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胎盘滋养层是直接与母体接触的与母体基因型不同的胎儿组织,滋养层细胞是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以及表达何种MHC抗原对于妊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非经典MHCⅠ类抗原发现较晚,其中HLA-G在滋养层细胞表达,可以保护带有父方同种异体抗原的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杀伤.经典MHCⅠ类抗原有多种亚型,不同亚型在滋养层细胞的表达有所不同.MHCⅡ类抗原在妊娠维持过程中表达极弱,新近的研究资料表明,滋养层细胞CⅡTA在MHCⅡ类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胎盘滋养层是直接与母体接触的与母体基因型不同的胎儿组织,滋养层细胞是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 合体(MHC)抗原以及表达何种MHC抗原对于妊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非经典MHCⅠ类抗原发现较晚,其中 HLA-G在滋养层细胞表达,可以保护带有父方同种异体抗原的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杀伤.经典MHCⅠ类抗 原有多种亚型,不同亚型在滋养层细胞的表达有所不同.MHC Ⅱ类抗原在妊娠维持过程中表达极弱,新近的研 究资料表明,滋养层细胞CⅡTA在MHCⅡ类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母体耐受胎儿的新解释几百万年之前,一种逆转录病毒感染了灵长类动物祖先,并将其核酸整合于灵长类动物祖先的细胞基因组中,并一直伴随灵长类动物祖先进化为人类。最近研究表明,人类胎盘中存在该逆转录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表明该蛋白质在防止孕妇免疫系统排斥其胎儿...  相似文献   

4.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是无菌的。但最新研究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研究者发现胎盘内确实存在一些微生物菌群,这引发了研究者对胎盘内微生物组的作用和来源的探索。本文主要针对胎盘内微生物组的发现、微生物组内菌群种类、来源、及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胎儿分娩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胎儿发育过程中,胎盘既作为胎儿寄生于母体的中介,又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胎儿的肾脏、肝脏、胃肠道以及呼吸、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对母体和胎儿孕期,甚至终生的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胎盘却是了解的最少的人类器官。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胎盘的认识正在从简单的组织结构层面上升到细胞、分子层面,并逐渐走向组学和系统生物学时代。人类对胎盘认识的深入必将为改善妊娠结局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地区的低氧是造成孕期胎儿低氧的重要因素。环境低氧促使母体通过生理性调节使其能够利用有限的氧来维持母体以及胎儿内环境的相对稳态,并提供胎儿发育所需要的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高海拔地区低氧环境对孕期胎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行总结,并从高海拔地区胎儿出生体重特征、母体生理功能的变化、遗传及胎盘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高海拔低氧影响孕期胎儿发育的原因,以期为生活在高海拔环境下妇女生育保健及由慢性低氧所致胎儿发育生长障碍的治疗以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早孕生理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母体不排斥具有父、母双方遗传基因的异体胎儿?实验表明,母体对于各种胎儿相关抗原能发生免疫反应,但正常情况下其强度不致达到排斥胎儿。那么是什么因素使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受到抑制并从而保护胎儿不致被排斥?有人提出,妊娠期产生的多种血清因子和激素,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生乳素、甲胎蛋白以及妊娠带蛋白等可能参与抑制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最近有人发现在早孕母体血清中存在另一种独特的免疫抑制因子,并称其为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早孕因子是用玫瑰花抑制测验在早孕母体血清中检出的一种免疫抑制因子。在体和离体条件下早孕因  相似文献   

8.
成年人机体活动规律已被大家所熟悉,但胎儿期机体活动的规律还是一个有待重视的新问题。胎儿是在母体内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其本身各重要器官的形成、功能活动、相互调节、胎儿与母体以及胎儿各器官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与成年人机能活动不同。本文对胎儿期机能调节问题,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方面作简略介绍。胎儿期体液调节  相似文献   

9.
答:从胚胎学角度的分析,单胎是由于一次排出一个卵,与一个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这个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一个胎儿;而双胞胎是在母体子宫内同时形成和发育两个胎儿。由于形成的来源不同,双胞胎又可区分为一卵双生和二卵双生。一卵双生是一个卵与一个精子受精形成一个受精卵,由于某些未知因素,使这个受精卵在发育早期一分为二个细胞时,这二个细胞彼此分离,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因为这种双胞胎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故称为一卵双生儿。从遗传学上讲,这种一卵双生儿除性别相同外(或者全是男性,或者全是女性),而且所有染色体上全部基因也都是完全一样的。一卵双生儿的表型上也是极相似的,甚至于他们自己的母亲也不易区别开来。二卵双生,在某种未知原因的作用下,偶而在一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维甲酸胚胎病理学的研究很多,维甲酸受体在器官发生、发育及神经管闭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维甲酸影响这些过程的机制还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小鼠怀孕8天时,给予母体连续3次维甲酸灌胃,将导致胎儿脊柱裂,发生率为96.77%。本研究应用微阵列技术,在维甲酸诱导的脊柱裂小鼠胎儿的脊髓组织中发现了134个差异表达在1.5倍以上的基因。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母亲暴露于维甲酸导致的胎儿脊柱裂,与促凋亡和抗凋亡、细胞增殖、迁徙、细胞骨架成分以及细胞或局部粘附等基因功能簇相关,提示这些细胞成分和生物学的功能缺陷促使脊柱发育异常。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脊柱裂的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模式,有助于理解神经管缺陷的病因和病理学。  相似文献   

