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pH对鱼类胚胎发育、鱼苗生长及鳃组织损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低pH水平对鱼类的胚胎,鱼苗和鱼种的影响以及鱼鳃的组织学观察。在硬水环境,pH≤4.5时,对泥鳅胚胎发育有严重影响。胚胎在低pH水平下,发育进程明显地迟缓。pH≤5.5时,泥鳅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在软水环境,pH≤4.5时,影响草鱼苗和幼鱼的存活率。低pH水平加上铝则对鱼类呈现出协同毒性。低pH使鱼鳃直接遭受严重的损害:出现大量的粘液、渗血、鳃上皮肿胀和脱落,组织增生和融合。  相似文献   

2.
将脱膜后的泥鳅 (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受精卵置于不同孵化液中孵化 ,结果表明 ,孵化液 1×Holtfreter中正常鱼苗和总鱼苗的孵化率最高 ,分别为 5 4 8%和 5 9 2 %。 1/ 2×Holtfreter、 1/ 10×Holtfreter、曝气冷开水和改变孵化液处理 ,正常鱼苗的孵化率差别不大 ,分别为 48 0 %、 49 6 %、 5 0 0 %和 48 8%。曝气冷开水畸形率最高 ,为 8 8%。PBS不适合用作孵化液。机械损伤对胚胎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 (73 39%vs 75 70 % ) ,但对胚胎发育有明显的致畸作用 (8 0 6 %vs 0 )。以雌核发育鳙 (Aristichthysnobilis)尾鳍培养细胞作供体 ,泥鳅未受精卵作受体 ,微卫星标记分析表明 ,移核胚胎的核来源于供体核 ,受体卵中未除去的核被排斥。供体细胞培养代数严重影响移核胚胎的发育率。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 ,移核胚胎的发育率逐渐降低。继代核移植可提高移核胚胎的发育率 ,尤其是第 1次体细胞继代核移植 ,晚期囊胚的发育率急剧上升 (4 3 84%vs 7 6 9% ) ,说明继代核移植可促进受体卵对供体核的再程序化。泥鳅和大鳞副泥鳅 (Paramisgurnusdabryanus)未受精卵作受体 ,其移核胚胎发育率无明显区别 (7 6 9%vs 7 0 2 % )。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分子介导精子作载体制备转基因泥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凯  程汉华  郭一清  周荣家 《遗传学报》2001,28(12):1137-1141
为探讨树形高分子介导精子载体技术产生转基因动物,将泥鳅精子与具有标记基因LacZ的pCH110重组质粒和树形高分子在保存液内孵育,经DNA原位杂交检测发现树形高分子介导下精子携事外源DNA的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将捕获了外源DNA的精子,再与泥鳅卵进行体外人工受精。由此发育的鱼苗经PCR和LacZ组织化学检测,获得了高比例的转基因泥鳅,外源基因LacZ在泥鳅幼苗头部得到了明显表达。  相似文献   

4.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永祥  罗泉笙 《四川动物》1997,16(4):163-167
观察了四川裂腹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经人工授精获四川裂腹鱼的受精卵,其平均卵径2.65mm,吸水膨胀后达3.70mm,粘性。在水温11.0-21.℃,平均16.35℃条件下,受精后1小时形成胚盘,11小时进入囊胚期,23小时进入原肠胚期,41小时48分胚孔封闭,59小时肌肉开始收缩,83小时心脏开始搏动,130小时孵出。初孵鱼苗长7.8-8.5mm。孵化时间长、肌肉效应出现早,是其胚胎发育的显著特点。还就四川裂腹鱼与青海湖裸鲤胚胎发育的差异和温度对四川裂腹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两种泥鳅不同核质关系下LDH同工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系统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核质关系下胚发育阶段(0-145h)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分化表达谱式,LDH同工酶的基因表达随细胞质、细胞核不同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个体发育谱式,以泥鳅卵子为细胞质的Ⅰ、Ⅱ两组,杂交组(Ⅱ)LDH同工酶基因在受精后3min至原肠中期雄核基因参与表达与调控,部分基因位点比本交组(Ⅰ)启动与表达的时间要早,两组的管家酶主要来自细胞质。以大鳞副泥鳅为细胞质的Ⅲ、Ⅳ两组,各酶均以细胞质调控为主,其管家酶与泥鳅有很大不同。并具体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核质关系LDH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的时空顺序。  相似文献   

6.
