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重要生态因素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种群的影响,从而为预测预报其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自动控制温度、人工控制湿度的方法,观察温度、湿度和食物对暗黑鳃金龟幼虫存活率及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20~28℃适宜暗黑鳃金龟1-2龄幼虫的存活,其中24℃时存活率最高,达到74.9%±3.1%;12℃时发育历期最长,32℃时发育历期最短,20℃和24℃下发育历期适中。土壤含水量为7%~19%时暗黑鳃金龟1-2龄幼虫均能存活;其中在7%和19%时,幼虫存活率低于50%,在25%时幼虫全部死亡;在土壤含水量为16%时存活率最高,达到76.4%±2.5%。在供试的6种食物(小麦根、玉米根、棉花根、花生根、大豆根和马铃薯块)中,喂饲花生根的暗黑鳃金龟幼虫存活率最高,达到68.7%±3.2%。取食不同食物的幼虫发育历期差异显著,其中取食花生根的暗黑鳃金龟幼虫期最短,整个幼虫期仅为259 d(3龄幼虫期为227 d);而取食棉花根的幼虫期最长,整个幼虫期为346 d(3龄幼虫期为303 d)。【结论】温度、土壤含水量和食物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均具有显著影响;在幼虫期调控温湿度及改变其寄主植物结构可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铜绿丽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室内饲养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的方法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饲养的铜绿丽金龟种群完成一个世代平均为272.3天,3龄幼虫期比田间种群缩短了103.8天。在饲养过程中,幼虫的生长容易受到土壤湿度、食料、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卵的孵化率为86.0%,1龄、2龄和3龄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82.0%、76.0%和60.0%。10和15日龄幼虫在含有马铃薯的土壤中饲养14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8.8%±16%和4.0%±1.6%,明显低于初孵幼虫及5日龄幼虫的死亡率,可以作为生物测定的最佳供试幼虫。紫外线处理的壤土和沙壤土中铜绿丽金龟幼虫可以正常生长,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菌株Ma130821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幼虫的毒力,采用室内盆栽拌土法、环施法和穴施法施用黄绿绿僵菌Ma130821分生孢子粉,测定了该菌株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菌株Ma130821对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的侵染致病效应可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和参数估计分析,侵染效应常数为0. 597。接种后第3天该菌株对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的致死剂量LC_(50)和LC_(90)的对数值分别为9. 2182±0. 2968和11. 2291±0. 4385。在6. 20×108孢子/m L黄绿绿僵菌菌悬液对暗黑鳃金龟幼虫侵染致病的LT_(50)和LT_(90)分别为1. 5 d和3. 8 d。室内盆栽拌土法、环施法和穴施法施用黄绿绿僵菌菌株Ma130821分生孢子粉对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均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其中拌土法施用后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杀效果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拌土法、环施法和穴施法施用后对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5. 69%、84. 35%和57. 43%,累积僵虫率分别为99. 65%、98. 65%和99. 37%。综合以上结果,黄绿绿僵菌Ma130821对暗黑鳃金龟幼虫具有良好的毒力和毒杀作用,在暗黑鳃金龟的生防制剂开发中具有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沿岸主要蛴螬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2—1976年间,在渤海湾沿岸62个县(区)内查出植食性蛴螬36种,其中分布广、为害重的优势种是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阔胸犀金龟、暗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等。通过系统饲养和田间调查明确:华北大黑鳃金龟、阔胸犀金龟为两年一代,成、幼虫相间越冬: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为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此外还对上述四虫的一些重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对生活史研究,总结了“双春单秋看趋势,虫量降水定程度”的华北大黑鳃金龟发生量预测法,对于防治该虫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Liocola) brevitarsis (Lewis)幼虫取食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净化环境、变废为宝的作用。