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朱华 《植物生态学报》2005,29(1):170-174
通过分析云南南部的水、热条件及植被分布,讨论了季雨林植被类型及其特征,认为云南南部的季雨林是介于热带雨林与萨王纳之间的,在干季基本上是落叶的一种森林植被类型,符合Schimper (1903)定义的热带季雨林植被,并考虑它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经向地带性植被,与该地区的纬向地带性植被热带季节雨林一起共同构成云南南部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在云南南部的石灰岩山坡分布的过去被认为是季雨林的森林植被,尽管也受到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而不同程度地具有落叶成分,但它在群落外貌上与典型的季雨林不相同,在植物区系组成上也明显不同于该地区非石灰岩山地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在分布上亦是在石灰岩低山沟谷的热带季节性雨林水平地带性植被带之上,根据其生态外貌、植物区系组成和生境特点,我们建议用“热带季节性湿润林”来称呼这类石灰岩山地森林类型,在性质上属东南亚热带北缘石灰岩山地垂直带上的一种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四种植被亚型原始林和次生林蚂蚁群落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西双版纳地区4种植被亚型原始林和次生林的蚂蚁群落作了比较研究。山地雨林和石灰岩山季雨林的次生林是原始林经过连续过度砍伐形成的树冠结构不完整的次生林;而落叶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次生林是大约20年前原始林因刀耕火种被全部砍伐,后来恢复成树冠结构完整的次生林。山地雨林和石灰岩山 雨林次生林蚂蚁特有种数目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石灰岩山森林植被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洪  朱华  李保贵   《广西植物》1997,17(2):101-117
石灰岩山森林是组成西双版纳地区植被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石灰岩山的特殊生境,绝大部分石灰岩山森林与非石灰岩山森林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通过样方调查,将本区现存的石灰岩山原生植被分为3个主要的植被类型:即热带季节性雨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和热带山地矮树林。石灰岩山的季节性雨林是热带雨林的一个类型,仅分布于潮湿的沟谷和阴坡,森林高达30m以上,乔木层具有3层结构。根据生境和乔木层落叶树种的多寡,可将其分为湿性季节性雨林和干性季节性雨林2种类型。湿性季节性雨林以番龙眼为标志,落叶树在乔木种类和重要值上均低于10%。干性季节性雨林以毛麻楝,轮叶戟为标志,落叶树在种类和重要值上均占10%~30%。本文认为,本区石灰岩山的季节性雨林在性质上与非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相同,尽管二者在群落的区系组成上有所差异。热带季节性湿润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部,森林高度通常为20~25m,乔木层具有2层结构。根据落叶树种的多寡可将其分为热带季节性常绿湿润林和热带季节性半常绿湿润林等2个类型。季节性常绿湿润林高约20m,森林常绿或有少量落叶树种,以多脉桂花,易武栎及尖叶闭花木为标志和优势。季节性半常绿湿润林高20~25m,落叶树在乔木种类上占30%~6?  相似文献   

4.
广西酸性土地区季节性雨林的群落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节性雨林或称季节林是我国北热带范围内的地带性植被。我们在论述广西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的特点时也指出了这一点。在广西境内的北热带区域,由花岗岩、砂页岩以及变质岩所发育的酸性砖红壤性红壤和红壤丘陵山地,原生性植被已残存无几,保存不如石灰岩地区完整。近几年来,在十万大山和大青山也找到小片保存较好的森林,热带性质比较明显。对于这类森林,许多地方过去多称为常绿季雨林或笼统称为季雨林。这  相似文献   

