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核桃举肢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核桃举肢蛾 Atrijuglans hetaohaiYang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过去已有过一些报道,1987~1989年作者在河北省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做一些补充如下。 (一)生活史及习性 1.生活史 该虫在河北省武安市郊区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和7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当天  相似文献   

2.
<正> 家栖性(虫非)蠊在夜间活动是众所周知的,但其活动习性未见有多少报道。我们对以下三种(虫非)蠊进行了初步观察,现简述如下。 一、方法1979年6—8月间,在本市选择德国小蠊  相似文献   

3.
绿盲蝽产卵习性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本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绿盲蝽LygusLucorum Mayer-D(?)r在本地猖獗发生。对此虫我们曾进行过较长时期的观察,并对其观测办法作了一些改进,现将我们对产卵习性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菱紫叶蝉Macrosteles purpurata Kuoh etLu~*是菱角Trapa natans L.、莼菜Braseniaschreberi Gmel等水生经济植物的常发性害虫之一,江苏各地均有分布。该虫刺吸菱角、绿萍、莼菜叶、茎,并产卵在组织内,致成伤痕,使之生长滞缓,产量降低。菱紫叶蝉资料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于1983~1984年对该虫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观察与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黄蓝眼天牛Bacchisaguerryi(Pic)在昆明市白沙河地区危害梨树比较严重,结果树产量造成损失。我们对该虫进行了室外饲养、果园观察和防治试验,现把结果报道如下。1饲养观察1991年冬,从果园截取80cm带虫梨树枝条置湿沙中,外累塑料布套(开小孔透气)放在室外饲养观察,并记载其发生、为害状及习性。2发生时间及习性黄蓝眼天牛在昆明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化蛹盛期为4月17日前后,蛹期约为29天。5月13日开始羽化,5月16日左右达到羽化高峰。整个羽化期为23天。羽化时间是9~12时。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枝干的韧皮…  相似文献   

6.
陈志麟 《昆虫知识》1997,34(5):302-303
辣椒实蝇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鉴定以成虫为主,而对辣椒的田间调查或商品贸易中,往往以幼虫出现。因此,幼虫是重要虫态,国外已有准确报道[1],国内尚未见到有关辣椒实蝇幼虫准确鉴定的记载。作者于1993~1995年对该央进行了养殖,并对其幼虫形态进行了观察。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和方法1.三蝇种:采自泰国产辣椒(指天椒)CapsicumfrutescensVar.conoides。1.2幼虫培养:将采集的虫果,放入装有湿沙的养虫缸中,然后置在网笼中,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培养。当老熟幼虫离开寄主,钻入沙中化蛹…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大青叶蝉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春清  白汝娴 《昆虫知识》1991,28(4):237-237
<正> 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 L.属同翅目,叶蝉科,又名青叶跳蝉、大绿浮尘子等。大青叶蝉在黑龙江省危害多种果树,尤其幼树受害更为严重。本研究采用田间及人工饲养观察的方法,分别于佳木斯市和哈尔滨市郊区果园进行了3年的观察研究。鉴于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等已有较详细的报道,故本文只将有关的观察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榆叶象Hypera sp.属鞘翅目,象虫科(Curculionidae)、叶象亚科(Hyperinae)。此类象虫生活习性较特殊,幼虫食叶,卵亦产于叶片上。对此类象虫国内末见报道。笔者1980年在长白山二道白河春榆Ulmus japonica Sarg上发现一种圆形卵块和类似鳞翅目食叶的幼虫,采回后进行饲养,经过1981—1982年系统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1967年以来,我们以福山县兜余公社紫埠大队为基点,对苹果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inopinata的生活习性、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测报箱敲警钟,糖醋罐为标准,实地检查不放松”的测报技术,在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效。1965年以前的虫果率高达70%;1968年以后加强预测和防治,好果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基本上控制了为害。  相似文献   

