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80例神经毒类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急诊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琼库  覃永安 《蛇志》2010,22(3):235-237
目的总结分析80例神经毒类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急诊救治经验。方法收集80例神经毒类毒蛇咬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总结救治经验和体会。结果 80例神经毒类毒蛇咬伤抢救成功率100%,痊愈率100%,总有效率100%。结论综合治疗神经毒类毒蛇咬伤的疗效显著。早期使用氧疗和机械辅助呼吸以及抗蛇毒血清等治疗方法是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景新 《蛇志》1995,7(3):42-43
危重型银环蛇咬伤20例小结广东新会市中医院(529100)李景新银环蛇咬伤是一种较常见的毒蛇咬伤。由于本病具有早期症状不典型的特点,故病人就诊时往往已出现危重的临床症状,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本院在85年至94年间,在收治109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中...  相似文献   

3.
综合治疗毒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秋红  邓立普  王桥生 《蛇志》2006,18(3):200-201
2001~2005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547例,其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0例,占3.6%,与相关报道相近。以ARF为起因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者4例,因家属放弃抢救,经随访均死亡。可见,ARF是毒蛇咬伤病人特别是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最凶险的并发症。近年来,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ARF,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几种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和抢救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丽萍  黄港 《蛇志》2010,22(1):58-59
世界已知毒蛇约500余种,分布在我国的毒蛇目前已知有80多种,但对人体危害较大、经常造成蛇伤的毒蛇主要有10余种。按照蛇毒成分不同可分为神经毒类、血循毒类和混合毒类3种。当毒蛇咬伤人后,由毒腺分泌的蛇毒经排毒导管、毒牙及伤口沿淋巴及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  相似文献   

5.
毒蛇咬伤5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毒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蛇伤抢救与治疗水平.方法 分析1996年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的56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循毒类毒蛇咬伤245例(43.13%),神经毒类毒蛇咬伤99例(17.42%),混合毒类毒蛇咬伤204例(35.91%),其他毒蛇咬伤20例(3.58%).经采取常规处理伤口,局部封闭(予相应抗蛇毒血清及胰蛋白酶、地塞米松),静滴抗蛇毒血清及对症治疗.痊愈548例(96.47%),好转16例(2.8%),未愈(成植物人)1例(0.18%),死亡3例(0.53%).结论 毒蛇咬伤应尽早正确的伤口处理,尽早应用相应抗蛇毒血清,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等.患者就诊时间的早晚及处理伤口是否及时、正确、有效与病情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孙乐瑾  周忠义 《蛇志》2012,24(1):74-75
毒蛇咬伤致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主要为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引起全身骨骼肌麻痹,包括呼吸肌麻痹,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我科成功救治1例毒蛇咬伤致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毒蛇的人工养殖与蛇毒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雨 《蛇志》2004,16(1):77-78
蛇类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人们对蛇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谓之"谈蛇色变".过去一旦被毒蛇咬伤不但痛苦难忍,甚至无法治疗而终身致残或死亡.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毒蛇咬伤,而且还养殖毒蛇和利用毒蛇,认识到蛇全身都是宝,可广为利用.特别是从蛇毒中分离提纯的蛋白酶,是医药和生化研究的原料,现对毒蛇的养殖以及取毒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毒蛇咬伤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安桃 《蛇志》2010,22(2):168-169
毒蛇咬伤后病情发展迅速,患者中毒症状严重,易并发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DIC等多脏器衰竭,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毒蛇咬伤后及早处理、早用药对抢救病人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院于2005-2009年共收住毒蛇咬伤患者12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危型毒蛇咬伤在EICU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满红  刘佩璇 《蛇志》2003,15(1):44-46
重、危型毒蛇咬伤病情发展迅速 ,患者中毒症状严重 ,易并发呼衰、急性肾功能不全、DIC等多脏器衰竭 ,病死率极高 ,治疗和护理都有较大的困难。我科近三年来收治 1 2 0多例毒蛇咬伤的病人中有 1 4例重、危型 ,采用综合救治和护理方案 ,并注意早期各脏器功能支持治疗 ,治愈 1 1例 ( 3例因延迟送治时间而死亡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 4例毒蛇咬伤重、危型病人中 ,男 1 1例 ,女 3例 ,年龄 1 0~ 45岁 ,平均年龄 32岁。参照 1 990年第四届蛇伤学术会议制定的“毒蛇咬伤的临床病情分型”全部符合危重型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10.
杨东镇 《蛇志》1997,9(1):34-35
中草药与胰蛋白酶为主治疗毒蛇咬伤398例杨东镇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3330011962年~1994年我们采用中草药和注射结晶胰蛋白酶(简称胰蛋白酶)为主治疗毒蛇咬伤398例(均在伤后60h内就诊),无1例死亡或致残,全部治愈。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小儿毒蛇咬伤的特点,以提高小儿毒蛇咬伤的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救治13例小儿毒蛇咬伤的临床经验.结果 小儿毒蛇咬伤的特点是症状较成人重,易发生并发症,但经过早期程序化综合救治,13例全部治愈,无伤残.总有效率100%.结论 根据小儿自身特点,伤后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尽快应用抗蛇毒血清,准确预测和尽快应用程序化救治,才能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儿童毒蛇咬伤的特点与程序化救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远新  黄伟青 《蛇志》2006,18(2):121-122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毒蛇咬伤的特点,评价程序化综合救治方法对儿童毒蛇咬伤的疗效。方法通过观察17例毒蛇咬伤儿童的临床特点,尽早进行病情预测,同时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病情分型予程序化综合救治。监测病情变化、伤口愈合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儿童毒蛇咬伤的特点为不明种类毒蛇咬伤多,症状较成人严重,易发生并发症。经过早期程序化综合救治总有效率100%,伤口渗血、肿胀明显缓解,无1例死亡,平均留观时间4.5天。结论根据儿童毒蛇咬伤特点,早期准确预测和尽快应用程序化救治能提高毒蛇咬伤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陈连芽 《蛇志》2007,19(2):129-130
2006年我所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7种毒蛇咬伤患者594例,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94例中,男345例,女249例,其中住院538例,门诊5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岁,平均37岁。1·2诊断依据(1)病史。有明确的蛇咬伤病史(时间、地点、咬伤部位等)。(2)局部症状。①神经毒蛇咬伤不红、不肿、不痛或微痛麻木;②血循毒蛇咬伤红肿疼痛,甚则溃烂坏死;③混合毒蛇咬伤有疼痛麻木感,伤口周围红肿,肿胀漫延,常有水泡、血泡或伤口溃烂。(3)全身症状。①神经毒蛇咬伤多在1~5 h出现症状,有头昏,出汗,胸闷,四肢无力,瞳孔散大,视物不清,舌强不…  相似文献   

