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五倍子是倍蚜寄生在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等五倍子树植物叶背上的虫瘿,自然放养五倍子产量很低,近年来我们试验用盐肤木“矮丰8号”优株密植,按宽窄行定植,行距1×2米,株距1米,每亩定植500株。树高控制在2米以下,枝条开张控制在60厘米。矮化密植的优点是地面湿度和生态条件有利于蚜虫的冬奇主提灯藓、羊角藓的繁殖生长,为蚜虫越冬创造了最  相似文献   

2.
正五倍子是五倍子蚜虫在漆树科(Anacardiaceae)的盐肤木(Rhus chinensis)、青麸杨(Rhus potaninii)和红麸杨(Rhus punjabensis var.sinica)的叶轴、叶翅或小叶上寄生取食,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虫瘿。五倍子的主要成分为单宁酸,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是传统的中药和印染材料。中国是最早认识和利用五倍  相似文献   

3.
五倍子是绵蚜科的一些昆虫(倍蚜)寄生在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漆树科植物叶片上,寄主叶片组织受刺激后膨大而成的囊状虫瘿。它主产于我国,国际市场一直为我国所垄断。解放后我国最高年产八千吨,1950年至1980年共约出口七万四千四百吨,换回外汇近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五倍子是瘿绵蚜科(Pemphigidae)肚倍蚜虫(Kaburagia rhusicola takagi)寄生于漆树科盐肤木属青麸杨(Rhus potaninii)叶上,刺激叶细胞增生,形成虫与叶的共生体——虫瘿。将虫瘿加工后,提取的单宁酸,被广泛地用于国防、医药、食品工业。五倍子主产于我国,1950—1982年平均收购量为3500t,国内年需求量为1.1×10~4t,产量低于需要。过去  相似文献   

5.
青麸杨(Rhus Potaninii)是倍树的一种。倍蚜虫类昆虫寄生在倍树叶上形成的虫瘿叫五倍子。五倍子的主要成份是单宁,约含65—70%左右,还有2—4%的没食子酸等十余种林化产品。五倍子广泛用于航天、航海、冶金、石油、轻工、医药等方面。近年来,由于对五倍子需求量的激增,成为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紧俏商品。  相似文献   

6.
盐肤木(Rhus)属(广义)是漆树科中最多态最大的属,全世界分布有300余种,我国有20余种。本文报道了4种盐肤木属(Rhus)植物的染色体观察结果:1.盐肤木R.chinensis 2n=30,有0-5个B染色体存在;2.青麸杨R.potaninii 2n=30,本文为首次报道;3.火矩树R.typhiflua 2n=30;4.R.verniciflua 2n=30,但其中一个栽培品种为三倍体(2n=3x=45)。盐肤木、青麸杨为我国重要的倍子树,漆树是我国特种经济林木,火矩树为速生绿化风景树种,本文为进一步发掘利用及深入研究这些植物提供了细胞学依据。B染色体在木本植物中极少出现,在盐肤木中发现B染色体,对深入研究B染色体的起源、分布等有一定的意义。同时本文为Rhus属的分类问题提供了一些细胞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由于大多数种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它们的作用及与人们的生产关系易被忽视.实际上,苔藓植物不但在自然界中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与人生关系也很密切.本文就苔藓植物的资源利用方面加以介绍. 工业上的应用苔藓植物中的提灯藓科的侧枝提灯藓(Mium maximoviczii Lindb.)、尖叶提灯藓(M.cuspitatum Hedw.)、圆叶提灯藓(M.vesicatum Besch.)等是五倍子蚜虫的越冬宿主(它的夏寄主是漆树科的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藓类以外的越冬宿主,所以提灯藓科植物与五倍子蚜虫的繁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漆树科叶上所长的虫瘿称五倍子,内含单宁酸,没食子酸及焦性没食子酸,通称倍酸,含量高达70%以上.倍酸是石油、冶金、医药及轻工业上以及国防工业上的原料和化学试剂.例如石油工业中用作石油钻井的泥浆处理剂,使泥浆不致发生胶凝或沉淀作用,尤其在深井中,可作为防止灰砂水泥浆凝结过早的缓凝剂.在选矿工业中,用作沉淀剂,可提炼稀有金属,如锗、铀、钍、钚、钕、铌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五倍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五倍子、它怎样形成的 五倍子是长在漆树科漆树属(Rhus)的盐肤木类(Sumac)植物上的虫瘿的总称。古时寫作五构或构子,因为它生长在构木上,而构木就是现称的盐肤木(Rhus javanica Thunb.)。这类虫瘿是由同翅目蚜虫科绵蚜亚科(Eriosomati-nae)的某些种属所造成的。 这里要介绍一些五倍子形成的过程:当盐  相似文献   