5.
云南热带森林植被分类纲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 《广西植物》2018,38(8):984-1004
热带森林是云南的重要植被类型,虽对云南热带森林植被的系统分类及研究在《云南植被》中有所体现,并发表了大量论文,但在植被类型的划分、命名及其解释上却不尽相同,特别是对群系的记录很不全面。该文总结已掌握的研究资料,参考世界类似热带森林植被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对云南热带森林植被的类型、分类、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等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云南的热带森林植被包括3个主要的植被型,即热带雨林、季雨林、季节性湿润林。云南的热带雨林是在亚洲热带北缘季风气候下发育的在水分、热量和分布海拔上均到了极限条件的热带雨林类型,分为热带季节性雨林和其山地变型—热带山地雨林二个植被亚型,前者包括19个群系,后者包括12个群系。文中的热带季雨林是依据其原始定义指介于热带雨林与萨王纳之间的一种热带落叶至半常绿森林植被,其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制约,非纬向地带性植被;它们分为落叶季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2个植被亚型,前者包括7个群系,后者包括3个群系。把分布于云南南部石灰岩山地的在一些植物学文献中称之为"石灰岩季雨林"的热带森林植被,考虑其常绿至半常绿的外貌特征、特殊的植物区系组成以及乔木层没有一个明显的无叶(落叶)期(其落叶现象可能主要由于局部生境的干燥和历史的原因,并非是由于地区性气候干旱所导致),它们与季雨林的原始定义不符;该文使用名称热带季节性湿润林来定义这类发生在石灰岩山中、上部,在热带季节雨林带之上的热带山地垂直带上的植被类型。季节性湿润林也分为季节性常绿湿润林及季节性半常绿湿润林2个植被亚型,各包括2个群系。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9种植被亚型象甲科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巧 《生物多样性》2006,14(1):73-78
2004年3–4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半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石灰岩山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暖温性落叶阔叶林、暖热性松林、热性竹林等9种植被亚型中象甲科昆虫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运用震落法采集标本853号,隶属于18亚科52属96种。跳象亚科个体数量最多,隐喙象亚科种类最丰富。季节性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中不仅物种数最丰富,狭适种和稀有种也最多。暖温性落叶阔叶林及季节性雨林个体数量最丰富,落叶季雨林及半常绿季雨林最贫乏。9种植被亚型中象甲群落极不相似。季节性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重要地位,应予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7.
论滇南西双版纳的森林植被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华 《云南植物研究》2007,29(4):377-387
本文基于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对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的分类、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归纳,并讨论了它们与世界类似热带森林植被的关系。以群落的生态外貌与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特征相结合作为植被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可以将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植被分类为热带雨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四个主要的植被型,包括有至少二十个群系。热带雨林包括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山地(低山)雨林二个植被亚型。热带季节雨林具有与赤道低地热带雨林几乎一样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外貌特征,是亚洲热带雨林的一个类型,但由于发生在季风热带北缘纬度和海拔的极限条件下,受到季节性干旱和热量不足的影响,在其林冠层中有一定比例的落叶树种存在,大高位芽植物和附生植物较逊色而藤本植物和在叶级谱上的小叶型植物更丰富,这些特征又有别于赤道低地的热带雨林。热带山地雨林是热带雨林的山地亚型,是该地区热带山地较湿润生境的一种森林类型,它在植物区系组成和生态外貌特征上类似于热带亚洲的低山雨林,隶属于广义热带雨林植被型下的低山雨林亚型。热带季节性湿润林分布在石灰岩山坡中、上部,在群落外貌上类似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但在植物区系组成上与后者不同,它是石灰岩山地垂直带上的一种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是分布在该地区开阔河谷盆地及河岸受季风影响强烈的生境的一种热带落叶森林,是介于热带雨林与萨王纳之间的植被类型。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是西双版纳的主要山地植被类型,它分布在热带季节雨林带之上偏干的山地生境。它在植物区系组成上不同于该地区的热带季节雨林,在生态外貌特征上亦不同于热带山地雨林,是发育在受地区性季风气候强烈影响的热带山地的一种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8.
朱华 《广西植物》2019,39(1):62-70
大陆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植被研究情况鲜为人知,至今仍无系统研究资料。该文依据数次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介绍了东南亚植被的研究情况和文献资料以及对该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的分类和各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大陆东南亚地区在植被分类上包括七个主要的陆生及湿地的森林植被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热带季风林(季雨林)、干旱刺灌丛/萨王纳植被。其中,针叶林植被型包括温性针叶林和热性针叶林二个植被亚型;针阔混交林包括温性针阔混交林和暖温性针阔混交林二个亚型;热带雨林植被型包括热带低地常绿雨林、热带季节性雨林(热带低地半常绿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及泥炭沼泽森林四个植被亚型。该文还对大陆东南亚地区植被研究历史、植被分类系统、类型特征及植物区系组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岗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9年,它以保护北热带石灰岩山地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保护区位于广西龙州县中北部和宁明县西北部,地处东经106°46′28″~107°04′19″,北纬22°13′56″~22°33′19″。它由三块大小不等的地块自西北-东南向排列  相似文献   

10.
 以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1 hm2老龄原始林样地的调查材料为基础,分析了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组成、高度结构、径级结构及有关的树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树种较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树种数和树木的密度都随高度级、径级的增加而呈负指数或负幂函数递减;热带山地雨林不同高度级、不同径级和不同小样方斑块内的树种数都与树木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热带山地雨林经过自然的演替达到老龄顶极群落后,最后进入主林层的只是少部分树种的少数个体。  相似文献   

