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饶军  李江 《生物学通报》2000,35(10):45-45
柱状田头菇 (Agrocybecylidraceae)又名柳环菌、杨树菇、柱状环锈伞等 ,为粪伞科、田头菇属的木腐生真菌 ,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地区 ,野生菌各地均有采食。1 生物学特性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 51 0cm。表面平滑 ,初暗红色 ,后变为褐色或浅土黄褐色 ,边缘淡褐色 ,有浅皱纹。菌肉除表皮和菌柄基部外 ,白色。菌褶白色 ,后变为咖啡色 ,密集 ,近直生 ,菌盖完全开展之后 ,与菌柄分离成箭头状。菌柄长 3 8cm ,直径 51 2cm ,中实 ,纤维质、脆、嫩 ,表面有纤维状条纹 ,近白色 ,基部常污褐色。菌…  相似文献   

2.
李杨  周冬宇  乔鹏  李佳梅  李忠友  陈娟 《菌物学报》2022,41(8):1324-1338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比较分析了假喜马拉雅块菌Tuber pseudohimalayense、中华夏块菌T. sinoaestivum和印度块菌T. indicum子囊果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在3种块菌子囊果中共鉴定到173种VOCs,其中假喜马拉雅块菌、中华夏块菌和印度块菌子囊果中分别检测到79、63和71种挥发性成分,3种块菌子囊果中共有成分11种,其中1-辛烯-3-醇是含量最高的共有化合物(39.52%、38.98%和8.46%)。利用挥发性成分对3种块菌种类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2-丁酮、庚醛、苯乙烯、1-辛烯-3-醇和环十四烷能100.0%地将3种块菌样品按照种类正确分类。本研究初步确定了3种块菌子囊果VOCs组成和含量的差异,并探究了用VOCs相对含量区分3种块菌种类的可行性,为我国块菌质量评价,尤其是加工的块菌商品的鉴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鬼笔属真菌子实体各器官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点,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驯化栽培出菇的超短裙竹荪Phallus ultraduplicatus、冬荪P. dongsun和红托竹荪P. rubrovolvatus不同发育阶段的菇蕾进行切片显微观察,结合菌丝、孢子和子实体形态比较3个种的个体发育及形态特点。结果表明:3个种的菌丝和孢子形态差异不明显,超短裙竹荪子实体的菌裙质地较薄、长约4 cm、带有不规则形状的网孔;红托竹荪的菌裙质地较厚、长约7 cm、带有圆形网孔;冬荪仅有1层薄菌幕。3个种的菇蕾内部发育顺序一致,最先发育的都是胶质腔,接着是子实层、菌柄腔、菌盖、菌柄、菌裙(菌幕);发育过程中菌丝形态经历从疏松到紧密、从交织状到组织状的变化过程;各器官发育完成的时间不同,在菇蕾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冬荪发育最快,在菇蕾直径为2 cm时,各器官基本发育完成,红托竹荪在菇蕾直径为3 cm时发育完成,超短裙竹荪的菇蕾发育最慢,在直径达到4 cm时各器官才能发育完成。为鬼笔类真菌的分类研究和亲缘关系探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任菲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16,(5):523-528
对来自四川、甘肃和青海的晶杯菌科盘菌采集物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了3个新种,它们隶属于黄杯菌属和绒被盘菌属。竹黄杯菌的子囊盘直径0.2-0.5mm,子实层表面米色至米灰色;子囊具8个子囊孢子,孔口在Melzer’s试剂中呈蓝色,58-68×4.5-5.5μm;子囊孢子梭形,具一个分隔,8-12×2.3-3μm。单胞黄杯菌的子囊盘盘状,直径1mm,子实层表面污黄色;子囊具8个子囊孢子,孔口在Melzer’s试剂中呈蓝色,82-92×6-8μm;子囊孢子梭形,14-21×2-3.5μm。隔孢绒被盘菌的子囊盘盘状,直径0.5-1mm,子实层表面白色至淡灰色,子层托表面具短棒状细胞延伸物;子囊棒状至近圆柱形,具8个子囊孢子,孔口在Melzer’s试剂中呈蓝色,73-84×6.8-7.5μm;子囊孢子柱梭形,具3个分隔,18-20.5×2.5-3.3μm。  相似文献   