9.
秦永杰   《广西植物》1985,(2):141-145
<正> 五倍子,即由半翅目蚜科(Aphididae)的角倍蚜寄生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危害叶组织所造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虫瘿的总称。五倍子主要成分为单宁酸,是医药,化工、印染和国防上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的五倍子按外形可分为十余种,其中以角倍蚜分布最广,产量最高。角倍蚜亦称五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一年有六个世代,终年生活,无休眠阶段。成虫有有翅型及无翅型两种,当盐肤木快落叶之  相似文献   

10.
五倍子Galla chinensis是五倍子蚜寄生在盐肤木属植物叶片上形成的虫瘿。五倍子蚜与寄主树的互作研究是提高人工培育五倍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解析昆虫-植物互作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五倍子蚜-寄主树的互作机制研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对五倍子人工培育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二齿茎长蠹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君  程惠珍 《昆虫知识》1997,34(1):20-21
二齿茎长蠹SinoxylonjaponicumLesne属鞘翅目、长合科(Bostrichidae),是近年来各地普遍发生的一种蛀干害虫。尤其是北方地区连年干旱,导致此虫日趋严重,为害面积扩大。在北京、天津蓟县及河北遵化,二齿茎长合严重为害柿树苗,树苗被蛀率可达90%,造成大量苗木死亡;在陕西秦岭以南,此虫为害五倍子寄主植物青肤杨、盐肤木,造成部分枝条枯死,影响五倍子产量。为此,1988~1992年作者在北京地区对该虫的发生及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防治试验,现报道如下。1分布与寄主据报道,国外分布日本[1];国内分布云南[2]、河北[3]。据我…  相似文献   

12.
青麸杨分泌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育麸杨分泌道的结构、分布和发育。青麸杨的分泌道是由14—41个分泌细胞围绕细胞间隙而成的腔道,分泌细胞外侧又被多层扁平的鞘细胞所包围。青麸杨的分泌道主要分布于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维管束的韧皮部内,此外,茎的髓中也有少量分泌道,分泌道位于木质部脊处的薄壁组织内,排列成一圈。青麸杨各器官中的分泌道的发生方式一致,都是裂生方式起源的。  相似文献   

13.
焦懿 《昆虫知识》1998,35(2):87-89
角倍由角倍蚜Schlechtendaliachinensis(Bell)寄生在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和滨盐肤木R.chinensisvar.raxburghii(DC)Rehd.叶上致瘿而形成,约占五倍子总产量的80%。藓圃上越冬若蚜和盐肤木林中角倍的分布均属聚集分布。影响越冬若蚜和角倍聚集度的主要生态因子分别为藓长势、湿度、光照和树与藓的距离、风向、风速。于母和雏倍分布在盐肤木和滨肤木的第5~11片叶上,其中7~9片叶上干母数和雏倍数超过50%。干母数与雏倍数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盐肤木上:y1=3.3394+0.7662x1,r1=0.9994**滨盐肤木上:y2=3.6707+0.7431x2,r2=0.9894**  相似文献   

14.
角倍蚜冬寄主侧枝匐灯藓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角倍蚜[Schlechtendaliachinensis(Bel)]是致瘿形成五倍子的主要蚜虫之一,由它寄生在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复叶的叶翅上形成的虫瘿角倍,其产量占我国五倍子总产量的75%以上。角倍蚜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必须经...  相似文献   

15.
黑角直缘跳甲是五倍子夏寄主盐肤木和红肤杨的重要食叶害虫,一年一代,以卵及卵块在寄主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当寄主幼芽萌发达3cm,叶片尚未完全展开时孵化。幼虫期4—5月,蛹期5—6月,成虫期6—10月,卵期9至次年4月。幼虫始见期随不同年份和不同海拨而异,物候期明显。数量消长与天敌和降雨密切相关。本文首次报道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人工灭虫和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五倍子的产量及质量均居世界之冠,但过去由于长期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单位面积产量都很低。为了提高五倍子的产量,试验小组对人工繁育五倍子进行了探索。在突破了其寄生树木——盐肤木、提灯藓的栽培繁育后,现初步摸清了倍蚜的生活习性。发现在霜冻气温下,倍蚜的成活率仅有5%。试验证实,15—30℃是倍蚜的最适温度。另外,在摸清了倍蚜对其湿度、光照的需求条件后便进行了室内培育倍蚜的尝试,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掌握了倍好的室内饲养技术及野外释放方法,显著提高了倍蚜越冬成活率和致瘿率,五倍子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1.秋迁蚜的收集 每年秋季当五倍子成熟爆裂时,里面的秋迁蚜便飞出迁往第二寄主  相似文献   

