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存留森林的演替过程也发生明显变化。选取高度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以地带性群落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城区(帽峰山、西樵山和大岭山)和郊区(鼎湖山、象头山和南昆山) 6个样地,分析城郊梯度上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城区森林包括31科42属46种,郊区森林包括44科75属96种,郊区样地的物种数高于城区样地的物种数;城区优势种明显,多为耐旱耐贫瘠种类,郊区无明显优势种,多为喜湿耐荫种类;城市森林中的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显著低于郊区森林,城郊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乔木层。城市化降低了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多样性,促进了物种的均质化。  相似文献   

2.
上海公园绿地鸟类多样性的城市化梯度格局及类群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园绿地是鸟类在城市中的重要栖息地,但其周边环境的城市化程度对鸟类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上海面积较一致的30个大型公园绿地为对象,在量化其周边环境城市化程度的基础上,分析春冬两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在城市化梯度上的变化格局,并采用指示种分析法划分鸟类在城市化梯度上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春冬两季鸟类的丰富度、Shannon指数(H)和Pielou指数均随城市化程度降低呈现阶梯递增的趋势,其中丰富度和H与4个城市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鸟类在城市化梯度上存在5种分布类型:城市依赖型、城市适生型、郊区适生型、城市回避型、季节变化型;30种常见鸟类中多为郊区适生型和城市回避型,分别为7种和15种,表明只有少数鸟类能适应甚至依赖城市,大多数鸟类回避城市环境、多出现在城郊地区。鸟类这种在城市化梯度上的分布特征决定了其物种多样性随城市化程度增大而减小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组成部分,是鸟类及其他动物的重要生境和载体.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剧烈变化,公园绿地因在城市中呈斑块状分布而具有许多岛屿栖息地的特性,对鸟类群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为了摸清娄底市城区的鸟类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为制定鸟类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010年11月至 2012年1月采用样带和样方法对城区内7个公园绿地中鸟类物种的分布及其生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于11目27科.其中留鸟为32种,占57.2%;夏候鸟、冬候鸟各12种,分别占21.4%.东洋界27种,占48.2%;古北界14种,占25.0%;广布种15种,占26.8%.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占物种总数的12.5%.娄底市城区公园绿地鸟类群落物种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G-F指数分别为1.49、0.85、0.62.珠山公园的物种数(42)、Shannon指数(1.41)、G指数(3.46)、F指数(6.12)、G-F指数(0.43)均最高,而月琴山公园的Pielou指数最高(0.92).对娄底市绿地鸟类资源较为贫乏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脉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以往关于山脉的研究多集中于地上植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相关的研究明显滞后。跳虫(Collembola)是土壤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在分解有机质、疏松和活化土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跳虫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格局法,在长白山北坡自海拔800 m至1700 m,每隔150 m进行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样品的采集,对比分析了土壤层和凋落物层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采用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4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丰富度FRic指数、功能均匀度FEve指数、二次熵Rao''s Q指数和功能离散FEiv指数),探讨了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共获得跳虫5542头,隶属于12科42属83种,其中等节跳科为绝对优势类群(相对密度>50%)。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跳虫群落结构差异显著,长角跳科、鳞跳科和疣跳科物种多分布于凋落物层,而棘跳科物种多分布于土壤层。线性或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凋落物层跳虫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增加格局;但在土壤层跳虫物种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无明显趋势。在凋落物层,跳虫的功能丰富度指数和功能离散度Rao''s Q指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在土壤层,跳虫的功能丰富度指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也呈现单峰分布格局,但其他功能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无明显趋势。研究表明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跳虫的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跳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不同,未来在探讨土壤动物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物种共存机制时,应综合考量垂直分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和多个度量维度(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林火是北方针叶林的重要生态因子,直接影响火烧迹地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进而影响森林群落的演替.以牙克石地区火后自然恢复12年的兴安落叶松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群落尺度上分析火烧迹地土壤养分含量、叶片功能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在不同火烧强度(轻、中和重度火烧)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火烧显著降低了土壤全氮含量,对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轻、中度火烧有助于维持群落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中度火烧显著增加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在中度火烧时有最大值;火烧降低了群落的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指数,二者分别在中、轻度火烧时最大(除未过火外),而群落的功能均匀度和二次熵指数在林火干扰后增加,轻度火烧后最大.随火烧强度增加,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和叶磷含量总体呈显著增大趋势,而比叶面积、叶含水量、叶氮含量和叶N∶P则表现出未过火>中度火烧>轻度火烧>重度火烧的规律,叶片厚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火烧强度对森林群落的叶片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均有显著影响,且适度的火干扰对森林群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重要的人为影响因素,城市化改变了自然生境的景观结构,并影响到动物群落的组成。