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9年2月27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主编刘旭院士,编委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部分编委、特邀代表及编辑部成员共50人。会议由编委会主任刘春明主持并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2.
3月21-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9年工作会议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方智远院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副司长吴晓玲,作科所所长刘春明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作物种质资源中心李立会主任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刘春明代表专项牵头实施单位致辞,高度评价了在全国协作下,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一是资源保存总量突破50万份。新收集各类资源9704份,入国家库圃资源10485份,长期保存资源总量达502307份(其中国家长期库435550份,43个种质圃66757份)。  相似文献   

3.
<正> 粟叶甲Oulema tristis(Herbst)又名谷子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陕北主要为害谷子和糜子,偶而为害小麦、高粱、玉米。 该虫在延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产卵于谷子、糜子叶背面,卵期  相似文献   

4.
张海英 《植物学通报》2001,18(4):509-510
刘春明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现任荷兰国际植物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近 2 0年的辛勤耕耘已使他在植物胚胎发育和杂交育种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 96 3年刘春明出生于美丽的胶东半岛文登市 ,1 980年他考入山东师范学院 (现山东师范大学 )生物系 ,得到了他植物生物学研究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姚敦义教授的悉心指导。 1 984年刘春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山东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著名植物发育生物学家许智宏教授的指导下 ,刘春明对胶烟草的原生质体培养和遗传转化进行…  相似文献   

5.
贾素兰  石峰 《微生物学杂志》1996,16(2):53-55,63
高效低毒新农药“杀菌灵”防治高粱谷子黑穗病试验贾素兰,刘增全,石峰,徐延宏(朝阳市召都巴镇农业站1122000)(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高粱、谷子黑穗病是粮谷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召都巴镇部分地块高梁发病率lthe年为10—18%,1995...  相似文献   

6.
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的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提高目的作物幼苗素质的机理,本试验在塑料温棚20-30℃、自然光照条件下,采用532mm×280mm具有200方形孔的塑料育苗盘,用土壤作基质,分别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目的作物棉花、油菜、番茄、花生、牡丹、烟草同穴播种,研究了互作育苗对育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以及对目的作物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互作苗的加入,育苗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增加52.80%-102.76%、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34.11%-76.48%、真菌数量显著降低44.33%-56.14%;所测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脱氢酶活性显著提高30.57%-66.37%、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38.17%-54.37%、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23.74%-35.04%、脲酶酶活性显著提高60.25%-85.47%;所测根系分泌物积累量显著减少,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显著减少32.80%-51.65%、2,6-二叔丁基苯酚显著减少36.60%-56.5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显著减少10.42%-49.99%、9-16碳烯酸甲酯显著减少25.62%-55.59%;目的作物则表现为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ATP含量显著提高,增加了目的作物幼苗根重、苗重和侧根数,离床存活期延长,栽后缓苗期缩短,表现互作促进.在所有互作处理中,以棉花+小麦、棉花+谷子、油菜+谷子、番茄+小麦、番茄+谷子、花生+小麦、花生+谷子、牡丹+谷子、烟草+谷子处理中目的作物幼苗素质表现较好.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改善了育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这可能是提高土壤酶活性和降低土壤有害根系分泌物积累的主要原因,进而提高了目的作物幼苗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8月15-1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承办、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和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农业分会协办的第四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在昆明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新海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和云南省农业  相似文献   

8.
<正>3月16-17日,2015年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2014年工作,安排了2015年实施计划和重点任务,着重部署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杨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作科所副所长王述民主持大会开幕式。万建民指出,种子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对种质资源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保种工作的项目任务和经费都翻了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DNA提取的一种快速方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陈永强 《遗传》1979,1(1):39-40
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最初是由Bendick提出 的,我们原则上将此方法用于自己的实验室。 在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对玉米、高粱、大豆、 豌豆、大米草、水稻等多种植物幼苗DNA作了 反复提取,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方法主要操 作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0月 2 8日 ,《生物工程学报》第二届编委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报告厅如期召开。到会的有主编杨胜利院士 ,副主编方荣祥、贺福初、苏志国、杨开宇、杨蕴刘先生及 2 0多位编委。有的编委因出国等原因不能到会 ,也把自己的想法E mial或邮寄到编辑部 ,为如何办好《生物工程学报》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会议由中国微生物学会肖昌松秘书长主持。本届编委会主编杨胜利院士首先讲话 ,对本次编委会换届的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副主编、微生物所所长方荣祥先生致辞 ,对与会的编委表示欢迎 ,并简要介绍了微生物所对本…  相似文献   

