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概说岐黄     
提起中医,可算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中医”一说,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但我们今天讲的“中医”,其实是指区别于西方医学而言的中国传统医学,是近代以来国门大开,产生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认识后的产物。显然,两千多年前《汉书》中彼“中医”非今日此“中医”。今天的“中医”用现代专业话语讲,就是指中国传统的以整体相似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为基础,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防治的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方元素”与早期人类文化进化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和分析中国旧石器研究史上有关"西方元素"即西方旧石器文化标志性技术和工具问题的争论,得出三点结论:1)"西方元素"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中是与西方同类技术和工具大体同步出现的客观现象,两者无本质差别;2)和西方一样,中国旧石器的"西方元素"也有重叠与穿时性.这使得旧大陆两侧的旧石器文化连成一体,难分东西;3)基于以上事实,本文作者倾向于认为:迄今已知的旧大陆旧石器文化是过去200多万年间早期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应对全球气候波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迁而反复进行的横贯大陆的双向迁移、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在古代,荔枝有许多名字,如离支、离枝、荔支、丹荔、荔子等。荔枝不属于中原传统物产,性喜温热,长在南方。汉朝统一南北,将交趾纳入版图后,当地的荔枝也被发现。《汉书》记载,汉武帝将南越灭国之后,发现该地"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韦昭作注解释道:"果,龙眼,荔枝之属。"汉武帝的文学之臣司马相如在其歌功颂德的《上林赋》中写道:"答遝  相似文献   

4.
药用生物资源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无序开发导致了一些中药物种濒危,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吕氏春秋·义赏》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中国在总量上是资源大国,而人均占有量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5.
在《汉书·郦食其传》中就有着"民以食为天"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生活资源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关于植物的保护方面在当下有着一个两面性的问题,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增加农业的产量,但是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却存在着威胁这样的矛盾问题。本文主要就是对于植物保护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发展起到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6.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是东亚与欧洲交汇的地区。一般认为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古代人群与欧洲人群发生过融合或基因交流。但学术界对欧洲人群进入中国, 与中国古代人群发生混合与基因交流的时间、可能的扩散路线, 以及对中国现代人群形成的影响等具体细节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对3800-1200年前生活在新疆、青海、宁夏, 以及河南安阳殷墟11个古代人群头骨呈现的欧洲人种特征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1)至少在2000-3000年前, "西方基因"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人群中存在; 2)这些"西方基因"是经由新疆向东流向内地的; 3)考古学和形态学上的证据显示欧洲人种的人群大规模地向东扩展在汉代之前的地理界限大致是在新疆的东部和甘肃的西部之间。本文所示的欧洲人种特征的出现情况, 并不受这种地理和时代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管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唐书经笈志》、《宋史艺文志》等均认为是管仲(字夷吾)所撰,但后人多认为实非一人一时之作。夏纬英亦认为是“战国秦汉之际诸家学说的总汇”。其中的《地员篇》,罗根泽疑为汉人或汉以后的作品。清张佩纶则认为“《管子地员篇》及《吕览上农、任地、辨土、审时》诸篇于农家为近,盖出于古农稷之官之遗  相似文献   

8.
5年前收到王晓鸣的专著<西方犬亚科的系统发育>,曾想写篇书评将该书推介给国内同行们.陈寅恪讥讽的那种"未觅名山便著书"的"学人"形象与晓鸣其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于是我便顺手写下这标题.但,仅此而已…….时隔5年,最近又收到王晓鸣与戴福德和泰勒合作的新著<豪食犬亚科的系统发育>,故将晓鸣的"新书旧作朋比侃,两类狗肉一锅烹"了.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11日上午,第二十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健康义诊活动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顺利举办。此次活动由《生命世界》与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党委等部门共同举办,《生命世界》副社长林月惠负责组织和联络工作,《生命世界》主编崔金中出席了开幕式。此次活动邀请了北京中医医院、西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安定医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八位一线专家来坐诊咨询,包括中医  相似文献   