17.
盐肤木生物质炼制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肤木为我国乡土植物,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盐肤木果实含有油脂,但含油量低,因此盐肤木是一种非典型油料植物,不能单独作为油料植物进行产业化开发。作者根据多年对盐肤木果实和枝桠梢头物料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以蒸汽爆破为核心技术的盐肤木生物质炼制新模式,提取的盐肤木果油申请了国家卫生部新资源食品并获得了新资源食品许可批文。以盐肤木资源为原材料,以蒸汽爆破技术为依托,集成不同组分分离技术,各组分分别进行功能转化,形成了盐肤木果油、生物柴油、蛋白饲料、黄酮、本色面巾纸、酚醛树脂、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八大产品的盐肤木生物质炼制技术体系和生态产业链集成,为自然界中非单一经济型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五倍子产量的高低取决于雏倍的数量.为了探讨影响角倍雏倍形成的影响因子,在贵阳市、石阡县的青阳乡和本庄镇开展了角倍种虫的袋内培养、野外挂放及成瘿复叶叶序的研究.结果表明:挂放地海拔高度、不同来源的盐肤木以及适合致瘿的复叶数量是影响雏倍形成的主要因素.在角倍种虫的袋内培养环节,填充物会影响袋内干母数量,但使用玉米苞叶和皱纹纸作为内垫物,两者间差异不显著.海拔因子对野外挂放的成瘿数量有显著影响,高海拔地区(1200 m以上)的虫瘿数量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野生盐肤木林中的成瘿数量显著高于人工盐肤木林;成瘿复叶以7~11片叶上的雏倍最多,每片叶上的倍子数为1~5个.因此,可以通过改善虫袋内垫物,低海拔种虫在中高海拔挂放,不同倍林的选择及成瘿复叶调控等措施来提高雏倍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盐肤木林内间作对角倍蚜虫瘿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间作方式下盐肤木林的角倍蚜虫瘿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盐肤木纯林的单株虫瘿数、单叶虫瘿数和有虫瘿梢头率分别为14.1个、2.3个和78.4%,而盐肤木襄荷混作林的单株虫瘿数、单叶虫瘿数和有虫瘿梢头率分别为25.8个、3.2个和91.2%,分别为前者的1.8倍、1.4倍,有虫瘿梢头率增加了12.8%。(2)与盐肤木纯林相比,盐肤木襄荷混作林内的温度略低,全天平均低1.6℃,而相对湿度略高,全天平均高5.9%,高湿和较小温度变幅可能是虫瘿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当盐肤木与蔬菜混作时,单株梢头数和有虫瘿梢头数分别比纯林增加了1.4倍,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蔬菜种植中的松土和施肥有关。综上所述,盐肤木与襄荷混作可以增加倍子产量,盐肤木与蔬菜混作可以增加有虫瘿梢头数量,两种混作模式均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盐肤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可为医药和工业染料提供原料。盐肤木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盐,可在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本研究首次对盐肤木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从头测序(de novo sequencing)组装研究。结果表明,盐肤木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9082 bp,具有典型的四部分结构,两个单拷贝区被一对反向重复区分隔。LSC和SSC的长度分别为85394 bp和18663 bp。叶绿体基因组总共编码126个基因,其中包括88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30个tRNA基因。在叶绿体基因组中,61.97%的序列为基因编码区。在盐肤木叶绿体基因组中,只有8个基因含有内含子,除ycf3基因(2个内含子)外,其余均含有1个内含子。盐肤木叶绿体基因组总共存在755个SSR位点。SSR主要由二核苷酸和单核苷酸组成,分别占60%(453)和28.74%(21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漆树科与盐肤木最为接近,其次为槭树科和无患子科。本研究为盐肤木的分类提供了分子基础。本研究是关于盐肤木叶绿体基因组的首次报道,对了解其光合作用、进化和叶绿体转基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