5.
果疣衣属地衣系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茶渍衣亚纲Lecanoromycetidae,鸡皮衣目Pertusariales,鸡皮衣科Pertusariaceae的成员。由于粉色果疣衣Varicellariarhodocarpa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使中国地衣区系中新增添了一个属:果疣衣属Varicellaria。该属迄今已知仅含三种,即粉芽果疣衣V.kemensis,八孢果疣衣V.carneonivea及粉色果疣衣V.rhodocarpa。果疣衣属为壳状地衣,地衣体微薄,膜质;子囊盘茶渍型,单个或数个聚生于瘤状果疣中;类侧丝多分枝并呈网状缠绕;子囊内含单孢或八孢;子囊孢子大型(长度为200~400mm),双胞,无色透明,椭圆形;孢子壁厚达27mm;与鸡皮衣属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子囊内含双胞孢子,后者子囊内含单胞孢子。由于该属在中国是首次被发现,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文中还提供了该属迄今已知的全部三种的分种检索表。粉色果疣衣以其地衣体基本无粉芽和遇Pd呈负反应而区别于粉芽果疣衣,以子囊内含单孢而区别于八孢果疣衣。通过薄板层析法首次从该种髓部检测出茶渍衣酸。其地理成分为北极高山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的挪威、瑞典、芬兰、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苏格兰以及北美洲;在亚洲迄今只见于日本与中国。  相似文献   

6.
果疣衣属地衣系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茶渍衣亚纲Lecanoromycetidae,鸡皮衣目Pertusariales,鸡皮衣科Pertusariaceae的成员。由于粉色果疣衣Varicellaria rhodocarpa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使中国地衣区系中新增添了一个属:果疣衣属Varicellaria。该属迄今已知仅含三种,即粉芽果疣衣V.kemensis,八孢果疣衣V.carneonivea及粉色果疣衣V.rhodocarpa。果疣衣属为壳状地衣,地衣体微薄,膜质;子囊盘茶渍型,单个或数个聚生于瘤状果疣中;类侧丝多分枝并呈网状缠绕;子囊内含单孢或八孢;子囊孢子大型(长度为200~400μm),双胞,无色透明,椭圆形;孢子壁厚达27μm;与鸡皮衣属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子囊内含双胞孢子,后者子囊内含单胞孢子。由于该属在中国是首次被发现,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文中还提供了该属迄今已知的全部三种的分种检索表。粉色果疣衣以其地衣体基本无粉芽和遇Pd呈负反应而区别于粉芽果疣衣,以子囊内含单孢而区别于八孢果疣衣。通过薄板层析法首次从该种髓部检测出茶渍衣酸。其地理成分为北极高山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的挪威、瑞典、芬兰、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苏格兰以及北美洲;在亚洲迄今只见于日本与中国。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采自藏东南林区的炭角菌属一新种──委陵菜生炭角菌(XylariapotentillaeA.SXusp.nov.)。该种子座直立,头部分叉或柄基分枝,地上部分高2~4.5cm,顶端可孕。子囊座柱状或圆锥状或扁平,长1~3cm,宽3~7mm,表面精糙,桑葚状,黑色5内部蜡质,中实,白色。柄柱状,直或扭转,具纵皱折,地下具延伸的假根。子囊壳卵圆形,450~500×200~300μm,孔口突出,盾状或疣状。子囊棒状,70~100×6~8μm,8孢子,顶端遇Melzer's试剂变蓝部分为长方体状,6×2.5μm。子囊孢于单行排列,梭形、不等边椭圆形至半球形,10~163×5~7.5μm,成熟后褐至黑褐色,光滑,芽缝不明显,直,稍短于孢子长度。侧丝多,细长,径15μm,无色,无隔。地下假根寄生在蕨麻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的活根上。模式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保护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4月至2 0 0 4年7月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2 0多个市县共采集不同年限的保护地土样15 0多份,采用稀释平板法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分离近千个真菌菌株,通过纯化培养和形态鉴定,将各菌株鉴定到种。本文报道了部分可培养的子囊菌和有丝分裂孢子真菌的研究结果,其中子囊菌5属6种,包括两个中国新记录种(Lophotrichusbrevirostratus和Microascuscinereus)和一个国内记录但未正式发表的子囊菌(Emericel lopsisterricola) ;有丝分裂孢子真菌7属10种。  相似文献   

9.
对日本桃孢壳(Persiciospora japonica)菌进行了描述。该菌的子囊具8个子囊孢子,呈近双列排列;子囊孢子暗橄榄色至黑褐色,椭圆形至梭形,两端具芽孔,孢子表面具小的点状凹陷,光学显微镜下呈网状。该属真菌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安小亚  刘朴  李玉 《菌物学报》2018,37(4):516-521
本文研究了网柄细胞状黏菌中国新记录种硬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firmibasis从孢子-黏变形体-细胞集群-假原质团-成熟孢堆果的无性生活循环过程。结果表明:该种细胞状黏菌孢子萌发至少需要8h,孢子萌发释放出具有不规则形状的黏变形体,黏变形体无色并进行不规则的高速运动;黏变形体细胞集群为典型的辐射状;孢堆果对光极为敏感,在成熟发育期微弱的光刺激便会导致子实体生长畸形或停止生长并死亡;从集群开始形成到孢堆果成熟持续约12-14h,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史循环约需36-38h。  相似文献   

