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 目的 评价实施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对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影响,为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新疆某三甲医院实施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前后同期所有住院由本院医师主刀进行三级及以上非介入手术病例,分析手术级别、主刀医师职称、学历、专业年限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实施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后,三级及以上手术患者例数同期增长32.6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1.74%,研究生学历组及高年资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开展手术医师权限管理,有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医疗安全。手术难度、手术医师学历、年资是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因素,单一采用职称与手术操作相对应的技术准入标准存在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对2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术式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SAP于入院后一周内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清除坏死组织并充分低位引流;早期手术治愈率71%(17/24),疗效满意。结论:SAP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可在一周内手术,手术方式以充分低位引流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07—2008年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非计划再手术病例,探讨非计划再手术发生原因。共分析2007—2008年非计划再手术病例共432例,未达预期效果手术再调整、切口问题、手术后出血、手术部位感染、手术损伤是导致二次或多次手术发生的主要原因。医院应该监测非计划再手术事件,寻找其发生的原因,发现围手术期存在的质量问题,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叶舒  殷海  黄贤 《蛇志》2005,17(4):266-267
我科自1999~2004年已进行了115例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对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初步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及时的手术分级管理系统。方法以医疗信息标准化工作为推手,通过自主开发的手术分级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手术分级的智能化管理。结果手术分级智能化管理系统杜绝了因手术分级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医疗差错和纠纷,同时完善了手术麻醉信息,提高了病案首页手术、麻醉信息的准确性。结论手术分级智能化管理系统是落实手术分级管理的较好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08—2013年44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0%,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手术切口问题。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手术者专业水平及患者病情因素等因素有关。结论 作为手术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医院应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作为提高质量管理的抓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乳腺癌手术分别采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不同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为依据,将两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就诊时间为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研究组给予保乳手术,对照组给予改良根治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躯体评分、心理评分、社会评分和精神评分等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为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躯体评分、心理评分、社会评分和精神评分等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手术相比较,采用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更好,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陈海峰 《蛇志》2012,(4):425-426
近年来,腹腔镜在妇科领域发展迅猛,从最初单纯的检查诊断发展到广泛的手术治疗,使大部分需开腹手术的妇科病患者可用腹腔镜手术代替。我科于2011年2月开始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的诊治,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谢静  洪捌英  刘晓瑛 《蛇志》2016,(4):445-446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情况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手术部位标示是手术安全核查内容之一,也是外科医生容易忽视的环节。探讨如何运用项目管理运作模式达到提高手术部位标示率,实现“多赢”目标。患者受益,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系数;医生受益,强化医生责任意识;医院受益,保证医疗质量,避免手术部位错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手术治疗的1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患信息,将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65例病患归为微创组,将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65例病患归为开放组,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椎体高度、Cobb角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手术后的伤椎高度、伤椎Cobb角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伤椎高度、Cobb角度相仿,但微创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开放组(P0.05);(2)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开放组,但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对于伤椎复位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仿,而且在生活质量改善、手术恢复时间、手术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桂靖  林成新 《蛇志》2008,20(1):54-58
颈椎手术部位常涉及颈髓及延髓等重要区域,故对手术和麻醉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对颈椎稳定性差、头颈部活动受限、脊髓受到不同程度压迫的患者,麻醉和手术操作均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在术中或术后危及患者生命.颈椎手术围手术期麻醉处理对减少颈椎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现对颈椎手术围手术期麻醉的处理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继红 《蛇志》2017,(2):224-226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运用细节护理对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手术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耐受性、肌肉放松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整体手术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田瑜  姚家庚  武志超  李洋  王建交 《生物磁学》2011,(23):4529-4530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期间开颅手术39例和微创手术治疗4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结果:开颅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两者相比未见有明显的差剐。结论:微创手术组和开颅手术比较未见明显的疗效差异,微创手术手术简单,创伤面积小,费用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有COPD病人行腹部手术时的危险性、手术耐受力评估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主要分析35例COPD病人行上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病人中术后有发生肺部感染、腹部创口破裂等并发症,无一例发生呼衰,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COPD病人手术有一定危险性,主要在术后,但术前与术中应进行适当的准备与处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不能过分强调其危险性而丧失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妇科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要点。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57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巧克力囊肿32例,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19例,良性畸胎瘤6例)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min,平均术中出血48ml,术后平均住院2.4d,无病理性恶变。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卵巢囊肿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微创、并发感染率低及其他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明显优势,是妇科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手术和开腹胆囊手术对于术后肠黏连的影响,对比两种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选取在我院接受胆囊手术治疗的196例病患,根据术式分成开腹组和腹腔组,每组均为98例患者,对比分析组间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出现肠黏连的情况,同时观察手术前后患者消化道生存质量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手术耗时(123.57±4.65 min)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27.52±5.69 mL)、胃肠功能恢复用时(18.03±3.51 h)、术后住院时间(4.51±1.03)、肠黏连发生率(10.20%)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前GLQI评分相仿(P0.05),术后GLQI评分显著高于组内术前(P0.05),且腹腔镜组术后GLQI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手术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而且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期间开颅手术39例和微创手术治疗4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结果:开颅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两者相比未见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微创手术组和开颅手术比较未见明显的疗效差异,微创手术手术简单,创伤面积小,费用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且效果显著。我们通过观察腹腔镜技术用于老年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肿瘤的优势,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101例老年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1例并发症,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适合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手术耐受较差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杜向阳 《蛇志》2011,23(3):263-264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再手术治疗的效果满意,住院时间为(9.8±5.7)天,随访6个月~4年,除1例患者出现肠梗阻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及时进行,可降低复发率,达到较好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