蚁科Formicidae动物种类繁多,且易于捕获,是研究城市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动物群落影响的理想指示生物。2018年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城区中选择"公园与绿地""旱地"和"乔木林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作为不同的生境类型,并通过陷阱法对蚂蚁群落组成进行调查。共采集到1 847只个体;其中,津岛铺道蚁Tetramorium tsushimae在"公园与绿地"中的个体数占比最高(73.80%),并明显高于"旱地"群落中占比最高的中华小家蚁Monomorium chinense(25.48%)和"乔木林地"群落中占比最高的宽结大头蚁Pheidole nodus(28.79%)。3种生境间,群落的蚂蚁个体数和物种丰富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公园与绿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旱地"和"乔木林地"的;"公园与绿地"(q=0.444)和"旱地"(q=0.500)与"乔木林地"间的群落组成均存在中度不相似,而"公园与绿地"与"旱地"间为中度相似(q=0.647)。因此,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能够改变蚂蚁群落的物种组成,而"公园与绿地"可能较"旱地""乔木林地"更有利于群落中优势种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海岛植被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海岛植被多样性对于理解海陆相互作用下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持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庙岛群岛的麻栎群落、刺槐群落、黑松群落、荆条群落4种典型植物群落为对象,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和结构多样性指数,在群落尺度上探讨了海岛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功能、结构多样性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黑松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Rao指数高于刺槐群落与麻栎群落,而结构多样性却较低;荆条灌丛的物种、结构多样性均低于森林群落,而功能多样性高于部分森林群落.物种丰富度与Rao指数以及树高多样性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功能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结构多样性主要由坡度决定且与坡度呈负相关;功能均匀度与坡度呈正相关,而功能异质性、功能离散度和物种多样性则更多地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土壤容重及土壤总碳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率呈负相关.总体而言,庙岛群岛的植物群落多样性格局既有与大陆植被相似的特征,但也有其海岛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刺槐对黄土高原林下草本植物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外来物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引入会对林下草本植物、土壤性质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产 生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可能与植被带有关。然而,在黄土高原较大面积范围内,关于刺槐对林下草本植物和土壤影响的研究依然很少。我们以黄土高原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和森林带作为研究区,选择了两种冠层植物类型:刺槐林分和相邻的原生植被。我们测定了5个叶片功能性状:叶片碳含量、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比叶面积和叶组织密度,并计算了群落功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加权性状值。研究结果表明,(1)与原生植被相比,3个植被带内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叶氮、叶磷和比叶面积的群落加权性状值均显著提高,而叶碳和叶组织密度的群落加权性状值显著降低。(2)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生物量在草原带内呈下降趋势,在森林带内呈上升趋势,在森林草原带内差异不显著。(3)与原生植被相比,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仅在森林带内显著减少。(4)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特性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是受刺槐和植被带所依赖的。总的来说,刺槐对林下草本植物和土壤性质的影响与植被带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人工植被恢复与重建的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蜀山孤岛状山体植被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的研究方法,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孤岛状山体——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恢复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6个典型样地,利用丰富度指数(Margalef richness index,R)、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 diversity index,H)、均匀度指数(Pielou evenness index,Jsw)和生态优势度指数(Simpson index,D)等研究了4个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从马尾松林向针阔混交林、麻栎林的演替过程中,群落乔木层Shannon指数分别为1.957、1.485、0.738,呈下降的趋势;而短毛椴林乔木层Shannon指数为1.694。麻栎林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3个群落(P0.05),均匀度显著低于马尾松林和短毛椴林(P0.05)。4种群落灌木层、草本层之间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麻栎林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其他3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则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处于演替顶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不是最高,群落演替过程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除人为活动的干扰外,群落的发育程度和内部生境是影响该区演替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外来种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入侵森林群落,会对其物种多样性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紫茎泽兰的相关性,探究群落类型及其特征与紫茎泽兰入侵的关系。结果表明,乔木层盖度和物种丰度与紫茎泽兰的株高和盖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灌木层、草本层盖度和物种丰度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无显著相关性,说明乔木层对紫茎泽兰的入侵影响更大。根据CCA排序,林区内森林群落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原生性较强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区内道路距离是影响紫茎泽兰分布的重要因素。两种森林类型间,紫茎泽兰的重要值无显著性差异,紫茎泽兰的重要值与被入侵群落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tlo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Shannon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说明紫茎泽兰的入侵对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原生林对紫茎泽兰有相对较高的抗性,但也与群落环境综合特征、距道路距离、人为干扰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山西五鹿山森林群落木本植物功能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薛倩妮  闫明  毕润成 《生态学报》2015,35(21):7023-7032