泥鳅和白鲢胚胎不同发育时期耗氧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鳅和白鲢胚胎发育时的耗氧量是随着发育进程而以指数函数方式在增长,其耗氧曲线显示出卵裂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肌肉效应期以及出膜期是5个呼吸代谢水平较高的时期,其中又以原肠期与出膜期对孵化环境溶氧的需求尤为突出。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纳入氧的快慢与强弱,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新陈代谢的速度以及营养物质不断地被氧化、消耗和能量传递的状况。因此,鱼类胚胎发育时耗氧的高低,无疑是其胚胎发育状况的一种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遗传》1981,(6)
胚胎发育中核酸的测定是研究胚胎生化的重要方面之一。Davidson等曾报道鸡胚、羊胚各器官核酸的含量及鸡胚胎的心脏体外生长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等研究了泥鳅卵发育过程中核酸的变动趋势,等测定了鱼在胚胎过程中的核酸。人胚胎核酸含量只见过零星报道。我们测定了24名胎儿9种脏器核酸的含量,胎儿的胎龄从12—40周,随着胎龄增长,比较了各脏器内核酸含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铜鱼和圆口铜鱼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比较系统地观察了长江和汉江铜鱼和圆口铜鱼鱼卵、鱼苗的胚胎发育,记述了两种铜鱼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比较两种铜鱼早期发育的相似性状和主要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是:雏形胚体出现的迟早、眼基和肌节出现的先后、眼睛大小、胸鳍长短以及颌须出现的迟早和长短等,依据这些差异,可以把两种铜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准确地区分开来。本文还对长江兴修水利枢纽与两种铜鱼资源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LAS对草鱼胚胎及鱼苗96h LC50值分别为4.2mg/L及5.6mg/L。胚胎发育在高于5.6mg/L时出现发育畸形。DEHP在乳化后浓度高达1000mg/L对虹将幼鱼未见急性毒性,在饱和的DEHP溶液中暴露30d的胚-鱼苗阶段试验也未见明显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人工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的产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振山  吴清江 《遗传学报》1998,25(5):416-421
首次获得人工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大鳞副泥鳅克隆鱼。方法是:用紫外线210mJ/cm~2辐射浸泡在人工合成卵巢液中的泥鳅卵,使其染色体遗传失活,再与大鳞副泥鳅精子“受精”。在室温26℃条件下“受精”后15min开始,每隔2min一组,将“受精卵”置于39℃温水中热休克处理2min,以阻止第一次有丝分裂的发生,结果表明:二倍诱导率距“受精”后15~19min和27~29min出现两个高峰,最高二倍诱导率为61.1%,经染色体和形态特征鉴定表明,鱼苗为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其染色体数(2n=48)和外部形态均与父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系统地观察了长江和汉江铜鱼和圆口铜鱼鱼卵、鱼苗的胚胎发育,记述了两种铜鱼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比较两种铜鱼早期发育的相似性状和主要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是:雏形胚体出现的迟早、眼基和肌节出现的先后、眼睛大小、胸鳍长短以及颌须出现的迟早和长短等,依据这些差异,可以把两种铜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准确地区分开来。