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互动式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的兴趣和智力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其次学习态度和个人情绪也会影响互动式课堂教学效果;在调查互动式课堂教学对教师要求方面,2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教学严谨且条理清晰,24%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幽默风趣且引人入胜,13%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知识渊博,36%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不仅要教学严谨、幽默风趣、知识渊博,而且要综合能力较强;而在调查师生互动角色时,68%的教师认为需要师生双方面的共同努力,16%的教师认为重在教师,15%的教师认为重在学生,个别的选择了其他;另外,在调查师生互动的方式时,35%的学生认为采用“设置场景”进行课堂互动效果最好,28%的学生认为“辩论赛式”互动效果好,21%的学生选择“点名式”互动,只有少数学生选择了采取“留言薄”互动。本次调查获得的结果为高校进行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索式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 ,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计并操作实验、调查和观察等活动进行研究 ,从而得出结论。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探索”一节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探索式教学。1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的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为家人做一道凉拌黄瓜小菜 创设问题情境新…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血糖平衡的调节一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依靠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且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教师如何依据现代教育理论,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模拟血糖的调节机制,建构和不断修正动态的物理模型,再建构抽象的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概念模型,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血糖调节的机制,更好地理解体内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不仅是突破教学难点有效途径,对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方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介绍“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教学设计和“概念模型”的教学组织策略两个方面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以教材为依据 ,通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设计问题和组织教学。笔者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中成功运用了此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教材内容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能量流动的结构基础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涉及到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 ,能量在各个营养级上…  相似文献   

5.
薛静尧 《生物学通报》2005,40(11):38-39
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在两个层面上下功夫,那就是既要重视教学设计,又要关注教学成果。重视教学设计是为了课堂教学更精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教学成果则是使教学预案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何把科学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到生物课堂教学之中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将素质教育的任务写进课堂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来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本文结合笔者对“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教材示范课”教学的体会 ,浅谈如下 :1 探索法教学的个案分析1.1 应用实例课  题§ 4- 1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2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模式探索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模式结构程序观察发现问题、分析推测、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朱一峰 《生物学杂志》2011,28(1):110-112
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而高效课堂来自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通过教师课前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方案(活动单),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可以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施"活动导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点认识,希望能为当前普通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8.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探究素材.把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知识,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是“伴性遗传”一节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布鲁纳探究教学模式,按照“现象→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①现象:学生自习“色盲(道尔顿症)的发现”。课前几周布置学生调查家庭色盲遗传情况,挑出几个学生家庭的系谱,学生观察、讨论。②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要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创造性开拓型的人才,必须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逐步掌握研究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从问题出发经过探索到解决问题并指导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此,笔者以自然科学方法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在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地区教学实际出发,设计了“D·Y·F”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0.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杨青云(浙江省龙游中学32440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充分利用45min时间,抓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并进行思想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备...  相似文献   

11.
"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节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看”和“做”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课堂设问”教学策略是从问题出发,将问题作为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既重视教师的诱导、点拔、示范的“导”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设问的内容和结构,优化问题的即时效应,优化问题的处理方法,充分发挥“课堂设问”教学策略的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诱发探究”的倡导者、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 ,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 ?”探究性教学以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 ,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 ,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学习和实践活动 ,去发现规律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学结构序列上 ,主要体现在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将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 ,从而让学生像科学…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的特性有如首创性、探索性、灵活性等等,而好奇心、想象力等心理特性和分析、推理、转化、概括、综合等能力则为创造性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根据所授学科的特点及课题,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在激发学生思考并寻求问题的解决中加以培养。启发式教学是指一切能启迪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得以被广泛地运用并以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发挥其功能。1 问题解决式培养首创性“首创性”是指从未有过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其思维动态含三大因素:(1)…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教学实例,论述延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延时评价要适当、适时、适度,教师要重视和合理运用延时评价,通过调节课堂节奏,将学生引领到问题开始的地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6.
金燕 《生物学通报》2012,47(12):30-31
在提倡学生主体性,开放度较高的课堂里,部分教师在应对课堂生成问题时存在操作误区,使得探讨“有效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方法”成为课堂教学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选取作者在省级公开课“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的教学案例,从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贯穿教学始终、教师对课堂教学要进行充分的预设、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等3个方面,阐述“追问”是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认为打开学生心结的最佳方法是对相关疑惑问题的解决。基于对神经系统与功能相关问题的构建,设计了"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一节课堂教学,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层层递进式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能力,在探究中拓展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课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值得研究解决的重要教学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谈谈看法。设计好“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场白,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要做到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全神贯注,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设计每堂课的开头。提问开头提问是课堂教学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如讲“光合作用”这节课,教师可以先提问:植物所需要的养  相似文献   

19.
探究法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少。本文以“伴性遗传”一课的教学为例谈探究法的教学尝试和体会。1 教学过程的设计“伴性遗传”一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理念 ,通过教师提供的研究素材 ,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启发学生用已知去探究未知 ,并对自己的探究结果加以验证说明、归纳总结 ,最终使学生能透彻理解伴性遗传的知识、具备运用伴性遗传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探索。1.1 初探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及方式 上课伊始 ,简…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初中生物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要实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温旧导新——观察读议——练习巩固——小结归纳”的教学程式,教学效果较好。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以初中植物学“根对水分的吸收”为例,说明上述教学程式的运用。温旧导新在讲新知识以前,要复习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导新的含义有二:其一,教师由旧知识有机地导入新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其二,教师在导入新课后,简要地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例如,这节课可以复习根毛的形成及功能的知识,从根毛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