通过选取群落中木本植物种子的扩散方式、传粉方式、植株高度和盖度等13个功能性状,计算出群落的6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性状距离、功能性状平均距离、功能体积、功能均匀度、功能分散指数和Rao二次熵指数,结合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对山西五鹿山森林群落木本植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功能性状距离、功能性状平均距离、功能体积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正相关;功能均匀度与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显著正相关;功能分散指数、Rao二次熵指数与物种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正相关;(2)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物种差异所引起的;(3)6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类:功能性状距离、功能性状平均距离、功能体积为功能丰富度指数;功能均匀度为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分散指数和Rao二次熵指数为功能离散度指数。该分类结果符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生态学意义,以及相互独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关帝山次生林区典型森林交错带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峰  张芸香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2017-2023
森林交错带富于高的生物多样性。应用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研究了关帝山次生林区森林交错带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特征,同时对交错带内群落与相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处于森林演替不同阶段的交错带,在由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到针叶林的演替过程中,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现出单峰变化趋势,在演替中后期的针阔叶混交林阶段,指数值最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表现出凹形变化.不同于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在演替中后期,达到最低值。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交错带内群落与相邻群落相比,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较高,具有高的物种多样性,边际效应表现为正效应。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只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边际正效应的影响。两指数共同反映出研究地区的森林交错带内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沙地植被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化学计量特征表征植物营养限制.它是否会影响物种多样性需要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地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为对象,计算了植被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了植被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生境中的沙柳群落,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与植被C/N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植被N/P值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生境中的油蒿群落,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N/P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C/N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合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冗余分析可知,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的植被P含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同,导致两个群落的植被N/P值对物种多样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元江干热河谷植被数量分类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方炎  朱华 《广西植物》2005,25(1):22-25,92
基于43个代表性样地调查资料,用系统聚类方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将元江干热河谷的主要植被分为7个群落类型, 并采用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 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了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与群落的分布地点、小生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贾真真  李苇洁  田奥  王加国 《生态学报》2021,41(11):4641-4649
为揭示旅游干扰对于百里杜鹃风景区杜鹃群落特征影响,选取杜鹃纯林和杜鹃混交林两种杜鹃群落,分析干扰对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进行样地设置和调查,通过旅游影响系数分析样地旅游干扰等级,并分析对比了不同旅游干扰程度和干扰方式对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1)百里杜鹃景区共有植被67科102属130种,其中杜鹃纯林共有植被97种,以马缨杜鹃、箭竹和露珠杜鹃为优势物种,杜鹃混交林共有植被115种,以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映山红为优势种;2)两种杜鹃群落均在中等干扰水平时具有最高的Berger-Parker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中度干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不同的是两种群落的Shannon指数变化趋势不同,在杜鹃纯林中表现为中度干扰>轻度干扰>重度干扰,而在杜鹃混交林中中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相较于杜鹃纯林,杜鹃混交林物种更为丰富,在旅游干扰下生物多样性更为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而杜鹃纯林受旅游干扰波动显著;3)垃圾指数、踩踏指数与杜鹃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生长结构无明显相关性,而垃圾指数与杜鹃纯林Shannon多样性指数、物种数以及草本均高呈显著负相关,踩踏指数与杜鹃纯林灌木层高度、盖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草本均高呈显著正相关;4)各杜鹃群落对旅游干扰有不同响应,为保持杜鹃群落稳定性,应在花季适当分流,严格控制杜鹃纯林的重度干扰。  相似文献   

16.
