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11月13日,伊丽莎白女王为伦敦国家研究院人类历史博览会开幕剪彩。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博览会,其中有关人类进化的新发现最引人注目。然而,布里安·希尔科克却报道说,新的发现与其说带来了什么答案,还不如说增添了更多的谜。前不久,一个名叫加莫雅·金米由的化石采集者,在肯尼亚北部特卡纳湖附近发现了一小块类似人的头盖化石,它是近年来有关人类  相似文献   

2.
<正>看到这"黏"字,大家脑海里会不会浮现妈妈出差时不太会做饭的爸爸做的一碗糊面条;写作业时不小心打翻在书桌上的胶水;或者,不讲卫生的同学感冒时挂着的鼻涕;滑溜溜,黏糊糊的蚯蚓;还有,鲇鱼?拜托,它滑溜溜虽说也是皮肤上的黏液造成的,但还不算最黏的。而今天的主角——八目鳗,可算得上世界上最黏滑的动物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继发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的临床病因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预防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标本,常规分离培养细菌,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造成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主要危险因素有中央静脉插管、应用广谱抗生素、严重的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入住ICU时间等;检出的71例阳性标本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7.3%,其次为血液和尿液,分别占5.6%和2.8%;药敏试验表明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利福平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0%、15.5%、16.9%和18.3%,对三种含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均30.0%,其余抗菌药物除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外,均85.0%。结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日益严重,该菌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高度耐药,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感染,治疗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首选万古霉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利福平和含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继发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的临床病因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预防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标本,常规分离培养细菌,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 造成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主要危险因素有中央静脉插管、应用广谱抗生素、严重的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入住ICU时间等;检出的71例阳性标本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7.3%,其次为血液和尿液,分别占5.6%和2.8%;药敏试验表明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利福平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0%、15.5%、16.9%和18.3%,对三种含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均<30.0%,其余抗菌药物除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外,均>85.0%。结论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日益严重,该菌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高度耐药,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感染,治疗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首选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利福平和含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你在外面捡到这样一种东西:看起来像一大块肉,摸起来又软又黏;放在水里会越长越大,而且水不会变浑浊;割下一小块,它还会重新长出来!我想你肯定会一边大喊"见鬼啦",一边恨不得赶紧把这怪东西扔出去。  相似文献   

