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微生物与能源的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薇  李鱼  黄国和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9):1472-1478
微生物技术在新能源开发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简要叙述了生物柴油、燃料酒精、生物制沼气、生物制氢和微生物电池等新能源的原理、优缺点和开发现状,概述了微生物资源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指出发掘新的微生物资源或构建工程菌株、明确微生物作用机理、开发新工艺将会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固定技术是将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生物细胞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固定,并以其作为生物催化剂加以利用的一门技术。相对于游离的单细胞,固定化细胞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回顾了细胞固定技术在制备方法和载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近几年来固定化细胞技术在新能源开发、食品加工及环境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是当代高技术领域的重要前沿 高技术的发展序列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新材料技术为基础,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柱,沿微尺度领域向生物技术开拓,沿宏尺度领域向海洋和空间技术扩展。当代6大高技术涉及一个广阔的科技前沿带,生物技术是这个前沿带中最具有发展远景的重要前沿。  相似文献   

4.
荷兰瓦格宁根农业大学2名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表示人类有望在10~15年内研发出从藻类中大规模提取生物燃料的技术,届时整个欧洲使用的矿物燃料将有望被这种新能源取代。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高空"超级细菌"可成发电新能源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化学工程与先进材料学院基思.斯科特研究小组发现,一些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地球3万米高空的细菌可用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作为一种高效发电机。该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相似文献   

6.
桑涛 《植物杂志》2011,(1):38-43
化石能源日益紧缺,污染日趋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在寻找新能源的过程中,芒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随着研究的深入,“高个子”芒草已经成为能源植物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减少大气污染、防治气候变暖、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比重大、耕地面积多的国家,农村新能源建设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物制氢——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面临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开发新的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是未来重要的新能源物质。生物制氢技术利用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可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产氢,效率高,能耗低,污染少,成本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简要阐述生物制氢技术及其发展状况,提出我国发展生物制氢技术,实现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0—2010年,淮河流域粮食产量由6414×104 t增长到10121×104 t(增幅为58%),城市化率由13%增长到35%(涨幅为22%),流域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流域整体定量评估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将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估算淮河流域1990—2010年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淮河流域氮输入量呈现出增加趋势;1990—2001年流域内氮输入量快速增加,2001年后氮输入增加趋势减缓.1990年氮输入量为17232 kg N·km-2·a-1,2003年氮输入量最高,为28771 kg N·km-2·a-1,2010年回落为26415 kg N·km-2·a-1.从氮输入的组成上来看,化肥和大气氮沉降仍然是最主要的输入来源,其次为食品/饲料和生物固氮的输入.化肥和大气沉降输入占总氮输入的比例持续增加,由1990年的64%和16%分别增长至2010年的77%和19%.单纯以增施化肥来实现粮食增产、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应切实转变到改善农业耕种技术、实现新能源的发展轨道上来,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我衷心祝贺《生物技术通报》杂志的创刊。生物工程又称生物技术,或称生物工程技术。这是指利用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造生物,赋予生物以新的功能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等的工艺性质的综合技术体系。众所周知,生物工程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新技术革命领域中的四大主导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  相似文献   

11.
陈盖  蓝盛芳 《生态科学》2001,20(1):65-69
一可更新能源可减少甚至消除我们对化石能和核能的依赖,其中很多虽然已为人类使用数百年,但因为石能的普遍使用,一直都为起人类的注意。人类已发明了新技术利用这些可更新能源。其利用不赖于一定的技术是既定的事实,目前有成功建立这样的能源工业还是十分昂贵的。如果人类生产经济和市场允许的话,这些新的技术经进一步改进和简化后,就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应用起来也很可靠。相对于开发应用核能,水能和化石能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耗费来讲,用于可更新资源的资金可谓微乎其微。虽然传统能源和替代能源各具优点,但保护能源往往还是解决能源短缺最便宜,最容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物产业技术》2010,(5):102-103
2010年8月11~13日在宁夏银川.《生物产业技术》编辑部成功举办了2010年生物产业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夏盛实业集团独家协办。会议盛情邀请了工业生物技术、酶制剂技术领域的高层领导、来自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农科院的知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10日召开了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0)的公开研讨会。在会上,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生物科技产业课的江崎祯英课长在作“再生医疗产业化支撑技术的开发”报告时表示,从2014年冬季起将在新制度的框架下加速再生医疗产业化。可能批准允许细胞委托外加工的再生医疗新法和采纳早期批准制度的修订药事法。  相似文献   

14.
安惟 《植物杂志》2010,(11):32-35
2010年10月4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体外受精技术方面的特殊成就,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5.
日本医药品开发支援机构(APDD)和日本东京大学、摄南大学、理化学研究所、放射线综合研究所等6所大学和3所公立研究机关,与日本制药企业联合会的14家企业,将着手通过微剂量给药法的临床试验开发药物动态预测技术。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转化的技术开发”工程将向该项目提供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16.
1990-2010年淮河流域人类活动净氮输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2010年,淮河流域粮食产量由6414× 104 t增长到10121×104 t(增幅为58%),城市化率由13%增长到35%(涨幅为22%),流域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流域整体定量评估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将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估算淮河流域1990-2010年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淮河流域氮输入量呈现出增加趋势;1990-2001年流域内氮输入量快速增加,2001年后氮输入增加趋势减缓.1990年氮输入量为17232 kg N·km-2·a-1,2003年氮输入量最高,为28771kgN·km-2· a-1,2010年回落为26415 kg N·km-2·a-1.从氮输入的组成上来看,化肥和大气氮沉降仍然是最主要的输入来源,其次为食品/饲料和生物固氮的输入.化肥和大气沉降输入占总氮输入的比例持续增加,由1990年的64%和16%分别增长至2010年的77%和19%.单纯以增施化肥来实现粮食增产、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应切实转变到改善农业耕种技术、实现新能源的发展轨道上来,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2,(3)
7月25日,中国南车株洲所首家海外功率半导体研发中心在英国顺利落成,这也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首个海外高端器件研发中心。以IGBT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是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之一,被业界认为是现代机车车辆的“CPU”,它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驱动、新能源等行业。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前沿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ISABES-2)于2008年4月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会议为期两天。本次会议是清华大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研究生培养项目的重要环节,由清华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承办,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机构(NEDO)及企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封面说明     
《生物磁学》2011,(19):3727-3727
自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拉开了人造生命的序幕,2010年,可谓是人造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本刊2011年封面设计的灵感来自于人造生命技术的蓬勃发展:①封面背景以第三代测序技术即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实时DNA测序技术的研制成功为契机(图中,偏下),这为人造生命及人类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②封面图案以2010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体外受精技术(即试管婴儿),  相似文献   

20.
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微藻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良的可再生新能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两大危机具有潜在的重大战略意义。综述了微藻生物柴油的技术流程、油脂含量较高的微藻藻种、微藻生物柴油的最大技术瓶颈、提高微藻油脂总产量的方法、微藻的大规模培养、微藻的采收和微藻生物柴油的制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微藻生物柴油未来的核心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