11.
广西热带石灰岩季节雨林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二歧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广西热带石灰岩季节雨林的30个样地划分两大类共6个群落:洼地季节雨林(1)火焰花+萍婆群落; (2)海南风吹楠+人面果群落,石山季节雨林(1)东京桐+广西顶果豆群落; (2)假肥牛树+安南牡荆群落;(3)肥牛树群落; (4)肥牛树+蚬木群落。文章还利用无偏对应分析法DCA对群落进行了排序,指出由洼地至山坡水分条件由湿到干是影响群落变化的主导因素。环境的封闭程度对群落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西石灰岩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岩山地在广西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在亚热带范围形成一种独特的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常与砂页岩山地的常绿阔叶林镶嵌分布。本文主要论述它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雨林是广西南部北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本文主要介绍酸性土地区季节性雨林的类型, 记录了下列几个群系:1、以窄叶坡垒为主的季节性雨林;2、以擎天树为主的季节性雨林;3、以小叶红光树为主的季节性雨林;4、以风吹楠为主的季节性雨林;5、以嚜咛为主的季节性雨林;6、以紫荆木为主的季节性雨林;7、以橄榄为主的季节性雨林;8、以米老排为主的季节性雨林;9、以大果马蹄荷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0、以红苞木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1、以仪花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2、以格木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3、以翅子树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4、以红鳞蒲桃为主的季节性雨林;并把已确定的群丛列举出来。  相似文献   

14.
广西酸性土地区季节性雨林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季节性雨林是广西南部北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本文主要介绍酸性土地区季节性雨林的类型, 记录了下列几个群系:1、以窄叶坡垒为主的季节性雨林;2、以擎天树为主的季节性雨林;3、以小叶红光树为主的季节性雨林;4、以风吹楠为主的季节性雨林;5、以咛为主的季节性雨林;6、以紫荆木为主的季节性雨林;7、以橄榄为主的季节性雨林;8、以米老排为主的季节性雨林;9、以大果马蹄荷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0、以红苞木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1、以仪花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2、以格木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3、以翅子树为主的季节性雨林;14、以红鳞蒲桃为主的季节性雨林;并把已确定的群丛列举出来。  相似文献   

15.
蚬木是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的优势种和特征种,研究蚬木种群的增长过程将为深入理解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动态提供基础。根据一个15hm2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及其4种改进模型对蚬木种群的增长过程进行了拟合,用残差平方和、决定系数和AIC准则对拟合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李新运模型和刘金福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但综合考虑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模型的简洁性,logistic模型和S形增长过程模型为较优模型。用logistic模型对蚬木种群的增长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种群增长最快的时期为50a左右,而在150a后,种群逐渐进入增长饱和期。种群目前接近增长饱和期,所以应加强保护,以维持蚬木群落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ZHU Hua 《Plant Diversity》2007,29(4):377-387
Xishuangbanna of southern Yunnan is a region of extremely interest to biologists and also a hotspot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 It is located in a transitional zone from tropical Southeast Asia to temperate East Asia biogeographically.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ed vegetation types of Xishuangbanna and suggested a revi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updated study result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 By combining physiognomic and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with ecological performances and habitats , the primary forest vegetation in Xishuangbanna can be organized into four main vegetation types: tropical rain forest, tropical seasonal moist forest, tropical montan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tropical monsoon forest.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ubtypes , i. e.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the lowlands and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on higher elevations. The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this region shows similar forest profile and physiognomic characteristics to those of equatorial lowland rain forests and is a type of world tropical rain forest. Because of conspicuous similarity on floristic composition , the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is a type of tropical Asian rain forest . However , since the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occurs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ropical SE Asia, it differs from typical lowland rain forests in equatorial areas in maintaining some deciduous trees in the canopy layer , fewer megaphanerophytes and epiphytes but more abundant lianas and more plants with microphyll . It is a type of semi-evergreen rain forest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tropical zone . The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occurs in wet montane habitats and is similar to the lower montane rain forests in equatorial Asia in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physiognomy . It is a variety of lower montane rain forests at the northern tropical edges of tropical rain forests . The tropical seasonal moist forest occurs on middle and upper limestone mountains and is similar to the tropical montan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of the region in physiognomy, but it differs from the latter in floristic composition. The monsoo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is a tropical deciduous fores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trong monsoon climate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 transitional vegetation type between tropical rain forest and savanna in physiognomy and distribution. The tropical montane evergreen broad- leaved forest is the main vegetation type in mountain areas . It is dominated by the tree species of Fagaceae , Euphorbiaceae , Theaceae and Lauraceae in majority. It differs from the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s in lack of epiphytes and having more abundant lianas and plants with compound leaves .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distinct vegetation type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mainland southeastern Asia controlling by a strong monsoon climate, based on its floristic and physiognomic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马关古林箐热带雨林望天树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华  王洪  肖文祥   《广西植物》2007,27(1):62-70
云南东南部马关县古林箐的望天树群落以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为乔木层优势种,无患子科植物番龙眼为亚优势种,外貌以常绿大、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林内板根和茎花现象普遍,层间木质藤本和维管附生植物丰富,属于一种热带季节性雨林群落类型。在植物区系组成上,该群落以樟科、番荔枝科、楝科、大戟科、桑科、无患子科、橄榄科、柿树科等为主要组成科,在重要值统计上,以大戟科、无患子科、柿树科、龙脑香科、番荔枝科、樟科、楝科、橄榄科、桑科等为较优势的科,与东南亚热带雨林很接近,故为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北缘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