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超 《化石》2021,(1):39-42
2018年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伴随着火山喷发出来的还有一种绿色的宝石——火山喷发结束后,在街道和海滩边都出现了大量的橄榄石,人们惊呼火山下起了绿色"宝石雨"。同样在夏威夷的帕帕柯勒海滩,整个海滩因为覆盖大量的绿色橄榄石,而被誉为"绿宝石"沙滩。这些绿色的宝石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绿色宝石——橄榄石。  相似文献   

2.
以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13个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共有种香杨、万年蒿、岩败酱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氮磷比(N/P)等叶功能性状,研究不同生境下3种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探讨新期火山熔岩台地植物叶功能性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3种植物LDMC变化在0.294~0.359g·g~(-1)之间,SLA变化在9.082~22.347m2·kg~(-1)之间;与其他区域的研究结果相比,新期火山熔岩台地植物的LDMC值相对偏大、SLA值相对偏小,说明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的植物采用高LDMC低SLA策略适应贫瘠恶劣的环境。(2)3种植物LNC变化在9.690~15.710g·kg~(-1)之间,LPC变化在0.669~1.078g·kg~(-1)之间,叶钾含量(LKC)变化在10.410~29.830g·kg~(-1)之间,叶N/P的变化在9.781~20.990之间;与其他区域的研究结果相比,新期火山熔岩台地植物LNC和LPC值相对偏小,LKC和N/P值相对偏大,说明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的植物生长主要受磷素的限制,而且LNC偏小和LKC偏高与新期火山熔岩台地土壤中全N、全K的含量变化特征有关。(3)通过ANVOA分析发现,群落间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小,3种植物之间N/P、LDMC和SLA的变异幅度也较小,这说明在水分和养分极缺的火山熔岩台地植物对其生境的适应对策相似。(4)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SLA与LDMC以及N/P与LDMC和SLA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共有维管束植物35科66属82种,9个优势科含有的属、种数分别占总属、种数的51.52%和57.32%;该研究区熔岩台地种子植物有30科、61属和75种的分布区类型,温带成分占主体;植物资源按其性质和用途分为药用、观赏和蜜源等12类。(2)根据Raunkiaer生活型分类,以地面芽植物的草本植物最占优势,其次为高位芽植物的乔木和灌木。(3)在水分生态类型中,中生植物是主要生态类型,旱生植物占较高的比例。研究认为,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熔岩新、风化弱、降水大部分渗流、蒸发强等极不利生态条件形成了火山熔岩石生植物的特有种群。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最挺拔的山是火山,较大规模的火山相对高度可达四五千米;最高最明静的湖泊是火山口的天池,最复杂多样的地形是火山熔岩地貌;最壮观的场景,最伟大的举动,是火山爆发;最生动的过程,是火山熔岩上生物的占领和演变。上图火山弹是岩浆喷到高空冷却固结后落在地面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五大连池的生态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五大连池处于大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错地带,在过去210万年间经历了7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内陆火山遗迹,2010年被我国政府遴选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为了科学、准确地阐述五大连池生态方面的突出普遍价值,本文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框架下,整合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在与其他相关世界遗产地充分比较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五大连池的生态价值.五大连池植物地理特征交错,区系来源广泛;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发育在熔岩台地上的矮曲林反映了植物的特殊适应过程:特有成因形成了陆生和水生两个完整的植被演替序列;陆生植被演替同时存在普通演替和斑块动态演替两种模式,在熔岩地貌上斑块动态演替模式更为随机而高效.上述生态特征充分展示了五大连池正在进行的生物生态过程,体现了五大连池独特的生态价值,为后续有效保护和深入科学研究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6.
火山爆发显示着自然的力量。火山熔岩上最初的占领者们: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及环境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是一种火山地貌, 研究熔岩台地草本物种分布及其环境解释, 对认识火山原生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五大连池熔岩台地的草本物种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苔藓、草本、灌丛、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不同植被类型中的草本层样方, 并测定样方中的土壤养分和水分等状况, 采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评价草本层物种多样性, 通过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群落组成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1)熔岩台地草本层物种丰富, 共56种, 占本研究调查区总物种数的82.35%, 草本样地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性高于其他植被类型。(2)熔岩台地土壤pH值对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物种个体的空间分布均有较大影响。(3)土壤因子解释了群落分布的79.39%, 其中土壤pH值、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所占的解释量比较大。(4)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和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对环境要求较低, 能够适应熔岩台地土壤贫瘠恶劣的环境。熔岩台地不同植被类型表现出对环境资源的特定需求, 熔岩地貌导致了土壤pH值、养分、水分的差异, 并影响植物群落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正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在方圆10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五大火山堰塞湖,14座新老期火山群,数百处自涌冷矿泉,800多平方公里熔岩台地,被喻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五大连池先后荣获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国际最佳保护地绿色名录、国家5A级景区、中国矿泉城、中国著名火山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桂冠。  相似文献   

