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6——神秘的趋化因子诱饵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化因子可能受神经、激素、酶及结合蛋白等的调节,D6是继DARC之后发现的另一种特殊的趋化因子诱饵性结合蛋白。D6不仅为炎性CC族趋化因子的转录后调控所必需,在肿瘤等人类疾病中的作用也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现有的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氨基酸序列,用距离法和最简约法构建了聚类图,探讨了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基因家族的系统演化特征。可见基因家族成员的分化早于脊椎动物的分化。不同物种的同一种基因的聚类关系能较好地反映物种经因子受体的进化速度不同,其中CXCR4的进化速率最低。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可能都起源于少数几个原始的基因,病毒编码与寄主相似的趋化因子或受体是进化过程中分子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趋化因子受体最早是在研究白细胞迁移过程中发现的,它在大鼠和小鼠的背根神经节外周感觉神经细胞上也有表达.在炎症情况下,激活的趋化因子受体可以诱导神经细胞上一类重要的镇痛受体—μ-鸦片受体的异源性脱敏,抑制其功能;同时,激活的趋化因子受体还可以增强一类对于痛觉感受非常关键的受体——辣椒素受体的敏感性,使其敏化.趋化因子受体诱导的这2种效应可以通过Gi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增强生物体对痛觉的敏感度.这些结果提示,趋化因子受体可能是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交叉调节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趋化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趋化因子家族分为4类(CXC、CC、C和CX3C),估计有40~50种人类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定位、结构和功能已逐渐阐明.它们在正常和非正常生理状态下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受体是由7个跨膜区组成的G蛋白偶联受体,多个系统的肿瘤细胞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各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受体中的CXCR1和CXCR2与肿瘤关系密切,认为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新靶点.本文就CXCR1和CXCR2这两种趋化因子受体与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病原侵入组织引起天然免疫中巨噬细胞(Mφ)分泌趋化因子,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与非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迁移、成熟、归巢以及获得性免疫应答密切相关。整个过程涉及许多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变化,正是这种表达变化的精细调节启动了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归巢和游走,搭起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本文综述了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在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普遍认为,急性胰腺炎起始于腺泡细胞内的胰蛋白酶原激活,随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加剧病情,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不依赖于胰蛋白酶原激活的独立病理过程。趋化因子作为能引起细胞趋化的细胞因子,通过与趋化因子受体作用,不但能调控淋巴细胞的生长、成熟和迁移,也参与多种炎症疾病与癌症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阐述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CC,CXC和CX3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在参与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及对胰腺损伤的修复的研究进展,这将为AP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γδT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的免疫活性细胞,根据表面标志和功能可将其分为不同亚群。γδT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各异,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与γδT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和自身免疫中的功能发挥密切相关,现就近年来与γδT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受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趋化因子是具有趋化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参与白细胞迁移的调控,在炎症中诱导性表达,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最初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免疫系统。近几年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不仅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炎症过程,而且在神经细胞成熟、发育等生理情况下组成性表达,发挥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这一有趣的现象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趋化因子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受体与信号转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趋化因子受体是一类表达于不同类型细胞上的含有7个跨膜区的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通过与趋化因子作用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组织分布等,同时亦是HIV的协同受体。它可激活磷脂酶、脂类激酶、蛋白激酶、调节细胞Ca^2 浓度,激活JAK/STAT途径,引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