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三分析用树脂交联度离子交换剂选择性吸附氨基酸是获得离子交换色谱最佳化的最重要因素。方法创始人Moore和Stein业己指出了选择适当交换剂及其颗粒可以提高色谱柱柱效力。在当时(1950年)世界离子交换剂市场上出现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前文运用液相色谱理论的基本数学方程式评价了国内生产的凝胶型和大孔型离子交换色谱柱柱效率,作者认为这些离子交换树脂都不适合于作氨基酸制备色谱柱。运用液相色谱理论的基本数学方程式对作者实验室合成的凝胶型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评选,从中筛选出 DPSC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它比较适合于作氨基酸制备色谱柱。本文按比例将 DPSC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柱,从百克级放大到公斤级,其分离变 R和柱效率 N,两者都达到相同水平,证明可以按比例放大。  相似文献   

3.
<正> 十、分析试剂为借助离子交换树脂成功地进行氨基酸色谱,试剂要特别纯化和对它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特别要注意去掉纯试剂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带颜色的化合物,因为两者都牢固地保留在柱内离子交换树脂上,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在氨基酸的分离过程中树脂交换容量的损失。对氨基酸离子交换色谱用主要试剂的必  相似文献   

4.
现代液相色谱已从分析色谱发展到制备色谱,为了研究氨基酸制备色谱柱柱效率,我们从液相色谱理论的十几个基本关系式中归纳出五个基本方程式,用以评价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制备柱柱效率。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对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而言: 1.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柱柱效率高于普通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柱柱效率,而与本室合成的Dpsc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柱柱效率相当。 2.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中,低交联度离子交换树脂有利于提高缬氨酸和亮氨酸制备柱柱效率,可较好地分离缬氨酸和亮氨酸;较高交联度离子交换树脂有利于提高丙氨酸和缬氨酸制备柱柱效率,可较好地分离丙氨酸和缬氨酸。将不同的离子交换树柱组合起来,可以提高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的分离度,提高氨基酸的回收率。这项研究成果已应用到从猪血粉、猪毛等天然蛋白质酸水解物中系统分离多种氨基酸,以及分别从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发醇液中分离纯化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相似文献   

5.
书讯     
<正>气相爆破技术与生物质炼制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分析了气相爆破技术原理及固体多组分物料蒸汽爆破组分分离机制,并对气相爆破的工艺设备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其生物质炼制应用工艺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供国内生物工程、生物材料、生化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生、相关研究人员以及从事生物质开发利用的企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书介绍     
《生物产业技术》2014,(1):88-88
<正>气相爆破技术与生物质炼制本书系统分析了气相爆破技术原理及固体多组分物料蒸汽爆破组分分离机制,并对气相爆破的工艺设备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其生物质炼制应用工艺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供国内生物工程、生物材料、生化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生、相关研究人员以及从事生物质开发利用的企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沉淀剂在蛋白质化学组成的研究及氨基酸的分离和制备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它仍然是分离和制备氨基酸的最常使用的基本方法。1951年Moor 和 Stein 用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分离出蛋白质水解产物的报导发表之后,氨基酸沉淀剂法在许多场合逐渐被离子交换法所代替。但是,用离子交换剂分离和制备氨基酸时,技术要求高,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时亦比较困难,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大量氨基酸生产发展的需要。七十年代以来,国外文献又陆续报导了不少具有强选择性和沉淀效能很高的、新的氨基  相似文献   

8.
新书介绍     
《生物产业技术》2013,(2):92-92
基因测序实验技术 本书是关于基因测序技术的一部综合性著作。全面覆盖基因测序发展、RNA测序、DNA测序、基因组测序和拼接以及基因测序的应用等。本书不仅较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技术的具体操作和程序,更着力于对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本书可以作为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工作者的实验室必备参考工具书,同时也可供医学基础等相关专业师生及科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制备中的萃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了氨基酸制备中的三大萃取技术:离子交换反应萃取,液膜分离萃取和反相胶团萃取及其在毛发水解氨基酸萃取分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原理及其在氨基酸制备中的应用工艺 ,设计提出了新型反馈离子交换膜分离工艺 ,取代传统的老工艺 ,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1.
离子膜法技术在氨基酸制备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原理及其在氨基酸制备中的应用工艺,设计提出了新型反馈离子交换膜分离工艺,取代传统的老工艺,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 第二章非自动分析仪中氨基酸离子交换色谱在第一章我们叙述了自动仪器中柱操作及有关参数,在这一章我们将叙述非自动仪器即手动操纵装置中色谱柱操作及有关规定。虽然非自动仪器也象自动仪器(氨基酸分析仪)一样,用聚苯乙烯磺酸阳离子交换剂填充柱子,但是色谱柱操作和柱流出液的检测,以及研究样品中成分的计算都用手工操作,因此有别于自动仪器,而具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3.
福建产太子参氨基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日立L8800全自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从福建柘荣产太子参中检出18种氨基酸,全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77.7g.kg-1,其中精氨酸(Arg)高达20.8 g.kg-1;此外,还发现太子参中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质量分数高达16.5 g.kg-1。采用RT-HPLC(柱前衍生-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检测质量分数为20.5 mg.kg-1,验证了HPCEC(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柱后衍生法)氨基酸自动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新书介绍     
陈瑞铭教授主编的《动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介绍作者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并介绍国内外实验室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精华。全书共31章,除系统描述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设备、所使用的各种培养液和细胞株的建立等技术外,还对单克隆抗体、基因转染、器官培养及组织培养技术在生物学、医学上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是一本实用的实验室工具书。本书可供从事细胞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肿瘤学和基础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法与氨基酸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离子交换法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分离纯化。文章综述了离子交换法与氨基酸的分离纯化,包括分离纯化单一氨基酸及对氨基酸混合物进行分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遗传学的各个领域在国际和国内的研究动态以及最新进展。论文撰稿人均属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或学科带头人。 《文集》共28篇。内容包括各大类微生物的遗传学研究动态,特种微生物的遗传学研究动态,特定遗传学问题的研究动态,以及微生物遗传学与工、农、医实践的关系等。此外,还附有微生物遗传学发展的编年史和英文目录。本书可供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遗传学、微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离子交换树脂概念、原理、优势与劣势、其在制药工业和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及其使用与保存进行综述,离子交换色谱在制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应用最为普遍的是缓控释给药系统和靶向释放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书为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王拱辰教授20余年镰刀菌研究基础上编著而成,详细描述了我国常见32个镰刀菌种和变种,镰刀菌研究方法以及镰刀菌的分类和形态学等,并附检索表。全书有141张黑白显微照片和36张彩色培养照片,便于读者参照使用。本书可供从事农、林、医、工方面微生物和真菌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该书为16开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邮购每册20元,需要者可与杭州市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章初龙联系(邮编310029)。《常见镰刀菌鉴定指南》简介  相似文献   

19.
三七素是中药三七的止血活性成分,也存在于山黧豆等植物中,称山黧豆神经毒素,其化学成分为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属非蛋白游离氨基酸。本文从传统氨基酸分析、气相、液相色谱及其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流动注射等方面综述了三七素的分析检测方法,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评述,为合理选择三七素检测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和讨论了酸碱性氨基酸的离子交换行为。在等电点 pH 范围内吸附的氨基酸量最大,它和中性氨酸基比较起来,pH 的影响是极为特殊的。本文还从理论上论述了离子交换平衡、氨基酸离解平衡、解释了实验结果,并由此推算出选择性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