本文还对长江兴修水利枢纽与两种铜鱼资源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转Cry1Ab/Ac抗虫水稻华恢1号(HH1)花粉为添加剂,配制4种不同花粉含量(1%、5%、10%、20%)的饲料,以非转基因亲本水稻明恢63(MH63)花粉为对照,常规泥鳅饲料(不添加花粉)为阴性对照,投喂100 d,通过泥鳅的生长指标和肝脏生理酶活性评价转Cry1Ab/Ac抗虫水稻HH1号花粉对泥鳅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饲料中分别添加相同比例的HH1与MH63花粉,两组泥鳅的增重率、脏体比和肝体比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同时对泥鳅的肝脏抗氧化保护酶SOD、CAT活性与解毒酶GST活性也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花粉含量为20%时,在饲养100 d后,转Cry1Ab/Ac水稻花粉对泥鳅的生长性能与肝脏生理酶代谢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因此,转Cry1Ab/Ac抗虫水稻HH1号花粉对泥鳅无明显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许元峰  胡炜 《水生生物学报》2020,44(6):1222-1229
文章采用组织切片、生化组分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 研究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肉质差异。结果显示: 大鳞副泥鳅、泥鳅和北方泥鳅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为 (3589.17±2326.01)、(2809.7±1818.69) 和(2511.93±1949.03) μm2。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是大鳞副泥鳅最高[分别为(17.07±0.31)%和(2.57±0.38)%], 依次为泥鳅[分别为(14.57±0.59)%和(1.37±0.12)%]和北方泥鳅[分别为(12.33±0.15%和0.57±0.0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依次为泥鳅(74.38)、大鳞副泥鳅(65.11)和北方泥鳅(60.14); 呈味氨基酸含量依次为泥鳅(32.60±1.64)%、大鳞副泥鳅(27.75±2.13)%和北方泥鳅(24.86±1.00)%; 除亚油酸以外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北方泥鳅(24.43±0.26)%、泥鳅(24.18±1.99)%和大鳞副泥鳅(7.86±0.24)%。大鳞副泥鳅的肌肉生长相关基因myod的表达量高, myog和mrf4的表达量低; 泥鳅和北方泥鳅的myog和mrf4的表达量高, myod的表达量低。elovl5等8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大鳞副泥鳅整体表达水平最高, 北方泥鳅次之, 泥鳅最低。结果表明, 大鳞副泥鳅肉质油润, 但是质地相对粗糙; 泥鳅营养价值高且鲜味程度高; 北方泥鳅肉质细嫩, 但是氨基酸营养价值不高, 鲜味程度较差。三种鳅的上述肉质差异可能与肌肉生长和脂肪代谢活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对泥鳅养殖池塘水水质的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妹  陈有光  段登选  刘梅  周阳 《生态科学》2009,28(5):452-456
通过在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养殖水体中施加一定浓度梯度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 Cohns),测定了水化学指标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稳定养殖水体的pH值,对CODMn、TN和NO3--N降解极为显著,其降解速率分别为1.2、0.24和2.7g·L-1·d-1,TP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菌液浓度大于149mL·L-1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停食后的泥鳅体重变化减小,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对泥鳅养殖池塘水水质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泥鳅属鱼纲、鲤形目、鳅科 ,其肉质鲜嫩 ,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除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外 ,有较大的出口潜力。1 生活习性泥鳅生活在水的底层 ,有钻泥习性。平时用鳃呼吸 ,因其肠壁薄 ,密布血管 ,在池水干涸时或休眠状态下可用肠呼吸。泥鳅适应能力强 ,对水质要求不十分严格 ,土壤中有少量水分润湿皮肤 ,就能维持生命。其生长适温15~ 30℃ ,水温在 2 5~ 2 8℃时生长最快 ,在 5℃以下或30℃以上或池水干涸时 ,泥鳅就会潜入 10~ 30 cm的泥层中“休眠”。泥鳅对食物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属杂食性鱼类。2 鳅苗繁殖目前泥鳅苗的获得主要靠天然产卵…  相似文献   

16.
