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开展老化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从认知、脑结构和脑功能层面揭示脑老化的机制和规律,进而探索并开发出延缓认知下降的方法和工具,对保持老年脑健康及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脑结构老化、脑功能老化以及脑血流量与脑老化等方面概述了认知老化的神经机制.前人从补偿和去分化角度构建了多个认知老化理论和假说,然而,这些理论和假说较少考虑到脑结构老化、静息态研究及脑血流量的研究发现.坚持规律的运动、多做一些认知参与的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认知功能并延缓认知与脑老化.在老化认知神经科学未来发展方向上,从认知老化理论的发展以及成人毕生发展视角,对脑老化的脑功能网络研究、脑老化与可塑性以及基因对脑老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最后,本文从建立中国成人毕生发展行为-基因-脑数据库、使用和研发新技术研究认知老化、深入探索有效的脑功能改善方法、开展农村老年人研究及临床老年群体研究等方面,对国内老化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共情是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绪状态,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当前时代背景下,从神经科学角度出发,采用神经影像学方法,探究共情的神经基础,把握共情的毕生发展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升个体共情能力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的研究发现,共情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个体的共情于婴幼儿期便已开始萌芽;儿童中期开始,个体共情反应表现得更加灵活、可控;从青少年到成年早期,个体的共情发展已趋于成熟;进入成年中晚期后情绪共情回升,认知共情有所下降.目前共情神经基础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着重探讨共情相关的大脑区域和大脑网络,以及个体的共情水平、特点与大脑结构或功能特征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梳理以往共情毕生发展和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测量、技术路线、研究切入点以及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对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路线进行了一定规划.  相似文献   

3.
儿童早期动作的发展可视为个体早期的外显智力,动作的毕生发展与个体认知发展及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认知神经学科和脑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为研究动作领域的毕生发展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基础和契机.从毕生发展的角度看,动作的产生以及动作技能的获得是婴儿阶段发育的里程碑;到了儿童青少年期,动作技能的有效性、精确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成年早期到晚期,运动能力经历了巅峰到明显衰退的转变.目前关于动作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主要探究了毕生发展过程中动作的产生、发展、衰退背后的大脑结构变化及大脑网络连接的改变.本文从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回顾了个体动作在婴幼儿期、儿童青少年期及成年期等阶段的发展特点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提出了未来该领域认知神经科学方向面临的挑战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国内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人类研究和动物研究对于揭示疼痛加工机制和检验镇痛方案效果都不可或缺.从跨物种的角度入手,有机整合不同层次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疼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然而,人类研究和动物研究在研究内容、技术手段和疼痛评估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给不同物种研究成果的整合和对比带来了巨大挑战.开发物种间可转化的疼痛生物学指标将有助于提升人类研究和动物研究的可比性,为深入开展跨物种疼痛研究奠定基础.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疼痛诱发的高频振荡信号(gamma band oscillations, GBOs)是一个潜在的跨物种疼痛生物学指标,该指标编码疼痛强度的特性在人类、大鼠和小鼠中均被证实.采用跨物种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利用不同层次(微观-介观-宏观)的技术手段探讨该指标的产生机制和调控原理,进而为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提供帮助.在今后的跨物种研究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物种差异,加强对不同物种研究结果的比较,并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整合性角度入手开展疼痛研究,从而为研究者从不同层次理解疼痛、开发镇痛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国家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成人膳食指数法评估膳食质量,但儿童的膳食指数法研究较少甚至部分国家尚未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本文分别简述了以食物为基础构建的膳食指数方法和以混合膳食指数为基础构建的膳食指数方法,指出了各儿童膳食指数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了目前中国儿童膳食指数的应用前景,通过开发网络版膳食指数评价工具实现儿童膳食指数在科研领域外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从个体及群体层面指出其可能在学生餐的营养搭配、贫血或食物过敏儿童的餐饮管理及儿童青春期膳食评估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本文为促进中国儿童膳食指数的修订与完善提供了方法,为促进我国儿童营养健康的提升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6.
共情是人类的高级情感能力之一,能够抑制攻击倾向,激发亲社会行为.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对个体自身的身心健康及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一直以来,行为学测评技术在共情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现代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共情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人类共情领域认知神经机制的探索逐步展开.本文通过梳理人类共情的毕生发展规律,论述了共情及其发展的神经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即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察共情毕生发展规律的脑机制;开发高信效度测评工具以完善共情研究体系;搭建大数据跨文化研究平台,实现多学科协同创新发展.此外,基于基础研究结论,本文阐述了共情相关认知神经研究对教育和健康领域的启示.教育方面,基于儿童青少年大脑发展规律,应寻找共情发展的关键期,开展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培育的共情能力体系;健康方面,首先,结合共情的脑科学研究发现,预测和识别异常共情发展;其次,可结合机器学习,开发临床共情相关的应用技术与产品;最后,以镜像神经系统为窗口,开展共情相关的类脑研究等.这些探索将在国家教育和健康战略规划以及科技发展等层面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认知控制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调配资源自上而下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储存、计划和操控的过程.认知控制的研究包含选择性注意、冲突解决、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抑制控制等不同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毕生发展规律.结合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方法,揭示认知控制的发展规律,了解认知控制与其他心理功能发展的制衡与促进,探索认知控制的可塑性和认知训练,对于解决认知控制发展失衡所导致的成瘾行为障碍,以及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认知老化等问题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认知控制的大规模标准化测试依然欠缺,考虑到认知控制包含多个子维度,开发标准化测试集、建设常模数据库,并结合现有大数据分析技术,从不同层面检验认知控制及其发展的调控因素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本文在对以往认知控制毕生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规划与路线.  相似文献   

