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我们最近曾报道,向兔侧脑室内注射胰高血糖素有明显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的作用。本工作又进一步观察了它对空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无明显作用;(2)能引起血清甘油三酯浓度的下降,且与剂量有依赖关系,在注射后的 75min降低最显著,以后则逐渐恢复;(3)皮下注射阿托品(0.2mg/kg)或静脉注射心得安(5mg/kg)均不能消除侧脑室注射胰高血糖素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4)静脉注射酚妥拉明(5mg/kg)能阻断侧脑室注射胰高血糖素的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脑内的胰高血糖素对血清甘油三酯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肾上腺素α-受体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最近曾报道,兔侧脑室内注射胰高血糖素有明显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的作用。本工作又观察了它对空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 (1)能引起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的降低,且与注射剂量有依赖关系,注射后的75分钟降低最明显,以后逐渐恢复;(2)皮下注射阿托品(0.2mg/kg)或静脉注射酚妥拉明(5mg/kg)均不能消除其降低HDL-c的作用;(3)静脉注射心得安(5mg/kg)能阻断其降低血清HDL-c的作用。这似表明脑中胰高血糖素可能参与对血清HDL-c的调节,并可能是通过肾上腺素β-受体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通过脑内埋藏套管,向兔双侧侧脑室内注射微量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观察对空腹血浆自由脂肪酸(FFA)和血糖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侧脑室内注射引起血浆FFA 浓度明显下降,但血糖浓度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血浆 FFA 不仅未下降,反而明显升高,血糖浓度也无明显改变。(2)注射苄胺唑啉和心得安不能消除侧脑室注射 CCK-8所引起的血浆 FFA 下降。(3)注射阿托品和切断膈下迷走神经以阻断胆碱能神经的作用后,侧脑室注射 CCK-8不再引起血浆 FFA 浓度下降。从上述结果看来,侧脑室注射 CCK-8降低血浆 FFA 浓度的作用,不是由于 CCK-8吸收入血所致,而是脑内 CCK-8浓度升高所产生的特异作用。这个作用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引起的,与交感神经活动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消炎痛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病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方燮  于吉人 《生理学报》1992,44(2):202-208
本工作观察了预先给予消炎痛对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皮下注射消炎痛能使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明显降低,并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在消炎痛剂量5,10,15mg/kg时,注射四氧嘧啶48h后血糖浓度由对照组的591.5±38.2mg%分别降低到559.1±53.2,463.2±16.6和266.6±29.9mg%。在注射消炎痛10mg/kg的实验组,血清胰岛素浓度由对照组的10.5±2.7μU/ml增加到31.9±7.0μU/ml,胰高血糖素由对照组的550.0±27.0pg/ml降低到303.1±22.9pg/ml。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消炎痛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胰岛β细胞的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用制备有侧脑瘘管的进行慢性实验,在迷走神经切断前后向侧脑室内灌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观察血浆自由脂肪酸(FFA)浓度变化与胰岛素释放的关系,以及在用四氧嘧啶破坏胰岛 B 细胞后,对 CCK-8降低血浆 FFA 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迷走神经切断前向侧脑室灌注 CCK-8引起血浆 FFA 下降,同时,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变化呈明显负相关。切断迷走神经以后,向侧脑室内灌注 CCK-8,不再产生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血浆 FFA 浓度下降的反应也消失。破坏胰岛 B 细胞,造成胰岛素分泌障碍,向侧脑室内灌注 CCK-8不再引起血浆 FFA 浓度降低。