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导入新课五法束必余(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中210007)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谈几点体会。1复习旧课导人新课复习旧课导人法是生物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任何新的知识的认知、掌握都是建立在旧知...  相似文献   

2.
新课的导入     
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新课,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要紧靠教学内容,为新课搭桥铺路,引导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未知,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要揭示矛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创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情境。因此,“导”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3.
新课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新课,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要紧靠教学内容,为新课搭桥铺路,引导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未知,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要揭示矛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创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情境。因此,“导”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4.
思维导图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现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提出了地方师范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可视化思维新策略。本文具体实践应用了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板书设计、课堂笔记、复习总结、教学评价等6个关键教学环节,指出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意、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上课伊始,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有必要在新课的导入上做精心的设计,导入新课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导入新课,可以巧妙地拉开知识的序幕,吸引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导入新课的策略主要有利用旧知,巧用素材,联系生活,动手操作,激发兴趣等导入法。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导入,只要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本身产生兴趣,就能成功地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6.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简单的重复,通过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要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得更清晰,对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对知识的运用及解题能力有明显的提升等目的,无论是在教学的进度上,还是在讲解的广度、深度上以及训练的数量、质量上都要明显有别于新授课,至少要源于新课,又要超出新课;要源于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又要超出学生原有的基础与能力,这样的复习才有效,乃至高效。为此,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三生物学复习教学实践,精心总结出高三生物学单元知识系统复习的4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生物教学围绕课本转的理念,分析了目前生物概念过于抽象,阻碍学生理解,教师教学缺乏创新等导致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本文提出要以实验、演示或事实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要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妙用简笔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阶段 ,生物学教师主要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教学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然而这只能让学生“学会知识”,为了学生将来有能力“会学知识”,中学阶段要大力提倡“探究教学”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知识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生物学 ,也有利于国家对生命科学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 ,笔者对探究教学法作了一些尝试 ,现以一个探究过程为例叙述。1 探究的模式1.1 提供背景材料 ,确定探究内容 现行的初中九年义务教…  相似文献   

9.
1989年我以《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教学参加了江苏省生物优质课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下面就针对这节课谈谈教学设计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新课的导人--新颖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语言要简明、新鲜,方法要新颖,因为这样能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程序上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乐于接受知识。这节新课的导入我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10.
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初中生物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好的教学环境,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观察材料,并能提供不同类型的观察对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当前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现象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教学要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学习更好地生活,从而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联系生活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本文从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设计练习等方面论述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高考备考复习中,需要回顾课本,夯实基础。但从求知欲的角度而言,猎新、猎奇是学生求知的欲望,可是复习是重温旧知识,教与学的矛盾凸现,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实现有效地备考,教学中就需要发掘教材中的学习新资源,并通过复习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形成专业的学科概念,形成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情境,以情境为课堂背景,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高效新型教学法。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如果教学者能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情境教学法,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实践能力和生物知识水平,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导入的方法别具一格,就容易引起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会提升。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实践经验和学生的特点来自由创新,灵活运用多种导入方法。以达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复习教学中,学生自主绘制概念图,知识再现方式更加灵动;教师根据绘制的概念图准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正向引导,评价平台更为直观;转换课堂主体,激发学习热情,兼顾学生差异,避免马太效应,学习方式更为主动;用概念图复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通过分层巧设概念图任务,教师可以为每个学段的学生量身定制一份复习套餐,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的求知欲是提高科学素质的前提。因此,生物教师的首要责任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获得能力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科学素质的关键。1 形式新颖的设问,引导学生入境高中《生物》第七章中“生态系统的功能”一节,以往的教学容易平铺直叙地引出新课:“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回忆结构),今天我们来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这样的新课不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不知道学习这部分内容有什么用,也不能产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愿望和…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学生们在学习当中,死记硬背的现象仍很严重,往往是生硬的记住一些定义、结论以及片断的知识,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巩固地、系统地综合起来,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应该随时注意复习,如通过课堂提问、练习、观察、实习、考试以及在进行新课当中很好的联系旧课等.但在一学期终了把一学期的教材按照教学大纲系统地、综合地给予学生一次总复习,对学生获得巩固的完整的知识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遵循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原则,把细胞膜的知识贯穿在教材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以“旧”导“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以对“学说”的探讨激发学生再创造思维的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师“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也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传授知识的主要地点。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打造小学高效课堂也被教育工作者提上日程。教师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索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习成绩。本文主要围绕着怎样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开展,探讨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要切实提高高三生物课复习质量,必须努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每一节课的复习效果。教学是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必须首先遵循的原则,同时还必须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我逐步尝试并采用“提出知识点——阅读与思考——分析讲解——一课一练”的复习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