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沙群岛东岛小军舰鸟繁殖种群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3-4月对西沙群岛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在西沙群岛的东岛发现小军舰鸟(Fregata minor)繁殖,为迄今所知该种在我国仅有的繁殖记录。野外观察共发现7个巢,其中5个巢中途毁损,另见幼鸟13只,非繁殖雄性个体2只。还观察到小军舰鸟与红脚鲣鸟相互影响的负面行为,如抢食、窃巢材等。调查结果显示,西沙群岛小军舰鸟分布范围现已缩小,而且种群数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李映灿  陈治文  黄广传  彭超  张洪茂 《生态学报》2021,41(18):7189-7203
对海岛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研究,可为更好地保护海洋和海岛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依据。2018年4月-2019年12月,利用样线法、铗夜法等对西沙群岛东岛、永兴岛等岛屿的鸟类、小型兽类资源进行了4次调查,结合历史记录数据对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调查共记录到小型兽类3种,臭鼩(Suncus murinus)见于林灌丛,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黄胸鼠(R.flavipectus)见于房舍区;共记录到鸟类13目26科65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新记录到鸟类29种;广布型鸟类34种,古北界鸟类20种,东洋界鸟类11种;冬候鸟28种,留鸟23种,旅鸟6种,夏候鸟5种,迷鸟3种;东岛鸟类物种数高于永兴岛,但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低;雨季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旱季;东岛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红脚鲣鸟(Sula sula)中国唯一的繁殖地,应加强保护。与1974年和2005年报道的数据对比,本次调查记录的鸟类物种丰富度最高,留鸟物种数最多。结果反映西沙群岛小型兽类种类较少,主要分布在房舍区及其附近的林灌从;暗示小型兽类带入、扩散等可能与人为活动相关,其生态效应予以重视和长期监测。西沙群岛鸟类物种有丰富度较高、候鸟占比高、季节和年份间差异明显、留鸟物种数有所增加、为红脚鲣鸟唯一的繁殖地等特点。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候鸟和留鸟的保护,尤其是红脚鲣鸟的保护十分重要,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6月28日,笔者与宁波市镇海区农林局工作人员在镇海区兴丰村渔塘(121°37′45″N,29°58′24″E)救助大型鸟类1只,经鉴定为红脚鲣鸟(Sula sula),通过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11)和"浙江鸟类名录更新"(Chen et al.2012),确认为浙江首次发现。该鸟为红脚鲣鸟亚成近成鸟,初级飞羽和覆羽呈暗褐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8月17日16时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辛庄乡高小营村获得一只伤亡鸟类个体,经鉴定为红脚鲣鸟(Sula sula)亚成体(图1)。标本现存放于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形态特征:嘴粗壮,长直而尖,呈圆锥形,上下嘴缘具齿突;嘴蓝灰色沾粉红,尖部褐色。眼黑色,眼周、  相似文献   

5.
<正>马上就是圣诞节了,糖妹我挂在床头装礼物的袜子,还没准备好。我想我需要一双蓝色的袜子,这样圣诞老人将云朵装进去的时候,才会有蓝天白云的恬淡感觉。但是,现在我正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考察,这里的"特产"除了海鬣蜥,还有蓝脚鲣鸟……等一等,我看着蓝脚鲣鸟的蓝脚丫,突然有了个好主意:"请问,你能把脚上的蓝袜子借给我吗,蓝脚鲣鸟?"  相似文献   

6.
封面说明     
红脚鲣鸟Sula sula(Red—footed Booby).隶属于鹈形目Pelecaniformes鲣鸟科Sulidae,为同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长约71cm。雄鸟身体基本白色,两翅黑褐色。嘴粗壮,为圆锥形.脸部裸皮黄色,尾白,雌鸟上体灰褐色杂有白色,其他特征与雄鸟相似跗踱短,四趾朝前,趾间蹼发达,  相似文献   

7.
西沙群岛植物的订正与增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西沙群岛(15°46'-17°08'N,111°11'-112°54'E)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部。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大小不一的岛屿、7个沙洲和10多个暗礁暗滩,总陆地面积约7.6047 km2,是南海诸岛中陆地面积最大、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群岛。除石岛及高尖石外,西沙群岛的岛屿均由珊瑚礁在近6,000年来逐渐发育形成(卢演俦等,1979),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沙群岛白蚁调查及新种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 1974年5、6月间,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派员到我国西沙群岛(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所属的主要八个岛屿)进行动物与昆虫区系的调查。就中在永兴岛上采有白蚁标本14号,经初步整理有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的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omesticus(Haviland)]和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的西沙原鼻白蚁(Prorhinotermes xishaensis sp. nov.)两种。并见到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被害状,但未采到家白蚁标本,1975年3、4月间高道容同志在西沙群岛珊瑚岛采到大量家白蚁标本及被害状,始得肯定其分布。  相似文献   

9.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两串明珠闪耀着光芒——那就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两组最重要的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部,东北距广州约700公里,西北距海南岛约300公里,从东到西迤逦200公里,共有40座岛、沙洲、礁、暗滩组成,其中东面的一群叫宣德群岛,主要岛屿有8个;西面的一群叫永乐群岛,主要岛屿有14个。  相似文献   