【方法】本文选用8种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包括腐熟沼渣、平菇菌糠、猪粪、牛粪、玉米秸秆、25%玉米秸秆+牛粪、50%玉米秸秆+牛粪、75%玉米秸秆+牛粪作为饲料,研究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对白星花金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沼渣组和平菇菌糠组单雌产卵量较高,分别为130.17粒和117.00粒,显著高于猪粪、牛粪和玉米秸秆处理;在牛粪与玉米秸秆混配组,各处理单雌产卵量为101.50-108.67粒,不同混合比例间无显著差异。从幼虫孵化率比较,平菇菌糠组和猪粪组幼虫孵化率较高,分别为87.78%和82.22%;玉米秸秆及其与牛粪不同比例混合处理的幼虫孵化率均很低,仅为46.67%-57.78%。从幼虫化蛹率、羽化率比较,玉米秸秆添加不同比例牛粪处理组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均较高,分别达到90.00%-95.56%和88.89%-91.11%;沼渣、猪粪等单一物质处理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均较低,分别低于90%和70%。单一物质处理中,沼渣、平菇菌糠、牛粪、玉米秸秆处理组羽化后均为雌虫比例大于雄虫比例。玉米秸秆与牛粪混配组中,仅50%玉米秸秆+牛粪处理组为雌虫比例大于雄虫比例;雌、雄成虫的体长及体宽均在(17-19)mm、(10-11)mm之间,沼渣、猪粪和牛粪处理组体长略小。以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饲喂的白星花金龟全世代发育历期中,牛粪饲喂组白星花金龟历期最短,为(315.29±0.55)d;沼渣饲喂组白星花金龟历期最长,为(330.75±1.76)d。【结论】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均可作为白星花金龟繁育基质,并可为其幼虫转化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试验研究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影响因其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卵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0%~20%,幼虫期、蛹期适宜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15%和15%~20%。土壤含水量为10%~15%时,成虫性比接近1∶1。土壤含水量为15%时,世代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在不同恒温设置和室内变温条件下卵孵化率和初孵幼虫存活率,并通过直接最优法和直线回归法计算出了三叶虫萤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2~30℃恒温条件下,卵的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显著下降(P<0.05),且均低于室内变温条件(P<0.05)下的孵化率;初孵幼虫在恒温15℃下的存活率最高,为73.13%;低于12℃和高于30℃恒温中初孵幼虫均无法存活;在恒温条件12~30℃下,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中恒温12℃下最长,发育历期为42.96 d(n=3),恒温30℃下最短,发育历期仅12.75 d(n=3)。通过直接最优法计算出三叶虫萤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52℃,有效积温分别为382.20 d·℃。上述结果为三叶虫萤的人工繁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AP)基因HpUAP的序列特征和功能。【方法】通过PCR方法从暗黑鳃金龟2龄幼虫中扩增HpUAP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30a-HpUAP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达;利用qRT-PCR检测HpUAP在暗黑鳃金龟幼虫不同发育阶段(1-3龄幼虫)和3龄第2天幼虫不同组织(体壁、中肠、直肠、回肠、马氏管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利用RNAi沉默暗黑鳃金龟2龄幼虫体内HpUAP基因后,观察其生长发育和存活情况,并测定RNAi 72 h后其HpUAP表达量和体壁几丁质含量。【结果】PCR扩增获得暗黑鳃金龟HpUAP 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 MW676788),开放阅读框长1 461 bp,编码486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约为53.9 kD。系统进化分析发现HpUAP与似牛嗡蜣螂Onthophagus taurinus UAP的氨基酸序列以较高的置信度聚为一个分支。经IPTG诱导可表达53.9 kD的HpUAP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HpUAP在1龄第1天和3龄第1天暗黑鳃金龟幼虫中表达量较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HpUAP在暗黑鳃金龟3龄第2天幼虫中肠和体壁中表达量较高。HpUAP RNAi导致暗黑鳃金龟2龄幼虫生长与行动缓慢,体表颜色加深并皱缩;RNAi处理72 h后,与对照组(dsGFP注射组)相比,dsHpUAP注射组HpUAP表达量下降了93.06%,死亡率增加了40%左右,表皮几丁质含量下降了约29%。【结论】结果说明HpUAP参与几丁质代谢,在暗黑鳃金龟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地下害虫生物防治因子。本研究利用形态学特征和ITS-rDNA分析方法对从河北省沧州分离的异小杆线虫一品系进行了鉴定, 并在室内测定比较了其对蛴螬的致病力。