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多功能酶与多酶复合体的教学”《生物学杂志》 ,1 7( 5 ) :4 4一文提出了生化教学中两个易混淆的概念。笔者认为 ,提出教学难点 ,进行充分的讨论 ,有助于明辨是非 ,澄清认识 ,提高教学质量。上文在阐述这两个概念时 ,强调了多酶复合体中每种酶催化的反应彼此之间有反应链的特征 ,而多功能酶中每种酶催化的反应之间并无反应链的关系。这种立论是片面的 ,是不符合迄今所知的许多实验事实的。例如 ,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的脂肪酸合成酶 ,在大肠杆菌中以多酶复合体的形式存在 ,它是以酰基载体蛋白 (ACP)为核心 ,6种酶排列在四周而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2 氧 (代 )酸脱氢酶复合体 (OADHc)是众多多酶复合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该复合体家族包括 3种多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多酶复合体 (PDHc)、支链 2 氧 (代 )酸脱氢酶多酶复合体和 2 酮戊二酸脱氢酶多酶复合体。其中PDHc催化糖代谢中丙酮酸的不可逆地氧化脱羧产生乙酰CoA。1 .丙酮酸脱氢酶多酶复合体的组成PDHc广泛地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在真核生物中 ,组成PDHc的所有蛋白质都是由核基因编码 ,且它们主要都位于线粒体上 (在一些生物的质体中也发现了它们的同工酶 )。PDHc的核心结构是由 3个…  相似文献   

3.
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酶类的亚细胞组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色苷类化合物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有色末端产物,其合成需要多种酶类催化完成.花色苷生物合成的相关酶在细胞质中被组织成与膜联系的多酶复合体,该复合体对于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的整个效率、专一性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酶的亚细胞定位、所形成的复合体的模型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花色苷生物合成多酶复合体的建立将有助于演绎出一个关于细胞代谢的新“三维观”,可为花色苷生产的代谢工程的理性调控创造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单体酶(monomericenzyme)、寡聚酶(oligomeri-cenzyme)、多酶复合体(muhltienzymecomplex)、多酶融合体(multienzymeconjugate)等概念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现象,本文对其进行了简述。1单体酶由一条肽链组成或由多条肽链组成,但肽链间以共价键结合的酶。例如牛胰核糖核酸酶是由含124个氨基酸残基的一条肽链组成。又例如胰凝乳蛋白酶是由3条肽链组成,队链间由二硫键相连构成一个共价整体。这类合几条肽链的单体酶往往是由一条前体肽链经活化断裂而生成。2寡聚酶由2个或2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结合。从结构上看,酶…  相似文献   

5.
绿色蔬菜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劣变与类囊体膜上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上海青和菠菜为原料,研究了两种绿色蔬菜在热处理过程中类囊体膜溶液热容、多肽组分、叶绿素含量、pH以及蛋白质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会导致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降解,类囊体膜溶液pH下降,上海青类囊体膜热稳定性、叶绿素含量的保持优于菠菜类囊体膜。试验结果为我们明确绿色蔬菜颜色劣变的机理以及寻求更好的护绿手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紫黄质循环是紫黄质(V)经过中间物单环氧玉米黄质(A)形成玉米黄质(Z)的可逆转换,是光合系统聚光复合体在低光下的聚光状态与高光下的能量耗散状态之间的转换开关.叶黄素中的玉米黄质可钝化(去激发)激发三线态叶绿素(3Chl*)和激发单线态氧(1O2*),紫黄质循环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耗散PSⅡ天线蛋白中的过量光能.天线蛋白被认为是依赖玉米黄质(Z)耗散过量光能的部位,天线蛋白通过结合紫黄质循环组分(V,A和Z)来调节紫黄质循环.类囊体膜脂的性质和结构影响紫黄质循环组分(V,A和Z)间的转换,V的脱环氧化速率依赖于V在类囊体膜脂上侧向扩散的速率,紫黄质脱环氧化作用第一步(由V到A的转换)的速度常数是第二步(由A到Z的转换)速度常数的4~6倍.现有的结果表明,天线蛋白和类囊体膜脂是紫黄质循环最基本的调节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紫黄质循环的基本反应及其功能、紫黄质循环酶结构性质和辅因子以及天线蛋白和类囊体膜脂对紫黄质循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从菠菜叶绿体中分离了H~+-ATP酶复合体,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九条亚单位带,为纯度较高的酶复合体。将H~+-ATP酶复合体重组于人工膜(脂质体)上,表现出PiATP交换活力。Mg~(++)-ATP酶活力也明显提高。并表现对DCCD,寡霉素的敏感性。 重组H~+-ATP酶复合体表现有ATP诱导的H~+转移。但脂质体也出现类似现象,为此对以pH改变为标准的检测方法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8.
鱼腥藻类囊体膜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 Strasb.)的光合膜及其性质,结果如下:(1)以培养液为反应介质,测出鱼腥藻细胞的光合放氧,这种放氧受电子传递抑制剂DCMU的抑制。1mmol/L的NH_4Cl既延迟光合放氧的诱导期又抑制光合放氧速率。(2)在700~300nm波长范围,鱼腥藻出现4个吸收高峰,分别位于680、625、480和440nm处。其中625nm的吸收峰应属蓝绿藻的特有吸收峰。(3)通过高压氮气破碎法,并结合超声波处理,可以破碎鱼腥藻细胞壁,并从中分离出鱼腥藻类囊体膜制剂。测定表明,这种膜制剂具有进行光合磷酸化的能力,同时亦有膜上ATP酶水解ATP的能力。(4)利用此膜制剂,分离并部分纯化出ATP酶,在SDS-PAGE图谱上,此酶的两种小亚基(δ和ε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低于菠菜叶绿体ATP酶的δ和ε亚基,但两种酶的α和β两种大亚基的分子量相近。以上结果提示,鱼腥藻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内在机构,这种机构在组分及其性质上与其它种类光合膜的异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叶绿体PSⅡ光能耗散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能固定和过剩光能的耗散两个方面,在光能耗散方面,除了人们以前所认识的光呼吸、Mehler反应等生化机制外,近几年人们发现在光合系统Ⅱ(PSⅡ)复合体内还存在三种光能耗散方式:a.围绕PSⅡ的电子循环;b.与类囊体膜的能量化和叶黄素循环有关的热耗散;c与PSⅡ反应中心异质化及D1蛋白修复循环有关的能量耗散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由若干酶组成的复合体参与双链DNA分子复制过程。这种活性蛋白质复合体称为复制酶体(replitase),而具有这些酶活性的蛋白质并不能独立起作用。这种复合体在DNA复制(S期)开始时才由其各种成分装配而成,而在细胞周期的Gl期则不复存在。在真核细胞的复制酶体中,参与dNTP生物合成的酶和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在此复合体被装配前,细胞内先合成了大量“粘合”蛋白,以便将这些有关的蛋白质粘合在一起。在真核细胞内是否有这样的复制酶体存在是多年来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作者认为真核细胞中的复制酶体可能由细胞核内、外的两个蛋白质复合体所组成,并由两者协同完成DNA复制。如果复制酶体的存在得到证实,将会对诸如细胞周期、DNA复制、癌症发生、抗癌化学疗法和抗代谢物的生物学作用等理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