11.
羊肚菌属于子囊门真菌,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食用菌之一。本研究通过PacBio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对我国四川省成功栽培的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 SCLS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其高质量核基因组组装,大小为53.57Mb,重复序列含量为17.03%,包含42条重叠群(contigs),重叠群N50高达1.82Mb,其中13条重叠群两端均含有端粒重复序列,为完整的染色体。通过链特异性RNA-seq测序和转录本拼接,并结合多种基因预测策略,预测到13 182个蛋白编码基因,包括267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11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通过与内蒙古地区栽培的六妹羊肚菌菌株NZTD180501373基因组比较发现,六妹羊肚菌进化过程中可能发生过染色体重组事件,二者具有33 055个SNP和48 726个InDel位点差异,并且各自拥有超过6Mb的特有序列。此外,相比于梯棱羊肚菌M.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SCLS菌株中与逆转录转座酶有关的orthogroup发生了扩张,并且拥有5个成员数超过100的特有逆转录转座酶基因家族。对SCLS菌株中的DNA N6腺嘌呤甲基化(6mA)修饰进行了鉴定,发现SCLS菌株基因组中0.42%的腺嘌呤被6mA甲基化,其含量显著高于已报道的6种双核亚界(Dikarya)真菌。6mA甲基化位点在逆转录转座子上显著富集,表明六妹羊肚菌中6mA甲基化可能调控逆转录转座子的活性,这也是首次在真菌中报道6mA甲基化与转座子相关。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不同沙地樟子松混交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变化规律,为其混交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沙地樟子松纯林为对照,在沙地樟子松×榆树及沙地樟子松×怀槐带状混交林中,沿沙地樟子松和伴生树种两个方向在距离混交中心0、1、2、3和4 m处的不同土层采集土样,分析土壤有机C、全N、全P、速效N、速效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特征.结果表明: 沙地樟子松混交林土壤有机C、全N和速效N含量高于纯林, 沙地樟子松与榆树混交主要增加了深层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以及C/N和C/P, 沙地樟子松与怀槐混交提高了土壤N含量, 降低了P含量.随着远离混交林中心,沙地樟子松×榆树混交林中沙地樟子松林带的土壤C/N先升高后降低,全P和速效P含量下降,N/P增加;榆树林带土壤C/N下降,速效P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沙地樟子松×怀槐混交林土壤全N含量在沙地樟子松林带先降低后升高,在怀槐林带先升高后降低.沙地樟子松混交林提高了土壤C、N储量,沙地樟子松应与榆树行间混交,与怀槐间隔2行混交.  相似文献   

1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巨大口蘑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丽燕  宋舒晴  王越  文华枢  莫美华 《菌物学报》2020,39(10):1897-1904
以巨大口蘑菌丝为受体材料,利用含有双元质粒plasmid4的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首次成功建立了巨大口蘑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PCR鉴定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检测,表明潮霉素抗性基因(Hyg)已经整合到巨大口蘑基因组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在巨大口蘑菌丝中获得表达,并能够稳定遗传。本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巨大口蘑遗传转化体系,为今后巨大口蘑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The key chiral intermediate 3,5-dihydroxy-6-(benzyloxy) 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 2a, was made by the stereoselectiv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3,5-dioxo-6-(benzyloxy) 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 1. Among various microbial cultures evaluated, cell suspensions of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SC 13876 reduced 1 to 2a. The reaction yield of 85% and optical purity of 97% was obtained using glycerol-grown cells. The substrate was used at 2 g l−1 and cells were used at 20% (w/v, wet cells) concentrations. The optimum pH for the reduction of 1 to 2a was 5.5 and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was 32°C. Cell extracts of A. calcoaceticus SC 13876 in the presence of NAD+, glucose, and glucose dehydrogenase reduced 1 to the corresponding monohydroxy compounds 3 and 4 [3-hydroxy-5-oxo-6-(benzyloxy) 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 3, and 5-hydroxy-3-oxo-6-(benzyloxy) hexanoic acid ethyl ester 4]. Both 3 and 4 were further reduced to 2a by cell extracts. Reaction yield of 92% and optical purity of 99% were obtained when the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1-l batch using cell extracts. The substrate was used at 10 g l−1. Product 2a was isolated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in 72% overall yield. The GC and HPLC area % purity of the isolated product was 99% and the optical purity was 99.5%. The reductase which converted 1 to 2a was purified about 200-fold from cell extracts of A. calcoaceticus SC 13876. The purified enzyme gave a single protein band on SDS-PAGE corresponding to 35,000 daltons.  相似文献   