通过对该线虫侵染期幼虫和雄性成虫主要形态学特征的参数测量, 发现其与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的形态特征最为相近;同时ITS1-rDNA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嗜菌异小杆线虫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确定该线虫为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该线虫对蛴螬(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暗黑鳃金龟H. parallela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3种金龟子的2龄幼虫)的致病力研究结果表明:处理72 h后, 暗黑鳃金龟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金龟子幼虫 (P<0.05);处理120 h后, 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死亡率分别达到93.3%和80.0%, 二者无显著差异 (P>0.05), 可见该线虫对它们有较强的致病力。不同线虫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结果显示, 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侵染96 h后, 幼虫的死亡率显著高于Steinernema feltiaeS. longicaudum两种线虫的处理 (P<0.05) , 说明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的致病力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线虫。  相似文献   

10.
光谱和性别对几种金龟子趋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不同波长的LED新型绿色光源对几种金龟子雌雄性的趋光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is Reitter、铅灰鳃金龟H.plumbeaHope、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的趋光反应率分别为68%、84%、90%,显著高于暗黑鳃金龟H.parallela Motschulsky和大黑鳃金龟H.oblita Hope;棕色鳃金龟和铅灰鳃金龟趋光谱较广;主峰为405nm和465nm的单色光对所有试虫均有较强的诱集力。雌性大黑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趋光性强于雄虫;但雌雄差异对棕色鳃金龟、铅灰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趋光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食卵自相残杀现象常见于瓢虫中,业已明确取食同胞卵对于初孵瓢虫至关重要,但取食非同胞卵的营养价值是否高于蚜虫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在幼虫期除取食蚜虫外兼捕食非同胞卵是否影响其雌成虫的生殖表现。【方法】在异色瓢虫幼虫期设置3个饲喂处理,即仅饲喂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对照)、除饲喂蚜虫外还分别给各龄幼虫饲喂少量非同胞卵(分散食卵)以及除饲喂蚜虫外仅给高龄幼虫饲喂较多非同胞卵(集中食卵)等,观察雌成虫体型大小、产卵前期、连续10 d的逐日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形态和生殖特性。【结果】饲喂处理对瓢虫雌成虫体型大小无显著影响,对照、分散食卵和集中食卵3种饲喂处理下的雌成虫身体体积分别为92.30,89.73和93.98 mm~3;饲喂处理对雌成虫产卵前期也无显著影响,3种饲喂处理下雌成虫产卵前期分别为7.50,7.74和7.70 d;但饲喂处理对雌虫生殖力具有显著影响,分散食卵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羽化后10 d分散食卵和对照下累计产卵量分别为185和205粒,但集中食卵(88粒)比对照或分散食卵的产卵量显著降低;饲喂处理对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对照、分散食卵和集中食卵3种饲喂处理下的卵孵化率分别为63.10%,72.58%和66.61%。【结论】结果说明,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偶尔取食非同胞卵不影响其成虫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但高龄幼虫捕食较多非同胞卵可降低其雌成虫的生殖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提高玉米秸秆利用效益,本研究利用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is Lewis幼虫的腐食性行为,选择其3龄幼虫,用EM菌液发酵玉米秸秆,以每5 d取食量为评价指标,选出幼虫取食的玉米秸秆最佳发酵时间及取食温度;以玉米秸秆发酵饲料为对照,以筛选出牛粪添加量分别为20%、60%的两组发酵饲料为处理,研究了白星花金龟幼虫对发酵饲料的利用率、转化率、消化率以及发酵饲料对白星花金龟幼虫死亡率、生物量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发酵时间为25 d,温度为28℃时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量最大;白星花金龟幼对玉米秸秆的转化率达到63.82%±30.90%,消化率为22.75%±3.07%,利用率为17.51%±8.50%,显著高于添加的组合;取食玉米秸秆发酵料的白星花金龟幼虫死亡率为5.75%±5.75%,生物量增长率达到11.01%±5.25%,均显著优于牛粪添加的玉米秸秆发酵料;添加牛粪可显著提高白星花金龟幼虫对玉米秸秆发酵饲料的取食量及虫粪产量,可利用白星花金龟3龄幼虫对玉米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沈阳花生田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的发生数量,明确幼虫的取食为害水平,本研究采用诱虫灯对花生田内栖息的东北大黑鳃金龟害虫开展了多年的监测,并将诱集到的成虫带回室内饲养观察,研究其卵的发育和幼虫取食量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大黑鳃金龟每年均有两个上灯活动高峰,不同年度间金龟的始现期存在差异,上灯虫量在不同年度间呈多寡交替的特征;降雨对东北大黑鳃金龟的上灯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雨天金龟基本不上灯。