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正威 《生物学通报》2000,35(11):33-34
我用了《走向成熟》这样一个题目来评析 2 0 0 0年生物学高考上海卷 ,这是因为上海市率先在高考中实行生物学科的选考 ,而且连续进行了几年 ,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高考不考生物学的不幸局面中 ,是一个亮点 ,给人带来希望。正因为已进行了几年 ,在命题方面就积累了经验 ,毕竟要成熟一些。因此 ,它也确实有可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一 ,上海这份题称为《生物学试卷》,而广东则仍称《生物试卷》,我想原因是上海的教材已称为《生物学》,广东以部颁教材为准 ,仍称《生物》。其实两份试卷 ,都是《生物学试卷》。《生物》和《生物学》不是一回事 ,这是不…  相似文献   

2.
创刊于 1 952年的《生物学通报》,即将迎来她的 50华诞。为庆祝《生物学通报》创刊 50周年 ,经本刊编委会、期刊社研究决定 ,《生物学通报》将开展以下活动 :1  2 0 0 2年 7月底或 8月初在北京召开“庆祝《生物学通报》创刊 50周年大会”。2 举办“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暨生物学教学与高考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如下 :   1 )举办专家讲座 ,介绍当今世界生物科学的发展情况。   2 )配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学习新课程标准 ,邀请教育专家讲课。   3)研讨生物学高考 ,邀请对高考有研究的专家讲课。3 评选第 4届“《生物学通报》…  相似文献   

3.
我退休了 ,但我仍然每年坚持订阅《生物学通报》,每月都盼望新的《生物学通报》的到来 ,每天读《生物学通报》便是我心中最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问我 :“为啥喜爱《生物学通报》?”,我说 :“《生物学通报》越办越好 !《生物学通报》是伴我成长的好朋友 !”2 0世纪 5 0年代 ,我在开封师院 (现河南大学 )生物系时 ,就天天跑学校阅览室 ,要把每一期《生物学通报》从头翻个遍。由于学《生物学通报》、用《生物学通报》,使我在 195 8年写的第一篇科普作品“施肥小经验”被科技报发表。 195 9年我从开封师院毕业 ,分配到家乡虞城县第一中学…  相似文献   

4.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我们刚刚度过喜迎香港回归,举国欢腾的大喜日子,今天我们齐聚这里,庆祝《生物学通报》创刊45周年,并颁发第三届《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及第五届全国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优秀论文奖和《生物学通报》优秀通讯员奖。在此,我代表本刊名誉主编汪振儒教授和《生物学通报》编委会,编辑部全体同志向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获奖教师表示衷心祝贺1我们都知道21世纪初的主导科学是生命科学,这不仅因为当前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科学均为生命科学本身提供了强大的研究手段,它的发展会推动其它学科的发展,更由于生…  相似文献   

5.
时光荏苒,岁月有情。作为读者、作者和编者,我和《生物学通报》相识、相处竟然数10年了。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初识本刊(《生物学通报》首创于1952年,1954年起,我执教中学,始识《通报》),依稀记得其封面白底红字,素面朝天,简朴无华;其内容除老一辈生物学家的专题综述和偶有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外,多为教育的方针政策,前苏联生物学教学的一家之言。但就是这样,如同共和国千里沃野上的第1次丰收,战后废墟上熔炼出的第1炉钢水,曾使国人欣喜欲狂那样,《生物学通报》的发行,使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领导同志: 据悉国家教委己决定,1993年(届)全国有部分省市在高考中将取消生物科目;1994年全国各省市都取消生物考试科目。对于这一决定我们深表痛心和遗憾。痛心和遗憾的是教委领导只重视少数人的意见,而不愿听取广大生物教师的意见,也不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5 0年代初期 ,我进入高等师范生物系学习 ,老师介绍阅读 1份当好中学生物学教师不可缺少的刊物——《生物学通报》,从此我与《生物学通报》相识 ,经多次阅读 ,感到这本杂志对生物学课教学和增加生物学知识颇有益处。 195 5年我从高校毕业走上中学生物学教学第一线 ,更觉得离不开她 ,于是寄钱给《生物学通报》编辑部 ,将从创刊号到哪时所有的各期刊物全部买回供学习之用。并自此订阅数十年不断 ,晚年我虽退休 ,至今仍订阅着。回过头来看看 ,各期杂志摞起来近一人高之多 ,我与《生物学通报》实实在在相伴 5 0年 ,我是《生物学通报》成…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生物学通报》迎来70周年刊庆,巧合的是,我从教中学生物学刚好40年,也将在今年告别心爱的讲台。从1982年走上讲台,到2022年离开讲台,我征订了《生物学通报》40年,因工作关系从安徽到北京再到江苏扬州,几易其址,仍像宝贝似的全部珍藏到现在,成为我书房中最亮眼的“资产”。《生物学通报》相伴我40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引领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就了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者的幸福人生,是名符其实的无言之师,在迎来70周年刊庆之时,我想对《生物学通报》说:大恩不言谢。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复刊十周年了,后年又是创刊四十周年纪念,我作为本刊创始人之一,欣逢这喜庆的日子,从心坎里发出祝贺的意愿。记得《生物学通报》创刊于1952年8月,聘请汪振儒教授担任主编,沈同教授担任副主编,我任干事编辑,具体处理日常编务。本刊是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出版总署及全国科联的特别推动下创刊的,得到有关专家的踊跃惠稿和细心的审查,出版以后,立即受到广大中学教师们的欢迎。当时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对《生物学通报》特别喜爱,亲自为本刊题写了刊名。记得1953年冬天,我到郭老办公室,请他为本刊题写刊名,郭老非常高兴,因为他本人曾学过医,认为生物学与医学关系密切。那时,他还风趣地对我说:“你看,别人老说我写字龙飞凤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次和《生物学通报》接触,是在上大学期间。当时在学校的图书馆查阅资料,翻阅杂志时,突然看到了我的老师的名字,为了确定是否同名,便翻到了对应的页码,真的是我的老师。欣喜之余,对她有了一种向往。参加工作时,借着高考科目中增加了生物学学科的东风,到单位面试效果也非常好,时任校长欣然决定让我这个大学应届毕业生挑起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大梁。  相似文献   

