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中国龙葵复合种三类型的染色体数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秀芳  张海洋  袁秋红  闫妍 《广西植物》2004,24(6):544-545,528
用三种类型龙葵幼果为材料 ,通过常规染色体制片技术 ,获得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装片。实验结果证实中国龙葵复合种内存在染色体倍性差异 :少花龙葵是二倍体 ( 2x=2 4) ;黄果龙葵是四倍体 ( 4x=48) ;龙葵是六倍体( 6x=72 )。为中国龙葵的系统分类与进化趋势的研究、遗传育种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蜘蛛胚胎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的染色体制片方法和核型分析,对蜘蛛遗传变异、种群演化、分类和染色体结构、功能与形态之间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术手段。目前,制作大型个体蜘蛛的染色体方法,常采用生殖腺的压片或蜘蛛血液细胞的常规制片法来制备染色体标本,然而,对于个体微小的真正蜘蛛类染色体的制片,如用上述二种方法就难以进行,国内也一直未见有关真正蜘蛛染色体制片方法的报道,至使小型个体蜘蛛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工作进展缓慢。1977年美国的Seiji Malsimoto等采用蜘蛛胚胎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胚胎细胞染色体制片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别适用于小型个体蜘蛛染色体标本的制作。近年  相似文献   

3.
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染色体制片及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型或十字交叉型;中期Ⅰ和中期Ⅱ,少数细胞可见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部分细胞出现染色体桥及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二分体、三分体及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包括2次有丝分裂,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具3个萌发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的花粉母细胞约占10.28%;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异常频率约为3.2%,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期.  相似文献   

4.
山羊草叶片染色体的压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淑安  汪永祥 《遗传》1979,1(1):40-41
用植物根尖压片观察和鉴定植物染色体的 方法在遗传和育种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但是它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小麦花药培养 诱导出的花粉植株的频率和小麦孤雌生殖的结 实率还不很高,作物远缘杂交中,虽然采取各 种措施来克服其杂交不亲和性和杂交后代不育 性,但其杂交的结实率仍然很低。得到的少量宝 贵种子用于根尖细胞学观察均有一定困难。一 方面是材料宝贵,剪去根尖作细胞染色体检查 影响植株的成活率;另外一方面每粒种子发芽 后只能剪1--2个根尖制片,由于制片技术的限 制,通过1-2次压片观察,往往不易得到清晰 可数的分裂相。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我们 用半凸山羊草(Aegilops ventricosa)的叶片进行 了细胞染色体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北蒿属牡蒿组6种植物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臣  王凌诗  关旸  张贵一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3):244-246,264-265
东北 (含内蒙古东北部 )蒿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笔者已作过报道〔1〕,本文是其续篇 ,旨在积累本属植物分类的细胞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以萌发种子根尖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材料。种子均采自野外 ,具体情况见表 1 ,各分类群的染色体计数也见表 1。蜡叶凭证标本及染色体制片标本均存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表 1  实验材料概况Table 1  The situation of experiemental materials分类群〔注〕Scientific name采集地Locality凭证标本号No.voucherspecimen染色体标本号No.chromosomespecimen染色体数 ( 2 n)Chromosomenumbers南…  相似文献   

6.
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中,莲藕根尖染色体制片比较困难,研究了莲藕根尖染色体制片过程中适宜取材的根尖长度、有丝分裂指数、预处理试剂和处理时间、固定时间、酶解与低渗时间等相关因素,并对莲制片进行了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根尖长为1.5 cm左右时有丝分裂指数最高,预处理采用冰水冷冻处理24 h分裂相较多,染色体形态清晰;用4%多聚甲醛固定1h,染色体形态较好;采用2.5%纤维素酶和2.5%果胶酶混合液37℃消化30 min,酶解较彻底,细胞质残留少,染色体分散良好;1×PBS低渗30 min,染色体形态较好;免疫荧光染色后经检测可观察到较强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沅江芦荟染色体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非富芦荟的基础理论研究,给芦荟的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采用F-BSG制片法,对沅江芦荟染色体组型及Giemsa 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沅江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14st 6sm 4m,染色体长度比为2.20,N.F值为24,属3B核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4L 2M2 6M1 2S;Giemsa C-带带型主要为着丝点带和部分全带。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以外来物种肿柄菊和濒危物种三棱栎的根尖和茎尖为材料,改进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植物染色体制片的质量和所需目的细胞的获得率。  相似文献   

9.
黑冀地鳖Polyphaga obscura Chop。在国内仅产于新疆南部,具有重要药用价值,本文报道用中肠肠壁细胞染色体空气干燥制片法,对其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研究,其染色体数目为2n(♀)=52。  相似文献   

10.
(一)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向细胞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从施旺和施莱登(1838—1839)提出细胞学说以来,细胞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基础,尤其在遗传和发育的研究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广泛地渗入到生物学的各部门。从历史上看,细胞学经历了以细胞核和染色体研究为主流的古典细胞学时期,进入到以活细胞的实验研究为标帜的实验细胞学时期。五十年代以来,对细胞的实验研究和生物化学的  相似文献   