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幼虫期长达329.8±1.80 d,其取食量随取食时间的增加符合正态分布,食物利用率(ECI)达1.32%±0.339%,幼虫3龄末期体重达到最大,但化蛹后随最后一次蜕皮又损失部分体重。东北大黑鳃金龟是沈阳花生田的重要害虫,以3龄幼虫取食幼苗造成的危害损失最大。金龟出土活动与环境温度和降雨发生均有密切关系。利用诱虫灯在6-7月集中诱杀金龟,可有效地减轻下一年蛴螬的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晶体蛋白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的杀虫机制。【方法】基于暗黑鳃金龟转录组数据,PCR克隆暗黑鳃金龟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基因HpALP全长cDNA序列;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在体外表达HpALP,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利用qRT-PCR测定HpALP在暗黑鳃金龟3龄第2天幼虫不同组织(前肠、中肠、直肠、回肠、马氏管、脂肪体和体壁)中的表达水平;利用配体印记实验及ELISA技术对HpALP蛋白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Cry8Ea3体外结合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暗黑鳃金龟HpALP 全长cDNA (GenBank登录号: MZ004964),长1 536 bp,编码51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57.32 kD,等电点为4.70;HpALP与食粪金龟Onthophagus taurus ALP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HpALP,经Western blot检测HpALP重组蛋白在IPTG诱导8 h时的表达量最高。qRT-PCR分析的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HpALP在幼虫前肠中丰度最高。HpALP重组蛋白可以与Cry8Ea3特异结合,解离常数Kd值为76.21±26.44 nmol/L,最大亲合力Bmax值为0.59±0.068;而HpALP重组蛋白与对照Cry1Ab35不结合,Kd值为142.50±137.30 nmol/L,Bmax值为0.013±0.005。【结论】分离鉴定了暗黑鳃金龟HpALP蛋白,它与Bt Cry8Ea3亲和力强,推断其为Cry8Ea3的受体蛋白。研究结果为明确Cry8Ea3蛋白对暗黑鳃金龟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花生田3种常见金龟子灯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连续3年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调查安徽省花生田3种常见金龟子成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9-2011年3种金龟子灯诱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诱捕量为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趋光性差,灯诱量低;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初见日一般为5月中下旬,高峰期为6月中旬,但暗黑鳃金龟比铜绿丽金龟一般晚7-10 d。金龟子出土与气候关系密切,当平均气温上升至20℃-25℃持续数日并保持上升的过程中,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诱捕量增大,但性比未呈现规律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昆虫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strain Cangzhou侵染对蛴螬脂肪体和中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对蛴螬的致病机理。【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暗黑鳃金龟 Holol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和大黑鳃金龟 H. parallela Motschulsky 2龄幼虫被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侵染后其脂肪体和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血腔注射感染期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悬浮液24和48 h后,观察发现暗黑鳃金龟和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脂肪体和中肠的组织结构均按时序逐渐发生变化,起初表现为脂肪球变形或变小,颜色变浅,脂肪体细胞和中肠细胞内质网、线粒体肿胀,中肠微绒毛变形脱落等现象,48 h后包裹脂肪球的膜结构破裂,脂肪体细胞和中肠细胞线粒体破裂,内质网数量减少,中肠微绒毛大量脱落,同时核内染色质大量解离,核膜破裂。