10.
槟榔红脉穗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樊瑛  任建联 《昆虫知识》1991,28(3):146-148
本文描述了红脉穗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特点、世代和生活史。该虫在海南省兴隆地区1年发生8~9代。为害槟榔的重要时期是佛焰苞开放前期和幼果至中果期。应用呋喃丹与肥料混合1次根区处理及苏云金杆菌与苦楝油喷雾均获得满意的治虫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1985~1987年观察,作者可以将该虫与粟灰螟的为害症状加以区别,并搞清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该虫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主要以幼虫钻蛀出土后不久的谷子幼苗茎基部,蛀孔似针刺黑色小孔,无虫粪,常造成谷苗枯心,继而使幼苗枯死,并有转株为害的习性。该虫性喜干燥,在干旱地区为害较重。  相似文献   

12.
闽西北梨瘿蚊发生经过与生活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岱 《华东昆虫学报》2001,10(1):111-112
梨瘿蚊Dasineura Pyri (Bouche)隶属双翅目,瘿蚊科,是福建省新发现的一种梨树害虫。该虫在闽西北建宁县黄花梨产区发生普遍,一些果园的春梢芽被害率达71.4-93.6%,造成树势衰弱,大幅减产,为搞清该虫发生习性,于1998-2000年对其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引言 昌黎果区的吃虫鸟类曾经我们在1953—1956年间做过调查,发现主要吃虫的有53种与亚种之多,分隶8目21科(郑作新等,1958)。 在采集调查工作最后两年(1955—1956年)的春夏两季间,我们曾就大山雀、黄鹂、灰顶伯劳及斑啄木鸟等四种在果区中常见的吃虫鸟,观察它们的繁殖习性;现将所得的资料,陆续加以总结提出。我们认为鸟学工作必须通过生态研究,才能联系到生产实践上的科学问题;而在生态研究中,繁殖习性尤其值得重视。这项工作在国内尚属初创,难免欠周,当时也未曾有时间在野外进行整年的观察;但因像这样的鸟类生态资料目前还甚贫乏,所以把我们经年所累积的一些,提供有关同志们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银杏大蚕蛾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Butler是为害园林树木一大害虫,由于该虫体型大,往往能为害成灾。1982年以前本地区很少见该虫。1985年以后灯下数量较大,树木上也常见为害。为了摸清银杏大蚕娥在本地的生活规律,1986年至1988年作者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及防治的研究,现将结果记述于后。 一、生活年史及习性 1986~1988年在重庆市第二农业学校园林的树上及室内观察结果,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杆裂口、伤口或缝隙中越冬,第二年3至4月开始孵化。卵期为152天,幼虫历期  相似文献   

15.
双斑长跗跳甲Longitarsus bimaculatus Baly成虫取食美国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叶片,受害叶焦枯脱落;幼虫钻入根内取食,以须根受害最重。描述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观察成、幼虫的行为习性,对成虫的活动、取食、交配等行为作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6.
白鹡鸰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白鹡鸰(Motaeilla alba leucopsis)在我区终年留居。为低山、丘陵和田园常见的主要食虫鸟类之一。1983年3月—1985年3月,作者在广西贺县黄田公社的狗耳山和南宁市郊大岭附近对其的繁殖习性作了初步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四星埋葬虫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星埋葬虫Xylodrepa sexcarinata Motschu-lsky属于鞘翅目埋葬虫科。从1979年起不断大量发生,为害柞蚕日趋严重。过去对此虫研究甚少,1980年和1981年对该虫的生活史和习性进行了一些观察。今将结果加以整理。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杧果切叶象成虫密度对雌虫产卵习性影响不大。成虫密度与雌虫单日平均产卵量呈直线负相关,与单叶平均着卵量呈曲线正相关。按幼虫取食最计算得出成虫最大允许密度,泰国杧、印度901和缅甸杧分别为2.0、2.9、4.2(对/梢)。  相似文献   

19.
国槐林麦蛾是 1 998年发现的危害国槐和龙爪槐的新害虫。该虫在山东商河 1年发生 3代 ,幼虫卷缀 2~ 9个叶片或粘连花蕾在其中危害。本文首次报道了该虫幼期的形态特征、危害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桃蕾瘿蚊Dasineura sp.为害桃树花蕾,一般有虫花蕾率达4%以上,严重的高达100%.幼虫为害花蕾引起大量枯蕾,影响产量.1990年。由于该虫的为害,有的桃树没开好一朵花,损失严重。鉴于该虫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笔于1990-1991年在永泰县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