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1988年是中一加恐龙合作计划的第三个野外工作年。这一年的野外考察主要是在内蒙、新疆进行的。6—7月份考察队在内蒙乌拉特后旗巴音满得呼地区晚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均分布在一个南北向约10公里长的冲沟里,岩层产状较平缓,出露厚度70米左右,约含四个化石层。恐龙化石包括原角龙类Protoceratops,幼年及成年个体20余具;甲龙类Pinacosaurus的幼年个体群;小型兽脚类Saurornithoides、Oviraptor,鸟脚类化石及大量恐龙蛋化石。此外亦发现大量的其它爬行动物及早期哺乳动物化石:蜥蜴、鳄鱼、乌龟和多瘤齿兽等。这一阶段的考察工作同时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将军戈壁展开,继续1987年未完成的两具恐龙的发掘工作。7月,考察队转移至二连浩特达布苏。这一化石产地最早于20年代由美国中亚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查布地区下白垩统巨齿龙足印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查布地区下白垩统中产有大量的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足迹及鸟类足迹化石,作者对这个地区的足迹化石进行全面普查,发现许多新暴露出来的恐龙足迹化石,包括兽脚类恐龙足迹一新属新种Chapuslockleyiichnogen.etichnosp.nov.属于巨齿龙类(megalosaurid)所留。与兽脚类足迹保存在一起的蜥脚类足迹Brontopodusbirdi分布凌乱,反映了造迹恐龙搏斗的场面。通过测量连续的兽脚类足迹计算,Chapuslockleyi的造迹恐龙的行走速度为4.33km/h。通过足迹化石还识别出造迹恐龙的病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疆两栖类化石新种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有着人所共知的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有着丰富的化石资源。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发现的魏氏准噶尔翼龙曾名震四海,盆地东部的森林般的硅化木更是令人叫绝。1988—1990年,克拉玛依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古生物室副主任张义杰与他的科研同伴们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火烧山地区以东17公里处的西大沟的野外地质考察中,在红色泥岩中又发现了距今2.59—2.52亿年的,保存极为完整的两栖类圆鳞鲵化石新种属。这一化石的发现,不但具有极  相似文献   

4.
张泽川 《化石》2012,(3):14-19
去年"十一",我们一行五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驱车去了山东省的莱阳、胶州、蒙阴及莱芜等地,观察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及沉积地层,考察了当地的几个化石点,采集了一批化石标本。恐龙的故乡——莱阳今天的莱阳是全国有名的梨乡,亿万年前这里却曾经是恐龙的乐园。莱阳地区有出露连续完整的一套白垩纪地层,共分为三个群。其中,上白垩统的王氏群又可分为金刚口组(出产大量恐龙、恐龙蛋及龟化石)、将军顶组(出产恐龙及恐龙蛋化石)和辛格庄组;下白垩统则分为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盆地的恐龙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1966年,新疆古生物考察队在吐鲁番盆地进行了两个野外年度的考察和发掘工作,采得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一批是恐龙类。这批恐龙化石采自两个地层层位:66012发现于鄯善统的下部,因此将过去认为是早第三系的鄯善统底部划出,建立一新组——苏巴什组,时代为晚白垩世;在侏罗系红山统中采得龟、鳄和恐龙类化石,经鉴定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6.
<正>由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叶勇等5人编著的《自贡地区侏罗纪恐龙动物群》一书问世了。这是第一部关于自贡地区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综合研究的著作,填补了自贡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系统研究的一项空白,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兴趣和关注。该书在收集、整理大量相关研究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系统总结了1915年至今90年来,特别是自贡恐龙博物馆建馆近30年来,在自贡地区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所有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并从动物群组合的角度探讨了自贡地区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组成面貌、时代分布状况和演变关系,使读者对自贡地区出土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有了更清晰明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黄山地区恐龙(足迹)脚印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地区所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从脚印的形态和足迹上看,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恐龙(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同生存过,其中多数恐龙为两足行走性的。记述了两个典型的小型兽脚类和小型鸟脚类恐龙所留下的脚印化石。黄山地区恐龙足迹、骨骼化石及其蛋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晚白垩世恐龙生活习性以及古气候环境均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化石》2013,(4):F0003-F0003
由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与新疆地调院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及新疆鄯善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鄯善新疆巨龙命名仪式及恐龙化石保护野外现场会”10月10日上午在新疆鄯善七克台巨型恐龙化石产地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剑龙,是庞大的恐龙种群中最为奇特的一类,生活在约一亿多万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剑龙是整个恐龙类最早绝灭的一支,其化石虽在世界不少地方都有发现,但大多保存欠佳,时代偏晚。在亚洲,剑龙化石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四川和新疆两地,尤以四川发现最丰富,而素有“恐龙窝”之称的四川自贡,更是得天独厚。据初步统计,在自贡地区迄今已发现有至少两个层位以上,10余个个体及保存有5至6个完整程度不同的头骨的各类剑龙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10.
杨涛  李凌  张洪钢 《化石》2013,(4):81
由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与新疆地调院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及新疆善鄯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善鄯新疆巨龙命名仪式及恐龙化石保护野外现场会"10月10日上午在新疆善鄯七克台巨型恐龙化石产地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类爬行动物 ,它的起源、演化和绝灭一直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恐龙化石的产出情况来看 ,中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恐龙大国 :恐龙化石分布地理范围广泛 ,西起新疆 ,东到辽宁 ,南起广东 ,北到内蒙 ;恐龙化石分布层位齐全 ,从恐龙开始初步繁盛的早侏罗世地层 ,到世界上恐龙化石非常贫乏的中侏罗世地层 ,从恐龙第一次大繁盛的晚侏罗世地层到恐龙走向绝灭的晚白垩世地层 ,恐龙属种都非常丰富 ,从原蜥脚类恐龙到体形巨大的蜥脚类恐龙 ,从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到植…  相似文献   