【结论】经昆虫病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处理后,暗黑鳃金龟和大黑鳃金龟两种金龟甲2龄幼虫脂肪体和中肠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过程,这是嗜菌异小杆线虫高效致死蛴螬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可为昆虫病原线虫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手段在蛴螬的综合防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河南省新乡地区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组成、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本研究于2015-2021年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该地区的金龟甲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为河南新乡小麦-玉米/花生1年2熟制农田地下害虫的优势种群,且暗黑鳃金龟的年度诱虫量及其在混合种群中的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金龟甲的发生在不同年份呈现单峰或双峰,暗黑鳃金龟发生盛期表现出明显的隔日出土现象即双倍节律。相较于暗黑鳃金龟发生期的6月中旬至9月上旬,铜绿丽金龟的发生期相对较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同时暗黑鳃金龟高峰日也晚于铜绿丽金龟,其中高峰日最多差22 d。金龟甲的发生与环境降雨、湿度、温度相关。本研究为新乡地区乃至黄淮海农田地下害虫的危害预警和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 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是我县花生的主要害虫,历年来发生为害严重,一般减产20—30%,个别地块造成绝产。1979—1980年研究了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暗黑鳃金龟一年发生一代,以3龄老熟幼虫和当年发生的少数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19.
转Bt基因玉米对甜菜夜蛾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测定了2种转Cry1Ab基因的Bt玉米MON810和Bt11不同组织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初孵幼虫以及心叶对4龄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在田间比较了甜菜夜蛾幼虫取食Bt 和非Bt玉米雌穗的存活和为害情况。结果表明,转Cry1Ab基因的Bt玉米的不同组织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都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取食Bt玉米心叶、苞叶、籽粒时甜菜夜蛾均在幼虫期死亡; 取食MON810和Bt11雄穗的初孵幼虫化蛹率分别为5.2%和2.1%,羽化率为2.1%和1.0%;取食MON810和Bt11花丝的初孵幼虫化蛹率分别为1.0%和2.1%,但不能羽化。4龄幼虫取食MON810玉米心叶的化蛹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取食Bt11的化蛹率与对照差异显著; 取食两种Bt玉米心叶的4龄幼虫化蛹后的雌、雄蛹重和羽化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蛹期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差异不显著,虽然对照组羽化的成虫平均产卵量高于Bt玉米组。田间接种初孵幼虫10 天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在MON810和Bt11玉米花丝上幼虫存活率分别为1.3%和0.3%, 而对照组分别为12.9%和16.2%;MON810和Bt11玉米雌穗被害率分别为18.3%和5.0%,而对照组分别为93.3%和9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基于COⅠ基因对三种大黑鳃金龟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将江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gebleri Faldermann分别与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进行了杂交试验,得到了F1代成虫,自交得到了F2代,表明F1代的雌雄虫具有正常的生殖力,3种金龟子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对这3种大黑鳃金龟的COⅠ基因进行了扩增与测序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江南大黑、华北大黑和东北大黑3种鳃金龟的遗传距离相近,分类地差别不显著,与外类群的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在遗传距离和分类地位上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江南大黑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应为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地理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