8.
当前时代背景下,结合神经影像学方法,探明创造性的底层认知机制,把握创造性的毕生发展规律,探索有效激发个体创造性的方法,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筛选方法等问题亟待解决.创造性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个体的创造性于幼儿期便已开始萌芽,进入儿童青少年时期发展迅速、呈现波动式发展,进入成年期后发展较为平缓,在老年初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后基本保持稳定.迄今为止,创造性神经基础的研究多集中在成年早期,着重探讨创造性相关的大脑区域和大脑网络,而创造性发展的神经基础尚不明晰.本文在对以往创造性毕生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未来发展的规划与路线.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大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中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更是接近了20%。儿童肥胖极易发展为成年肥胖,导致代谢紊乱,引发疾病。近年来,微生态学发展迅猛,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主要、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被认为是影响儿童肥胖的关键因子并加以研究。对肠道菌群与儿童肥胖关系的探索及为预防儿童肥胖寻找有效的方法成为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目标。本文结合先前的研究成果和近期的相对权威的研究成果对肠道菌群与儿童肥胖的关系作一综述,主要内容包括其机制、影响因素、预防治疗方法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双黄连粉与鱼腹草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林秀 《蛇志》2001,13(3):45-46
采用双黄连粉针剂与鱼腥草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 1 5例 ,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30例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 1 )年龄 2 0~ 45岁 ,病程 3天至 3个月 ;( 2 )已婚 2 7例 ,3例未婚有人流史 ;( 3) 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下腹部疼痛 ;( 4 ) 2 0例合并急性盆腔炎 ,B超检查子宫炎性改变 ,子宫直肠凹有积液 ;( 5 ) 30例妇科检查白带增多 ,呈脓性 ,子宫稍增大或正常 ,明显压痛 ;( 6) 30例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脓球 (阳性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5例。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双黄…  相似文献   