北京的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不同类型公园的鸟类群落组成有很大差异,这主要和公园的面积、植被发育程度、位于城郊区还是城区、水域环境等自然条件,以及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有关。面积大、植被发育好的公园,其群落多样性优于面积小、植被发育差的公园,公园内有无水域对鸟类群落的左右不明显,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对鸟类群落物种数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对典型公园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及相关性进行比较,提出有关城市园林绿地招引鸟类的生态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同年代公园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细菌多样性对绿地土壤生态功能有重要作用,但不同年代公园绿地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研究北京市不同年代公园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方法】利用IlluminaMiSeq测序技术,分别对北京市代表性古典公园和现代公园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公园绿地土壤细菌群落共划分为45个已知的菌门,其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细菌群。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古典公园和现代公园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表现为古典公园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高于现代公园。此外,土壤细菌群落相似性分析和主坐标分析都表明古典公园和现代公园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为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全氮,其它土壤环境因子无统计学意义。首次引入公园年代作为影响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年代为影响公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子。【结论】不同年代公园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随着公园年代的增加,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绿地生态系统更稳定,可通过制定不同的绿地管理措施改变公园绿地土壤环境,进而优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促进土壤碳氮养分循环,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许还  殷秀琴  马辰 《生态学报》2017,37(23):8005-8014
为了解长白山地不同地貌类型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及其分布,探讨不同地貌类型对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分布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于2015年春季(5月)、夏季(7月)、秋季(9月)分别对长白山地玄武岩台地、花岗岩低山、花岗岩丘陵三种地貌类型玉米田土壤跳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3个生境共获土壤跳虫881头,隶属10科16属22种。其中,玄武岩台地土壤跳虫个体密度是1 760头/m~2,17种;花岗岩低山个体密度是2 206.67头/m~2,13种;花岗岩丘陵个体密度是1 906.67头/m~2,18种。地貌及取样时间的差异对土壤跳虫个体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有一定的影响。花岗岩低山与花岗岩丘陵的个体密度和物种数大小为秋季春季夏季,而玄武岩台地的个体密度和物种数表现出随季节变化呈递增的趋势(P0.05)。不同地貌土壤跳虫多样性均在秋季达到最大,夏季玄武岩台地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花岗岩低山和花岗岩丘陵,秋季,玄武岩台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花岗岩低山,玄武岩台地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花岗岩低山(P0.05)。不同土壤环境因子对跳虫的影响不同,土壤温湿度、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全磷与土壤跳虫的群落结构、生态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可知,长白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布因地貌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季节变化也对其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森林-草原交错带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2006年夏季利用样线法研究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规律.共记录鸟类73种,隶属于13目28科56属,鸟类区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鸟类群落物种数和密度年间差异不显著,α多样性随森林-草原交错带环境梯度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在不同植被地带之间,物种数、密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差异极显著、但科-属多样性差异不显著,鸟类群落α多样性各项指数表现为森林带<交错带森林草甸区>交错带草甸草原区>草原带的特征与变化趋势(DG-F为交错带草甸草原区>森林带);其中,森林草甸区是鸟类物种多样性的显著增长区,具有最高的物种数和密度,明显体现了交错区的边缘效应,草甸草原区是鸟类向草原过渡的显著变化区域、物种多样性开始显著减少.β多样性随不同植被地带逐级发生显著变化,环境差异最大的森林带-森林草甸区和草甸草原区-草原带具有最高的β多样性,物种替代速率最大;鸟类物种替代速率与环境梯度"陡度"有密切关系.鸟类优势种在各植被地带之间存在较大变化.鸟类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和物种多样性(H')与森林斑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大尺度空间上森林斑块数是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华南退化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不同恢复类型,本研究以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为对象,探讨恢复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及影响因子.在研究区内选取代表性的近自然经营杉木林(CF)和毛竹林(MB),以天然次生林(NF)为对照,采集表层土壤样品.运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对3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恢复林分的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NF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MB和CF,而MB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CF;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pH和容重差异显著,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为NF>MB>CF,不同林分对6种类型碳源底物的利用也有相似规律;NF的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Intosh指数最高,MB次之,CF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从31种碳源类型提取的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60.0%和12.4%,在主成分分异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羧酸类、碳水化合物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土壤容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NF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效率高于人工林,而MB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高于CF.从植被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来看,近自然经营的MB人工林更有利于退化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与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