9.
1980年5月,为了到野外采集化石和进行地质补充调查,我们到达了罗山县的黄城山北坡。这里分布着一亿年以前中生代的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在火山岩底部的沉移夹层中,我们采到过软体动物虫孔遗迹化石。这天,我们在火山碎屑岩底部附近,又发现许多硅化木化石。这些硅化木多为一段一段的石化了的树干,它们不规则的分布在火山碎屑岩之中,东倒西歪,没有一定的排列方向。部分硅化木目前已经露出地表,大部分还埋在火山碎屑岩中。硅化木化石最大的长度可达1-2米左右,小的仅长十几厘米。由于附近已证实有古火山通道存在,推测这些硅化木原先是树木,火山爆发被毁后,向火山碎屑、火山弹  相似文献   

10.
<正>上集回顾:在上一集的火山探险中,古古卡老师3人接受了熊熊"火焰山"的考验,在古熔岩管的地下洞穴里,他们发现了一片美丽的彩色羽毛,当古古卡老师伸手触摸羽毛时……  相似文献   

11.
琼北火山熔岩湿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火山熔岩湿地作为湿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海南岛北部火山岩地区,其生态安全状况直接影响着与其相连的水陆生态系统的安全。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DEM数据以及植被覆盖指数,通过构建稳定性及敏感性评价体系,在景观斑块尺度上对海南岛北部火山熔岩湿地分布区1988-2018年的稳定性动态变化及敏感性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索该区域生态安全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1988和2018年两个时间节点的湿地斑块稳定性均以府城镇、城西镇、龙泉镇等熔岩湿地主要分布区域的稳定性最高,西南部农业用地区域及北部沿海地区斑块稳定性最弱;(2)1988-2018年期间研究区域熔岩湿地稳定性整体呈增长趋势,面积重心和稳定性重心在向南转移的同时在东西方向上呈收缩状态;(3)研究区域极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湿地密集分布区域,不敏感区域则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北部的海口市区及开发利用较多的沿海乡镇;(4)稳定性与敏感性结果呈正相关关系,湿地斑块稳定性低的沿海及城镇地区,在生态上多表现为不敏感和低敏感,而湿地斑块稳定性高的区域通常表现出高敏感性。这也说明自然生态系统相较人工生态系统,虽然其结构更为完善稳定,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但也更容易遭到破坏,恢复周期长,因而在城镇发展等人为活动中需要慎重对待高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2.
昆虫     
五大连池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新期火山被计划为猎奇目标。进入老黑山脚下,对山下零星的植物与地面进行仔细搜索没有找到什么新奇的昆虫。裸露的熔岩上几只直翅目蝗虫蹦蹦跳跳地活动着.大致能看到它们的落点却又不见踪影。仔细寻找,原来它们有很好的保护色.周身深灰黑色.与熔岩石极其相似真的让人很难想象.它们是通过什么样  相似文献   

