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野外观察、实验地饲养等方法, 详细记述了中华麝凤蝶 Byasa confusa (Rothschild)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和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 年发生2 代, 幼虫5 龄, 以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为食, 卵期8-10 d, 幼虫期23-29 d。老熟幼虫在枝条上化蛹。该蝶以蛹滞育越冬。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4 月中旬至5月中旬; 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7 月下旬到9 月上旬, 存在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2.
寿建新 《昆虫知识》2007,44(3):454-454
陕西蝴蝶学专家寿建新和蝴蝶收藏者雷生辉首次发现了周氏虎凤蝶的2种形态,这是世界上尚未发现的关于同一种虎凤蝶具有2种形态的报道。虎凤蝶因翅膀虎皮颜色而得名,在国内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成虫每年4月前后活动,分布在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2006年寿建新和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博士袁向群共同发现了虎凤蝶的一个新种和新亚种,并将其定名为周氏虎凤蝶,从而使我国虎凤蝶的记载上升到了4种,即虎凤蝶Luehdorfia puziloiErschoff、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Leech、太白虎凤蝶(长尾虎凤蝶)LuehdorfiataibaiChou、周氏虎凤蝶Lueh…  相似文献   

3.
潜祖琪  童雪松 《昆虫知识》1998,35(5):267-269
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铁木剑凤蝶谷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该蝶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寄生植物上越冬,成虫3月下旬至4月初发生,幼虫共7龄,以樟树等樟属植物叶片为食料。  相似文献   

4.
洪健  叶恭银 《昆虫学报》1999,42(4):381-386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虎凤蝶属现有4种雄成虫的外生殖器。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 Leech 、长尾虎凤蝶L. longicaudata Lee、乌苏里虎凤蝶L. puziloi Erschoff和日本虎凤蝶L. japonica Leech雄性外生殖器的一般形态结构相似,而其抱器、钩状突、阳茎、阳茎轭片的超微结构存在着差异,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定的依据。通过对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结构的比较,以及有关结构参数的聚类分析,讨论了4种虎凤蝶的亲缘关系。作者认为,中华虎凤蝶具有最原始的结构特征,可能较接近该属祖先,长尾虎凤蝶则与其较近缘;乌苏里虎凤蝶与日本虎凤蝶相对较近缘,与前两种差异略大。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首次在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中华虎凤蝶种群以来,在该保护区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野外调查监测。通过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6个分布点的野外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环境中的植被以禾本科、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及豆科植物为主,共计有46科96属128种;不同栖息生境中种群数量差异较大,高山灌草丛为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主要生境,而梯田生境、乔木林生境中,其种群数量均很低,展现出与低矮芒草丛的保温遮阴特性以及寄主植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寄主植物的复壮和围栏的建设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栖息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其种群数量的增效作用显著。为深入研究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保育工作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当地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浙江天目山天目山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总面积43平方公里,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主。1 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京沪高速→沪杭高速→杭州绕城→杭徽高速→藻溪(天目山)出口下杭徽高速转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保护区。地方特产:天目云雾茶、天目笋干、山核桃、天目烘青豆、於术、白果、春笋。  相似文献   

7.
盛夏酷热时节,离开杭州仅94公里你就可以来到凉爽宜人的天目山躲避炎热的袭击。位于浙江临安境内的天目山生物圈保护区,地处东南沿海丘陵中亚热带北缘。进入天目山,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野生银杏、柳杉巨树群、高耸的金钱松和“地球独生子”天目铁木,以及众多以天目命名的奇花异木,以它们别具一格的风姿欢迎你的到来。天目山还是一个宗教名山,佛教文化悠久,西汉时已有道人在此修炼,文化古迹众多。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结合,早  相似文献   

8.
银杏,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活化石植物,早已誉满全球,但迄今地球上是否还有野生银杏种群繁衍生息,一些专家学者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尽管如此,近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我国浙江西天目山,河南伏牛山,安徽大别山,湖北大洪山、神农架,湘西雪峰山以及云贵高原等地的考察发现,却令我们对野生银杏种群在中华大地的遗存,有了充足的证据。在这些地区人类活动极少的山坡沟谷林中,有众多天然更生、自然繁衍的古银杏群。它们绝处逢生,以其强大的适应能力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巍然屹立,存活至今。在浙江西天目山,海拔300—1100米的山坡和沟谷林中,树…  相似文献   

9.
易传辉  和福仙  和秋菊  王琳 《昆虫知识》2011,48(5):1505-1508
玉龙尾凤蝶Bhutanitis yulongensis Chou是我国珍稀濒危物种.详细描述了该虫各虫态形态特征、生活史和习性.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该蝶1年1代,以蛹滞育越冬,人工饲养成虫4月中旬开始出现,野外5月初开始出现,幼虫5龄,以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的宝兴马兜铃(Aristolochia m...  相似文献   