11.
《生命世界》2008,(5):7-7
近日,以色列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女性胎儿的免疫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重男轻女”的现象其实早在母体内就已经发生。这一研究成果将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女性婴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的胎儿作为半同种移植物(Semiallo graft)种植于母体子宫内不被排斥,被认为是免疫学中的一个奇迹。自1954年以来,以 Medawar 为首的研究者对胎儿不受母体免疫排斥的原因相继提出了多种解释、兹简述如下。一、妊娠期间抑制母体免疫反应的物质1、甾体激素的作用:孕妇血中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强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它对淋巴细胞有灭活作用,并促使 T 淋巴细胞由血循环进入骨髓。肾移植时,用皮质激素可帮助移植肾存活。妊娠期  相似文献   

13.
前言近几年国内外胚胎学有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即“试管婴儿”的问世及B型超声波、胎儿镜等新技术的应用,充实了人体胚胎学的内容,并有新的发现。人体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出生前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发育机理的科学。从受精至胎儿娩出约经38周。通常将胚胎发育分为两个时期:第1—8周为胚期,是人胚的早期发育阶段,在此时期内,从受精至胚体外形和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初具雏形;第9—38周为胎期,各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形及生理功能的建立。此外,还将第26周胎儿至生后第4周的新生儿发育阶段,称为围产期,此时期的母体和胎儿及新生儿的保健医学称为围产医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18周胎儿膀胱是否有ICC样细胞的分布,为人膀胱ICC样细胞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孕18周胎儿膀胱组织冰冻切片,通过c-kit多克隆抗体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胎儿膀胱组织内ICC样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孕18周胎儿膀胱组织发现具有纺锤形的细胞体、椭圆形细胞核和突触等典型特征的ICC样细胞分布,住于平滑肌肌束边缘和肌束闻,散在分布,未连接成网络.结论:首次报道人膀胱ICC样细胞在孕18周胎儿时已经发育.  相似文献   

15.
大鼠胎儿和新生儿肝脏某些功能发育变化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胎儿和新生儿肝脏某些功能发育变化的特点时浩毛鑫智1荣杰2(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上海200032;1南京农业大学;2安微省阜阳农业学校)研究表明,在围产期内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各器官、系统的变化和调整十分剧烈。作为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腺体和最重要...  相似文献   

16.
答:胎儿处于母体内,其肺尚未行使呼吸功能,胃肠也没有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身体生长发育所需的氧和养料全从母体血液中取得。胎儿和母体的血液并没有直接相通,而是两者的血液通过胎盘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养料和氧丰富的血液离开胎盘,由一条脐静脉送入胎儿体内,脐静脉在肝部分支,其中大部分血液经静脉导管直接送入下腔静脉,小部分血液则先入肝,然后经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在此,来自脐静脉内氧和养料都丰富的动脉血,会同来自胎儿腹部和下肢回流的静脉血一起经下腔静脉人右心房。来自胎儿头颈部,上肢的静脉血经上胶静脉注入右心房。…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母体中的胎儿,其循环系统本身存在着一个发生发育的问题,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又存在着重演系统发育的问题;另一方面,胎儿的血液循环既要适应在母体中生活的特点,使机体各系统器官得以顺利发育,又要为出生脱离母体后独立生活逐渐作好准备。这些方面就共同决定了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一)胎儿的血液循环途径胎儿的血液既不直接与外界大气进行物质交换,也不与母体血液直接相通,它与母体的物质交换是通过胎盘来进行的。来自胎盘的富含氧气和养料的血液经脐静脉到达胎体。脐静脉从肝门入肝,一部分血液经过静脉导管直接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胎儿和母体的血型不同却能共存? 答 A型血的母亲怀着一个B型血的胎儿,胎儿的整个发育过程要靠母血来供养,为什么胎儿与母体不发生溶血反应呢?胎儿在早期发育时分化出了造血干细胞和血管,待造血干细胞造血后形成了胎儿本身的循环体系,它通过胎盘与母体的血液循环发生联系。胎盘是由母亲子宫的底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共同构成的一个圆盘状结构,底蜕膜与绒  相似文献   

19.
早孕因子化学本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孕因子化学本质的研究进展杨德吉,吉传义,龚晓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南京210095)关键词早孕因子早孕因子(EPF,EarlyPregnancyFactor)是存在于早孕血清中的一种免疫抑制因子。胎儿在母体内不被当作异体抗原而受到免疫排斥,这...  相似文献   

20.
胎盘是妊娠期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和母亲健康的临时性器官,直接介导了母胎之间的对话。胎盘防御屏障功能的建立与维持是正常妊娠维持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胎盘发挥了抑制母体对胎儿免疫排斥的作用,同时,胎盘需要抵抗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本文从胎盘发育的角度出发,从细胞学、免疫学等多重领域探讨了胎盘防御屏障建立及功能维持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重点介绍了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抗感染的作用方式,包括细胞自噬、外泌体途径、细胞连接及细胞骨架等;同时介绍了胎盘屏障功能异常与子宫内感染尤其是TORCH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致病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