12.
<正>背景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盆地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从19世纪末开始,先后有俄、美、加等国和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在这里进行过多次大型考察和挖掘,已陆续发现盘足龙、鸭嘴龙、似鸟  相似文献   

13.
李茜 《化石》2012,(4):59-64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靠近中蒙边境。近20年来因为在此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被世界古生物学界誉为"恐龙之乡",再次地被人们关注进而熟悉。其实除了被宣传的沸沸扬扬的恐龙外,这一地区还发育有非常良好的古近纪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准葛尔盆地将军戈壁已发掘出一条完整的食肉龙化石,另一条大型蜥脚类恐龙已挖掘出一部分。科学家们十分肯定地认为,这条蜥脚类恐龙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大蜥脚类恐龙之一。同时,在准葛尔盆地五彩湾地区还发现了鸟脚类、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恐龙大国,云南的禄丰、四川的自贡及山东、内蒙、新疆等地都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但中国第一条科学命名的恐龙化石出土地点是在黑龙江省嘉荫县渔亮子。1902年,由于黑龙江水的长期侵蚀,恐龙化石不断地被冲刷出来,暴露在江边的河滩上。当地渔民非常惊奇地发现了这些大骨头化石,但不知是何种动物的骨头这样粗大。这一消息被当时的俄国军官打听到,他们前来调查采集,将采到的大骨头化石误认为是猛犸象,并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这一报道引起俄国地质学家的注意。1915年至1917年,俄国地质工作者连续三年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与发掘,采集了一些恐龙化石。他们配上三分之一的石膏,装成了一具鸭嘴龙化石,高4.5米,长约8米,定名为鸭嘴龙科满洲龙属,陈列在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嘉荫出土的这些化石大多呈暗褐色  相似文献   

16.
《化石》2015,(4)
<正>云南省禄丰县是中国最大的化石埋藏地之一。如今的国家4A级景区"世界恐龙谷"(见题图)就建立在一条曾经发掘出大量恐龙化石的山谷中,其中川街恐龙大遗址馆展览有将近70余具禄丰出土的恐龙化石骨架,以及一大片被保留的恐龙发掘现场。这些恐龙之得以"重见天日",与一位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出身的"化石猎人"分不开。他的名字,叫王涛。  相似文献   

17.
自周明鎮和我記述了广东北部的龟类化石和恐龙化石并且作为附录报导了浙江浦江的恐龙化石初迹以后(楊、周,1962)。最近又有新的恐龙化石地点发现,而且因保存的是牙齿,因而准确性更大。这个地点位于江西省泰和县鉄枯岭水庫,詳細地点并未註明。化石是由江西区測三分队李洪林采集的,地点編号16611,本所化石編号为V.2691及  相似文献   

18.
恐龙,是一群早已绝灭的形态奇特的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205百万年前的晚三叠世到65百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它们曾独霸了地球的陆地达一亿四千万年之久。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恐龙世代繁衍,形成种类繁多、大小各异的庞大家族。在我国辽阔的疆土上,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从东部的山东至西域的新疆、青藏,从南国的云南和两广到北疆的内蒙古和黑龙江,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化石地点,其中有世界闻名的早期恐龙化石产地一云南禄丰;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大马拉山侏罗纪蜥脚类恐龙化石地点一西藏昌都大马拉山,被誉为“恐龙群窟”的四川自贡大山铺;亚洲第一大龙产地合川太和镇……。  相似文献   

19.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出露有大面积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其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从1930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在此发现奇台龙化石(Tianshansarus Chitaicnsis)以后,先后有许多中外地质、地理学家和工作者前往科学考察和地质调查,并发现了以卡拉麦里龙为代表的一批恐龙化石和多处硅化木化石点。笔者以开发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旅游资源的角度对这个地区进行了考察,四天中观察了两个主要的硅化木点、两个恐龙发掘点及著名的五彩城、火烧山。我们认为,这里的地质旅游资源很丰富,如绚丽多彩的侏罗纪地层、干旱区特有的风成地貌,尤其是壮观的化石森林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既有科学性,又有观赏性,应建立保护区,尽快开发成重要的古植物化石旅游景点。硅化木在准噶尔东部分布范围很广,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中记载,  相似文献   

20.
王大锐 《化石》2001,(2):31-3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恐龙蛋化石最丰富的国家 ,北起内蒙古地区 ,西至新疆 ,东达浙江 ,南至广东南雄 ,都已找到了恐龙蛋化石。尤其是近年来的河南省西峡—内乡及湖北神农架一带发现极为丰富的恐龙蛋化石 ,引起了各种学科科学家的关注。虽然 ,最引人注目的、最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还是有可能保存在恐龙蛋内的幼年恐龙胚胎化石 ,但是这种化石的发现机率实在是太小。那么 ,我们从恐龙蛋壳上又能获得什么样的科学信息呢?人们对恐龙的近亲———鸟类、鳄鱼类的蛋壳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了。科学家们发现 ,爬行动物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它的主要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