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省腹菌纲真菌的分类学研究(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产于陕西省的腹菌纲真菌51种,其中包括2个疑难种和13个省内新记录种,隶属于6目、9科19属。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统计甘肃省香茶菜属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经初步研究,甘肃省有12种该属植物,记述了它们在省内的主要分布范围及药用价值。结论:甘肃东南部香茶菜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甘肃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调查甘肃省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深入甘肃各地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和分类鉴定,并查阅和核对主要标本馆的腊叶标本.结果:初步研究,甘肃省有13种1亚种药用黄芪属植物,记述了它们在省内的分布、生境和药用价值,并编制了检索表.结论:甘肃黄芪属植物资源丰富,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湖南蜥蜴亚目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分布的蜥蜴亚目动物,它们隶10属6科,其中省内新记录科1个,新记录属4个,新记录种8个,湖南的蜥蜴亚目动物中,古北界成份占5.88%,东洋界成分占76.47%,中国广布种占17.65%。  相似文献   

5.
江西药用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江西药用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特征。赣北及赣西南的分布种类较多,泛热带分布属的成分占优势,省内以地生型为主,其资源丰富,有不少种类为常用中药及民间草药。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这类药用蕨类资源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6.
甘孜州幅员辽阔,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为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据初步调查,共有各类野生动物29目76科244属467种,其中哺乳动物8目21科58属91种;鸟类17目47科168属340种;两栖类2目4科6属11种;爬行动物2目4科12属16种;鱼类9种。属资源动物约200种,它们的种群数量都比较大。珍稀动物有41种,占全国113种的36%,占省内55种的74%。其中14种属我州特产动物。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8种:大熊猫、金丝猴、黑金丝猴、牛羚、白唇鹿、野驴、野牦牛、黑颈鹤。属二类保护的23种:小熊猫、雪豹、马麝、林麝、白臀鹿、水鹿、毛…  相似文献   

7.
一、名称和分布 落叶松鞘蛾俗称筒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小鳞翅亚目(Micra lapidoptera)。谷蛾总科(Jine oidae)。鞘蛾科(Coleophoridae)。鞘蛾属(Coleophora)。学名为Coleo-phora laricella Hb。 在省内分布于本溪、凤城、抚顺、清原、新宾、宽甸、安东、岫岩等地。国内分布于山西、黑龙江、吉林等省。  相似文献   