6.
黏细菌是一类捕食性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海洋和淡水等生境中,是多类环境的优势类群。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黏细菌被归属于变形菌门的δ分支黏细菌目(Myxococcales)。新近根据120个保守性的单拷贝标识基因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变形菌门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将黏细菌类群单列为黏细菌门(Myxococcota)。本文介绍了黏细菌资源的特性,并围绕从目到门的分类地位变迁,系统简述了黏细菌分类学研究的历史演变,对黏细菌资源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背景】黏细菌是一类具有多细胞群体行为特征的高等原核生物,其对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捕食特性使其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原始森林可培养黏细菌的多样性并分析其抗菌活性,为发掘黏细菌生防菌株奠定基础。【方法】以天山大峡谷原始森林采集的土样和腐木为分离材料,采用兔粪诱导法和被捕食菌诱导法从中分离纯化黏细菌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并以6种植物病原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拟轮枝链孢霉(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和1种植物病原细菌[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菌苔捕食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70株菌株,经纯化后获得36株黏细菌纯培养物。经鉴定隶属于4个属,黏球菌属(Myxococcus) 30株、孢囊杆菌属(Cystobacter) 3株、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 2株和原囊菌属(Archangium) 1株。抗菌活性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36株黏细菌至少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抗菌活性,表现出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初步筛选出一株菌株NSE37-1兼具广谱和高效抗真菌活性;供试的15株黏细菌对梨火疫病菌均具有捕食活性,初步筛选出一株对梨火疫病菌具有较强捕食能力的黏细菌菌株NSE25。【结论】天山大峡谷可培养黏细菌资源比较丰富,黏球菌属是该地区可培养黏细菌菌群中的优势菌。分离纯化出的黏细菌菌株均表现出广谱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黏细菌及其抗性代谢产物的药用开发已经成为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黏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生产者,它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无论是在化学结构还是生物活性上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广谱活性,在开发成药物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主要综述了黏细菌独特的细胞行为,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杰出能力,并且阐述了黏细菌药物埃博霉素的研发进展,最后对黏细菌次级代谢产物开发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封面说明     
<正>图案说明:2009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H、温度、二价阳离子对黏红酵母黏附作用的影响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黏红酵母对牙鲆肠黏液的黏附特点。方法以牙鲆肠黏液作为黏附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黏红酵母在上述影响因素作用下的黏附能力。结果在10~30℃黏红酵母对牙鲆肠黏液的黏附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中性偏酸的环境有利于黏红酵母的黏附;Ca2 能显著增加黏红酵母的黏附,但Mg2 促黏附作用不明显;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黏红酵母对牙鲆肠黏液的黏附能力最强,其次是延滞期的酵母,而稳定期和衰亡期的黏红酵母黏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黏红酵母对牙鲆肠黏液的黏附作用不仅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也受其自身生理状态的影响,其黏附作用具有可控性,这对黏红酵母在牙鲆肠道内黏附、定植的调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一般认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而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一般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则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真黏菌具有4个典型的阶段:孢子、游动胞、黏变形体和原质团。这类生物通常会有一段黏黏的时期,因此得名黏菌。这个黏黏的阶段就是黏菌的营养生长期,即黏菌的原质团时期。这些黏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艾比湖湿地芦苇根际土壤未培养黏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提高对盐碱湿地等极端环境黏细菌资源的认知,为今后开发利用极端环境黏细菌资源奠定基础,也为艾比湖湿地盐漠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集艾比湖湿地10个样地3个月份的芦苇根际土壤,针对16S rRNA基因的V4–V5区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黏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艾比湖湿地黏细菌16S rRNA基因Tags数占细菌的0.22%–3.54%,7月份和样地4的多样性最高,说明属多样性与季节和样地相关。本研究共鉴定到黏球菌目的3个亚目、8个科、14个属,其中海无柄孢囊黏细菌属(Haliangium)为优势属,占10.83%–71.01%。网络共现图表明绝大多数细菌与黏细菌存在相互作用。Spearman分析表明,细菌的Shannon、Chao1和ACE指数影响着黏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表明,土壤无机氮(inorganic nitrogen, IN)、有机质(organic matter, OM)和水溶性镁离子(Mg2+)是影响黏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的主要非生物因子。【结论】艾比湖湿地黏细菌资源丰富,其多样性、群落结构受时空变化影响。生物因素(细菌)和非生物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共同影响着黏细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细柄半网菌在无饲培养条件下的完整生活史过程,描述了孢子萌发、游动胞、黏变形体、原质团及孢囊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孢子预处理可以提高萌发率;游动胞鱼形,具有一根较短的鞭毛;黏变形体前缘具有较厚的透明外质,滑动运动方式。原质团属于“发达的中间类型”原质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森林木材资源的减少,废纸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废纸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胶黏物会对再生纸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生物法控制胶黏物主要是通过酶断裂胶黏物组分之间的酯键,防止胶黏物的絮凝,具有高效、专一、无污染等优势.角质酶是一种丝氨酸酯酶,可降解胶黏物中的部分成分.相关研究表明,锚定肽tachystatin ...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松材线虫的媒介天牛蛹室及其气管中获得的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AHPC29对松材线虫具有致病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究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萎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该菌株在实验室的增菌条件。【方法】通过对温室内人工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灌溉菌剂,分析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树萎蔫病的作用效果;通过单组分筛选和正交实验确定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究黏质沙雷氏菌AHPC29的最佳增菌条件。【结果】对于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灌溉黏质沙雷氏菌AHPC29菌液的处理组生长状态优于对照组,并且树内松材线虫含量显著降低;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增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0.1%乳糖、0.5%复合氨基酸、0.5% KNO3、1.5% MgSO4,其中影响最大的组分为氮源;培养时其菌液最佳接种量为7%,最佳装液量为40%,最佳转速为180 r·min-1,最佳温度为30 ℃,最适培养时长为36 h。【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黏质沙雷氏菌AHPC29的最佳增菌条件,并证实该菌具有良好的松树萎蔫病防治应用潜力,为其作为生防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鹏  习丙文  陈凯  谢骏 《水生生物学报》2017,41(6):1251-1256
在洞庭湖岳阳地区开展鱼类寄生虫调查中,发现一种寄生于鲤Cyprinus carpio L.肠道的黏孢子虫。该黏孢子虫的孢囊呈白色,椭圆形,大小为(1.0±0.2) mm (0.8—1.2 mm)。成熟孢子具有壳瓣,壳面观近似圆形,后端有4—6个“V”形褶皱;缝面观呈纺锤形,缝脊直而粗;孢质均匀,含有一个嗜碘泡;孢子长(9.8±0.6) μm (9.6—10.0 μm),孢子宽(8.2±0.3) μm (8.0—8.5μm),孢子厚(7.3±0.1) μm (7.0—7.5 μm);2个极囊梨形,位于孢子顶端,大小相等,呈“八”字形;极囊长(4.4±0.4) μm (3.8—5.1 μm),宽(2.7±0.2) μm (2.2—3.2 μm),极丝4—5圈。该黏孢子虫与肠膜碘泡虫、丑陋圆形碘泡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其极囊/孢子小于1/2;与文献已报道的鲤肠道寄生北京碘泡虫和鲤肠碘泡虫相比较,其在孢子形态、孢子和极囊大小方面分别存在明显差异。基于该黏孢子虫18S rD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Y203795)比对分析,该黏孢子虫与山东碘泡虫相似率最高,仅为96%。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黏孢子虫与山东碘泡虫、倪李碘泡虫、住心碘泡虫、Myxobolus encephalicus、Sphaerospora molnari、多涅茨尾孢虫和Henneguya zikaweiensis聚为独立分支,和其他已报道的黏孢子虫亲缘关系较远。综合形态学和18S rDNA基因序列数据,文章报道的鲤肠道寄生黏孢子虫为碘泡虫属一新物种,将其命名为岳阳碘泡虫。  相似文献   