15.
2014年,自云南省沧源县及耿马县陆稻地方品种上分离99个稻瘟病菌稻巨座壳单孢菌株,采用4个已知交配型的标准菌株对其进行育性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两地稻巨座壳菌株具较高的育性,平均可交配率高达90.8%,且可育菌株中,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占60.9%和39.1%;分别随机对沧源县南撒村和班考村同一田块MAT1-1型和MAT1-2型可育两性菌株进行交配,均能发育形成成熟的子囊孢子,说明该陆稻地区稻巨座壳菌的可育菌株数量丰富,且于适宜条件极有可能产生有性世代;利用22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持有不同抗稻瘟病基因的单基因系对分离的99个稻巨座壳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明确了不同菌株的致病性,且发现Pik-hPiz-tPi5Pi9基因表现出良好的抗性,平均抗病频率达到90.0%以上、是抗病育种的优异抗原;同时,菌株对特定抗性基因致病性的明确,也为选用不同菌株的组合开展有性杂交,构建遗传群体开展稻巨座壳菌无毒基因的克隆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子实体芳香物和亲脂性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同时对其亲脂性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六妹羊肚菌子实体的芳香物中共鉴定出26个化合物,辛-1-烯-3-醇(32.53%)、(E)-辛-2-烯醛(25.15%)和苯乙醛(12.31%)为主要成分;从六妹羊肚菌子实体的亲脂性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4个化合物,亚油酸(77.80%)为主要成分;六妹羊肚菌亲脂性提取物仅显示出中等强度的抗氧化活性。从六妹羊肚菌子实体中共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包括7个甾体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2、4、7、11、13和14为首次从羊肚菌属中分离得到。本研究首次对六妹羊肚菌的小分子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羊肚菌活性物质的阐明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的羊肚菌Morchella spp.栽培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基础研究薄弱影响其稳产和高产,国内外尚无羊肚菌栽培菌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报道。本文对来自全国12省份的36个羊肚菌栽培菌株进行了ITS系统发育分析,并采用RAPD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结合有效的参考菌株序列,通过ITS序列分析可以将供试菌株进行区分和鉴定,在36个菌株中,26个菌株属于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其他10个菌株属于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将自4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的14条用于供试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124条多态性条带;UPGMA聚类可将供试菌株分为两大类群,分别对应于ITS系统发育分析中的梯棱羊肚菌和六妹羊肚菌两个物种,梯棱羊肚菌种内菌株多态性高于六妹羊肚菌。OPA17引物和OPA18引物分别在AA02和AA15菌株中扩增出具有唯一性的特征条带,对两个特征条带进行回收测序后,设计出两个特异性SCAR的引物,它们能有效地从36个供试菌株群体中将菌株AA02和AA15鉴别出来。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采用ITS分析鉴别了我国羊肚菌栽培菌株的种性,采用RAPD分子标记系统地评价了羊肚菌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并验证了RAPD分子标记转化为菌株特征性SCAR标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亟需保护、最为濒危的植物, 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重要值和竞争格局对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野外群落调查, 研究了湖北省分布的7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别山五针松(Pinus fenzeliana var. dabeshanensi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长果秤锤树(Sinojackia dolichocarpa)、黄梅秤锤树(S. huangmeiensis)和庙台槭(Acer miaotaiense)的重要值及改进后的Hegyi竞争指数。结果表明: 从重要值来看, 水杉、长果秤锤树在各自所属的群落中具有较高的重要值及较低的变异系数, 为群落中的优势种; 庙台槭和黄梅秤锤树重要值较高, 为群落中的亚优势种; 大别山五针松、峨眉含笑、小勾儿茶重要值较低, 为群落伴生种。从改进后的Hegyi竞争指数来看, 湖北省7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到的竞争压力的来源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 大别山五针松、峨眉含笑、小勾儿茶、黄梅秤锤树主要受到种间竞争, 而水杉、长果秤锤树、庙台槭主要受到种内竞争, 因此在制定保护措施前要充分考虑物种间的竞争情况, 才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桉树油,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以其中一种化学成分α-松油醇为代表,分别采用培养皿和盆栽试验研究其对反枝苋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桉树油的产率为0.04%,经GC-MS分析,在桉树油中共检测到92种化学成分。在培养皿条件下,α-松油醇对反枝苋的发芽和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量达到每皿5 和7.5 μL时,抑制率均达到100%。盆栽条件下,α-松油醇处理过的土壤会显著影响反枝苋的出苗率、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浓度达到1.6 μL·cm-3时,抑制作用最大,其化感响应指数分别为-0.51、-0.62和-0.44,抑制率为51%、62%和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