8.
河南蜜粉源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粉源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河南地处中原,省内环境既复杂多样,又彼此差异较大,生长了较多的蜜粉源植物。笔者在调查、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蜜粉源植物595种及变种,隶属于98科296属,以刺槐、荆条、枣树、紫去英等植物组成主要蜜源。河南是我国重要商品蜜生产基地。最后对河南蜜究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臭蝽属蝽科荔蝽亚科,学名 Eurosius validus Dallas,江西省山区、丘陵地区较多。成虫和若虫为害板栗、茅栗、白栎等嫩梢,吸食汁液,使梢凋萎,终至焦枯。对板栗苗期的生长影响较大。 1973—1976年我们在省内南北几个点对它进行了调查,1974-75年在校本部(南昌梅岭山麓)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双翅目潜蝇科昆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作于1997-2000年对福建省主要蔬菜和花卉作物上潜蝇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经研究发现福建省现知潜蝇各类计有12属20种;其中,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ensis(Blanchard)和蒿萼潜蝇Calycomyza artemisiae(Kalt.)为福建省新记录种。本详细报道福建省潜蝇科昆虫的各类、分布和寄主,并就某些潜蝇害虫在省内的发生危害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天然食用色素新秀毛药红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药红淡,又名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属山茶科植物。福建省内各地常见,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路旁灌丛或山地阳坡沟谷疏林中,同时也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及安徽南部。毛药红淡作为药用植物,其根、叶入药。味苦,性凉。功能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治衄血、尿血、肝炎、痄腮、疖肿、蛇虫咬伤。但其中的药效成分目前尚未见报道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底资源是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深入研究与保护重要的参考资料。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次生林区,生物资源相对丰富。自2014年以来,对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多样性及区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现有两栖爬行动物2目16科40属63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7科15属33种,爬行动物1目9科25属30种;无声囊泛树蛙Polypedates mutus和老山树蛙Rhacophorus laoshan是湖南省两栖动物新记录;核心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缓冲区和实验区;动物区系成分缺乏古北界种类,以东洋界种类为主(48种,占76.2%),广布种有15种(23.8%);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比较发现,其与湖南省内其他6个保护区(森林公园)属于周缘关系。鉴于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丰富性、典型性与代表性,应加强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杜鹃属植物的分类历来都十分重视叶片表皮特征的分类学价值,无论是在各亚属之间还是在种及种下等级的划分中都很强调此类特征的作用。贵州省位于世界现代杜鹃分布中心边缘及向东部散布的过渡地带,省内自然分布的杜鹃种类资源丰富而又独具特色,包括很多尚未深入研究的特有类群。为进一步研究贵州杜鹃属植物的属下系统分类关系,该文对自然分布于贵州的30种杜鹃进行了叶背显微形态特征研究,其中有28种的叶背表皮特征为首次报道。研究材料全部来自采于贵州西北部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属植物,包括杜鹃亚属4种、糙叶杜鹃亚属1种、常绿杜鹃亚属22种、马银花亚属1种及映山红亚属2种,共计30种。研究方法为取成熟叶片处理后在JSM-6490型扫描电镜下对叶背表皮进行观测。叶背鳞片类型的划分方法参照前人工作。结果表明:这30种杜鹃叶片叶背表皮形态特征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如有鳞类杜鹃具有鳞片而其他类群则无,叶表面有或无表皮毛,表皮毛排列稀疏或密生,气孔器未见或偶见,散生于乳突状或非乳突状突起之间,或角质层增厚气孔器下陷,内、外拱盖表面粗糙或光滑,气孔器周围有或无间断的条形突起,突起呈环状或羽状等,但在同一亚属或亚组中又呈现出或多或少的一致性。研究讨论表明,叶背表皮显微形态特征在杜鹃属植物的属下系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画眉科鸟类多为华南区(东洋界)固有的种类,而华南区又以云南省内发现的种类为最多,其次为广西、广东和福建;在华北区所产的种类最少。陕西省隶属于华北区(古北界),以往有纪录的有六属 Pomatorhinus,Pnoepyga,Garrulax,Spelaeornis,Alcippe和 Babax。在太白山北麓及渭河平原,最近三年内获得七种画眉鸟类,分隶三属:Pomato-rhinus,Garrulax和 Yuhina。其中 Yuhina是属于新纪录范畴。因此对于种类分佈,似有一定意义,依郑作新氏建议(1950),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界线,在陕西省应以秦岭为准。就此种鸟类分佈而言,似更合理。这样,对于鸟类区划问题,可增多一些认识,特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正> 阿根廷出血热(Argentine Hemorrhagic Fev-er:AHF)是一种流行于阿根廷几个省内的病毒性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全身多脏器出血,同时伴发热、体重减轻、肾功能损害、心血管功能紊乱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症状,死亡率高达20%。1958年Parodi等首次从秋宁(Junin)地区一位患者血中分离出AHF的病原体即秋宁病毒的 XJ致病株。秋宁病毒的结构组成和生物学特性与淋巴脉膜(LCM)病毒相似,两者同为沙粒病毒属,有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来的采集及最近集中考察,收集南岳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173种,分别隶属于15目、37科、83属,充分体现了种类方面的多样性.在生态特征方面,分布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常绿或落叶灌丛、针叶林、高山草甸等环境;其中腐生类型为主,有共生类型和寄生类型.在经济价值方面,有食用菌77种,药用菌43种,毒菌24种,木材腐朽菌93种,树木共生菌32种.另有省内新记录种18种.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南岳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海南部分地区(省内)与省外非转移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异同。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6月-2017年6月经病理和影像学确诊的非转移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14例,筛选有效病例159例,将患者年龄、肿瘤位置、ScarffBloom and Richardson(SBR)分级、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53)、TNM分期、阳性/活检淋巴结数、lunimal分型、初潮年龄、绝经状态、生育子女数、体重指数、体表面积等数据按省内、省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省内患者确诊年龄明显早于省外(47.48±10.05 vs 51.33±10.03,p=0.02);②省内患者具有生育子女数较多(1.93±0.97 vs 1.38±0.64,p=0.00)和活检淋巴结数较多(20.67±9.56 vs 18.00±6.74,p=0.04)的特征;③省内患者绝经后体重指数(22.66±3.24 vs 25.56±3.67,p=0.00)和体表面积(1.60±0.12 vs1.68±0.16,p=0.00)较绝经前明显上升,而省外患者此现象不明显。结论:海南部分地区非转移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发病年龄早等特点,绝经后体质改变可能为该地区乳腺癌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道路廊道的辽宁省旅游景区(点)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辽宁省内旅游景(区)点和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的基础上,以双休日出游游程为服务距离,基于公路交通网络创建各主要城市的旅游区域和各旅游景区(点)的服务区域,揭示辽宁省内旅游景区(点)和人口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旅游景区(点)空间格局以一个旅游重点发展区域和一条滨海廊道热线为特征,重点发展“金三角区”由沈阳、大连、丹东3个重要城市节点和贯穿9个主要城市的3条旅游黄金廊道构成;辽西旅游廊道热线由盘锦和葫芦岛为主体的滨海廊道构成;辽宁省的14个地级市市区,特别是中部城市群成为省内旅游客源的主体;城市旅游域内景区(点)较多的城市也集中于金三角廊道;人口分布和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分布重心基本吻合。省内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200 km的服务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各服务区面积1.00×106~7.00×106hm2,其中4处可为千万以上人口服务。各服务区所覆盖的城市数、总人口数和城市人口数,与该风景区在道路网络中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城市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省内各景区(点)的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数量均已达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省级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从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网络结构设计、功能规划以及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建立省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完成省内各医院之间远程医疗服务的统一调度和费用结算,各医院所建立的远程医疗业务平台完成医院间的各种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可实现省内其他医院和省外医院的无缝接入。  相似文献   

20.
贵州是我国南方白垩、第三纪轮藻化石和红层研究较薄弱的地区之一。有关轮藻化石方面,直到1979年之前没有任何发现;有关红层方面,自侯德封教授等(1945)在黔北仁怀创名“茅台砾岩”至本文研究的材料发现前,全省红层一般都被笼统地称之为下第三系。近些年来,贵州区调队对省内各处小型红色盆地作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工作,本文研究的轮藻化石系该队人员1979和1983年先后在黔中地区修文县扎佐和黄平县旧州一带采集的(插图1),经笔者鉴定计7属、11种。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