14.
谢丹  杨达文 《蛇志》2001,13(2):76-78
毒蛇咬伤是一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 ,其特点是病情变化快 ,症状凶险复杂。不同种毒蛇 ,咬伤后其中毒机理和发病情况相差甚远 ,因此 ,早期和正确处理是治疗毒蛇咬伤的两个基本要素。如果某些治疗措施运用不当 ,不但耽误抢救 ,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增加治疗的困难。  我院是华南地区的蛇伤治疗中心之一 ,接诊过大量蛇伤病人 ,现将有关治疗毒蛇咬伤的常见失误总结如下 ,以供借鉴。1 不适当的患肢结扎  患肢结扎过紧和时间过长是常见的错误。这可导致患肢血运障碍 ,加强蛇毒对局部组织的破坏 ,从而引起患肢坏死。特别…  相似文献   

15.
精制抗蛇毒血清救治孕妇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羊梅兰  陈康德 《蛇志》2001,13(2):22-25
目的 观察蛇毒毒素(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抗蛇毒血清制品对孕妇和胎儿有影响。方法 对6种不同毒蛇咬伤的12例孕妇,采用精制抗蛇毒血清治疗,配合抗生素、中医中药等。结果 12例患者中治愈10例,占83.3%;好转2例,占16.7%,总有效率达100%。出生后新生儿全部存活,无畸形,发育正常。结论 抗蛇毒血清治疗孕妇毒蛇咬伤有显著疗效,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过敏反应,也无流产、早产及胎儿致畸现象。研究表明,胎盘的屏障作用完全可以抵御蛇毒素、抗蛇毒血清制品对胎儿的损害,关键是要尽早使用足量的抗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16.
丁雄飞 《蛇志》2004,16(4):31-31
我校附院中外科系国家级重点专门治疗毒蛇咬伤的科室,每年抢救的毒蛇咬伤合并农药中毒病人约占蛇咬伤病人总数的4%左右,这些病人的农药中毒症状大多不明显或被毒蛇咬伤症状所掩盖。2004年8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典型蝮蛇咬伤合并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罗威 《蛇志》2013,25(1):46-49
我国常见蛇类有165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以沿海到海拔1000m左右的地区较多。其中有毒蛇类47种,剧毒蛇10种。我国每年4~11月为蛇伤高发期。每年毒蛇咬伤患者约10万人次[1],致残率25%~30%,病死率5%~10%,属临床常见危重症。有毒蛇分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三类,中医按临床证型分风毒、火毒和风火毒。中医以清  相似文献   

18.
张玉雄  蓝晓莲  张炎安 《蛇志》2013,25(1):30-31
目的探讨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与致伤蛇种及就诊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22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致伤蛇种、就诊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我院蛇伤(血循毒和混合毒)患者以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眼镜蛇为常见,少数为乡城烙铁头蛇、白头蝰蛇、眼镜王蛇,其它蛇伤罕见。(2)五步蛇伤早期(6h内)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3)除五步蛇、蝰蛇外,其它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咬伤6h后就诊者凝血功能障碍机率高。结论我院蛇伤以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眼镜蛇咬伤常见,五步蛇咬伤早期(6h内)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其它血循毒、混合毒毒蛇咬伤6h后凝血功能障碍率高;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对五步蛇咬伤有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伟青  张远新 《蛇志》2013,25(2):117-118
目的 通过对重危型神经毒毒蛇咬伤的病情预测和处理,建立和评价机械通气应用路径的价值.方法 对132例神经毒毒蛇咬伤患者进行临床病情分型,其中重危型69例,即予病情预测,以路径式管理,在呼吸困难早期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对伤口局部和全身程序化综合救治,并观察病情变化及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重危型神经毒毒蛇咬伤患者,经及时应用机械通气后的抢救成功率100%,无过敏反应发生,平均住院时间较前缩短.结论 早期准确预测病情变化,在使用抗蛇毒血清的同时尽快建立临床路径,应用机械通气方法能提高毒蛇咬伤的疗效,并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吴锦华  凌霄 《蛇志》1994,6(4):17-19
毒蛇咬伤的心电图改变吴锦华,凌霄,刘林,罗素梅,陈国琮,张碧蓬广西桂林市中医院541002为了探讨毒蛇咬伤病人的心电图改变,现将我院107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患者系我院自1982年至91年期间收治住院的毒蛇咬伤722例中有完整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