11.
13年前的一天 ,我到市里一所中学见习 ,参观生物实验室时 ,发现墙上挂着几本装订在一起的《生物学通报》,取下随手翻了翻 ,感到很新鲜 ,我被吸引住了。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 ,认识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期刊。回到学校后 ,我马上到学校图书馆专业期刊阅览室查找此刊 ,很快找到了。记得当时感慨很多 ,相见恨晚 ,在以后的日子里 ,《生物学通报》成了我必读的刊物 ,我的阅读视野也从过多的时尚类期刊转向专业类期刊。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当年 10月份 ,我订阅了《生物学通报》。近 10年来 ,《生物学通报》一直是我桌上不可缺少的期刊 ,这对我的专业知识更…  相似文献   

12.
获奖教师代表林佩玉的讲话我很幸运,能得到机会参加第二届《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暨第二届全国中等学校生物教师优秀论文颁奖大会,井得到本届全国中等学校生物教师优秀论文奖和《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奖两项殊荣。摩感非常光荣和幸福。这次盛会,由于《生物学通报》期刊...  相似文献   

13.
主编张启元在颁奖大会上的讲话首先,我代表《生物学通报》编委会、编辑部和名誉主编汪振儒教授对来参加此次大会的各位老前辈、院士、主办单位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获得第二届《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及全国中等学校生物教师优秀论文奖的老师表示衷心祝贺!1991年...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通报》1952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生物学通报》为全国生物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内多家知名数据库收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3次荣获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优秀学术期刊奖。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通报》2007,42(4):M0002-M0002
为鼓励中学生物学教师热爱生物学教育,促进全国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生命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生物学通报》期刊社于1992年创办了《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至今已评选4届。今年为庆祝《生物学通报》创刊55周年,本刊决定评选2007年第5届《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本次活动得到中国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7年第三届《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评选办法为纪念《生物学通报》创刊45周年,鼓励中学生物教师热爱生物教育,促进全国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生命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生物学通报》编委会、期刊社决定评选第三届《生物学通报》奖励基金,现将有关事项通...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从教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也是《生物学通报》的积极读者,我想请教:《生物学通报》2005年第6期第60页刊登2004年第15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理论试题B(2)中的第106题,为什么人的“Y染色体是独特的,在减数分裂中不会发生交叉”。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通报》1952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生物学通报》为全国生物科学类核心  相似文献   

19.
父亲余自炯1945年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即教生物学。儿时的我常见父亲翻阅一种大书,有时还把书上的图画成彩色的大图,挂在黑板上上课时用。后来我才知道大书就是《生物学通报》,并且父亲给我和弟妹讲的达尔文捉甲虫、米丘林搞嫁接、孟德尔种豌豆等是《通报》介绍的。3年自然灾害父亲享受专家补贴,文革中父母却被揪进“牛棚”改造。但留在家中的《通报》成为高中毕业的我待业与下乡后的主要读物之一,还指导我在自留地上搞起了一些实验。  相似文献   

20.
1992年起北京市取消了生物学科的高考,此举引发的中学生物教学及教学研究会工作的困境是众所周知的。在困境中我学会是这样对待和工作的。首先是要反映找们的意见,在原中科院生物学部的汪仁、裘维藩委员的带领下,我学会和北京师大的有关人士共同完成了《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我国中小学生物教育亟待加强》的调研报告,呈送中央并分别刊登于《生物学通报》和《中国科学报》。这是积极呼吁,力争改变现状。其二是着眼于继往开来的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提高。事在人为,有了高素质的队伍,就有了中学生物教学改革和兴旺的未来。从那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