11.
谷子(Setaria italica)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物技术为谷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且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概述了谷子在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功能蛋白基因的克隆、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谷子分子遗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黄矮病是禾本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由大麦黄矮病毒侵染所致,侵染该病毒后植株生理活动紊乱,叶片黄化至红化,结实率低,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大麦黄矮病毒最早发现于大麦作物中,对大麦抗黄矮病的研究较早,但至今仍未从大麦克隆到黄矮病抗病基因。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系统和转基因技术,TIRB基因被验证具有抗黄矮病功能,是小麦抗黄矮病的关键基因。我们通过用小麦TIRB基因序列,在谷子、高粱和大麦基因库进行BLAST比对,发掘了谷子、高粱和大麦抗黄矮病候选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比较了这些基因所表达蛋白的理化性质,蛋白的亲疏水性及亚细胞定位,信号肽预测及三级结构等。不同物种中的这些蛋白相似的性质暗示着它们可能执行相近的抗病机制。总之,三种候选基因的发现,对于通过生物信息手段发掘作物抗病基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琳  刘仙俊 《遗传》2011,(6):635
由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四川农业大学承办的"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11年四川科研生产考察会议",于2011年4月25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隆重召开。来自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  相似文献   

14.
谷子离体再生体系不够稳定、转化效率低,已成为谷子功能基因研究和品种改良的瓶颈。为了建立谷子成熟胚稳定的离体再生体系,以当地高产优质的6个谷子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以不同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浓度及对胚性愈伤的不同干燥处理时间为变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谷子愈伤组织分化及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晋谷21在2,4-D浓度为9 μmol·L-1、4 h干燥处理的条件下所建立的再生体系最好,分化率为64.35%,成苗率为29.06%。研究通过探索谷子组织培养的最适条件,为谷子高效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品质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纤维和能源作物之一,因其根系发达、叶片蜡质层厚密、渗透调节能力强、光合效率高等特点,在干旱条件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高粱在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满足世界粮食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干旱是制约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如何解决高粱在干旱条件下的产量问题仍然是育种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给高粱抗旱育种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高粱抗旱性的鉴定方法、鉴定指标和优异抗旱种质资源,以及高粱花前抗旱和花后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高粱抗旱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认为应建立规模化高粱种质资源抗旱鉴定体系、选择合适的全生育期自然鉴定地点,筛选抗旱种质资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高效挖掘高粱抗旱性基因;建立高粱遗传转化体系、运用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加快高粱抗旱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6.
几种作物的生理指标对土壤水分变动的阈值反应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生长盛期,谷子、高梁、冬小麦的气孔导度、叶水势和光合速率在一定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并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发生明显变化,只有当土壤含水量低于一定程度时,才随着土壤湿度的降低而减少,表现为对土壤水分有明显的阈值反应。不同作物此阈值下限存在差异,高粱在大于田间持水量42%~45%的根层土壤湿度条件下,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基本维持恒定;谷子的这个指标在50%左右,冬小麦在60%左右。而夏玉米在所试土壤湿度范围内(20%~30%土壤体积含水量),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基本维持不变,而光合作用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高而出现增加趋势。表明在这4种作物中,只有玉米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维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而高粱具有比其它3种作物更强的适应土壤水分变动能力,从而比其它作物更抗旱和耐旱。  相似文献   

17.
《遗传》2011,(2):116
"2011年《遗传》期刊工作会议"于2011年1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地区的部分编委与审稿专家、中国遗传学会领导及编辑部成员等共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遗传》执行主编张永清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所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遗传》主编薛勇彪致欢迎辞。《遗传》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李绍武作  相似文献   

18.
六种寄主植物对二点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25℃恒温条件下,以盆栽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大麦及虮子草为食料,研究了食物对二点叶蝉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点叶蝉在虮子草上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在其余6种寄主植物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雌成虫寿命及单雌平均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卵到若虫期的发育历期在高粱上最短(24.1d),玉米上次之(24.2d),小麦上最长(25.5d);取食水稻时。若虫的存活率(40.8%)最低,成虫寿命最短(12.2d),单雌平均产卵量(12.3粒)也显著低于其它5种寄主植物.用生命表参数综合评价表明,6种寄主植物中,谷子和玉米最适合二点叶蝉生长发育及繁殖。其次分别为高粱、大麦、小麦、水稻。  相似文献   

19.
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禾谷类作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高粱基因组相对较小(750Mbp),遗传多样性丰富,被认为是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基因组之一.近年来,综合运用AFLP等分子标记、BAC文库、EST及cDNA作图和FISH技术,加速了高粱高分辨率基因组图谱的构建.高粱基因测序、基因功能鉴定和克隆,以及遗传转化,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粱特有的多种适应逆境胁迫等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高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的重要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其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较难,限制了其转基因研究进程.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粱转基因研究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高粱遗传转化再生系统中外植体的选择、转化方法、影响转化和基因表达效率的因素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总结转基因高粱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