10.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的岛群之一。南海诸岛历来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我国渔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开发和捕鱼,捕捉海龟也是其中的一项。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作业中,对于掌握海龟生活习性和捕捉技术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来,我国的生物科学工作者对西沙群岛以及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游禽和涉禽     
正生活在不同湿地类型中的水鸟,在长期的进化和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其中主要有游禽和涉禽等两种类型。游禽游禽是一类适应于在水中游泳或潜水的鸟类,包括潜鸟目、目、鹱形目、鹈形目和雁形目的所有种类,以及鸻形目的鸥科燕鸥科种类。其中,鹱形目与鹈形目的鹲科、鲣鸟科和军舰鸟科为远洋性海鸟;雁形目的鸭、雁和天鹅等往往被人们称之为水禽(Waterfowl)。鸥类在生活习性上适应于  相似文献   

12.
咖啡透翅天蛾Cephonodeshylas和茶长卷叶蛾Homonamagnanima为红栀子(Gardeniajasminonides)园中2种主要害虫。在湖北孝感地区咖啡透翅天蛾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茶长卷叶蛾年发生4代,以幼虫越冬。文章介绍了2种害虫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沙群岛的猛水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渔民的渔捞基地之一,西沙群岛是这个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岛附近的海域中生存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的海洋生物色泽艳丽,潮间带的甲壳动物尤其繁多,是一个良好的渔场。1973年和1974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协同当地水产机构对西沙群岛先后进行了两次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采集一批浮游甲壳动物水样,其中猛水蚤的种类很多。据部分水样分析结果,将新纪录与新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西沙群岛常见蚊蝇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七五年四至五月原广东省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单位对西沙群岛的地质、南海水产资源和动物、昆虫、植物区系进行考察。在此期间,作者就蚊、蝇种类、分布和孳生地类型对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东岛、珊瑚岛、琛航岛、金银岛、石岛和北岛作了调查。这里带菌传播疾患,为害牲畜,影响人类健康的蚊蝇虽多,而其种类及习性,迄今尚少报道。作者在这次采集中获得蚊虫标本121号,蝇类标本239号,经初步整理计有5个科,11个属约18种。现就其种类、分布、孳生地(物)等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鉴于以往对红隼(Falco tinnunculus)的种群数量动态还研究不多,1980~1984年的1~4月和9~12月,我们在太原市南郊区对红隼的越冬种群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获得的资料报道如下:一、调查方法与环境根据红隼具有漂荡性大的习性,在调查区内选定相互交叉的东西线和南北线统计红隼的数量。(一)东西线:从西向东,经由杨家村、晋源、小店、西温庄至东温庄村的主干公路和乡村路,贯穿全区南北范围中央的平川地区。全线长15公里,海拔750~900米。路线两侧村庄星罗棋布,多为阶地耕作区。常见的:树种有杨(Popuulus spp.)柳(Salix spp.)榆(Ulmus pumi…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黄山地区恐龙(足迹)脚印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地区所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从脚印的形态和足迹上看,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恐龙(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同生存过,其中多数恐龙为两足行走性的。记述了两个典型的小型兽脚类和小型鸟脚类恐龙所留下的脚印化石。黄山地区恐龙足迹、骨骼化石及其蛋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晚白垩世恐龙生活习性以及古气候环境均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棕鼯鼠(Petaurista petaurista)在我国有三个亚种,福建亚种(Petaurista petaurista rufipes)1921年由柯德威(H.R.Caldwell)在福建的永安采得。1925年由艾伦(G.M.Allen)定名。关于它的形态、生活习性以往资料极少。经我站历年的调查,已知福建的建瓯、南平、顺昌、邵武、崇安、政和、屏南、建宁、沙县、明溪、永泰等县均有分布。由于数量少和生活习性关系。不易采到。1978年10月至11月,在建瓯县吉阳公社进行调查中采到6只,对其中4只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测量,并对其生活环境进行了调查,访问了当地猎户,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沙群岛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端的一群热带岛屿,自然环境独特,植物区系特殊.本文通过对西沙群岛24个岛屿的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西沙群岛的植物多样性、分布以及植物区系,并列出了该地区的植物名录.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共有维管植物396种,隶属于85科262属,其中野生植物220种,栽培植物176种.总体来说,西沙群岛植物种类较贫乏,各岛屿植物多样性差异较大.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是我国热带珊瑚岛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其区系成分与海南岛植物区系联系最为密切,与我国台湾、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的区系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长山群岛人地关系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海岛资源环境的影响,利用改进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1996—2016年长山群岛人地关系供需平衡变化情况,并利用脱钩效应模型探讨了海岛经济发展与能值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速度和海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长山群岛能值生态足迹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扩张导致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2)长山群岛人地关系始终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并呈扩大趋势,但各账户生态赤字表征涵义不同,应区别对待;(3)长山群岛能值生态足迹与GDP之间经历了"扩张连接-弱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强脱钩"的转变过程,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是脱钩状态变化的重要因素。(4)随着产业重心的转移,长山群岛能值生态足迹的影响从海洋转向岛陆。  相似文献   

20.
地衣在自然界中不太引人注目,因而学生对地衣缺乏感性认识。在进行“地衣植物”一章教学时,我同语文教师协作,结合作文采用到自然界考察、探索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了解地衣植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和用途,掌握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并通过认识地衣的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