10.
西方生态学近况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董全 《生态学报》1996,16(3):314-324
本文对美英等西方英语国家的近期生态学研究的研究趋向、流行概念,研究方式、前沿领域及新方法、新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近期、西方英语国家的生态学理论研究中最受重视的问题是:在一定时空尺度上生物物种组成和各物种种群丰盛度的动态规律和特征,以及决定这种规律和特征的内在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个体发育、生理、行为和遗传过程对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反应及这些过程对自身所在的种群、种落和栖息地的影响;种内种间相似或相异个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3月在《科学》、《自然》上发表一系列轰动性的文章研究论文之后,韩国科学家黄禹锡不但被韩国人视为国宝,更成了新兴国家(即发展中国家)突破先进国家(即发达国家)在尖端研究领域独占地位、古老亚洲正在崛起的象征,表示新兴国家不但在经济上直逼西方,在科技研究上也可以领先西方世界。然而,正当韩国上下一片拥戴、政府大量投资研究团队、业内专家和研究所纷纷表示合作之后没多久,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五脏应时"说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它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自然四时之间存在协调共振的变化规律.这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文献、临床、实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1"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概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天下午,我正在门诊诊病,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深圳电视台编导打来的,他说想邀请我在深圳电视台《天天养生堂》做关于夏季养心的节目。进入夏季,我的门诊确实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显著增加。我想,这的确是一个宣讲夏季养心保健知识的绝好机会,于是我欣然应允。同时,我也灵机一动,何不在我的专栏"淑然养生堂"中也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夏季养心的保健知识呢?中医  相似文献   

14.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1916年),日本著名作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在创作活动中擅长将东西方文化同时融入文学作品中,其中尤其善于对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详尽、细腻的描绘。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以"猫"为第一人称视角讲述猫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其感受,以此来反映现实世界中社会现状和各类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是猫》中的故事情节、文学语言、写作手法等进行分析,探讨夏目漱石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虚构"与"现实"写作手法,展示其在文学艺术继承方面与文学艺术创新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要了解沙漠植物,首先要弄清楚"沙漠"的概念。广义的"沙漠"是指"荒漠",在我国古籍中,诸如沙漠、戈壁、大漠、荒原、沙磺、瀚海、漠境等都是对荒漠的称呼。在《辞海》和《简明生物学词典》的名词解释中,都同样描述"荒漠:气候干燥、降水  相似文献   

16.
单纯性肥胖症指因机体内热量的输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症。中医对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说是甘美而多肥也。"说明肥胖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先天禀赋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属于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最终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症大多发病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中医中,无骨质疏松这一说法,而是称之为"骨萎"、"骨痹"、"骨枯"[1],与现代医学中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和体征非常相似。《素问·五脏生成论》有"肾之合骨也,其荣也,其主脾也";《素问·宣明五气》"肾主骨"。可见肾与骨关系密切。故通过补肾壮骨,通经入髓可以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夏天,我出诊的诊室来了一位消瘦而一脸倦容的老人,他说慕名找我看困扰他20余年的慢性腹泻。我问他:"您大便是什么样的?"他说:"吃什么拉什么,消化不良,而且还很臭。"我告诉他:"您这是脾虚兼湿热。"他急切地问我:"我这病能除根吗?"我说:"放心吧,中医治疗慢性腹泻有优势,能治病求本。"果然,经过2个多月的调理,困扰他多年的腹泻痊愈啦!恰逢CCTV10《健康之路》在2015年10月邀请我做两期关于慢性腹泻的中医调养专题,于是,我特撰此稿,以飨读者,冀希望缠人的腹泻不再有!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技术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对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技术模式的比较表明,两者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充分显示了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中西方整个旧石器文化属于不同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于中 《生命世界》2010,(4):32-35
<正>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加之西方回归自然的风潮,以自然疗法和毒副作用小为特点的中医药在海外越来越受到到青睐。中医一改往日便廉效验的形象,给人以新奇和神奇的印象,其独特的疗效也愈发得到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