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与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调节、呼吸道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15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确切,未出现并发症,病残率低。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是当今社会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都非常高的神经科疾病,对于它的治疗,则是神经内外科的重点难点。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作者阅读了大量国内外临床相关文献,综述了高血压脑出血相关内外科治疗的方法,以及具体应用,望能为其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1992~ 1 997年 1 2月我院收治 56例脑出血患者 ,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6例脑出血患者男 37例 ,女 1 9例 ,年龄 40~ 79岁。有高血压病史者 48例。出血部位 :全部患者均经头颅 CT检查确诊。左右侧基底节出血 42例 ,脑干桥脑出血 5例 ,小脑出血 2例 ,脑叶出血 7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1 .2 临床分型 按意识及偏瘫程度分 ~ 级 [1] ,其中 级 30例 , 级 1 3例 , 级 8例 , 级 5例。1 .3 治疗 内科治疗 44例 ,均采用速尿或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控制高血压 ,维持液体酸碱平衡等治疗方案 ,外科治疗 …  相似文献   

4.
蛇毒制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蛇毒制剂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河北省赵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省赵县人民医院河北省赵县中医院张存志,韩忠霞,李书铎,郑英双,柳俊旗,时建设,郑文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310例,其中蛇毒制剂组198例,男128例,女70例...  相似文献   

5.
曾光 《蛇志》2013,25(3)
高血压病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致原发性脑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在50岁以上、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1].该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为特点,是急诊常见病之一.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救治主要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时机及方案正确与否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成功关键.现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程继伟 《蛇志》2003,15(3):53-54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起病急 ,发展迅速 ,死亡率极高。我院近 3年来应用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1 0 6例 ,其中术后病情加重 2 4例 ,现结合临床资料对脑出血微创术后病情加重原因及防治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4例患者中男 1 5例 ,女 9例 ,年龄 42~ 69岁 ,均经 CT证实出血量在 30~ 1 0 0 ml以内 ,出血部位分别在额、顶、颞叶及基底节区。其中中度昏迷 4例 ,脑疝者 2例 ,浅昏迷以下者 1 8例。合并应激性溃疡 8例 ,肾功能不全 4例 ,二者兼有者 3例。1 .2 治疗方法 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 …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 1 994年 5月~ 1 999年 6月我科收住院急性脑出血死亡 1 60例患者 ,对造成死亡原因作临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 60例 ,男 1 0 2例 ( 63.98% ) ,女 5 8例( 36.0 2 % ) ;年龄 2 4~ 84岁 ,平均 5 8.83岁 ,其中2 4岁 1例 ,30~ 39岁 6例 ,40~ 49岁 2 1例 ,5 0~5 9岁 46例 ,60~ 69岁 5 8例 ,70~ 79岁 2 6例 ,80岁以上 2例。1 6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者。诊断 :病前和病后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或血压显著增高 ,符合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或头颅 CT确诊。有 5 7例因病情危重、脑疝、呼吸衰竭及暂停、抽搐、躁动不安而未查脑 CT…  相似文献   

8.
苏斌  郭桂平 《生物磁学》2009,(13):2540-254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三种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8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效果用ADL分级评价,预后良好59例,预后不良38例,死亡21例。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病情48h内不再进展即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和Fugl-Meyer积分、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和Fugl-Meyer积分、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比较,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应尽可能施行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影响预后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相关性,以及各因素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间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47例,其中男:86例,女:61例;年龄60.83岁,平均(69.6±5.7)岁;高血压病程8-23年,平均(9.7±1.6)年。分析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患者的意识状态、出血位置及出血量、语言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患者的预后转归等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7%;在诸多预后因素中:意识状态、出血量、出血位置,以及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与意识状态、出血量、出血位置相关,根据临床症状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为小儿急性腹痛日后诊治提供积极参考指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进行检查的95例患儿;行临床诊断及医疗设备诊断方案,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95例患儿诊治效果。结果:诊断符合率高达91.57%,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均具有相对较高的治疗效果。结论: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治效果理想,具有积极临床诊治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分组治疗,从而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效果,为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院前急救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接诊后且未入院前给予现场急救措施,;院前未处理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接诊后直接转运至院内接受治疗,现场并不进行任何急救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及抢救成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院前急救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为13.33%、抢救成功率为86.67%、未死亡患者中致残率为15.38%,均明显优于院前未处理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为33.33%、抢救成功率为66.67%、未死亡患者中致残率为35.00%,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现场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其死亡率与致残率,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后,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提高。结论术后早期细致的监测与护理,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是提高脑出血术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甘油果糖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甘油果糖治疗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评分及肾功能损害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21%(41/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35.9%(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29±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7.0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甘油果糖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出血率为5%,对照组为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3例,死因均与上消化道出血无相关性。对照组死亡6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3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预防不佳,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相关研究还需扩大样本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胞二磷胆碱与抗氧化剂等常规治疗及尼莫地平静注治疗,1次/天,连续14天,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脑脉胶囊口服或胃管注入,3次/天,连续28天。分析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门生活质量评分表(QL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QL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9.74%VS69.23%)。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促进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我们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脑出血病损评分和肢体运动积分情况。发现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脑出血评分和肢体运动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2年收治的49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结果:49例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14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6例,Ⅴ级15例,其中14例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10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25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后6月,根据ADL量表评价预后(ADL≥60分为预后良好):内科保守治疗者仅3例预后良好,手术及栓塞术者17例预后良好。结论:对于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而言,影响患者预后的原因主要是出血导致的脑损伤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通过手术或栓塞术积极治疗破裂动脉瘤是预后良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3例患者,比较手术方式的优劣。结果:采用ADL分级评价治疗效果,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立体定向组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立体定向手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值得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由贾保祥教授研究完成的 [1] 。自 1 997年 5月向全国推广以来 ,全国各地的大小医院基本上掌握了该技术 ,并做了大量的临床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该项技术特别适合有 CT的基层医院开展工作 ,但手术后会受到治疗和护理等诸多因素影响 ,使手术失败。我院有 5例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死亡。我们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6例中 ,男 1 2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62 .5岁 ( 5 0~ 75岁 )。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出血部位 :左侧 9例 ,右侧 7例。出血量 :30~ 40 m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