10.
《昆虫知识》2009,(3):414-414
陕西蝴蝶学专家寿建新日前向媒体透露,经过研究人员的精心饲养,19只中国秦岭地区独有的周氏虎凤蝶成功羽化。这一人工成功繁育出周氏虎凤蝶的成果为研究周氏虎凤蝶的生态、习性、特点及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黑腹绒鼠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是我国南方较常见的鼠种之一,多栖居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且数量较少。我们于1981年1月至1982年1月、1984年7月和11月在浙江西天目山以及1984年3月至12月在金华的北山对黑腹绒鼠作了生态学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虎斑地鸫     
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 aurea(Holandre)比较少见。在苏南称为缃(春鸟)、花(春鸟)(上海),花鸡、虎鸡(太仓)。现将在上海及太仓两地的野外观察和饲养报道如下。 迁徙 据1964年在上海及1973—1979年在太仓观察。虎斑地鸫每年春季始见于4月上旬,至5月份即不见,历时短暂,数量亦少。秋季始见于9月下旬,直至次年1月下旬,历时较长,数量略多。  相似文献   

13.
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在我国的分布区已知的有福建崇安(Allen,1940),广西大明山以及贵州绥阳(梁智明,1982)。浙江的发现为其分布的第四个省区。 浙江的猪尾鼠分布在西北部的西天目山区,西与安徽省交界,最高山峰为1507米,为长江和浙江沿海诸水的分水岭。西天目山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降水量约为1600毫米,以6—9月份降水最多,相对湿度大,年均温山顶8.7℃,山麓为14.9℃。西天日山南坡植被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景观带,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  相似文献   

14.
珍稀濒危昆虫——中华虎凤蝶的生物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萃  吴晓晶 《昆虫学报》1992,35(2):195-199
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 Leech)在杭州一年发生一代,以蛹越夏、越冬.1987—1989年,卵见于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幼虫发生于4月上甸至5月中旬.在喂食25%蜂蜜水的条件下,雌、雄蝶寿命分别为12.9±5.82天和11.5±6.64天.卵2—35粒一堆,产在寄主叶背.卵期23.1±8.32天,卵发育起点温度7.68℃,有效积温111.40目度.幼虫期平均36.3天,全幼虫期取食叶面积25362.00±1820.68mm2.蛹期307.5±4.65天.本文并就该蝶发生数量少的原因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5.
看山人寄语     
《人与生物圈》2006,(5):95-96
天目山自1956年被国务院划为森林禁伐区,1982年正式成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至今已50年了。最早的几位“看山人”已经离开了这片他们钟爱着的土地,但是“看山人”的接力棒仍在一代代传递着。值此50周年之际,我们访问了5位曾经和现任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管理局的“一把手”:徐观德(1979年9月-1982年6月,任临安县天目山管理委员会委员;1982年7月-1983年9月,任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谭维贵(1984年2月-1986年9月,任管理处主任;1986年10月一1996年12月,任管理局局长)、柳兴根(1997年1月-1999年10月,任管理局局长)、潘承文(1999年3月-2004年11月,任管理局局长)、杜晴洲(2004年11月-2005年4月,任管理局副局长,主持工作;2005年5月至今,任管理局局长)。回顾50年,既有成功的经验和欣慰,也有惨痛的教训,他们对天目山的未来寄予厚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屏顶螳螂属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屏顶螳螂属Kishinouyeum系长颈螳螂亚科Vatinae中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属,该属由Ouchi氏建立于1938年,模式种天目屏顶螳螂Kishinouyeum sinensis Ouchi系1936年采自浙江天目山。 1981年6月28日,笔者在海南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采得屏顶螳螂雌虫一头,经鉴定系一新种。记述于下:  相似文献   

17.
青凤蝶(Graphium sarpedon)为鳞翅目凤蝶科昆虫,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该蝶成虫前后翅中央贯穿l列略呈方形的蓝绿色斑,极具观赏性。作者从2005年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对该青风蝶人工饲养和繁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记述猫蛱蝶Timelaea maculate(Bremer et Gray)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以及生境状况。在南京地区该蝶1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出现在7月到8月中旬,第2代成虫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现,以3龄幼虫越冬,越冬代翌年5月下旬羽化。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5~6d,幼虫共5龄,幼虫期为17~29d,蛹期约为5~6d。寄主植物包括朴树(Celtis sinensis)等榆科朴属植物。成虫主要的访花蜜源植物有:野蔷薇(Rosamultiflora varpraegeri),茅莓(Rubus parvifolius),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等。在进行生境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南京地区猫蛱蝶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9.
<正> 日本黄脊蝗Patanga japonica(I.Bol.)是我国较为常见的蝗种之一,皖北地区发生尤甚。鉴于国内对该虫尚缺乏系统报道,我们于1962—1966年在五河县进行了室外罩笼饲养,其后,又陆续作了定位系统观察和较长期的田间调查,现将研究结果简要整理报道。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生活史 日本黄脊蝗在当地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经六十年代饲养和七十年代调查得知: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其孵化盛期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蝶类幼期小志——中华虎凤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传隆 《昆虫学报》1978,(2):161-163
虎凤蝶属(Luehdorfia)的蝶类是危害中草药细辛和杜衡等的重要害虫,是亚洲东部地区的特产属,它们的分布区域比较狭窄,除我国之外,仅见于日本、朝鲜以及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地。 虎凤蝶属蝶类的色彩、斑纹在种间的区别极微,再加上同种个体之间的翅面斑纹变异幅度极大,因此,许多年来,世界上若干蝶类专家对本属蝶类的鉴定,由于没有找到明确的形态区别而大感困惑,因而长期以来存在着混淆和误订。Seitz(1906)在《世界大鳞翅目志·古北区蝶类》一书中认为虎凤蝶属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