蚯蚓     
蚯蚓除了是动物教学的一种代表动物外,还有广泛的用途:疏松土壤;入药;作为家畜、家禽和鱼类的蛋白质饲料和饵料;治理工农业生产的有害物质;作为人类的食品和高级化妆品等。  相似文献   

13.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捕猎现状与野生动物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及参与式社区评估(PRA)方法对茂兰保护区内捕猎活动的存在形式和捕猎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贫困,缺乏经济来源,为保护家畜家禽及农作物免受野生动物危害是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群众捕猎的主要原因,捕猎人群为10-70岁的男性,捕猎对象包括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动物。捕猎收入主要用于购生活必需品和送子女上学,因此改变保护区内捕猎现状的关键是改善当地经济结构和改变的生产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遗传》2011,(6):653
2011年5月13~17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主办,扬州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在扬州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实验动物资源建设不仅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核心工作,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关键性支撑保障条件之一。目前,已有的实验动物资源难以解决伴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快速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实验动物品种(实验动物新资源的RD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工作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7):3051-3052
《生物工程学报》: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您认为有什么意义?对其他作物育种、食品动物(畜禽)育种、微生物育种和疾病生物治疗是否也有促进作用?赖良学: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是我国种业创新历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基于基因编辑的生物育种,从基础研究真正走向产业化应用。这对种业创新研究者和相关产业的投资人都是一个极大的利好。这个安检证书的落地,将推动我国的农作物,以及家畜和家禽的育种蓬勃开展,开启我国育种产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人类是其主要宿主。千百年来,由于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动物也成为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宿主,且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动物还能成为传染源,将其传播至人类和其他动物。关于动物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已有大量报道,包括大象、非人灵长类动物、貘、海狮、犬、猫、牛、鸟等。本文就结核分枝杆菌在野生动物、家畜中的流行与传播进行介绍,总结其在动物间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吴志帮  赵明德 《四川动物》1999,18(4):184-185
1 野生动物和家畜实验动物化的现状现有资料表明,新实验动物的开发实验动物化,在偶蹄类有微型猪,啮齿类有灰鼠、松花江仓鼠、田鼠等,兔类有鼠兔、墨西哥兔,灵长类有树、狨、猾、绿猴,食虫类有麝香鼠,有袋类有嵴尾袋鼠、狭足袋伶鼬。另外,小型马、小型狗、白剑小型猪、长瓜沙鼠等已在走向实验动物化。日本在野生动物和家畜走向实验动物化方面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尝试。1974年开始,以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吉田俊秀博士为代表,开始有了一支队伍进行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的研究,并有了研究补助费,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8,(5):F0004-F000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灵长类中心,集实验动物饲养、繁殖、管理和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动物实验及实验动物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动物研究基地,占地总面积约5.4万平方米,实验动物品种有猕猴,食蟹猴,树鼩,大、小鼠,家兔,豚鼠等。拥有一支从事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经验丰富的科研和技术队伍,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动物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相似文献   

20.
正科研人员利用畜禽独特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进行育种,能有效降低家畜家禽的发病率,减少药物用量、保障畜产品安全。若利用转基因、克隆等先进的手段育种,则能培育出各具特色的新品种,不仅可保护濒临灭绝的品种,保存对人类和自然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未知作用的基因,帮助人类应对生态危机,而且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