根据以上结果,似可推想,侧脑室灌注 CCK-8降低血浆 FFA 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胰岛素释放的增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根据抗原抗体间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中和作用的原理,将微量 CCK-8抗血清注射入制备有埋藏套管的慢性实验兔的侧脑室内,观察在中和脑内外源性或内源性的 CCK-8后,血浆 FFA 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1.侧脑室内注射正常兔血清,对血浆 FFA 浓度无明显影响;在注射 CCK-8同时注射兔正常血清,也不影响 CCK-8降低血浆 FFA 浓度的作用。2.侧脑室内注射 CCK-8抗血清能有效地阻断外源性脑室注射 CCK-8降低血浆 FFA 的作用,此阻断作用随 CCK-8抗血清剂量的增加而增强。3.侧脑室内单独注射 CCK-8抗血清,血浆 FFA 浓度明显升高,这一作用可能是由于中和了脑内内源性 CCK-8的作用所致。以上结果表明,CCK-8脑室注射引起的血浆 FFA 降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脑内释放的内源性 CCK-8可能参与血浆 FFA 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我们最近曾报道,向兔侧脑室内灌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FFA)的作用。本实验进一步观察不同分子形式的 CCK,以及与 CCK 结构相近似的雨蛙肽(Caerulein)和胃泌素(G-17)对血浆 FFA 浓度的影响,并在摩尔量基础上比较它们的相对作用强度。结果如下:(1)侧脑室灌注CCK-8(50pmol)可引起血浆 FFA 浓度明显降低。灌注后第45分钟时,平均降低47.8%,(2)等摩尔量的CCK-4也有降低血浆 FFA 的效应(-35.1%),但其作用比CCK-8弱;(3)灌注50pmol的CCK-33对血浆 FFA 浓度无明显作用,但随着灌注剂量的增加,作用也趋明显,在10倍量时(500pmol),其作用强度与 CCK-8(50 pmol)相似,(4)雨蛙肽具有与CCK-8相似的作用(-45.1%),但G-17的作用较弱(-24.5%)。以CCK-8的作用强度为1,上述肽类在等摩尔量基础上降低血浆 FFA 浓度的相对强度如下:CGK-8:CCK-4:CCK-33:雨蛙肽:G-171:0.76:0.09:0.94:0.51可以认为,脑内CCK-8作用的发挥与其化学结构具有一定的关系,羧基端八肽酰胺可能是脑内CCK-8降低血浆 FFA 浓度的重要结构。这一结果与哺乳动物脑内 CCK 的主要形式为CCK-8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在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上(MAP=3.33~3.87kPa)观察到,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20μg/kg)不仅使动脉血压回升,心率加快;而且还明显增加残余循环血量。用注射高渗葡萄糖的方法模拟胰高血糖素所致的高血糖浓度,提示胰高血糖素的升压作用与其升糖作用没有明显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胰高血糖素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有良好的抗休克作用,其升压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循环血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用雄性家兔进行实验。由脑内埋藏套管向侧脑室注射各种浓度的 TRH 溶液各40μl,在注射后的15、30、45、60、120min 分别取血测定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的水平,结果如下:(1)将生理盐水和佐剂甘露醇溶液注入侧脑室,并不引起血糖浓度的明显改变。(2)将 TRH 注入侧脑室可引起血糖浓度明显升高,且与剂量有依赖关系,阈剂量为0.5μg,最大有效剂量为4μg。在注射后15min,血糖开始升高,30-45min 达到峰值,60min 以后开始恢复。将等量的 TRH 注入静脉,血糖浓度无明显改变。(3)将 TRH 注入侧脑室还引起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它也与 TRH 的剂量有依赖关系。但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较血糖反应出现得晚,因而前者极可能是后者的继发反应。  相似文献   

10.
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变化与消化间期综合肌电周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狗进行慢性实验,在十二指肠浆膜缝植三对双极电极,记录空腹时的电活动。观察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变化与消化间期综合肌电(IDMEC)周期性活动的关系。实验结果提示:(1)血浆FFA浓度随IDMEC周期不同时相而变动,Ⅰ相时最低,Ⅲ相时最高(P<0.01);(2)静脉注射心得安后,血浆FFA浓度降低,随IDMEC的周期波动消失;(3)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后,在IDMEC的各时相中血浆FFA浓度升高,且无周期性波动;(4)切除双侧迷走神经干后,血浆FFA浓度略有降低,随IDMEC的周期波动仍然存在;(5)静脉注射心得安、酚妥拉明和切除迷走神经后,对IDMEC的周期性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以上结果证明,在空腹情况下血浆FFA浓度随IDMEC周期的不同时相而变动,交感神经系统在这些变动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