11.
仡佬族成人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为探讨我国仡佬族成人体型特点与规律 ,本文应用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 ,对贵州道真县凇江乡4 0 9例 (男 2 0 4 ,女 2 0 5 ) 2 0— 6 0岁土著仡佬族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仡佬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外胚层体型的中胚层体型 (1 .7— 4. 8— 2. 5 ) ,女性为偏内胚层体型的中胚层体型 (2 .8— 4. 4— 1. 8) ;(2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仡佬族男女体型呈内胚型值增大 ,外胚型值减小的变化。女性 35岁以后体型变化显著。 (3)男女间体型除 2 0~组差异有显著性外 ,其余各年龄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4)仡佬族与其他群体体型比较 ,仡佬族体脂较少 ,骨骼肌肉不太发达 ,身体线性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西安市某医院不同年龄段的成人与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水平,并探讨其水平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西安高新医院检测血清25-OH-VD的2116例样本,比较成人与儿童血清中25-OH-VD水平的差异,分析成人与儿童血清中25-OH-VD水平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儿童组健康人群、低水平人群血清25-OH-VD水平均高于成人组(P0.05);儿童组健康人群、低水平人群血清25-OH-V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成人组健康人群血清25-OH-VD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西安市某医院的儿童血清25-OH-VD水平高于成人,且成人与儿童的血清25-OH-VD水平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有必要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治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旅游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对于全面评估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响应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基于中国知网2004—2017年关于旅游生态足迹的面板数据,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国内旅游生态足迹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以及关键词等内容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路径和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旅游生态足迹的发文数量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研究作者群体逐渐增多,核心研究团队逐渐突显,但各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差距较大;(2)研究涉及学科领域较广,学科交叉性、多样性、综合性等特征明显;(3)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旅游生态承载力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关键词,区域旅游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旅游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功能性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方面,将会是未来需要长期关注的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内源性注意行为学及事件相关电位(ERP)表现,探讨老龄化对内源性注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参考Posner的经典的"cue-target"范式设计内源性注意任务,分别记录和分析年轻人和老年人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波形P1、N1,比较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内源性注意任务中的不同表现。结果:在内源性注意条件下,年轻人的反应时明显短于老年人(P0.05),对于N1成分的波幅,年龄主效应显著(P0.05),年轻人较老年人诱发更大的N1波幅。对于N1成分的潜伏期,年龄主效应显著(P0.05),年轻人潜伏期明显短于老年人。结论:老龄化对内源性注意的早期阶段有影响,在提高老年人注意力时应当对注意的不同类型进行评估和分类以采取合适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减少疼痛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疼痛管理模式的转变,如今提倡不仅要控制疼痛,而是要综合评估、治疗疼痛.评估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疼痛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有效治疗疼痛的先决条件.护士作为临床工作的一线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最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故应具备正确评估疼痛的能力.然而疼痛是人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对其客观的测定和评价是相当困难的.目前医院管理中关于疼痛评估尚缺乏科学有效的实施标准.本文综述了成年患者的疼痛评估方法,具体包括疼痛评估的定义、意义,评估内容,评估工具,评估频率、记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提供依据,促进疼痛护理的发展,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其全球发病率约5~19/106。成人患者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患者多有腹痛、血便、腹胀等症状。GIST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在儿科极为罕见,因此儿童患者经常被漏诊或误诊。随着近年来基因检测的广泛应用,以及有关儿童GIST研究的深入,发现它代表着一个不同于成人GIST的临床疾病。成人GIST当前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应用靶向药物辅助治疗。然而对于儿科患者,一些用于成人肿瘤的治疗方案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儿童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需要独特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本综述旨在研讨最新文献,提供不同的儿童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由Genentech Inc.(S.San Francisco,CA)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用人生长激素(hGH)进行早期治疗可增加身材短小儿童的总身高。这些儿童是非技术性限定的hGH缺乏患者。此报告与一项1994年意大利的研究相矛盾,那项报告的结论是,hGH使身材短小儿童的生长加速,但不增加他们成人后的总身高。 每升血液中hGH含量低于10毫微克的儿童即被确定为hGP缺乏患者。这部分患者群体是目前Genentech公司生产的重组hGH Protropin的销售对象。大约3500个儿童中有一名患者。  相似文献   

18.
间作系统的水分竞争互补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国内外间作复合群体水分高效利用的特征及其种间竞争互补机理,展望了未来间作研究的重点方向及领域。间作复合群体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创造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水分环境。竞争和互补是同一种间关系的两个方面,量化间作作物对土壤资源的竞争和互补效应是间作研究的重要问题。间作作物种间竞争互补的影响因素包括:作物种类、种植密度、空间布局、环境要素等。针对种间竞争互补主导间作水分利用,但协同调控二者理论依据薄弱问题,未来研究重点领域包括:(1)研究间作作物干物质累积、分配和水分生产力时空变化,早熟作物收获后晚熟作物的恢复效应,明确水分利用效率与种间竞争互补强弱消长的相关关系;(2)检测土壤水势和有效水分的时空动态,解析土壤水分迁移与种间竞争互补的关系,形成水分供给调控竞争互补的理论依据;(3)研究间作对作物水分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揭示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对种间竞争互补的响应机制;(4)探讨根冠协同发育与群体水分利用、种间竞争互补的相关关系,阐明根冠协同调控优化种间关系、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基本机理。集成不同尺度研究成果,形成间作水分高效利用的种间竞争互补调控理论,为深化种间关系研究,推动缺水地区间作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慢点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儿童和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1年来我院就诊并采取持续慢点As2O3方式治疗的APL患者60例,其中儿童28例,成人32例。成人As2O3剂量为0.16 mg/kg,儿童为0.08 mg/kg,每分钟8滴,18-21 h完成,28天为一疗程。测量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总砷及血三价砷浓度,并记录治疗过程中高白细胞血症的发生率及高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结果:儿童中高白细胞血症的发生率为60.71%(17/28),明显高于成人的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高白细胞血症平均持续时间为7.4天(6-10天),明显高于儿童的5.53天(4-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不同时间点血总砷浓度高于儿童(P0.01),同一时间点血三价砷浓度高于儿童;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成人和儿童血总砷浓度和三价砷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于用药第14天达稳态。结论:儿童高白细胞血症发生率高于成人,持续时间短,血总砷及三价砷浓度水平低于成人。  相似文献   

20.
部分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其群体性特征与传统毒品滥用群体特征作分析比较,提出新型毒品滥用的四个群体性特征:(1)年龄"低龄化";(2)滥用"群体化";(3)职业"多样化";(4)群体"转换化".该研究有助于新型毒品滥用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同时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