17.
德国埃森伊丽莎白医院研究人员发现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肌影像,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心导管检查术。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阐述了一种通过氨基胶黏剂将细菌转化的简易有效的方法。和已经发表的转化方法,如DNA吸附和有机纤维包裹等方法相比具有优点。通过将DNA和氨基胶黏剂混合,自发形成胶黏剂包裹的DNA表层结构,可以同时转化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如变异链球菌)。值得注意的是,野生的变异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相比,转化后重组DNA克隆的效率更高。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结果,因为热激法、电穿孔法和海泡石法等方法都不能将DNA  相似文献   

19.
黏结蛋白是一种多亚基的蛋白质复合物,在染色体正确分离和DNA双链断裂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黏连确立蛋白1(Eco1)是一种乙酰转移酶,可催化多种黏结蛋白亚基的乙酰化。细胞分裂S期姐妹染色单体黏连确立需要Eco1催化的Smc3亚基乙酰化,而G2/M期间DNA双链断裂诱导的黏连形成则需要Scc1乙酰化,两种亚基的乙酰化修饰都拮抗了Wpl1对黏连的抑制作用。Eco1对黏连调节作用的研究为深入理解染色体生物学和基因组完整性保护提供了重要视点。  相似文献   

20.
安小亚  刘朴  李玉 《菌物学报》2018,37(4):516-521
本文研究了网柄细胞状黏菌中国新记录种硬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firmibasis从孢子-黏变形体-细胞集群-假原质团-成熟孢堆果的无性生活循环过程。结果表明:该种细胞状黏菌孢子萌发至少需要8h,孢子萌发释放出具有不规则形状的黏变形体,黏变形体无色并进行不规则的高速运动;黏变形体细胞集群为典型的辐射状;孢堆果对光极为敏感,在成熟发育期微弱的光刺激便会导致子实体生长畸形或停止生长并死亡;从集群开始形成到孢堆果成熟持续约12-14h,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史循环约需36-3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