两种泥鳅中Sox基因的检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决定基因SRY都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HMG-box,编码Sox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两种引物检测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Sox基因。第一对引物特异扩增人类SRY基因的保守区。在扩增泥鳅的基因组DNA时可见长度分别为200、550、940和1000bp的四条扩增带。在大鳞副泥鳅中可以扩增出200、550、900bp三条带(Fig.1)。Southern杂交表明200和550bp两条带可以和SRY基因探针杂交(Fig.2)。第二对引物是兼并引物,可以特异扩增Sox基因的HMG-box区域。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可以在大鳞副泥鳅中扩增出220、550、700和1500bp四条带(Fig.3);而在泥鳅中则为220、530、570和1500bp四条带(Fig.4)。PCR产物的长度差异被认为是由于部分Sox基因的HMG-box区域中存在着内含子。没有发现性别特异扩增带。以上结果说明哺乳动物与性决定有关的组分在脊椎动物中是广泛存在的。但这些组分在鱼类中是否与性决定有关,或仅是哺乳动物性决定因子的进化前体尚不得而知。无论如何广泛深入研究鱼类的Sox基因对于揭示性决定系统和因子的进化方式是十分  相似文献   

17.
银鲴性腺发育和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长在湖南江河、池塘、水库环境的银鲴,性成熟年龄一般是二冬龄(2^ ),雄性比雌性提前一年成熟。江河银鲴每到生殖季节,可以自行产卵、受精,繁衍后代;池养银鲴却不能自然产卵,其卵母细胞只能发育到初级卵母细胞阶段(Ⅳ时相),必须通过人工催情,才使卵母细胞由第Ⅳ时相发育到第Ⅴ时相。池养雄性银鲴,能够完成由精原细胞到精子的全部发育过程。冬季,达性成熟的银鲴,雌性卵巢为Ⅲ期,雄性精巢为Ⅳ期。每年的3月份,银鲴开始进入性成熟期,4月份为它的生殖盛期。银鲴是鲴亚科中产半浮性卵的鱼类。银鲴在胚胎发育早期行盘状卵裂。当水温21—23℃时,其胚胎发育历经26小时10分,胚胎发育总热量为550-602度时;银鲴从受精卵到仔鱼期结束(鱼苗下池),整个过程历时112小时,区分胚胎发育、仔鱼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又划为5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及鱼种培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分为4个阶段共52个发育期。鱼卵受精后饲养50天即成为鱼种。本文比较了不同水温、不同放养密度以及在天然和人工饲料培养下的发育状况,为鱼种生产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性别决定基因SRY都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HMG-box,编码Sox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两种引物检测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Sox基因。第一对引物特异扩增人类SRY基因的保守区。在扩增泥鳅的基因组DNA时可见长度分别为200、550、940和1000bp的四条扩增带。在大鳞副泥鳅中可以扩增出200、550、900bp三条带(Fig.1)。Southem杂交表明200和550bp两条带可以和SRY基因探针杂交(Fig.2)。第二对引物是兼并引物,可以特异扩增Sox基因的HMG-box区域。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可以在大鳞副泥鳅中扩增出220、550、700和1500bp四条带(Fig.3);而在泥鳅中则为220、530、570乖1500bp四条带(Fig.4)。PCR产物的长度差异被认为是由于部分Sox基因的HMG-box区域中存在着内含子。没有发现性别特异扩增带。以上结果说明哺乳动物与性决定有关的组分在脊椎动物中是广泛存在的。但这些组分在鱼类中是否与性决定有关,或仅是哺乳动物性决定因子的进化前体尚不得而知。无论如何广泛深入研究鱼类的Sox基因对于揭示性决定系统和因子的进化方式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泥鳅繁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闽泉 《四川动物》1992,11(2):35-36
本文应用野外观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繁殖习性等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产卵期泥鳅繁殖季节校长,据野外观察,在闽北地区,4月上旬当水温达16℃时,性成熟的泥鳅便开始产卵,一直持续到8月,其中以5—6月为繁殖盛期。在门然条件下,多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