11.
鱼类染色体的白细胞一PHA活体内处理制片及其组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民 《遗传》1986,8(5):42-44
目前,鱼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方法主要是 由Yamamot。等建立的肾细胞-PHA体外短期 培养法和Ojim:等提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离体 培养法[[1,7,81,以及活体注射PHA直接用肾组 织的细胞制片等L3,41。用短期细胞培养研究鱼类 染色体有较突出的优点,它能保持染色体的自 然状态,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较易于显示出来,中 期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均匀、清晰。但细胞培 养法需要有特定的条件,在设备差或野外工作 条件下不易做到,而且程序繁琐、费时较长(一 般需要3至10夭)L1], 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 制。直接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片,获得的中期分 裂相少,制片效果亦不理想L41。我们参照Baker 在蛇类的工作【s1并稍加改良,采用PHA活体内 注射取外周血,不需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和无菌 操作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由于使用这种方法 可避免杀死动物,因此也可以连续检查同一个 体的染色体组型。我们所获得的初步结果,为研 究某些需要保持其继续存活的对象,如稀有的 杂交后代和通过细胞工程获得的少量实验对象 的染色体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同时,直接用从 活体繁殖的细胞制片,可以排除体外培养时可 能出现的有害效应,在环境监测中可望作为一 种监测手段用于水质污染与鱼类染色体损伤相 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51种蚜虫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通过改进蚜虫染色体制片方法,对北京地区51种常见蚜虫的染色体进行研究的结果。在这51种蚜虫中,染色体数目范围由2n=4至2n=18,出现频率最高的为2n=8、10、12。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形态,总结出8种蚜虫染色体组型,并将这几种组型与两种蚜虫分类系统进行对照,在较高级的分类水平上,讨论了这二种分类系统安排与细胞学证据的相符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良的鱼类染色体富集制片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海燕  黄晓  易梅生  余其兴 《遗传》2001,23(2):151-152
运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处理黄鳝肾细胞悬浮液后,成功地分离了其中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富集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可避免有核红细胞的影响,获得高分裂指数的黄鳝染色体标本,该方法简便,结果稳定,亦适用于其他鱼类,两栖类和鸟类的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不同预处理和解离方法对华中五味子染色体制片的影响,采用华中五味子的萌发芽、新枝茎尖、幼叶等不同部位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500个细胞,比较不同部位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显示,0.1%秋水仙素预处理1 h、1 mol/L盐酸常温解离12 min制片所得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5~15 mm幼叶侧边组织制片最适宜华中五味子核型分析。核型公式为2n=2x=28=26 m 2s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6.30%,属于1B类型,核型对称性程度高,表明华中五味子在进化中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姜片虫病是危害人畜较为严重的 寄生虫病。我们研究了姜片虫的减数分裂,观 察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及其形态 学的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细胞学方面的知 识。 姜片虫染色体的制片方法简单,试验周期 短,减数分裂各期形态典型。因此,姜片虫不仅 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好标本,而且其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的各期形态也是进行遗传学或生物学 教学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6.
邓崇新 《遗传》1987,9(5):16-17
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研究是细胞遗传学中 的重要领域。虽然早就确立了减数分裂染色体 减半的原理,但由于精母细胞或卵母细胞都呈 组织状态,从中取出减数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 体研究并不容易。因此,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形态变化的研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 停滞不前。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在制片方法上 的改进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体细胞染色体 的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也为进一步研究生殖 细胞染色体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玉米染色体Giemsa显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从1972年Vosa等将Giemsa显带技术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的研究以来,迄今在高等植物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各个领域应用这项新技术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植物染色体显带的研究。然而对在遗传和农业上有重要作用的玉米,尽管在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方面曾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应用Giemsa显带技术却很少,除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细胞学家和遗传学家对染色体的鉴别是根据染色体的长度、长短臂的比率、着丝点的位置、随体的有无等特征;但对那些染色体的数目多,形态相似不易区分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分析存在不少困难。自从染色体分带技术获得成功以来,不仅克服了上述困难,而且为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和染色体工程的研究展开了新的前景。 国外自从1972年以来,吉姆沙分带技术被应用到研究植物染色体,几年来在核型分析、亲缘关系、染色体结构变异、远缘杂种鉴定等方面都作了不少工作。我们以黑麦为材料进行了吉姆沙分带的研究,现将我们所用的方法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来的研究表明,一定条件的盐胁迫可导致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本文利用DNALaddering、石蜡切片原位检测以及染色体涂片原位检测,从组织、细胞以及DNA等多个方面对盐胁迫下的玉米、水稻和烟草根尖细胞死亡作了研究,形态特别是生化方面的证据表明盐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可能在植物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各个物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本实验结果对盐胁迫下的植物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我们还对基于染色体制片和石蜡切片的原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我们认为,基于染色体制片的原位标记技术适合于定性和定量检测单个细胞的凋亡,具有一些石蜡切片所不可及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芸香科柑桔类植物的染色体虽然数目不多(大多为2n=18),但其细胞与染色体都较小,染色也较困难。我们以柑桔、柚、甜橙等为材料,进行了几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现初步摸索出一套柑桔类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制片方法,用此法制得的较好制片中,染色体染成深蓝色,细胞质基本无色,反差较好,能显示18个染色体,其永久制片的颜色保存也较好,一年多后还未见退色。现将具体制片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