13.
火山熔岩生境孕育了独特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了解火山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其关键影响因子,选择五大连池新、老期火山为研究样点,非火山为对照,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采样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合土壤理化指标,进一步分析影响火山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TUs)、Ace指数、Chao1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非火山 > 新期火山 > 老期火山。三个样点土壤的共有OUTs数量为713个,各自特有的OTUs数量不尽相同。三个样点土壤中检测到共有细菌16个类群,其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菌群,老期火山土壤中酸杆菌门、疣微菌门、Rokubacteria相对丰度最大,而P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最小。三个样点的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明显的空间关系,相似性差异较大,但不符合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模型。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标明:老期火山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和硝态氮显著高于新期火山和非火山,新期火山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显著低于老期火山和非火山。喷发时间和火成岩基质等特性会导致不同火山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而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显著影响细菌的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氮含量、pH和有机质是影响火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火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在凋落物分解和营养循环中的作用,以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森林优势树种落叶松、白桦、山杨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野外原位分解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凋落物分解的响应。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的分解,3种植物叶片凋落物质量残留率为63.9%~68.1%,白桦叶片凋落物分解最快,分解前后的N含量、C∶N、N∶P存在显著差异。3种植物叶片凋落物的细菌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根瘤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且在3种凋落物间存在显著差异。分解18个月后,凋落物中优势细菌类群与火山熔岩台地土壤趋向一致,火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受到凋落物中P含量、C∶N和N∶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三棱藨草群落是生长在海岸带滩涂原生裸地上的原生植被,在上海地区分布面积达20多万亩。本项工作研究了上海市南汇县东海农场海堤外侧滩涂上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和分布格局。根据滩涂高程以及海三棱藨草种群生长状况,可以划分成三个地带,即地带A,海三棱藨草与芦苇群落交错区;地带B,海三棱藨草种群生长最适的中潮位地带;地带C,梅三棱藨草种群定居地带。由于三个地带内,生境条件不同,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有明显差异。从地带A至C,海三棱藨草种群的分布格局依次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或群聚分布。其空间分布格局在随时间变化的同时也在空间上改变其位置。  相似文献   

16.
海三棱蔍草种群的物候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三棱藨草群落是生长在海岸带滩涂原生裸地上的原生植被,在上海地区分布面积达20多万亩。本项工作研究了上海市南汇县东海农场海堤外侧滩涂上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和分布格局。根据滩涂高程以及海三棱藨草种群生长状况,可以划分成三个地带,即地带A,海三棱藨草与芦苇群落交错区;地带B,海三棱藨草种群生长最适的中潮位地带;地带C,海三棱藨草种群定居地带。由于三个地带内,生境条件不同,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物候有明显差异。从地带A至C,海三棱藨草种群的分布格局依次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或群聚分布。其空间分布格局在随时间变化的同时也在空间上改变其位置。  相似文献   

17.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共建的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外形象一个庞大的地质体和一个巨型恐龙巧妙的融合:断层将地质体垂直切割,火山熔岩自上  相似文献   

18.
<正>长白山是复合式"盾型"的休眠火山,熔岩覆盖面积1.4万平方公里。长白山火山锥体从海拔700多米的熔岩台地上拔地而起,相对高差达2000米。从山麓至山顶数十公里依次展现着红松阔叶混交林、云冷杉林、亚高山岳桦林和高山苔原(又称高山冻原)四大植被类型的带状垂直分布,浓缩了从中温带到北极寒带数千公里的生物景观,成为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和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立地条件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和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地带和地形)下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木材品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地形条件下生长于南亚热带的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大于生长于中亚热带的,而木材尺寸稳定性小于生长于中亚热带的.相同地带内山谷中的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尺寸稳定性大于山脊上的; 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则小于山脊上的.差异显著性t检验表明:立地条件(地带和地形)对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影响均极显著,对米老排人工林的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影响极显著或显著;地形对米老排人工林的木材差异干缩影响极显著或显著,地带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为米老排人工林培育和木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的中三叠世晚安尼锡期菊石群,产自西藏拉萨西北67公里,堆龙德庆县德庆区却桑温泉附近。该处出露一套下部由硅质岩、石灰岩,上部由中酸性火山熔岩夹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组成的地层,厚度大于1200米,由于缺乏化石依据,以往曾笼统地将其划归石炭一二叠系。1976年,西藏综合普查一分队在该区系统测制地层剖面,发现大量化石,认为该岩层皆属三叠系,自上而下划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